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知识要点回顾(9)

文档属性

名称 2010届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知识要点回顾(9)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3-26 19:2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专题9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革命
改革通常是指统治阶级从维护和巩固自身利益的需要出发,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政策的调整;而革命则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革命,在推翻一个阶级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上,以实现建立革命阶级全新的政权统治。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可以分为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与革命,如中国历史上有商鞅变法,废除了奴隶制,确立了封建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新中国后,三大改造的完成,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从阶级属性的角度看,可以分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改革与革命,如中国历史上有代表地主阶级的三家分晋和洋务运动、代表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革命、代表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和国民革命运动、新中国后,代表无产阶级的土地改革运动等。21世纪教育网
(1)。中国古代的变法与改革:21世纪教育网
1.春秋战国时间的改革,目的是为了建立和巩固封建地主阶级政权。新兴地主阶级随着经济、政治势力的壮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先后有魏李悝变法、楚吴起变法,其中秦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它以政治改革为主, 废井田,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按功授爵。实行连坐法。统一度量衡, 废分封,行县制。明法令,以法治国。商鞅变法主要是改变旧制度适应新的封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发展封建经济, 这是历史潮流。秦国才得以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21世纪教育网
2.10世纪, 契丹族耶律阿保机、党项族西夏元昊接受汉族封建文化, 辽采取“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 南面官沿用唐以来的官制;西夏仿效唐宋王朝建立政治制度。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封建化进程和社会进步, 促进了民族融合。
3.隋唐制度创新, 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推行两税法;军事上,从府兵制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 )募兵制。制度的鼎新保证了封建社会的繁荣昌盛。
4.北宋庆历新政,1043年,为了摆脱危机,巩固封建统治,宋仁宗任用范仲淹为参知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事,整顿吏治,施行新政。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限制恩荫谋官;加强各级长官的保举和选派;减轻徭役等。新政触犯了保守派官僚的利益,改革措施遭到阻挠并被废止。21世纪教育网
5.金猛安谋克制,这是女真族的基本社会组织,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具有兵农合一的特点,这一制度加强了女真族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加速了女真族封建化进程与社会进步。
6.北宋中期,土地高度集中,阶级矛盾尖锐,“三冗”现象突出,“岁币”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辽、西夏的军事威胁。王安石变法以经济改革为主,理财方面有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军事方面有保甲法、将兵法;教育方面有改革科举、整顿太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保守派司马光上台,新法废除。王安石变法主要是调整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解决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分配问题, 损害了他们的利益遭到反对, 必然失败。21世纪教育网
7.八旗制度,由建州女真族努尔哈赤创立,按军事组织形式,将女真人编制起来,在贵族控制下进行战争和生产活动,具有兵民合一的特点。八旗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和封建化进程,巩固了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
8.明张居正改革,1581年,内阁首辅张居正,21世纪教育网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改革赋税制度,在全国推 ( http: / / www.21cnjy.com / )行一条鞭法。这是我国赋役史上一次重大的改革,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驰,21世纪教育网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21世纪教育网
9. 清初期, 康熙帝推行“更名田”和康熙五十年, “滋生人丁, 永不加赋”征税措施。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的地丁银 ( http: / / www.21cnjy.com / )制度。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 )的需要,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近代中国的重大改革与革命21世纪教育网
1.太平天国运动: ①原因: 统治阶级剥削沉重;外国入侵;自然灾害;拜上帝教的宣传、发动。②主要经过: 1851年金田起义, 东乡称王, 永安建制, 初步建立政权, 定都天京。北伐失利, 西征、东征取得胜利, 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天朝田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提出了平均分配土地, 建立绝对平均主义社会等内容。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没有实施的环境而告吹。1856年天京变乱,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直到1864年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 )失败。1859年, 颁布了洪仁玕编写的《资政新篇》, 是中国人提出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但不符合农民阶级利益的根本需要没实施。③失败的原因及特点、21世纪教育网意义: 阶级局限, 纲领不切实际, 目的不明确, 特权思想, 偏师北伐;客观上, 21世纪教育网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打击清朝和封建制度;打破迅速殖民化的企图;是旧式农民战争最高峰;提出了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方案;推动了亚洲其他反殖民斗争。21世纪教育网
2.洋务运动: ①内忧外患, 分化出了洋务派;慈禧太后的暂时支持;地方实力派的响应;总理衙门的推动, 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开展洋务运动。②经过: 六十年代开始, 创办了一批军事企业(曾国藩建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建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建福州船政局、崇厚建天津机器制造总局)。七十年代开始, 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李鸿章建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张之洞建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创办新式学校、建立新式海军等措施。③破产与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 )义: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西方国家和“洋匠”的阻挠、破坏, 顽固派的阻挠、破坏;力量分散, 最主要是没有变革封建制度。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官商合办、官督商办企业在客观上诱导了资本主义的兴起, 成为中国近代化工业的开端, 但并没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3.戊戌变法: 见第一部分专题5 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生与发展
4.辛亥革命: 见第一部分专题5 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生与发展
5.国民大革命:①原因: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等革命党仍在坚持斗争,并积极探索新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孙中山开始伟大转变, 欢迎国共合作;共产国际指示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②经过: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提出了“新三民主义”以及“三大政策”,国共第一次正式合作,进入国民大革命时期。1925年,由上海开始,掀起了“五卅”反帝斗争高潮。广东省港工人罢工,有力地配合了上海“五卅”运动,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两次东征,消灭了陈炯明军阀势力,革命(国民)政府统一了两广,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1926年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很快打败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势力。不到半年,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汉口、九江人民收回了英租界。上海解放不久,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失败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国民党叛变革命;中共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领导错误。)③意义与教训: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锤炼了党和群众,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6.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①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国民政府建立起对全国的反动统治,并继续屠杀共产党人的革命群众。②经过:中共先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创建了人民的军队,走上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道路。中共在“八七”会议上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毛泽东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中共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在根据地广泛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制度为农民阶级的土地制度。政治上、经济上翻身的农民努力生产,参军拥军,保卫红色政权。中共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对根据地发动的四次大“围剿”。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危害,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被迫战略转移。③转折: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开始独立自主地制定党的方针、路线与策略。在新的党中央领导下,红军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使革命转危为安。
7.人民解放战争: ①原因: 抗战胜利后, 国民党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 积极部署内战,企图将独裁统治恢复到全国, 国内阶级矛盾迅 ( http: / / www.21cnjy.com / )速上升。②经过: 1946年夏, 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人民解放战争全面爆发。人民解放军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 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的军事方针, 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7年6月, 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刘、邓率晋冀鲁豫解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 )军主力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陈、谢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挺进豫陕鄂边区;陈、粟率华东解放军主力挺进豫皖苏边区, 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阶段。1948年9月开始, 人民解放军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进行战略决战, 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北平谈判由于国民政府缺乏诚意告吹后,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 迅速解放了南京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并向全国进军, 追歼顽敌。③胜利的原因与意义: 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 )基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势力,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鼓舞了世界民族解放斗争。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