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专题31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在禁烟期间,就设立译馆,命人译著《各国律例》,编译《四州志》,系统地介绍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分布及历史变迁概况,开了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魏源依据《四州志》,编写成《海国图志》,在书中总结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探寻中国御侮图强之道,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为一股社会思潮。从此,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西学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姚莹的《康輶纪行》研究我国西藏地区的情况,揭露英国侵略我国西藏的野心,建议清政府注意提防。徐继畬的《瀛环志略》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史地情况和西方的政治制度,把人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起了一定的作用。21世纪教育网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其中包括以法治国、公众选举官吏、听取社会舆论、发展工商业等。21世纪教育网
洋务派继承和发展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倡导“师夷长技以自强”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他们认为,“祖宗之法”已难以自立,只有在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21世纪教育网“力师西法”, 21世纪教育网采用西方的实用科技,才能“自强”“求富”。 21世纪教育网
早期维新派郑观应、王韬等提出了发展民族工商业和与外国进行商战、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等思想主张,但缺乏理论的系统性和社会实践。严复是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21世纪教育网
19世纪90年代,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以及先进人士有关西学知识的增长,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那时,康有为在广州设万木草堂,宣传维新变法的理论。他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典相融合,写了《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等重要著作,借用经学的外衣和孔子的亡灵,否定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传播西学,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为维新变法提供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在与顽固派的思想论战中,维新派提出了变法、兴民权、君主立宪、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系统完整的维新变法理论,形成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21世纪教育网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将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并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孙中山融贯中西方思想文化精粹而创立的三民主义学说是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既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内容,又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的民族色彩,并迅速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其中民族主义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民主主义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民主主义是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思想集中代表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了中华民国。孙中山还以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颁发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民主化进程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民主革命思想日益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失败后,黑暗重新笼罩大地。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另一方面,一战时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接受了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大力宣传民主与科学,形成以《新青年》为核心的新文化阵营。蔡元培任校长的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他倡导的“兼容并包”的办学宗旨,使北京大学成为当时中国思想最活跃的学术重镇和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新青年》大力宣传西方民主和科学,猛烈抨击以孔孟为代表的文化专制主义和旧纲常伦理,鼓吹“文学革命”,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唤起广大青年的觉悟起了巨大作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以采用白话文为重点的文学革命,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文化载体,加强了反对旧文化的斗争,进一步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和发动作了文化思想方面的准备。
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1 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改组国民党,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使国民党明确了反帝反军阀的政治方向。新三民主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和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决;民权主义是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
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是指导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核心。孙中山努力实行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实现了国共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①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1918年,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五四运动爆发后,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系统地、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新青年》逐渐成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②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开来。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逐步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包括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论持久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 )》、《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论》等一系列理论。1945年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起来,如《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④“文革”结束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民思想获得了很大的解放,人民逐步摆脱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回到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上来,并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包括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 )论、一国两制理论等内容。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⑤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中共“十六大”写进了党章。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