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27 05:1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第8 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1.寻女真崛起之轨迹(女真建金、金灭辽宋)
2.感山河破碎之悲凄(靖康之耻、南宋建立)
3.悟英雄家国之情怀(岳飞抗金、奈何赴死)
4.叹王业偏安之无奈(宋金议和、两国对峙)
5.望民族发展之未来(和平发展、民族交融) 学习目标北宋西夏辽(契丹)女
真一、女真的崛起:俗勇悍、喜战斗,耐饥渴苦寒,善骑,上下崖壁如飞,济江河不用舟楫,伏马而渡。
——《大金国志》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耶律阿保机
勇敢善战,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11世纪末女真各部统一,
12世纪初期,起兵抗辽,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定都上京(会宁)。1125年,金灭辽。 及天祚嗣位,责贡尤苛……稍不奉命,召其长加杖,甚者诛之。诸部怨叛,潜结阿骨打,至是举兵谋反。
——《契丹国志》二、金灭辽及北宋:金 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宋钦宗及宗室、后妃等数千人北返,并掠走大批典籍和珠宝器物,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1127年,赵构(宋高宗)在应天称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三、南宋的偏安郾城大捷(1140年)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纪律严明,深受百姓拥护。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南宋建立初期,面对金军的进攻,朝廷内部分化为“主和”和“主战”两派。主和派:
南宋立国不久国力不强,与金军作战很可能失败,将对南宋政权更为不利。订立合约有利于国家恢复发展,积攒国力。主战派:
金军攻破开封,掳走徽、钦二帝,大片国土沦丧;对宋朝来说是奇耻大辱,如不力战抗金收复失地,则难以雪耻。你觉得该怎么办? 宋高宗:败,被灭,对自己不利;胜,老皇帝会回来,对自己不利;抗金队伍壮大,对自己也不利,不如趁胜与金人讲和。 秦桧:若岳飞取胜,主战派将壮大,对自己不利;皇帝也不希望岳飞迎回二帝,何不讨皇帝欢喜,杀了岳飞,与金讲和,这样既讨得皇帝喜欢又打压了主战派,一举两得。  桧进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宋史》抗金大将岳飞因什么罪名被处死?“莫须有”假罪名真原因 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思考:人们为什么怀念和尊崇岳飞? 他领导的抗金斗争,抵御了金人对宋朝人民的掳掠残杀,顺应了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内容:
1. 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
2.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结果: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宋金议和:大散关淮水材料一:“南渡后,水利之田,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宋史》
材料二:北宋时淮水以北有580万余户,1500余万人,金时810万余户,4800余万人,增加了220余万户,330余万人。 ——《中国古代史纲》如何评价宋金议和?(宋金议和的影响)1.双方和议以后,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南宋以屈辱的条件换来和平,有利于双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岁币加重了南宋人民的负担。
2.社会安定,双方经济贸易文化交流频繁,有利于民族交融。比较宋辽、宋夏、宋金议和的异同?北宋、辽南宋、金辽称北宋兄长
北宋给辽岁币
开放边境贸易南宋向金称臣
南宋给金岁币
划定分界线岁币增加了人民负担
相对和平,有利于经济发展,促进民族交融。 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和平北宋、西夏西夏向宋称臣
宋给西夏岁币
开放边境贸易女真建金(1115年)金灭辽
(1125年)金灭北宋
南宋建立
(1127年)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宋金对峙局面形成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