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7章 人类与环境 单元测试卷(2)

文档属性

名称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7章 人类与环境 单元测试卷(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3-27 11:48: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章 人类与环境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PM2.5先吸入人体的肺泡腔,肺泡腔不是人体的内环境
B.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一定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C.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2.下列有关酶的制备和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解法和吸水涨破法常用于制备微生物的胞内酶
B.透析、电泳和酸解等方法常用于酶的分离和纯化
C.棉织物不能使用添加纤维素酶的洗衣粉进行洗涤
D.多酶片中的胃蛋白酶位于片剂的核心层
3.切叶蚁寻找植物的花和叶,将它们切割成小片,用来培养供其食用的真菌。菌圃通过特定的方式建立:首先,切叶蚁清除花朵和叶上的污垢和异物并移走外来的杂菌;其次,咀嚼植物以破坏掉叶表面的蜡质层;第三,进行真菌菌丝移植;第四,分泌特殊的酶以分解含氮的蛋白质。而真菌能把叶中的纤维素转化为切叶蚁能消化吸收的其他糖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切叶蚁以真菌为食而间接从植物获取能量 B.真菌与外来的杂菌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切叶蚁能够选择性的养殖真菌 D.真菌是初级消费者,切叶蚁是次级消费者
4.免疫工作者在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破坏骨髓和胸腺进行免疫研究后,分别向其体内注入足量的造血干细胞,小鼠出现的变化是(  )
A.甲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乙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能力
B.甲组小鼠恢复特异性免疫,乙组小鼠仅恢复体液免疫
C.甲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能力,乙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
D.甲组小鼠仅恢复体液免疫能力,乙组小鼠恢复特异性免疫
5.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35S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时,若沉淀物的放射性较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B.用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时,若上清液的放射性较大,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所致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和DNA完全分开
D.为获得含35S和32P的噬菌体,可分别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未标记的噬菌体
6.下列有关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种群既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又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②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③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重组的基础
④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
⑤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最好选择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⑥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24条染色体中的碱基序列
A.①②⑤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③④⑥
7.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
①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②对水资源的压力 ③对能源的压力
④对森林资源的压力 ⑤使环境污染加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8.目前我国实行“全面二孩”政策,这将对种群数量特征产生的直接影响有(  )
①出生率 ②人口密度 ③迁入率 ④年龄组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下列有关人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资源耗竭严重 B.可持续发展仅强调了促进经济的发展
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物种多样性 D.为保护环境,应禁止一切开发利用森林的行为
10.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与开垦土地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关系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人均耕地减少→开垦土地→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
B.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人均耕地减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开垦土地
C.人口增长→开垦土地→开垦土地→人均耕地减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
D.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人均耕地减少→开垦土地→自然灾害频繁→植被破坏
11.粮食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当前国际粮价上涨,有的国家出现缺粮的现象.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保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②开荒种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③控制人口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④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养高产作物品种
⑤多用农药、化肥提高作物产量.
A.两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12.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全世界的重视,下列关于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皮肤癌和过敏反应患病率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臭氧层的破坏
B.水华和赤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量N、P等无机盐离子进入水体
C.植被的破坏是导致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
D.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
13.近些年,北京地区经常受雾霾天气的笼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雾霾中的顿粒物属于非生物质和能量
B.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雾霾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
C.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雾霾可能降低流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从生态系统的保护分析,雾霾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14.为了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美丽的天空,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B.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
C.焚烧落叶和垃圾 D.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
15.双氯芬酸是一种全球性环境污染物.研究发现,双氯芬酸对浮游绿藻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有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应在黑暗条件下测定浮游绿藻的有氧呼吸强度
B.双氯芬酸能对浮游绿藻线粒体的功能产生影响
C.双氯芬酸污染会使浮游绿藻吸收无机盐能力下降
D.双氯芬酸不会对浮游绿藻的无氧呼吸产生影响
16.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的粮食生产以及人民的生活环境正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下面与我国粮食生产无直接关系的是(  )
A.人口的迅速增长 B.耕地面积的减少
C.消费水平的高低 D.环境的恶化
17.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较高和逐渐降低的死亡率
B.我国人口发展正处于低增长率、低增长量的态势
C.计划生育是我国采取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D.人口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18.将蛙离体神经纤维置于某种培养液中,给予适宜刺激并记录其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及膜电位变化,分别用如图Ⅰ、Ⅱ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中某溶液可以用适当浓度的KCl溶液代替
B.a~b时,膜内钠离子含量增加与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过性增大有关
C.适当提高培养液中钾离子浓度可以提高曲线Ⅱ上c点值
D.c~d时,局部电流使兴奋部位的钠离子由内流转变为外流,再形成静息电位
19.海洋生物学家发现一个奇怪的行为:相比没吞噬猎物的水螅,海蛞蝓(一种动物)更愿意选择猎捕刚刚吞噬猎物的水螅,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海蛞蝓与水螅具有捕食关系 B.海蛞蝓可以获得猎物体内的能量
C.该行为不利于整个水螅种群的生存 D.该食物网海蛞蝓至少占据两个营养级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0.飞机草是我国热带地区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测定某入侵地飞机草的不同器官在光照充足条件下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结果如图所示.
(1)在图中补充叶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柱状图.
(2)由图可知,除了叶片以外,其它器官中   的光合速率最大.飞机草通过光合作用同化的能量,除一部分用于呼吸消耗外,其余部分   .
(3)飞机草分泌的一些挥发性物质能够抑制多种植物幼苗的生长发育,并使一些食草动物中毒.这有利于飞机草与本地植物   光和生存空间.长此以往,飞机草的大量繁殖会降低本地生态系统的   .
(4)关于飞机草成功入侵,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入侵种群在迁入新环境后发生适应性变化,把原来用于防御对照原产地天敌的能量投入到生长和繁殖中.为验证该假设,研究者将飞机草入侵种群和对照种群种植在与入侵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相同的环境中,除草、治虫,测定株高、分枝数和生物量.
①实验中,对照种群应从   获取.
②若测定结果为飞机草入侵种群   ,则该结果支持上述假设.
21.人口增长率决定于出生率.   .(判断对错)
22.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占世界   的耕地上却养活了占世界   的人中,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然而,由于   、   、和   等,我国粮食生产以及人民的生活环境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3.苔藓对空气污染十分敏感.若某地空气中主要污染源是化工厂废气,请设计一个试验,利用葫芦藓评估无污染、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污染情况.
材料用具:栽有葫芦藓的生长状况相同的花盆4个,透明塑料袋,50mL注射器等.请完成下面的步骤:
第一步:取一大号塑料袋排尽空气,收集化工厂废气若干.
第二步:取4盆葫芦藓,套上相同大小的透明塑料袋,并标上1号、2号、3号、4号盆.
第三步:1号盆注入200mL空气,2号盆注入150mL空气和50mL化工厂废气,3号盆注入   ,4号盆注入   ,密封4盆.
第四步:将4盆葫芦藓在   ,培养24小时后,观察并比较的葫芦藓的   ,并以此作为指标评估污染情况.
24.赤潮的出现是水体贫营养化的结果.   (判断对错)
三.解答题(共6小题)
25.某地农村利用水葫芦生态池污水处理系统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净化,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农村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   (填“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物”或“有毒污染物”)。形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元素是   。
(2)生态池中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   。
(3)生态池作为具有观赏性的景观,吸引了大批游人前来观光、休闲,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4)运行过程中必须及时清除枯死的水葫芦,以防止其腐烂下沉,   并造成对下一年的潜在危害,同时要避免水葫芦外逃,防止   。
26.随着工业进步和社会发展,水污染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头号环境治理难题.
Ⅰ.在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在水面形成“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则被称为“绿潮”.
(1)图甲表示温带湖泊浮游藻类生长的季节性变化,从中可以看出,影响藻类大规模繁殖的最主要因素是   .
(2)图乙表示对受到轻度污染的湖泊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相当高的   .
Ⅱ.为探究菖蒲(一种湿地植物)列不同种类污水的净化作用,某生物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请补充完整下面的实验步骤.
①从4个不同的地点采集生活污水(1号)、工业污水(2号)、混合污水(3号)、未受污染的池塘水(4号).
②测定4种水样的BOD(即水中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分解所需要的氧气量)和总氮含量.
③取等量的上述4种水样,分别加入到4个相同的透明玻璃容器中,再将   的4份菖蒲分别放入4个容器中,在   的条件下水培15天,定期观察、记录.结果表明菖蒲在各种水样中生长良好.
④取经过菖蒲处理的4种水样,再次测定其BOD(单位:mg/L)和总氨含量(单位:mg/L),数据整理后如图所示:
(2)4种水样中,有机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是   .实验后4种水样中的总氮含量均下降到较低的水平,其原因可能是   .
(3)从实验结果分析,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7.自2000年以来广东省有18座水库发生水华,对全省用水造成了影响.有学者提出采用人工生物浮床技术防治水华,人工生物浮床技术是人工把高等水生植物或改良的陆生植物,以浮床作为载体,种植在水面上,通过植物根部的吸收、吸附作用和物种竞争相克机理,削减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防治水华的效果. 如图是人工生物浮床的模式图,请据题回答问题.
(1)水华的形成是由于   ,种植在浮床上的植物根系通过   吸收水体的N、P,并同化为自身的结构组成物质,例如:   (最少写出两种物质)
(2)浮床的植物与蓝藻之间存在   关系.下表为一部分浮床植物植物的生长特点及其污染物去除潜力
植物种类
生长特点
污染物去除功能
凤眼莲
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分泌克藻物质
富集镉、铬、汞、砷、硒、铜、镍;吸收降解酚、氰;抑制藻类生长
芦苇、香蒲
根系非常发达,生长速度快
去除BOD、氮
石菖蒲
根系发达,分泌克藻物质
抑制藻类生长
水浮莲
根系发达
富集汞、铜
若想防治水华,可以选择的植物是   .
(3)现有研究小组利用人工浮床开展了“菰(茭白)和菖蒲对生活污水净化效果的研究”.为了避免实验误差,你认为每个实验装置中的植物株数应   .该小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从此表中看出,该小组研究因变量为   ,你从表中得出的结论是   .
污水中TN、TP去除率的比较(%)
处理
总氮TN
总磷TP
对照
42.6
38.8

92.8
83.9
菖蒲
92.7
94.3
混合
94.9
84.7
28.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是多种酸性污染气体溶于大气中的水分后,产生硫酸或硝酸等化合物,然后随着雨点降落下来而成.某生物探究小组为了了解酸雨对陆生植物的影响,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方案:
目的原理:大气中的SO2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实验室中以SO2模拟酸雨,研究不同SO2量对两种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从而了解自然界中酸雨对植物的危害.
实验材料:
(1)实验装置如图.
(2)甲乙两种植物的种子、SO2气体,气体流量计(控制充气量)、蒸馏水、植物培养液等.
实验步骤:1.取5套实验装置并编号,设立   和   .
(2)甲乙两种植物的种子发芽后,取已长出一片真叶的幼苗若干株,分别直立于盛有植物培养液的玻璃皿中,并放入务实验装置的容器内,如上图所示.
(3)按图装配好实验装置.
(4)   .
(5)关闭实验装置活塞,将装置置于   、   的环境下.在5天统计各组两种幼苗的死亡数,并计算死亡率.
实验结果:①实验结果如表.
编号
1
2
3
4
5
SO2量
C1
C2
C3
C4
C0
死亡率(%)

0
10
40
80
0

0
0
20
40
0
②在下面空白处画出直方图,比较甲、乙两种植物幼苗的存活率.
讨论:结果可知:   .
实验拓展:在“酸雨对陆生植物影响的模拟实验”的研究中,除本试题的“方法”与“指标”外,请你另外设计方案,填入表.
模拟产生酸雨的方法
植物受影响的指标
   
   
   .
   
   
   .
29.凤眼蓝(水葫芦)1844年在美国的博览会上曾被喻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l901年作为花卉引入中国,主要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净化水中氮、磷、汞、镉、铅等有害物质)的植物推广种植.某科研小组研究环境中不同磷含量对凤眼蓝的影响,实验完成后检测其叶腋内激素水平和统计平均单株分蘖数,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磷含量的增加,凤眼蓝平均单株分蘖数   .该实验结果能否说明环境中不同磷含量对生长素或细胞分裂素的合成具有抑制或促进作用?   ,为什么?   .
(2)凤眼蓝疯狂蔓延,推测其种群增长曲线接近   型.凤眼蓝疯狂蔓延可阻断航道,影响航运,同时导致鱼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使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降低,对其治理的措施有   (写出两种).
(3)该植物全株可供药用,有清凉解暑、祛风湿等功效,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30.高等植物凤眼莲可用于治理水体富营养化,蓝藻爆发程度对凤眼莲的治理效果会造成影响,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部分数据如下图.
(1)水体中的蓝藻和凤眼莲存在   关系,从细胞的结构特点来看,蓝藻与凤眼莲的主要不同是蓝藻   .
(2)分析图1可知,蓝藻水华聚集后,导致凤眼莲根区   ,会抑制凤眼莲根细胞的   ,造成根系发黑、发臭,老根大量脱落.
(3)蓝藻水华聚集造成的环境变化对凤眼莲有不利影响,但分析图2实验数据发现T1组根系活力   ,结合图1推测其原因是凤眼莲对逆境产生了   .要证实上述推测,需进一步培养凤眼莲,若观察到有   ,可证实上述推测.
(4)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在利用凤眼莲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时,要尽量避免   ,以充分发挥凤眼莲的生态净化功能.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解答】解:A、肺泡与外界直接相通,不属于内环境,因此PM 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A正确;
B、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B错误;
C、过敏原具有异物性,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功能过强引起的免疫失调病,C正确;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主要在脊髓,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D正确。
【答案】:B。
 
2.【解答】解:A、酶解法可以去除微生物的细胞壁,水涨破法可以使细胞膜破裂,从而释放出胞内酶,A正确;
B、一般的过酸过碱的环境会导致酶失活,酸解不适合酶的分离,B错误;
C、洗涤剂中添加少量纤维酶,可使棉织物的纤维素结构膨松,纤维分子与水形成的凝胶结构有效地软化,使被封闭在其中的污垢很容易从中脱离。加酶洗衣粉可以纤维素酶,C错误:
D、酶是蛋白质,在胃液中会被胃蛋白酶分解,多酶片是由胰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和胃蛋白酶的复合制剂,片剂在制作时先包肠溶衣,然后包上胃蛋白酶,再包糖衣即可成药。服下后,糖衣层在胃液中迅速崩解溶化,胃蛋白酶在胃液中充分发挥作用,而胰蛋白酶在小肠才发挥作用,所以多酶片中的胃蛋白酶不位于片剂的核心层,胰酶位于核心层,D错误。
【答案】:A。
 
3.【解答】解:A、根据题干信息,“真菌能把叶中的纤维素转化为切叶蚁能消化吸收的其他糖类”,说明切叶蚁以真菌为食而间接从植物获取能量,A正确;
B、根据题干信息,“切叶蚁寻找植物的花和叶,将它们切割成小片,用来培养供其食用的真菌”,在此之前“清除花朵和叶上的污垢和异物并移走外来的杂菌”,说明真菌与外来的杂菌之间存在竞争关系,B正确;
C、根据题干信息,“切叶蚁寻找植物的花和叶,将它们切割成小片,用来培养供其食用的真菌”,可“进行真菌菌丝移植”,说明切叶蚁能够选择性的养殖真菌,C正确;
D、切叶蚁和真菌是分解者,D错误。
【答案】:D。
 
4.【解答】解:由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1)甲组小鼠破坏骨髓后再注入足量的造血干细胞,则小鼠体内不能产生B细胞,但能产生T细胞,因此细胞免疫能力可以恢复;
(2)对于乙组小鼠来说,破坏胸腺后,注入造血干细胞,则小鼠体内只有B淋巴细胞,没有T淋巴细胞,由于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免疫能力基本不变。
【答案】:C。
 
5.【解答】解:A、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5S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时,经过离心后,蛋白质外壳应该分布在上清液中,若若沉淀物的放射性较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A正确;
B、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时,经过离心后,32P标记的DNA应该随着大肠杆菌分布在沉淀物中,若上清液的放射性较大,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细菌裂解释放子代噬菌体所致,B正确;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即蛋白质和DNA完全分开,C正确;
D、噬菌体是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中独立生存,因此为了获得含35S和32P的噬菌体,可分别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未标记的噬菌体,D错误。
【答案】:D。
 
6.【解答】解: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①正确;
②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②错误;
③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基因重组是变异的主要来源,二者是并列关系,③错误;
④如果生物进行无性生殖,则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则能遗传,④错误;
⑤通过分析可知,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最好选择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⑤正确;
⑥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22条常染色体和X、Y2条性染色体共24条染色体中基因的碱基序列,⑥正确。
【答案】:B。
 
7.【解答】解:①人口增长使耕地的污染和退化严重,①正确;
②人口增长过快用水量就会相应增加,同时污水也相应增加,而人均水资源减少,②正确;
③人口增长过快除了矿物燃料外,木材、秸秆都成了能源,给环境带来了压力,③正确;
④人口增长过快使得越来越多的森林受到破坏,④正确;
⑤人口增长过快使得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加剧了环境污染,⑤正确。
【答案】:D。
 
8.【解答】解:目前我国实现全面两孩的政策后,
①出生率会增加,①正确;
②人口密度会增加,②正确;
③迁入率不变,③错误;
④幼年个体增多,故年龄组成会改变,④正确。
所以将对种群数量特征产生的直接影响有①出生率、②种群密度、④年龄组成。
【答案】:B。
 
9.【解答】解:A、人口增长过快会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导致资源耗竭严重,A正确;
B、可持续发展不仅强调了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强调了注意环境保护,B错误;
C、生物多样性不仅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有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错误;
D、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是要全面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应该科学合理开发和利用,D错误。
【答案】:A。
 
10.【解答】解析:人口增长使人均耕地减少,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开垦土地使植被破坏导致了生态环境破坏,从而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答案】:A。
 
11.【解答】解:①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保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①正确;
②开荒种地,围湖造田,导致水土流失和洪水泛滥,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②错误;
③控制人口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③正确;
④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养高产作物品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④正确;
⑤化肥会造成江河及地下水源污染,破坏土壤结构和影响人类健康,农药对环境会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对害虫的天敌和其他生物有杀伤作用,而且使害虫产生抗药性,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⑤错误。
【答案】:B。
 
12.【解答】解:A、人类皮肤癌患病率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臭氧层的破坏,而过敏反应的发病率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不是臭氧层的破坏,A 错误;
B、水华和赤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量N、P等无机盐离子进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进而藻类等疯长,B正确;
C、植被的破坏是导致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C正确;
D、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是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要合理开发和利用,D正确。
【答案】:A。
 
13.【解答】解:A、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雾霾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正确;
B、从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雾霾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B错误;
C、从生态系统的功能的角度分析,雾霾可能降低光照强度,则流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正确;
D、从生态系统的保护分析,雾霾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D正确。
【答案】:B。
 
14.【解答】解: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可以保护大气免受污染,A正确;
B、积极植树造林,可以防治扬尘污染,也可以吸收大气中的有毒气体,B正确;
C、焚烧落叶和垃圾,会污染大气,C错误;
D、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这样可以防止空气污染,D正确。
【答案】:C。
 
15.【解答】解:A、黑暗条件下测定浮游绿藻的有氧呼吸强度,可以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的影响,A正确;
B、双氯芬酸对浮游绿藻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有抑制作用,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的场所在线粒体,因此对浮游绿藻线粒体的功能产生影响,B正确;
C、浮游绿藻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能量,能量主要通过有氧呼吸提供,因此双氯芬酸污染会使浮游绿藻吸收无机盐能力下降,C正确;
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 阶段相同,因此双氯芬酸对浮游绿藻的无氧呼吸第一 阶段产生影响,D错误。
【答案】:D。
 
16.【解答】解:A、人口的迅速增长需要更多的粮食,A正确;
B、耕地面积的减少导致粮食产量减少,B正确;
C、消费水平的高低与粮食生产无直接关系,C错误;
D、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原因,我国的粮食生产以及人民的生活环境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D正确。
【答案】:C。
 
17.【解答】解:A、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较高和逐渐降低的死亡率,A正确;
B、我国人口由于基数大,还将长期处于低增长率高增长量的态势,B错误;
C、计划生育是我国采取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C正确;
D、人口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D正确。
【答案】:B。
 
18.【解答】解:A、该实验中某溶液不能用适当浓度的KCl溶液代替,否则会影响静息电位,A错误;
B、a~b时,膜内钠离子含量增加与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过性增大有关,形成动作电位,B正确;
C、提高培养液中钠离子浓度,神经纤维受到适宜刺激后,单位时间内钠离子内流数量增加,动作电位峰值增大,所以可以提高曲线Ⅱ上C点值,C错误;
D、c~d时,局部电流使兴奋部位由钠离子内流转变为钾离子外流,再形成静息电位,D错误。
【答案】:B。
 
19.【解答】解:A、海蛞蝓能猎捕水螅,说明海蛞蝓与水螅具有捕食关系,A正确;
B、海蛞蝓猎捕水螅后,通过消化吸收其营养物质,所以海蛞蝓可以获得猎物体内的能量,B正确;
C、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相互选择,共同进化,所以该行为有利于整个水螅种群的生存,C错误;
D、海蛞蝓既可以猎捕没吞噬猎物的水螅,也能猎捕刚刚吞噬猎物的水螅,说明海蛞蝓在不同的食物链中至少占据两个营养级,D正确。
【答案】:C。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0.【解答】解:(1)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所以对于“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这一比值而言,应该要比其他几种器官要大,所以该柱状图应该画的高于其他几种器官.
(2)从白色柱状图“器官光合速率/叶片光合速率”可以看出,除了叶片以外,最高的是果.某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大的方面有两部分去向:自身呼吸消耗和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又有三个去向:被下一营养级摄取的、流向分解者的、暂时未被利用的.
(3)飞机草与周围的本地植物都需要占据各自的生存空间,都需要利用阳光.所以相互之间可定存在着竞争关系.由于飞机草分泌的挥发性物质抑制其他植物幼苗生长,毒害食草动物,所以会降低本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从而使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
(4)本题是假说演绎法的应用.根据题意,研究者做出了假设“由于入侵种群在迁入新环境后发生适应性变化,把原来用于防御原产地天敌的能量投入到生长和繁殖中.如果该假设正确,我们可以推知:在相同的入侵地环境条件下,如果比较发生适应性变化之后的入侵种群和发生适应性变化之前的入侵种群,前者的生长状况应该优于后者.所以可以据此设计对照实验:
对照组:生长于原产地的飞机草种群+入侵地的环境条件→测定生长情况.
实验组:已适应入侵地环境的飞机草种群+相同的入侵地的环境条件→测定生长情况.
如果实验组的飞机草种群的株高、分枝数、生物量都高于对照组,则就可以支持上述的假设.
【答案】:
(1)
(2)果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
(3)竞争 生物多样性(稳定性)
(4)①原产地②株高、分枝数、生物量都大于对照组
 
21.【解答】解:人口增长率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当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率大于0,种群数量增加;当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增长率小于0,种群数量减少;当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基本不变.
故答案为:×
 
22.【解答】解: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占世界7%的耕地上却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中,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然而,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我国粮食生产以及人民的生活环境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答案】:7% 22% 人口的迅速增长 资源短缺 环境恶化
 
23.【解答】解:实验设计时要注意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1号盆注入200mL空气,2号盆注入150mL空气和50mL化工厂废气,3号盆注入空气和废气各100mL,4号盆注入50mL空气和150mL废气,密封4盆.
要注意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将4盆葫芦藓在相同且适应的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观察并比较的葫芦藓的生存数(生存状况),并以此作为指标评估污染情况.
【答案】:
第三步:空气和废气各100mL 50mL空气和150mL废气
第四步:相同且适应的条件下 生存数(生存状况)
 
24.【解答】解:赤潮也称红潮,是因海水的富营养化,某些微小的浮游生物突然大量繁殖、高度密集而使海水变色的自然现象,而不是贫营养化.
【答案】:错
 
三.解答题(共6小题)
25.【解答】解:(1)农村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有机污染物。形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元素是氮、磷(或“N、P”)。
(2)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为水生植物提供养料。
(3)生态池作为具有观赏性的景观,吸引了大批游人前来观光、休闲,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4)运行过程中必须及时清除枯死的水葫芦,以防止其腐烂下沉,污染水体并造成对下一年的潜在危害,同时要避免水葫芦外逃,防止外逃的水葫芦破坏生态池外的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生态入侵。
【答案】:
(1)有机污染物 氮、磷(或“N、P”)
(2)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为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提供养料
(3)直接
(4)污染水体 外逃的水葫芦破坏生态池外的水生生态系统
 
26.【解答】解:Ⅰ(1)由图1可知,影响藻类大量繁殖的最主要因素是无机盐浓度.
(2)由以上分析可知: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相当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Ⅱ(1)实验步骤:
①从4个不同的地点采集生活污水(1号)、工业污水(2号)、混合污水(3号)、未受污染的池塘水(4号).
②测定4种水样的BOD(即水中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分解所需要的氧气量)和总氮含量.
③取等量的上述4种水样,分别加入到4个相同的透明玻璃容器中,再将生长状况相同、相等重量(长势、大小相同、相同数目)的4份菖蒲分别放入4个容器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水培15天,定期观察、记录.结果表明菖蒲在各种水样中生长良好.
(2)4种水样中,有机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是1号.实验后4种水样中的总氮含量均下降到较低的水平,其原因可能是水盐中含氮无机盐被菖蒲吸收.
(3)从实验结果分析,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菖蒲对不同种类的污水有净化作用.
【答案】:
Ⅰ(1)无机盐浓度
(2)抵抗力稳定(或自动调节能力)
Ⅱ(1)生长状况相同、相等重量(长势、大小相同、相同数目) 相同且适宜
(2)1号 水盐中含氮无机盐被菖蒲吸收
(3)菖蒲对不同种类的污水有净化作用
 
27.【解答】解:(1)水华的形成是由于水体富营养化,种植在浮床上的植物根系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体的N、P,并同化为自身的结构组成物质,例如:DNA、RNA、磷脂等.
(2)植物和蓝藻之间竞争阳光等,所以浮床的植物与蓝藻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根据表格,进行分析:凤眼莲、石菖蒲可以分泌克藻物质,抑制藻类的生长,所以若想防治水华,可以选择的植物是凤眼莲、石菖蒲.
(3)为了避免实验误差,你认为每个实验装置中的植物株数应多株且相等;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植物,该小组研究因变量为 污水中N、P含量(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从表中得出的结论是两种植物不论单独种植还是等量混合种植净化效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混合种植去除总氮的效果高于单独种植,但是混合种植去除总磷的效果低于单独菖蒲.
【答案】:
(1)水体富营养化 主动运输 DNA、RNA、磷脂
(2)竞争 凤眼莲、石菖蒲
(3)多株且相等 污水中N、P含量(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 两种植物不论单独种植还是等量混合种植净化效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混合种植去除总氮的效果高于单独种植,但是混合种植去除总磷的效果低于单独菖蒲
 
28.【解答】解:I.实验步骤:
(1)实验采集酸雨样品,注意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其它无关变量的设定.
(4)四套实验装置的容器中充入不同量的SO2气体、对照组应充入空气.
(5)培养幼苗时,关注变量的设定.自变量是SO2气体浓度不同,其他条件(如适宜的温度和适宜的光照强度)要适合幼苗的生长,不能成为阻碍幼苗的生长,每隔一段时间测定PH,取平均值,画出直方图而不是曲线图.
讨论:根据柱形图可知,SO2浓度越高,对植物生长影响越大,但不同植物受影响的程度不同,间接说明酸雨对自然界植物的影响.
II.据展实验
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工业上无节制使用化石燃料,产生大量工业废气所致,如SO2、氮氧化物等,是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气体较多,与降水结合产生.我国的酸雨主要类型是SO2形成的硫酸型.
酸雨对高等植物的影响表现在: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影响植物的矿质代谢;有害元素毒害,导致植物死亡;大气污染,一方面影响动植物生长,另一方面对人类(呼吸)系统危害最大,影响呼吸过程的(外呼吸),常见的疾病有(咳嗽、哮喘、肺气肿等).
【答案】:
实验步骤:
(1)实验组和对照组
(4)四套实验装置的容器中充入不同量的SO2气体;对照组应充入空气
(5)适宜的温度 光照
实验结果:
讨论:
SO2浓度越高,对植物生长影响越大,但不同植物受影响的程度不同,间接说明酸雨对自然界植物的影响.
拓展实验:
 
29.【解答】解:(1)据图分析:随着磷含量的上升,凤眼蓝叶腋内不断下降,单株平均分蘖数逐渐上升;但不能体现高磷培养液促进凤眼蓝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还是抑制生长素的合成,还是二者兼而有之.
(2)凤眼蓝疯狂蔓延,无限繁殖,其种群增长曲线接近J型.凤眼蓝疯狂蔓延导致鱼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生物多样性降低,自我调节能力降低,抵抗力稳定性降低,对其治理的措施有防治水体污染、生物防治等.
(3)植物全株可供药用,有清凉解暑、祛风湿等功效,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
(1)增加 不能 图示结果只显示不同磷含量对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的影响,无法判断磷对具体哪一种激素有影响.
(2)J 抵抗力 防治水体污染、生物防治等
(3)直接
 
30.【解答】解:(1)水体中的蓝藻和凤眼莲存在竞争关系,从细胞的结构特点来看,蓝藻是原核生物,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2)分析图1可知,蓝藻水华聚集后,导致凤眼莲根区溶解氧含量低,会抑制凤眼莲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造成根系发黑、发臭,老根大量脱落.
(3)蓝藻水华聚集造成的环境变化对凤眼莲有不利影响,但分析图2实验数据发现T1组根系活力上升且高于对照组,结合图1推测其原因是凤眼莲对逆境产生了适应(或“抗逆性”).要证实上述推测,需进一步培养凤眼莲,若观察到有新根长出,可证实上述推测.
(4)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在利用凤眼莲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时,要尽量避免蓝藻浓度过高,以充分发挥凤眼莲的生态净化功能.
【答案】:
(1)竞争 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2)溶解氧含量低 有氧呼吸
(3)上升且高于对照组 适应(或“抗逆性”) 新根长出
(4)蓝藻浓度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