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8-上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文档属性

名称 ls-8-上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3-26 09:0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考标:
1、 重庆谈判双方的主要代表及签署的文件
2、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开始战 略反攻
3、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4、渡江战役示意图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国民党代表张治中专程到延安迎接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周恩来、王若飞陪同前往。
1、重庆谈判双方的主要代表及签署的文件
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抵达重庆,受到各界人士热烈欢迎。
重庆谈判最大的成果是什么?
毛泽东与蒋介石在重庆
《双十协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双十协定》原稿影印件
还有哪两大问题没能达成协议?
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国内阶级矛盾 B、人民与蒋介石集团的矛盾
C、国共两党的矛盾D、中国人民与美蒋反动派的矛盾
2)、1944年-1945年8月,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援华抗日转向扶蒋反共,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B、中共武装力量不断壮大
C、国民党力量日益崩溃D、美国企图变中国为其附属国
3)、毛泽东亲自去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 )
A争取 政治主动,表明和平诚意
B争取 国共合作,避免全面内战 C争取政治民主 ,军队合法生存 D争取民主党派 ,建立联合政府。
D
D
A
为什么说《双十协定》签订后,蒋介石再要发动内战,就将在政治上处于被动地位?
重庆谈判有何历史意义?
2、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
开始战略反攻
1)、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陈赓兵团和陈粟大军的进攻
想一想:刘邓大军挺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是( )
A影响战略决战的主攻方向 B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
C改变解放战争战略态势 D改变敌我双方力量对比
C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夜渡黄河。
1947年7月,刘邓大军发动鲁西南战役。
1947年8月,刘邓大军穿过人
烟稀少、遍地积水的黄泛区。
1947年8月27日刘
邓大军进入大别山
刘伯承登上大别山三角峰
2 )说一说为什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像一把利剑插入敌人心脏?
1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有什么意义?
答:挺进大别山,就进入了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中原 防御体系,威胁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和武汉,对扭转全国的战局起了决定性作用。
3)、1947年夏率解放军挺进大别山的( )
A、陈赓、谢富治 B、刘伯承、邓小平
C、陈毅、粟裕 D、彭德怀、贺龙
B
4)、下列关于重庆谈判的各项中,错误的是( )
A、蒋介石采取了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B、充分表明了共产党的和平诚意
C、签订了《双十协定》
D、承认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D
5)、毛泽东1946年夏与美国记者斯特朗谈话时说:“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当然,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你认为毛泽东的这段话是否有道理?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有道理。决定战争胜负的是战争的性质,人心的向背。美将反动派虽然表面上强大、但他们并不得人心,所以是纸老虎。
辽沈战役指挥者林彪(中)、罗荣桓(右)等在作战前线
3、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陈官庄
双堆集
碾庄
徐州
张家口
锦州
营口
黑山
沈阳
长春
新保安
北平
天津
1、三大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是( )
A沈阳 B长春
C天津 D北平
B D
辽沈战役示意图
锦州
营口
黑山
大虎山
长春
沈阳
陈官庄
双堆集
碾庄
徐州
张家口
锦州
营口
黑山
沈阳
长春
新保安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300
万人
290
万人
歼敌47万
北平
天津
粟裕 邓小平 刘伯承 陈毅 谭震林
双堆集
碾庄
陈官庄
徐州
淮海战役示意图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句话的意思是
A人民群众是淮海战役胜利的首要条件
B人民群众的后勤支援是淮海战役胜利的有力保障
B
张家口
北平
新保安
天津


平津战役示意图
1参加平津战役的人民解放军是( )
东北解放军 华北解放军
2三大战役中同时进行的是( )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作战方针
战役名称
指挥者
参战部队
结 果
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林、罗
刘、陈邓、粟 谭
林、罗聂
东北
解放军
中原、华
东解放军
东北、华
北解放军
关门打狗
中间突破分割歼灭
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三 大 战 役 概 况
解放东北全境
基本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华北全境解放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歼敌154万余人,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三大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上海
江阴
湖口
南京
浙 江


江 苏

西
4、渡江战役示意图
为渡江战役直接奠定基础的是( )
淮海战役
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描写的事件是
渡江战役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材料二:
1)、材料一:
请问 :①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场面?
②、材料二毛泽东诗词中的“雄狮” “穷寇” “霸王”各指谁?
③、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的原因?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雄狮”是指人民解放军的百万大军;“穷寇”指惨败的蒋家王朝;“霸王”指历史上的西楚霸王项羽。
答案提示: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③、革命力量的团结一致;
④、人民解放战争是正义战争,正义者必胜;
⑤、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2)、 比较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和渡江战役,在战役目标和作用上各有什么不同?
答:挺进大别山:目标是夺取中原地区,转入战略进攻。作用: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渡江战役:目标是歼灭一切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作用:解放南京,推翻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
5)、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人民解放军攻占
A、北平 B、南京
C、武汉 D、上海
4)、平津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是
A、上海 B、南京
C、武汉 D、北平
3)、下列战役中解放东北全境的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