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8.1.1 勾股定理 预 学 案
自学目标(认定目标不放松)
1.经历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能熟记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2.能运用勾股定理由直角三角形的已知两边求第三边。
二、自学过程(读书要认真,细致,反复阅读思考)
1.请仔细阅读教科书P52-54至例1上面的部分并在书上做好记号。
2.勾股定理:(想着几何图形)
语言叙述:
字母表达:
证明勾股定理:
已知:如图,在Rt△ABC,∠C=90°,AB=c,
BC=a,AC=b.
求证:
证明:
做书P55面的练习1,2两题。
5.判断: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为6cm、8cm,则第三边长一定为10cm.( )
三、自学质疑(学要思,思要钻)
请写下你的疑问:
自我评价:
优秀( ) 良好( ) 继续努力( )
课题:18.1.1 勾股定理 测 学 案
1.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斜边长为25 B.三角形的周长为25 C.斜边长为5 D.三角形面积为20
2.一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比一条直角边长多2,另一直角边长为6,
则斜边长为( )
A.4 B.8 C.10 D.12
3.在Rt△ABC,∠C=90°
(1)已知a=b=5,求c。 (2)已知a=1,c=2, 求b。
(3)已知c=17,b=8, 求a。 (4)已知a:b=1:2,c=5, 求a。
(5)已知b=15,∠A=30°,求a,c。(6)若a∶b=3∶4,c=10,求三角形的面积SRt△ABC
4..(思考题)已知,如图,折叠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AB=8cm,BC=10cm,求CE.
课题:18.1.1 勾股定理 研 学 案
【研学目标】1.通过经历勾股定理的探索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2.能运用勾股定理由直角三角形的已知两边求第三边。
3.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研学重点】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证明。
【研学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研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相传两千多年前,有位著名数学家一次去朋友家做客,发现朋友家用砖铺成的地面反映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某种数量关系,同学们,我们也来观察下面的图案,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二、合作探究
【活动1】发现勾股定理
⑴观察图2-1:
正方形1中含有( )个小方格,即它的面积( )个单位面积。
正方形2的面积是( )个单位面积。
正方形3的面积是( )个单位面积。
这三个正方形1,2,3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类似的你观察图2-2
这三个正方形1,2,3的面积又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问1:你能用语言叙述出来吗?用式子表达呢?
问2:对一般的直角三角形,上述结论还成立吗?
并猜想:两直角边a、b与斜边c 之间的关系?
【活动2】证明勾股定理
已知:如图,在Rt△ABC,∠C=90°,AB=c, BC=a,AC=b.
求证:
归纳勾股定理并介绍相关的数学史。
【活动3】应用勾股定理
例:如图,为得到池塘两岸A点和B点间的距离,观测者在C点设桩,使△ABC为直角三角形,并测得AC为100米,BC为80米.求A、B两点间的距离是多少?
【活动4】巩固勾股定理
1.书P55面的练习1,2两题的展示。
2.判断: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为6cm、8cm,则第三边长一定为10cm.( )
3.如图所示,以的三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
为,且 ;
2.Rt△的两直角边为5、12,则三角形周长为 .
3.在△ABC中,∠C=90°,如果AB=10, BC=6,那么△ABC
的面积为 .
【活动5】实际应用勾股定理
小明的妈妈买了一部29英寸(约74厘米)的电视机。小明量了电视机的屏幕后,发现屏幕只有58厘米长和46厘米宽,他觉得一定是售货员搞错了。你同意他的想法吗?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注:我们通常所说的29英寸(即74厘米)的电视机,是指其荧屏对角线的长度)
3. 小结解疑
【小结】通过研学,谈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解疑】通过研学,你对以上的疑问解决了吗?
还有什么新的疑问?
三、总结提升
1. 生做测学案
2. 展示交流,师点评。
3. 作业:
课堂作业:
课外作业: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