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张PPT。 VBA的奇妙世界VBA简介VBA是一种在应用程序中内嵌的VB工具。
应用VBA,可以帮助应用程序实现更为强大的功能。
宏:使用office软件中集成的VBA语言编写出的程序。分析算法设计界面编写代码—调试修正获得工作表中当前学生的出生月份将生成了若干个学生的字符串赋予给label1的caption属性如果学生出生月份与当前月份,则将学生信息存入S变量中VBA等你来挑战项目一:设计飞机障碍赛
在小贴士的帮助下,vb编程实现使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按钮,控制飞机前进的方向的功能项目二:拓展课图片选
在小贴士的帮助下,vb编程实现点击图片进行选课填充的功能
设计界面
选择你喜欢的一张图片,作为将要送给同学祝福的贺卡,插入“班级信息表”
插入“文本框”,将祝福的文字录入,效果如图
选择“开发工具”-“插入”-“Active X控件-A”将我们要编写代码的“标签”和“命令”控件插入,并放到适当的位置上,效果如图
编写VBA代码
右击“CommandButton1”按钮,调出属性,将“caption”改为“统计”
2.双击“统计”按钮,打开vba编辑界面,将代码写入按钮
调试修正
1.回到excel界面,将开发工具中的“设计模式”点击停用
2.点击“统计”按钮,查看代码调试结果,根据结果情况修正代码,修正文本框位置和大小
第九课 VBA的奇妙世界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著的九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第九课《VBA的奇妙世界》。
本节涉及的主要内容是Visual Basic工具在常见应用程序中的使用。VBA是一种在应用程序中内嵌的VB工具。应用VBA,可以帮助应用程序实现更为强大的功能,如宏的编写。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简单了解宏、VBA概念及其应用,学会使用Visual Basic工具编缉简单的VBA代码。
二、学情分析
(一)知识储备
学生对于office中的word、excel和ppt是非常熟悉的,有一定的操作基础。关于宏也是不陌生的,但是对于VBA这个名词是陌生的,对于简单的语言和流程图表示的算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转化为相应的程序语句又是有不小难度的。因此,本节课要设计好先行组织者,让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平和的过度,最终实现更新。
(二)心理特征和学习需求
学生对于编写程序是渴望而不可及,他们在这方面学习兴趣浓厚,充满期待,但又有畏难心理。因此激趣导入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在他们跃跃欲试,却又不知该如何下手时,需要教师的良好引导,不仅需要有意义的学习内容,特别地,在学习方法上需要有力的脚手架支撑,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简单了解宏、VBA概念及其应用。
2.学会应用office软件中的Visual Basic工具编缉简单的VBA代码。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项目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经历分析算法—设计界面—编写程序—调试修正—形成作品的全过程,初识使用VBA编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office软件中VBA的编写,体验软件编写者的工作,触摸技术背后的感动,产生编程我也行的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简单vba语句的修改与编写
(二)教学难点
简单vba语句的理解
原因:明白vba语句对于相应对象的控制作用,才能够进行模仿编写,才能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才能触摸底层核心技术。
解决方法:1.合理运用程序注释功能2.所见即所得:修改相应参数之后,进行office中相应对象的行为演示,将结果与语句一一对应。
五、教学策略
通过“趣味探究、深度研讨”,引发学生一系列的技术实验,分析讨论,联系比较,通过具体的任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层思考,解构代码,触摸技术的本质。
(一)项目学习法
通过完成项目,经历分析算法—设计界面—编写程序—调试修正—形成作品的全过程,初识使用VBA编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二)探究学习法
学生的知识储备虽然不能够独立解决课程中的任务,但应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借助“导学稿”和“小贴士”,探究完成带有难度的内容,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更重要地,探究学习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更深刻地解构代码,实现代码的模仿与创新。
(三)小组合作法
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能够解决很多细节的问题,学生给学生讲解,更能够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六、教学环境和教学准备
(一)Microsoft Office 2010
(二)装有广播教学软件、实物投影设备的机房或功能教室
(三)下发给学生的教学素材:班级信息表、VBA挑战项目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使用ppt+vba制作的一款小游戏,请学生上台挑战。由此引入VBA的神奇世界,并简单介绍VBA和宏。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款小游戏,我们先一起来看看简单的游戏说明。谁第一个勇敢地上台来挑战一下?(2-3名学生)
师:在我打开这款小游戏的瞬间,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其实它是用哪个我们熟悉的软件做出来的?
生:ppt
师:那你们平时见到的ppt有这个神奇的功能吗?
生:没有
师:那我们一起来请出隐居在office里的“武林高手”—VBA语言,来探探它的奇妙世界!
VBA是一种在应用程序中内嵌的VB工具。应用VBA,可以帮助应用程序实现更为强大的功能。大家认识的宏就是使用VBA编写的一段有一定功能的程序。
(二)探究学习—送出你的生日祝福
1、分析算法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我们班的信息表(打开—启用宏),大家猜猜看,当我点击“统计”按钮的时候,会出现什么?
生:这个月生日的学生姓名。
师:那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点击统计按钮,送出祝福)
那首先请大家分析一下,让你寻找这个信息表中5月份生日的同学,你会怎么做?
学生小组讨论:针对整个信息表,如果让你去找5月份生日的同学,你是怎么进行的?(可以以第一个同学的为例)
让学生说一说(2-3个学生)
教师小结提升:大家刚才使用语言描述的方法将我们要编写的程序进行了算法的描述,老师更鼓励大家使用流程图方式进行。(ppt出示流程图)
2、设计界面
师:既然有了清晰的思路,那我们就赶紧在小助手的帮助下,将我们的生日祝福界面设计完成。
将学生领到开发工具,插入控件的入口,让学生借助导学稿的帮助,自己探究
预设学生的问题:标签和按钮控件找不到(通过展示一名学生界面,让其他学生帮助解决:学生一边操作一边讲解“标签控件”和“按钮控件”的插入方法)
3、编写vba代码
学生在导学稿的帮助下,完成按钮的caption属性的修改,并在按钮上添加代码。(导学稿上呈现代码的完整注释)
预设学生问题:完全参考导学稿代码,和自己的excel中的控件对象没有一一对应。
解决方法:学生机演示,返回excel主界面,查看自己需要显示姓名的Label控件对象的名字,进行代码修改。
Private Sub CommandButton1_Click()
Dim s As String
Dim m As Integer
For i = 2 To 48 '从第一个同学的信息所在单元格开始寻找,直到最后一个同学;
m = Month(Sheet1.Cells(i, 4)) '将该同学的生日月份提取出来,记录到m中;
If m = Month(Now) Then s = s & " " & Sheet1.Cells(i, 2) '如果发现该同学的生日月份是当月,就把名字记录下来,放到s中;
Next '进入到下一个同学的生日;
Label1.Caption = s '将查找出来的所有同学的名字显示在设置好的文本框中
End Sub
4、调试修正
预设学生出现的问题如下:
1.无法调试代码效果
在设计模式下,双击统计按钮,进行代码编写,停用设计模式,可以进行代码的调试,点击按钮查看效果)
2.调试后,不能完全呈现出所有本月份生日的学生姓名。
可采用学生机演示的模式,请大家思考,帮助解决,由其他学生来演示,修改Label的大小。
5、核心代码解构
(三)VBA等你来挑战(个性化选择项目)
大家的vba本领已经练就,下面的时间就交给你大展身手,我这里准备了两个项目,请你选择其一,将项目完成,并自信地展示给大家。
(四)学生作品讲演和评价
请2-3名同学上台
1、作品功能展示
2、直击代码,解码程序
3、请其他学生点评该同学作品
4、教师总评
(五)课堂小结
1、请学生2-3名,谈谈“你的收获?哪一个环节你印象最深刻?……”
2、教师总结:本次课我们领略了VBA世界的美妙风景,从一个开发者的角度来使用office了,为你们点赞!我们还体验了“分析算法—设计界面—编写程序—调试修正—形成作品”这样一整套使用VBA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信有了这样的装备,大家会在VBA的世界中走的更远!
八、板书设计
VBA的奇妙世界
九、教学反思
(一)将“情绪”植入课堂,触发学生有意义学习
情绪与认知互相关联,好的情绪是学生有意义学习的起点。本教学设计力求营造积极的氛围。Ppt+VBA编程的体验小游戏,成功地引发了学生的学习期待。任务分析和探究都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他们没有顾忌地发表着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方式挑战难题。在2个项目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学习更投入。精心设计的细节,产生了奇妙的化学作用,有意义学习在喜欢、期待、自信、自主的情绪中悄然发生。
(二)“探究学习”助力实现授之以渔
不同的教法、学法各有利弊,用对了效益能发挥到最大,错位了就反之。实践证明本教学设计的探究学习法针对性强,收益高。从设计界面到调试修正,学生通过激活自身的认识结构,借助先行组织者(导学稿和小贴士),顺利地实现了最近发展区的跨越。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产生了深度思考,对代码的解构、模仿和创新让他们兴奋不已,他们已经将方法融入自身知识结构,习得“渔”。
(三)渗透计算思维,提升核心素养
知识、操作会被淘汰和遗忘,学科的核心素养却在时间中沉淀下来,成为一生受用的财富。本节课中,学生挑战了VBA程序的简单编写,第一次从开发者的角度来触摸技术的本质。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无疑是信息时代,计算思维这一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日后程序设计的相关学习十分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