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2016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本着课标的要求和我校“一标三环五结合”的教学模式,本人完成了教学设计和授课任务。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教学反思等五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元朝的建立与统一一方面结束了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另一方面奠定了元明清500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基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因此,就章节联系而言,本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知道蒙古灭西夏与金,掌握元朝的建立与统一,了解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史实,理解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识读有关成吉思汗、忽必烈两位历史人物的影像资料、文字资料,培养学生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读图学史,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元朝对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起到的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朝的建立与统一。
教学难点: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二、说学情
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辽宋夏金的政权更替,有了一定的背景基础知识作为铺垫。
认知水平: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讲课过程中应适当地加以指导和点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评价观。
学习态度:所教学生处于七年级阶段,学史兴趣较浓,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但是,单纯枯燥地知识传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容易出现疲惫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因此本人主要是通过生动丰富的的多媒体资源、直观的图片资料来引导学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参与到课堂中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师生的互动,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1、直观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构建一个生动的课堂。
2、图表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图片,使学生对本课中的人物和相关事件有了更深的印象。
3、问题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在合作探讨中体会教学内容,解决疑难、共同进步。
(二)说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法、对比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回顾上节课(第9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二)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毛泽东《沁园春·雪》第一段,指导学生齐读,
师指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为中国的历史写上过辉煌的一笔,那么“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又为中国历史做过什么贡献呢?
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本节课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三)学习新课:
1、在学习之前,展现本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目的性,学习效率更高。
2、学案导学,明确教学目标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导学精要的自主学习部分。一方面落实了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学习效率。
3、对于本课的第一个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采取如下突破法:通过史料研读、层层设问与播放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成吉思汗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1)教师展示史料,提出一系列问题:12世纪时蒙古草原是什么样的社会状况?谁改变了这一状况?他被尊称为什么?他最伟大的功绩是什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归纳得出结论,同时培养了学生利用材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于“成吉思汗为什么能统一蒙古?”这一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探究,各抒己见。通过小组展示,提高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之后教师进行点拨展示,对学生把握不准的地方,给予精要点拨,拓宽学生思路。
4、对于本课第二目“蒙古灭西夏和金”和 第三目“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完成最基本的知识梳理。通过读图学史,让学生直观感受元朝统一全国的过程,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对于“正确评价文天祥的抗元斗争”这一难点问题,主要由学生合作探究来完成,之后教师进行点拨展示,对学生把握不准的地方,给予精要点拨,拓宽学生思路。
5、对于本课难点,如何理解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采取如下突破法:通过拓展延伸回顾中国封建社会几次大一统的过程,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元朝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以来中国长期分裂割据局面,为以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四)、课堂总结:教师出示课件,通过重要历史事件排序法,使学生能够以时间为线索完成知识的自我梳理与总结,从而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
(五)巩固练习:考查一些基础知识,讲练结合,从而消化吸收本课知识点。
(六)作业布置:导学精要最后一部分的达标检测作为本节课的作业。
五、说教学反思
1、本节课通过运用视频、图片、史料等教学资源,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又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内容更加具体、生动。
2、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的形式,使学生充分参与,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良好。
3、在时间分配上,没有把握好,第一目“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用时过多,致使前松后紧。“正确评价文天祥的抗元斗争”这一环节,学生讨论得不充分,本人点拨不到位。
4、在教学时,语言应更精炼,尤其是过渡性的语言,效果会更好。
以上这些就是本人的说课情况,还请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