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知识要点回顾(12)

文档属性

名称 2010届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知识要点回顾(1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3-26 19:31:00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专题12 十月革命后至20世纪30年代
苏俄(苏联)经济政策的调整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为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军事胜利,苏维埃政府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非常措施:实行余粮收集制;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生活必需品等。采用行政命令和军事手段发展经济,保障了战争的胜利,但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结果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生产的下降。21世纪教育网
1921年,为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佣劳工;在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允许商品自由贸易;按劳分配。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遵循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21世纪教育网
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实现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理想。重点发展重工业。从1928年起,苏联实施了三个五年计划,其中第三个五年计划因战争爆发中断。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基本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为苏联反法西斯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发展中由于片面强调优先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 )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最终又制约了重工业的发展。由于忽视轻工业的发展造成消费品供不应求,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又因为,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使农民的生产积 ( http: / / www.21cnjy.com / )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个体小农经济被改造成为集体经济,对富农采取消灭政策。此后,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废除。农业集体化暂时有利于工业的发展,为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这一政策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不相适应,从而破坏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 ( http: / / www.21cnjy.com / )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1936年,苏联召开了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苏联新宪法,规定苏联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 )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确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其本身存在严重的缺限和弊端,它日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 )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