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为征服世界
部编七年级下册
《中国历史》
第十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1
建元传奇——忽 必 烈
2
国家宝藏 辽宁省博物馆 铜鎏金木芯马镫
居住在额尔古纳河山林里的蒙古部(蒙兀室韦),约在九世纪中叶进入草原,成为草原游牧部落。蒙古高原众多的部族经过长期的纷争抢夺,混战不断,草原无安宁之日。
世界上最长的油画——《蒙古历史长卷》
这是一幅表现206年蒙古族历史(自1162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出生,至1368年元惠宗妥懽帖睦尔离开元大都,退回长城以北的草原,建立北元)为主题的油画长卷。
想一想:纷争抢夺,混战不断,草原无安宁的日子是否一直延续下去呢?
又因为谁的出现而改变呢?
蒙古族的兴起: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那时也速该把阿秃儿的妻诃额仑正怀孕,1162年5月31日于斡难河边迭里温孛勒答黑山下,生了太祖。太祖生时,右手握着髀石般一块血。
德薛禅说:“你这儿子眼明面有光,我昨夜梦见一个白海青,两手拿着日月,飞来我手上立。我对人说:‘日月但曾眼见,如今这白海青拿日月来到我手上,必然好。’也速该亲家,原来你今日将这儿子来,应了我的梦,必是你乞颜人的吉兆。
且看这手握黑血的少年,如何成为乞颜人部落的吉兆?
如何成为草原上的雄鹰?又如何一步一步成为一代天骄的?
1170年,也速该为9岁的铁木真定亲,返回的路上被塔塔儿人杀害。
也速该死后的第二年春,尼伦蒙古部祭祖。泰赤兀部不分给铁木真一家祭祖的份子。
泰赤兀贵族遗弃铁木真一家,呵额伦母亲手举苏勒德,阻止部众离散。她还以折箭训子的故事教诲孩子们要坚强团结。
泰赤兀部贵族要趁“小鸟的羽毛未丰满”之前剿杀铁木真,铁木真被抓后在锁儿罕失刺一家的帮助下,藏在羊毛车里逃脱虎口。
1177年铁木真迎娶了孛儿帖,后来蔑儿乞惕人抢走铁木真的妻子孛儿帖。
铁木真与王罕、札木合联军重创蔑儿乞惕部,抢回妻子孛儿帖。
1189年铁木真被蒙古乞颜部贵族推举为乞颜部可汗。
1191年十三翼之战铁木真战败,胜利者札木合铁锅煮战俘失去人心。
从与草原安答札木合决裂开始,在此后的二十年,铁木真迈开了统一草原诸部的步伐。
1202年铁木真消灭塔塔儿部并纳塔塔儿美女也遂和也速干为妃。
1201年帖尼河之战铁木真击败前来进犯的札木合军。
1202年秋阔赤田大战铁木真联合王罕击败乃蛮联军。
1202年冬铁木真被王罕击败后率众将领在班朱尼河盟誓。
1203年夏铁木真击败王罕,消灭克烈部,王罕狼狈西逃入乃蛮部境,被乃蛮边将所杀。
1204年夏铁木真消灭乃蛮部。乃蛮战役失败后,札木合逃脱战场,但被随从绑送到铁木真营帐,铁木真感念旧情,赐其不流血而死。
蒙古族长期从事游牧生活,那么随着部落地域的扩大、势力的崛起,铁木真又会如何做呢?
1206年元太祖成吉思汗颁布了大“札撒”。
1204年铁木真灭掉了社会、文化比较进步的乃蛮部,俘获了畏兀儿人塔塔统阿。塔塔统阿是乃蛮部的掌印官,《元史》中说他“性聪慧,善言论,深通本国文字”。铁木真非常欣赏他的才能,就让他用畏兀儿字母书写蒙古语,从而创立了畏兀儿体蒙文。
蒙古族长期从事游牧生活,本没有文字,调发兵马都是用结草或刻木的方法。随着部落地域的扩大、势力的崛起,铁木真也逐渐感到了文字的重要性。
太阳汗掌印官畏兀儿人塔塔统阿被擒,铁木真命其创制蒙古文字。
1206年春天,元太祖铁木真登基,尊号成吉思汗(又称成吉思皇帝),成为大蒙古国皇帝(蒙古帝国大汗),共封了95个千户、封功臣88人为千户长、世袭管理各千户。同时扩建了怯薛军。
千户制
大汗承认千户那颜世袭权力。在其本管范围内拥有分配牧场、征收赋税、差派摇役、统领军队等权力。千户制的特点是,将全部牧民用军事方式编制起来,使之隶属于各个千户那颜。每个千户。既是军事单位,又是基层社会组织。
怯薛制
“怯薛者,犹言番直宿卫也。”
《元史·兵志二》
元初“四杰”:木华黎、赤老温、博尔忽、博尔术,又被封为“四怯薛”。
通过上述措施,促进了蒙古族的壮大。成吉思汗是会安于眼前之乐?还是另有雄心壮志呢?
1211年,元太祖亲征金朝,野狐岭之战消灭金军四十万精锐。
1218年,元太祖成吉思汗遣大将者别,击杀西辽篡位着乃蛮太阳汗之子屈出律,灭西辽。
1227年正月,成吉思汗大军兵围西夏国首都中兴府,围而不攻,半年之久,随后西夏灭亡。
1222年元太祖成吉思汗踏平花剌子模各城池,花剌子模灭亡。
1227年8月25日在西夏将灭之际,一代天骄元太祖成吉思汗在萨里川哈老徒之行宫病逝,享年六十六岁。临终时留下灭西夏之计,联宋灭金的策略和秘不发丧的遗嘱。
东
海
海
南
河
黄
大
江
江
龙
黑
斡
难
河
鄂
嫩
河
大翰耳朵
1206年成吉思
汗建立蒙古国
中都
1234年灭金
临安
中兴
银川
北京
杭州
温都尔汗西南
蒙
古
金
夏
西
南
宋
辽
西
大
理
部
等
蕃
吐
1218年灭西辽
1227年灭西夏
1115年攻占中都
南京
蔡州
襄阳
长
江
开封
厓山
蒙古军进攻金、西辽、
西夏路线
1227年灭西夏
丰功伟业——开疆拓土
蒙古灭西夏与金
“帝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故能灭国四十,遂平西夏。”
——《元史·太祖本纪》
“大元灭国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必及于我。我亡必乃于宋。唇亡齿寒,自然之理。”
——《金史· 哀宗本纪》
1251年7月1日,西方诸王,东方诸王,重臣大将们在阔帖兀阿阑之地举行大忽里台会议,一致推举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在斡难河畔即位为大蒙古国皇帝(蒙古帝国大汗),
1253年,元宪宗蒙哥派皇弟忽必烈远征大理国,忽必烈灭大理国。
1259年8月11日,元宪宗蒙哥在进攻南宋前线的四川合州钓鱼山去世。
1260年5月5日,元世祖忽必烈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蒙古帝国大汗),并发布即位诏书《皇帝登宝位诏》,同年发布建年号“中统”的诏书《中统建元诏》,1271年12月18日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
想一想:忽必烈为何将大蒙古国改为大元?体现了他怎样的想法?
忽必烈像
元朝的建立:建元传奇 忽必烈
刘秉忠像
万言策:治乱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主张改革当时的弊政,减赋税差役,劝农桑,兴学校等
行汉法:及世祖兴,始延揽姚枢、窦默、刘秉忠、许衡之徒,以汉法治中夏,变夷为华,立纲陈纪,遂乃并吞东南,中外一统。
不嗜杀:每赞以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武不杀,故克城之日,不妄戮一人。……所至全活不可胜计。
想一想:忽必烈是否会采纳刘秉忠“行汉法”的建议?为什么?
他又是如何实施的呢?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周易》
皇城外,南面和东南为官署区,北面积水潭一带为闹市,东面为太庙,西面为太社稷,加之城垣每面各开三门(北垣例外),均符合《周礼·考工记》中“九经九轨”、“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相关记载。
元大都平面辟十一门,南、东、西三面各三门,北面二门,被附会为哪吒“三头六臂两足”。
元大都共有十一门。各城门的命名都与《周易》卦象相关。
丽正门“日月丽乎天”之意;
文明门“文明以健”、“其德刚健而文明”之意;
顺承门“至哉坤元,万物滋生,乃顺承天”之意。
大元还建立了儒户这个户籍来保护和优待读书人。后来,又恢复了科举制度(不过名额很有限),尊崇孔子。理学是元代科举的标准。
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遵用汉法,立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
想一想: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的建议,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和文化,这对他统一大业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东
海
海
南
河
黄
大
江
江
龙
黑
斡
难
河
鄂
嫩
河
大翰耳朵
1206年成吉思
汗建立蒙古国
中都
1271年忽必烈定国
号为元。次年,改中都
为大都,并定都大都。
1234年灭金
临安
1279年消灭南宋残
余力量,统一了全国。
中兴
银川
北京
杭州
温都尔汗西南
1276年灭南宋
蒙
古
南
宋
大
理
部
等
蕃
吐
1253年灭大理
南京
蔡州
襄阳
长
江
开封
厓山
蒙古军进攻金、西辽、
西夏、大理路线
元军进攻南宋路线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227年灭西夏
1218年灭西辽
1115年攻占中都
1227年灭西夏
辽
西
夏
西
金
《过零丁洋》
南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想一想:古有云'诗言志,歌咏情',从这首诗中可以体会
其怎样的情怀?
国朝土宇旷远,诸民相杂,俗既不同,论难遽定。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其它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国家仍处远漠,无事论此,必如今日形势,非用汉法不宜也。陆行资车,水行资舟,反之则必不能行;幽燕以北,服食宜凉,蜀汉以南,服食宜热,反之则必有变异。以是论之,国家当行汉法无疑也。然万世国俗,累朝勋贵,一旦驱之下从臣仆之谋,改就亡国之俗,其势有甚难者。苟非聪悟特达,晓知中原实历代帝王为治之地,则必咨嗟怨愤,喧哗其不可也。窃尝思之,寒之与暑固为不同,然寒之变暑也,始于微温,温而热,热而暑,积百有八十二日而寒气始尽。暑之变寒,其势亦然。山木之根,力可破石,是亦积之之验也。苟能渐之摩之,待以岁月,心坚而确,事易而常,未有不可变者……在陛下(指元世祖)笃信而坚守之,不杂小人,不营小利,不责近效,不恤浮言,则天下之心庶几可得,而致治之功庶几可成也!
——许衡《时务五事·立国规模》,载苏天爵《国朝文类》卷13
新课小结
想一想: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王朝统治者学习、接受中原传统典章制度和统治理念的了解。他们入主中原之后,为什么必须采用“汉法”?在这方面又会遇到怎样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