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二章—2.5-1光的反射
课时目标
1. 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2. 掌握光的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原理。
3. 掌握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
知识精要
一、光的直线传播
1、能够 的物体叫光源。
2、规律:光在 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小孔成像:成 的 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 关。
4、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 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 。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在从 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 , ,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 。
3、分类:光的反射分为 反射和 反射,漫反射每条光线 反射定律(“遵守”或“不遵守”)
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 的缘故。
4、平面镜成像特点:
像、物大小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 。
像、物的连线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 像。
作出AB在平面镜中成像。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过程中,当 便确定了像的位置。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关系;
(3)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 关系;
(4)我们在平板玻璃中看到A的像是因光的 所形成的像。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热身练习
1、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 现象。
2、风景旖旎的镜湖,各式现代建筑环湖矗立,充满时代气息。建筑物在湖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________
所形成的________ (选填“实像”或“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建筑物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____________进入了水中。
3、身高1.6 m的人,站在平面镜前2m处,则人在镜中的像高 m,像与人的距离为 m,若此人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2s,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为 m。
4、作出入射光线,标出反射角
5、根据光的传播方向,请在图中填上平面镜。
例题精讲:
(
A
B
M
N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9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
镜MN中所成的像A′B′。
2、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A.立竿见影 B.一叶障目
C.鱼翔浅底 D.三点对一线
3、S为发光点,请画出由S点发出并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4、小明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先将蜡烛放在平面镜前50cm处,他记下了像的位置,然后,他将平面镜向蜡烛移动了10cm,则第二次成像的位置与第一次成像的位置比较( )
A.向平面镜移动了10cm
B.向平面镜移动了20cm
C.远离了平面镜10cm
D.远离了平面镜20cm
5、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1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巩固提高
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2、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
3、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果要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是100°,则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
A.100° ? ? ? ? ? ? B.80°
C.40° ? ? ? ? ? ? D.50°
4、如图所示,一细光束射到平面镜MM'的O点处,请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它的反射光线,标明反射角大小。
5、如图所示,两面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在图乙中完成光路图。
6、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o,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30o、45o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所示。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7、在图18中做出人看到球的光路图。
8、.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 ( )
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漫反射 C.光的折射D.平面镜成像
9、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约需2.6s,则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是 m.
(
图7
)10、一条与水平地面成60°角的入射光线如图7所示,若使它的反射光线与地面平行,应该怎样放置平面镜?
当堂总结
自我测试
1、如图,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40?,则反射角是 度。
2、图3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
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
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实像
3、如图所示为用玻璃罩罩着的古石碑,由于玻璃反光,石碑上的字很难看清。小科认为:①用玻璃罩能有效防止酸雨对石碑的侵蚀;②石碑上的字发生了镜面反射;③罩外的树木通过玻璃表面反射成了虚像;④若罩外的光线再强一点,石碑上的字看起来一定会更清晰;⑤若罩内能给石碑一定的照明,石碑上的字看起来会更清晰。其中合理的是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4、小明利用平板玻璃、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选用玻璃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回想我们的实验过程,我们是选用了 作为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 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6、小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观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图15所示,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 关系。
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
7、.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
(a) (b) (c) (d)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8、200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初一)上午,在我省北部将能观察到日全食。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图的两种简便方法:如图甲所示,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能观察到太阳的像,这是利用
了 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对着阳光,在白纸上也能观察到太阳的像,这利用了光沿 传播的原理。
(
甲 乙
)
9、有时,教室黑板反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其原因是 ;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现状的一条建议 。
10、图10中AO是一条与平面镜成60o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数。
11、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笔“断”了 B.水中倒影 C.邮票放大 D.手影
12、一束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A.60°;? ? ? ? ? ? ? ?B.90°
C.120°?; ? ? ? ? ? ? D.150°
答案
知识精要
光的直线传播
1.发光 2.同一均匀介质 3.倒立 实像 无
4.3*108 3*108
光的反射
1. 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
2.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逆
3. 镜面反射 漫反射 遵守
4. 相等 相等 与平面镜垂直 虚
(1)B蜡烛从前面看上去好象点燃一样
(2)位置;
(3)大小;
(4)反射 不能 虚像
热身预习
反射 2.反射 虚像 折射 3. 1.6 2 4 8
4.
精解名题
C
B 5.B
巩固练习
1.C 2.A 3.C
4. 5.
6.20° 将反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当成反射角。
7.
8.A 9.3.9*108
10、
自我测试
50 2.B 3.A 4.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5.玻璃板 位置 6.大小 虚像 7.C 8.平面镜 直线
9.黑板发生镜面发射 拉上窗帘或换粗糙平面的黑板
10.
11.B 12.C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