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声的产生和传播) 同步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声的产生和传播) 同步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27 14:1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二章—2.2-1声的产生和传播
课时目标
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
了解声音传播的条件及回声。

知识精要
1、声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 而产生。 停止,发声也停止。
3、声音的传播:声音靠 传播。 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传来的。
4、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
5、声音在 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中传播又比 快。
6、人听到声音的条件: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人耳的结构,着重讲清楚鼓膜(形成起振)、听小骨(放大震动)、听神经(传播声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形成听觉)这些部分的功能。
骨传导:人的头骨、颌骨等可接受声音刺激形成神经兴奋,并可把这些兴奋传递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热身预习
1、小提琴发出悦耳的声音时,琴弦在__________。
2、在月球上,宇航员面对面也要靠无线电交谈,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______。
3、声音能够在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中传播。________不能传声。
4、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___秒以上,人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5、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话中,不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B.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
C.真空不能传声。
D.打锣时,要使锣停止发声,只须用手按住锣面就可以了。
6、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
? A.真空 B.木头
? C.空气 D.水
7、比较声音在海水、铁管和空气中传播速度,从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海水、铁管、空气 B.铁管、海水、空气
? C.空气、铁管、海水 D.空气、海水、铁管
8、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 )
? 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
B.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
D.看到最先起炮的运动员起跑开始计时
9.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   
  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得快 
10、有一根长100米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 )
? A.一次声音 B.两次声音
? C.三次声音 D.四次声音


精解名题
例题1:某学习小组研究声音传播途径的问题,他们用细棒轻轻敲击玻璃鱼缸上沿,金鱼受惊四处游动,这时金鱼接收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
A.鱼缸—空气—水—鱼
B.空气—水—鱼
C.鱼缸—水—鱼
D.水—鱼

例题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某同学在一个雷雨天先看到闪电,然后经过4秒钟听到了雷声,则闪电处离该同学的距离为 米。

例题3: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

例题4:如图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











巩固练习
1、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后盖打开,在扬声器上放几个塑料小球,发现小球在扬声器上跳动,这表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通常把发声的物体叫做 。
2、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一般 。
3、声音在介质中传播遇到障碍物时,一部分会在障碍物表面 ,另一部分能进入障碍物,甚至穿过障碍物。俗话说“隔墙有耳”就是指 。(选“前者”、“后者”)
4、 是利用回声测定海水中目标物位置的一种装置,它常用来测沉船、鱼群和潜艇的 以及描绘 。
5、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 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 。
6、要能区别自己发出的声音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声音(回声与原声相差至少0.1秒),你至少要离高墙 米。
7、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测出从发生超声到接到回波所用时间是4.2秒,问海底深度是 米。(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
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打鼓时,放在鼓面上的沙粒不停的跳动,说明发声体不停的振动;
B.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说明水能传声;
C.声呐是利用回声的原理确定水下鱼群的位置的;
D.将手表放在枕头下,睡觉时隔着枕头仍能听到手表的声音,说明枕头能传声。
9、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笛子发声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学生听到的教师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C.“土电话”是靠固体传声的;
D.声音在固体、液体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慢。
10、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哒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们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11、我们能听到声音,正确的传播途径是( )
A.良好的耳朵---介质---物体振动
B.介质---物体振动---良好的耳朵
C.物体振动---良好的耳朵---介质
D.物体振动---介质---良好的耳朵
12、如果一人对着一高山高喊,经过10秒后听到回声,那么我们可以断定( )
A.高山距我们1700米 B.高山距我们3400米
C.高山距我们170米 D.高山距我们340米
13、我们再看星球大战影片时,会看到这样的场面:许多人在月球上厮杀,刀枪声、叫喊声震耳欲聋。你认为这个场景符合实际情况吗?为什么?




14、小明将小花和班上其他同学的声音用录音机录下来,放给小花听,小花能准确判断其他同学的声音,但就是没听出来自己的声音,请解释其中原因。






当堂总结


自我测试
1、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若从玻璃钟罩内抽气,铃声明显减弱
?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 D.拨动吉他的琴弦时,琴弦看上去好象变粗了
2、人在池塘边的脚步声会吓跑附近水域的鱼,声音传播的主要途径是(  )
? A.岸──空气──水──鱼 B.空气──水──鱼
? C.岸──空气──鱼 D.岸──水──鱼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 B.月球上的宇航员可直接用语言交谈
? C.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
?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声音在介质中以_ _的形成向远处传播。声音传播过程中能引起别的物体发生_ __ _ _,超声波还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___。
5、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3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450 m/s),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为什么??????????????????????????????
6、在百米赛跑中,甲、乙两个记时员,分别从看到发令枪冒烟和听到枪声开始记时同一运动员的成绩,则?????? 记录的成绩较准确;若甲记录的成绩为11.3s,则乙记录的成绩约为?????? s。
7、某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陡峭的高山,司机按了一下嗽叭,经4s钟听到回声。听到回声时,车与前面高山的距离是????? m。
8、信息1:据说,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后,为了“聆听”语写的乐曲,用硬捧的一端抵住琴板,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就这样语写了不少传世之作。
信息2:有经验的土著居民在打猎时,经常伏身贴地,他能听到一般人站立时不易觉察的动静,并且能及早发现猎物。
?  请综合1、2所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声音传播的特点(??? )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B.固体能将声音放大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空气中更快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9、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
?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10、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 ??????????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11.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人站在离墙壁51m远的地方拍手,从拍手到声音经墙壁反射回到他的耳朵需经历 s的时间。



12.有甲、乙两个人做了这样的实验:有一根很长的金属管,甲在一端敲击,乙在另一端把耳朵轻轻地贴在金属管上听,甲只敲击了一下,而乙在另一端却先后听到了两次响声。两人讨论后认为:这两次响声中,一次是由空气传来的,一次是由金属传来的,之所以能分开,是因为声音在空气中和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 ,并且,第一次听到的响声是由 传来的,因为 。如果用一根充满水的长金属管来做这个实验,人能听到 次响声,因为 。
如果这个实验是在月球上做的,那么在一端敲击一次,另一端的人( )。
A.人也能听到两次响声
B.肯定能听到一次响声
C.肯定听不到响声
D.可能听不到响声
13.在一次海洋探测中,从海面发射超声波,经2.5s海面接收系统才接收到了由海底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设海水中的平均声速是1500m/s,求此处海水的深度。




14.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在巴黎用下述方法进行的,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铸铁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931m,两次响声相隔2.5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铸铁中的声速。





15.国庆53周年,人们用各种方式来庆祝这一喜庆节日,在10月1日晚,许多城市在大广场燃放了礼花,礼花在几十米高空爆炸,发出绚丽夺目的光彩,照亮了整个城市,人们在各自家门口就可以欣赏这一美景。
(1)若你在离广场5km远处看,对礼花爆炸时的声音和色彩能够同时感觉到吗?说明原因。
(2)两者时间相差多少?
















答案
知识精要
1、正在发声的物体。 2、振动,振动 3、介质,真空,空气 4、340米/秒,
5、固体,气体 6、A:有声源发出声音 B:有传播声音的介质 C:达到一定的强度
D: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
热身练习
1、振动 2、传播声音的介质 3、固体、液体、气体 真空 4、0.1
5、A 6、A 7、B 8、B 9、C 10、B
精解名题
例题1 C 例题2 1360米 例题3 D 例题4 振动
巩固练习
1、振动,声源 2、340米/秒,不同 3、反射,后者 4、声呐,具体位置,海底地貌
5、大地,快 6、17 7、3045 8、B 9、D 10、C 11、D 12、A
13:不符合实际情况。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不能传声。
14:因为她平时听自己的声音是由头部的骨头传声,而在录音机里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两者的传播介质不一样,所以听起来有所偏差。
自我测试
1、A 2、D 3、C 4、波,振动,能量 5、2175,因为月球和地球之间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 6、甲,11.6 7、660米 8、C 9、机械闹钟 B 10、骨头 首先是耳朵离嘴巴的距离很近,其次声音传到自己的耳朵是靠固体传声,传到别人那里是靠空气传声,而固体传声的效果比空气传声的效果好。 11、0.3 12、不同,金属管,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快,三,液体也可以传声 C 13、1875米 14、4655米/秒
15、(1)不能同时感觉,因为光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快得多,我们先看到色彩后听到声音;
(2)14.7秒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