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27 14:1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课前复习1.北宋的建立与统一;
2.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
3.北宋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措施、影响;
4.评价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和重文轻武政策。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情境导入脑洞时间
这些明星都演过萧峰,金庸小说《天龙八部》改编的电视剧里的一个虚构的人物。原名乔峰,萧峰生于辽国,长于大宋,实为契丹人。
那么,他生活的年代是否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契丹国和北宋呢?自学导读 1.辽、西夏 (时间,民族,建立者,都城,重要举措 )
2.辽与北宋的和战(辽与北宋关系演变;评价澶渊之盟)
3西夏与北宋的关系(议和原因,影响)民族交融的几种方式1民族迁徙(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2战争与交往
3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4友好往来 北宋的版图远不如汉唐时期。当时与北宋并立的政权,北方有契丹族建立的辽,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
契丹族和党项族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呢?辽北宋西夏探究一: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政权篇)1.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探究二: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一)不打不相识(宋辽关系)2.从对辽用兵到“守内虚外”宋太祖晚期
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宋太宗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
只好采取防御政策“守内虚外”探究二: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一)不打不相识(宋辽关系)3.澶渊之战1.时间:2.交战双方3.交战地点:4.关键人物5.战争结果:请同学们做一个小小军事家,结合课文和下图,完成下面的战争报告吧!攻方:守方:1004年辽北宋澶州(古称澶渊)寇准宋真宗双方议和,签订“澶渊之盟”探究二: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一)不打不相识(宋辽关系)1、辽宋约为兄弟之国;
2、双方撤兵,各守边境;
3、宋向辽每年送岁币;
4、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què ) ,互市贸易。在边界设置的贸易市场4、宋辽:罢征战 盟澶渊探究二: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一)不打不相识(宋辽关系)规定宋要给辽岁币,
每年银十万两,绢20万匹,这些都要由
宋朝的百姓负担。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宋
朝是屈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
很不利。 史书记载,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
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
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我认为宋辽
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如何评价“澶渊之盟”?探究二: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一)不打不相识(宋辽关系)材料一:盟约规定,北宋每年向辽缴纳岁币,每年绢20万匹,银10万两,这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所以有人说,盟约是北宋的失败和屈辱.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材料二:(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
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来看——主流
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
战争连年的战争使西夏受到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 宋夏边界贸易兴旺阅读课文36页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元昊称帝以后,西夏与北宋关系怎样?2.后来西夏为什么与北宋议和?3.订立宋夏和约内容是什么?4.宋夏和议有什么作用?探究三: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二)战争与和平(宋夏关系) 辽与北宋,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有什么共同之处?想一想?1.都曾与北宋发生战争,并使双方损失很大。2.后来都达成和约,北宋给它们岁币,双方贸易发展。3.都向北宋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政治制度。探究三: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三)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基础巩固
1.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
A.西夏 B.金 C.辽 D.元
2.宋和西夏达成和议后,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  )
①增加了中原人民的经济负担;②促进了宋与西夏的和平交往;③推动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④北宋获得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以下选项不属于北宋与西夏和谈后带来的结果是( )
A.西夏皇帝向北宋称臣B.北宋定期给西夏岁币
C.西夏、北宋双方商业互不往来
D.宋夏边境安宁,生产贸易兴旺CBC基础巩固
4.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秦﹣鲜卑族
④北宋﹣赵匡胤 ⑤隋﹣李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5.“澶渊之盟”的盟约双方是(  )
A.北宋与辽  B.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   D.北宋与金
6.“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
A.契丹族 B .女真族
C .汉族 D .匈奴族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