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6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文档属性

名称 考点6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7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3-27 11:2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考点6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中考大纲解读
1.了解五代十国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事实,正确地看待民族关系。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2.了解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命题以选择题、材料题、问答题形式出现。21世纪教育网 3.了解宋朝当时衣着打扮、饮食、建筑样式、交通条件、文化娱乐等大概风貌,命题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21世纪教育网 4.掌握蒙古族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社会经济发展其政治统治特点和民族融合的发展史实。命题多以选择题、材料题形式出现。 5.掌握开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技成就、文化艺术成就概况。分析其影响。命题多以选择题、材料题形式出现。21世纪教育网
知识模块整合
一、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辽、宋、夏的和战
(1)澶渊之盟: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打到澶州城下,威胁东京。宰相寇准力劝真宗亲征。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宋军打退辽军。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北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21世纪教育网
(2)西夏的建立:ll世纪前期,西北地区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兴庆,史称西夏。21世纪教育网
(3)夏宋关系:先是连年交战,后来双方议和。元吴向宋称臣,宋给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西夏设太学,译汉文书,积极吸取中原文化。
2.金与南宋的对峙
(1)金的兴起:l2世纪初期,东北地区女真族的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在会宁称帝,国号金。他就是金太祖。
(2)南宋的开始:金灭辽后,1127年灭北宋。同年,赵构登上皇位,都城临安,史称南宋。
(3)岳飞抗金:岳飞收复建康,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4)宋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二、经济重心的南移
1.南方农业的发展
(1)原因:南方战乱较少,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逐渐超过北方。
(2)情况: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棉花的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江南新辟了许多茶园。
2.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纺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到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2)制瓷业: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的重心。浙江哥窑能烧制出冰裂纹瓷器。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3)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
3.南方商业的繁荣21世纪教育网
(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最大的商业都市是开封和杭州。杭州改为南宋都城临安后,人121多达百万,有早市、夜市。国内外客商往来不绝,一派繁荣景象。
(2)海外贸易的发展: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海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强管理;南宋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3)货币制度的变化: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三、气象万千的宋代社会风貌
1.衣食住行习俗的变化
(1)衣:北宋初年,崇尚节俭,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后来,奢侈之风盛行,统治者衣饰精美华丽。劳动者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妇女缠足的陋习也渐渐传开。在宋代,从穿戴的服饰土;可辨认出士、农、工、商等行业的特点。
(2)食:那时饮食相当丰富。东京城里的食品有二百多种,还有冷饮。北宋肉食中以羊肉为多;南方人吃鱼多。宋代时,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宋代饮茶风气盛行,有“斗茶”、“献茶”之俗。
(3)住:百姓多为低矮的茅屋。稍富裕的是茅屋和瓦房相结合。城市平民的屋顶以草或瓦覆盖,或外建门屋,内为四合院。贵族官僚前堂后寝,以穿廊相连,两侧还有耳房和偏房。
(4)仃:人们多用牛车,也有驴车。达官贵人出门乘轿,士大夫一般骑驴、骡。那时交通较发达,供住宿的邸店很多。
2.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1)瓦于: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中网出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它是随着城市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市场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的产物。
(2)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受重视。
四、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1.“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我国北方蒙古高原上,居住着许多游牧部落。铁木真,是一个部落的首领。他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经过多年征战,打败周围各部,统一蒙古。l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
2.忽必烈建立元朝
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相继灭亡了西夏和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后来,忽必烈继汗位。1271年,他正式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l276年,南宋灭亡。1279年,元军消灭南宋最后一支抵抗武装,统一全国。21世纪教育网
3.元朝的政治统治
①行省制度: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②元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③加强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
4.民族融合的发展21世纪教育网
(1)表现:①元时,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为那里开发做出贡献。②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③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④唐朝以来,就有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他们信仰伊斯兰教,同汉、蒙、畏兀尔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21世纪教育网
(2)作用: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融合。
五、灿烂的宋元文化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21世纪教育网
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
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广泛应用,是这一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
(1)发明:北宋时,毕异发明泥活字印刷。
(2)传播及意义:经济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活字印刷术后来陆续传到世界各地。l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400年。
2.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战国时期,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欧洲国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2)火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末,火药开始用于车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人阿拉伯和欧洲。
(4)意义: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加上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21世纪教育网
3.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司马光是北宋的史学家。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宋词和杰出的词人
(1)宋词: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演唱,唐朝时已出现,宋代时成为主要的文学形式。
(2)杰出的词人:①苏轼:北宋文学家。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对后世影响很大。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②李清照:两宋之交的女词人。她的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⑨辛弃疾:南宋词人。他把词的豪放风格加以发扬光大。他在词里经常倾吐对祖国山河分裂的悲痛。
6.绘画和书法
(1)《清明上河图》:随着城市的发展,表现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和日益增多,是两宋绘画的一大特色。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21世纪教育网
(2)赵孟颛:元朝著名的画家。当时人称他的画属于“神品”。
(3)书法:宋元时期盛行随意挥洒的行书。宋朝著名的书法家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人称“宋四家”。元朝赵孟颍的书法,劲秀雄健,功力很深。
能力模块突破
六、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及评价
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主要是指两宋政府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①北宋与辽的关系:北宋对辽用兵失败。宋真宗时,辽又大举攻宋,在澶州之战中败于北宋,宋辽议和(澶渊之盟)。此后,宋辽之间保持长期和平局面。②北宋与西夏的夭糸:元昊建立西夏后,连年与宋交战,双方损失很大。后来宋夏议和,宋夏边境贸易兴旺。西夏设太学,译汉文书,积极吸取中原文化。⑧南宋与金的关系:金军南下,南宋抗战派将领英勇抵抗。岳飞收复建康,取得郾城大捷。后来,宋金达成和议,宋金对峙局面形成,总之,两宋时期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有战有和,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相处是当时民族关系的主流。
两宋同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是中华民族内部不同民族之间的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无侵略与反侵略可言。它给中原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两宋同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和约,是两宋政府为了苟且偷安而签订的,是一种屈辱性的和约,它加重了两宋人民的负担。但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少数民族政权接受中原的先进文化,加速了他们封建化的进程,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七、元朝的历史地位21世纪教育网
蒙古族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民族,12世纪时,蒙古各部互相混战、动荡不安。后来铁木真统_各部,结束了内部混战局面,使蒙古迅速强大起来,他被尊为成吉思汗,并于1206年建立了蒙古政权。之后,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又发动了大规模扩张战争。先后灭掉了西夏、金、大理等政权。成吉思汗是蒙古族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优秀的历史人物,至今仍受到蒙古族人民的尊崇和全国人民的敬重。他促进了蒙古族封建化的进程,对蒙古族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1271年,忽必烈建立了元朝。1279年,元朝灭掉了南宋。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食朝代,它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使社会走向安定,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开拓了空前辽阔的疆域,促进了中国边疆地区的发展。元朝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时期,民族融合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我国历史上一个新的民
族——回族诞生了。21世纪教育网
行省制度是难点问题,学生理解起来较难。务必要知道元代的行省比现在的省大,我们现在的行政区划就来源于元代的行省制度。元朝实行了行省制度,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原有的行政管理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统治的需要。因此,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行省制度的建立,巩固了中央集权,能够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的统治,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行省制度被后来的明清所沿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中考母题揭密
题型1 民族政权的并立
[母题l] (09·贵阳)宋金议和澶渊之盟的相假借之处是( )
A.割让土地 B.屈辱称臣
C.贡纳岁币 D.战败议和
[解析] 两者的内容非常类似,澶渊之盟规定双方撤军,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宋金和议规定了称臣、割地交岁币的内容,故贡纳岁币是相同点,因此选择C项。
[答案] C
题型2 经济重心南移
[母题2] (09·宜昌)看图说史,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历史图片直观地反映了历史面貌和历史时代特征。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期领先世界的宋代商业活动图片展,小明上网搜集了如下四张图片,其中选择不当的是( )
A B C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为《耕获图》,反映的宋代农民的劳动情况,B为宋代《货郎图》,反映的是宋代城市繁荣热闹的商业活动,C、D是宋代纸币铜版拓片,是宋代商业繁荣的产物,它的出现,有利于商业发展。结合题干要求“宋代商业活动图片展”可知A不符合要求。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A
题型3 宋代的社会风貌
[母题3] (09·安徽)小明的奶奶在春节前买了一幅年画,如下图,它以极细腻的笔法刻画百子嬉戏游乐的场面,看孩子们舞狮追逐,好不热闹,你知道宋朝时已有的传统节日中与下图活动有关的是哪个节日(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腊八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解析]本题属于图片型选择题,我们通过学习和所了解的风俗知道.腊八节的习俗是喝腊八粥;端午节是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是吃月饼、赏月;元宵节是看花灯、舞狮子。故正确选项是B。
[答案] B
题型4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母题4] (07·沈阳)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和元。其中,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疆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是( )
A.契丹族 B.女真族 C.党项族 D.蒙古族
[解析] 契丹、女真、党,季分别建立的政权是辽、金、西夏.这些政权都是区域性的少数民族政权,蒙古族首先建立蒙古国,后来建立元朝,并统一中国。
[答案] D
题型5 元宋文化
[母题4] (07·济宁)有可能欣赏到下边艺术品的是( )
A.诸葛亮 B.王羲之 C.李白 D.关汉卿
[解析] 此图是宋朝画家张择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图》,因此在宋朝以前的历史人物诸葛亮、王羲之、李白是不会看到这幅画的,关汉卿是元代戏作家,是可能看到这幅画的。
[答案] D
典题归类测训
题型1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5年中考精炼,看看以前怎么考
1.(06·濉溪)下列各政权,曾经与南宋并立的是( )
①北宋 ②辽 ③金 ④西夏 ⑤元朝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2二(08·山西)下列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时期,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隋唐时期②秦汉时期③夏商西周时期·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⑤春秋战国时期⑥明清时期⑦辽宋夏金元时期
A.③②⑤①④⑦⑥ B.③⑤①④②⑦⑥
C.③⑤②④①⑦⑥ D.③⑤②①④⑦⑥
3.(08·山东)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是下列哪一个民族建立的( )
A.党项族 B.契丹族 C.蒙古族 D.回纥族
4.(08·宜昌)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 )
A.辽 B.西夏 C.金 D.元
5.(09·娄底)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年模拟猜想,预测10考什么
1.(08·海南)观察下图;南宋疆域比北宋疆域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金宋和议 B.辽宋和议 C.夏宋和议 D.金灭辽
2.(09·黄冈)辽宋夏金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其中位于北方与北宋并立的民族政权是( )
A.西夏 B.金 C.辽 D.蒙古
3.、(09·临沂)在《中外年轻有为历史名人200个》的著作中,对一位南宋的抗金将领这样评价:“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巾。”此人是指( )
A.杨六郎 B.韩国忠 C.岳飞 D.文天祥
4.(09·成宁)下列关于契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契丹族原先居住在辽河上游一带,过着游牧和渔猎生活②公元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③耶律阿保机率军南下,夺取幽云十六州 ④耶律阿保机率军攻至澶州城下,迫使北宋订立“澶渊之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09·辽宁)对澶渊之盟的历史作用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
A.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
B.此后辽宋边境出现长期的相对和平稳定状态
C.有利于双方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文化交流
D.没有增加人民负担
6.(09·内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材料二“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岳飞墓对联
请回答:21世纪教育网
(1)材料一中的词句“靖康耻,犹未雪”指的是北宋的灭亡,请你说出靖康是在哪一年 北宋是被哪个政权灭亡的 材料中的“胡虏”及“匈奴”实际上指的是哪一个少数民族
(2)在材料一的这首词中我们感受到了岳飞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你说出岳飞为了实现自己的壮志都做了哪些努力。
(3)材料二中的佞臣指的是谁 岳飞的壮志最后没有实现,并被杀害,原因是什么
(4)我们是否可以评价岳飞为著名的民族英雄 为什么 你如何评价岳飞
题型2 经济重心的南移
5年中考精炼,看看以前怎么考
1.(06·泰州)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 )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2.(06·青海)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 )
A.魏晋 B.唐朝 C.南宋 D.元朝
3.(06·湘潭)宋代海外贸易兴盛,进出口商品种类繁多。下列各项中属于宋代对外贸易主要港口的是21世纪教育网( )
①杭州 ②明州 ③广州 ④泉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06·株洲)历史图片直观地反映了历史面貌和历史时代特征。下图主要反映了北宋开封( )
A.商业繁荣 B.人口众多 C.建筑优美 D.农业发达
5.(07·常德)在唐朝之前,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古代的经济文化中心,出现这一格局的原因主要在于黄河流域( )
A.开发较早,农耕发达 B.战乱较少,社会安定
C.建都较多,地位重要 D.人口密集,劳力充足
6.(07·永州)在我国实施东部开放、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战略中,我们自然想到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请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 )
A.南宋 B.北宋 C.唐朝 D.隋朝
7.(07·湘潭)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8.(08·山西)《清明上河图》有助于探究北宋城市( )
A.风格各异的中外建筑. B.兼收并蓄的对外交往
C.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D.数量众多的自由工匠
9.(08·芜湖)假如有一天你去参观刚刚出水的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文物展览,你一定不会看到( )
A B C D
A.吴国的青瓷羊 B.唐朝邢窑白瓷
C.宋朝冰裂纹瓷器 D.明朝青花海水行龙纹扁瓶
10.(08·扬州)从魏晋以来南方经济开发到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北人南迁为南方补充大量的劳动力
B.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
C.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
D.“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流传
11.(09·湘潭)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12.(09·淮安)现在我国在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同时,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的管理,严格海关报关制度,早在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所设立的机构是( )
A.都护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理藩院
2年模拟猜想,预测10考什么
1.(08·眉山)下列关于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B.两宋时,从越南引进的战城稻得到推广
C.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D.宋朝时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2.(08·孝感)与汉唐相比,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有( )
①经济重心转移到江南地区②商品经济繁荣③对外贸易转为以海路为主④棉纺织业成为新型手工业部门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09·郴州)阅读下列材料,作出正确判断:
秦汉时期,南方的经济发展缓慢。…南北朝时,北方长期战乱,人民纷纷南迁。南迁的人民为南方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和劳动资金,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隋唐时期,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进一步促进了南方的发展,可是南方经济仍比北方落后。
由于南方的水热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有些地区甚至可达到一年三熟。到了南宋时期,南方经济已经大大的超过了北方,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
下列结论均是正确的。请你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如果该结论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请在述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中划上“×”。21世纪教育网
(1)秦汉至隋唐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 )
(2)由于水田增加,水稻成为南方第一位的粮食作物。 ( )
(3)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 )
(4)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 )
(5)南方战乱较少,促进了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 ( )
题型3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5年中考精炼,看看以前怎么考
1.(06·宜宾)掌握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都城,有利于理清历史线索,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中国历史。请写出下列朝代的都城(填写今名或古名均可)。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北宋 南宋
2.(06·黄冈)北宋东京城内的肉食中,卖什么肉最多 ( )
A.猪肉 B.狗肉 C.羊肉 D.鸡肉
3.(06·黄山)生活在北宋前期时东京的王某,热情接待来京赶考的朋友。他请朋友游玩时,不可能办到的事是( )
A.带着朋友去瓦子听唱曲 B.到城里去吃冷饮
C.在酒店用交子付帐 D.乘牛车去东京郊外
4.(06·芜湖)在一部反映宋朝的电视剧中出现了以下的场景,你认为不符合史实的是( )
A.东京夜市上小吃很多 B.临安城里有许多鱼店
C.“瓦子”里上演京剧 D.百姓过中秋节
5.(07·济宁)关于“瓦舍”(也称“瓦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给城市生活增添了生机 B.出现在宋朝时期
C.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D.散布于广大农村
6.(08·南京)王教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子”、“勾栏”,他介绍的是哪一个朝代的生活(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7.(08·佛山)宋代市民日常生活丰富多彩,生活在宋代东京的普通市民,做不到( )
A.去瓦舍勾栏欣赏各种表演
B.偶尔去吃一碗宋嫂鱼羹
C.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
D.跟随郑和船队一起到西洋游历
8.(09·常德)“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这是宋代人在过哪一节日 ( )
A.端午节 B.中秋节 C.春节 D.元宵节
9.(09·临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诗描述了宋代哪一节日的气氛 ( )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元旦
10.(09·黄石)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
A.上午携带纸币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
B.午餐吃是的稻米、玉米等粮食21世纪教育网
C.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
D.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
2年模拟猜想,预测10考什么
1.(08·鄂州)下列叙述不符合北宋初期服饰特点的是( )
A.崇尚节俭,衣帽上不得缀饰珠玉
B.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
C.对各级官员的服色都有严格的规定
D.奢侈之风盛行,统治者衣饰精美华丽
2.(08一汕头)《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大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作什么的地方( )
A.瓦子 B.早市 C.榷场 D.集贸市场
3.(09·长沙)下列关于宋代服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
B.女子多穿“薄罗衫子薄罗裙”
C.农家妇女,多穿青裙
D.棉布成为人们主要衣料
4.(09·衡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材料二“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欧阳修
材料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请回答:
(1)以上三则诗词名句分别描写了宋朝的哪些节日
(2)宋代最受重视的节日是什么
(3)请你以其中一个节日为例,描述一下当时的人们是如何欢度节日的
题型4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5年中考精炼,看看以前怎么考
1.(06·沈阳毕业考试)从中国历史发展来看,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交流学习而形成的。民族交流的形式丰富多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宋在镇州、易州、沧州、霸州、雄州等地设榷场 (贸易市场)同辽进行贸易。宋人以茶、盐、布、药材、粮食、丝麻纺织品、漆器、硫磺、铜钱等,交换辽人的马、羊等畜牧产品以及马具、刀剑等物品。宋与西夏也曾在保安军等地设榷场贸易。南宋与金在接壤地带开设榷场。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从东汉后期开始,北方、西北方大批少数民族内迁到中原与汉族杂居,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西晋时人数达几十万,出现了“关中之人,戎狄居半”的局面。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分别表现了哪两种民族交流方式
(2)通过多种形式的民族交流,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什么
2.(07·济宁)与下图相关的朝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3.(07·宿迁)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并接受中央政府的管理开始于(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4.(07·芜湖)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搜集了一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建立者的图像,请你按时问顺序为其排列( )
①李世民 ②赢政 ③朱元璋 ④赵匡胤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⑦③①④
5.(08·恩施)2008年3月14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区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是由达赖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煽动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制造的。历史上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是在(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6.(08·黄石)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是在( )
A.唐代 B.元朝 C.清朝 D.新中国成立后
7.(08·盐城)下列关于我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的排序,正确的一组为( )
A.隋一西晋一秦一元 B.西晋一隋一元一秦
C.秦一隋一西晋一元 D.秦一西晋一隋一元
8.(08·盐城)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的是( )
A.西周的分封制 B.秦朝的郡县制
C.隋朝的科举制 D.元朝的行省制
9.(08·重庆)丞相是皇帝的重要辅臣,废除这一官职的朝代是( )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10.(08·山西)下列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时期,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隋唐时期②秦汉时期③夏商西周时期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⑤春秋战国时期⑥明清时期 ⑦辽宋夏金元时期
A.③②⑤①④⑦⑥ B.③⑤①④②⑦⑥
C.③⑤②④①⑦⑥ D.③⑤②①④⑦⑥
11.(09·福州)成吉恩汗的主要功绩是( )
A.统一六国 B.建立唐朝 C.统一蒙古 D.建立明朝
12.(09·黄冈)元政府在中央设立宣政院,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宣政院和驻藏大臣职责中的共同之处是( )
A.管理西藏军事、行政事务
B.管理全国佛教事务
c.确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
D.管理西北地区军、政、外交事务
2年模拟猜想,预测10考什么
1.(08·湘潭)下列关于元朝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元朝的教育行政机构是行省
B.我国古代从元朝开始就与台湾有联系
C.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是在元朝
D.元朝时期,大批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一些地区定居,他们同汉、蒙、畏兀尔等族杂居通婚,逐渐融合,开始形成新的民族——维吾尔族
2.(08·泰安)“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 )
A.宋 B.元 C.明 D.清
3.(09·玉林)今天,我国最高行政机构是国务院,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是( )
A.军机处 B.尚书省 C.中书省 D.内阁
4.(09·广丰)假如你生活在元朝的大都地区,那么你将受到哪个机械的管辖( )
A.中书省 B.岭北行省 C.辽阳行省 D.江北行省
题型5 灿烂的宋元文化
5年中考精炼,看看以前怎么考
1.(08·重庆)右图人物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发明家,他的重大发明是( )
A.指南针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火药武器
2.(08·黄冈)下列历史人物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或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有(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08·泰安)中国古代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了重要条件的发明是( )
A.罗盘针 B.竹木简 C.地动仪 D.突火枪
4.(08·连云港)《清明上河图》有助于探究北宋城市( )
A.风格各异的中外建筑
B.兼收并蓄的对外交往
C.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D.数量众多的自由工匠
5.(09·长沙)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下列人物的航海活动中较早使用指南针的是( )
A.三国时吴国派卫温率船队去夷洲
B.鉴真东渡日本
C.郑和下西洋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6.(09·山西)材料一:早在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就用天然石制成了一种指南仪器——“司南”。北宋时期,人民又发明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材料二: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为人们提供了便宜、轻便的书写材料。中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亚洲东部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后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l5一l7世纪。造纸术又横渡大西洋。传入美洲。
材料三: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毕升发明了陶活字印刷术。l5世纪中叶,德意志人谷腾堡等人受到活字印刷术的启发,造出了合金活字印刷机。印刷机的出现,使书籍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材料四:火药是我国炼丹家发明的。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蒙古军队在大举征战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火器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往中亚、西亚和欧洲。
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分,允许引用或摘录原句)
(1)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的是哪一项发明
(2)写出造纸术在各大州的传播顺序。
(3)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的活字印刷机大约早几个世纪
(4)我国的火药和火器是通过什么方式传到欧洲的
(5)从材料中摘录一句话,证明阿拉伯人是东西文明交流的使者。
(6)哪些发明便利了人类文化的继承、积累和传播
2年模拟猜想,预测10考什么
1.(08·山东)我国古代文化绚丽多彩,源远流长,成就辉煌。下列文学形式形成主流的先后顺序是( )
①诗 ②词 ③小说 ④曲
A.③①②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
2.(08·太原)小明从历史网站的《历史辨析》栏目中看到了下面四句话,请你帮他找出与历史事实相符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
A.秦朝,文学家用楷书在竹简上写文章
B.西汉,《伤寒杂病论》用小篆字体印刷的
C.宋朝,司马光主持编写的《史记》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D.清朝,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3.(09·随州)下列关于《资治通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B.叙述的是从黄帝到五代的历史
C.是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写的
D.是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
4.(09·济南)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北宋词人是( )
A.欧阳修 B.李清照 C.苏洵 D.苏轼
5.(09·玉溪)把词的豪放风格加以发扬光大的南宋词人是( )
A.李白 B.苏轼 C.辛弃疾 D.李清照
6.(09·山东)观察下列图片:
图一雕版印刷 图二活字印刷 图三激光打印机
请回答:
(1)三张图片反映了我国印刷技术的三次重大革新。图一雕版印刷术出现于何时 我国最早的雕版印刷大部分是什么内容的书籍 世界上现在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是什么
(2)活字印刷是在什么时候由谁发明的 比较一下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的优缺点。
(3)图三为激光打印机,说明今天的印刷业已经告别了火与铅的时代,已进入“电与光”的时代。结合这种进步谈谈印刷业的变革给人类的文明所带来的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
考点6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题型1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5年中考精练——
1.C题干说明对象是南宋,因此北宋不复存在,而辽在北宋之前已灭亡。因此有①②的ABD项均被排除。
2.C
3.A西夏是党项族人建立政权。
4.C
5.C本题考查学生对《辽、夏、宋对峙示意图>和《金、西夏和北宋对峙示意图)的区分记忆,C图是正确的。
——2年模拟猜想——
1.A
2.C西夏在北宋的西部,金、辽、蒙古是少数民族在北方建立的政权。根据《辽、北宋、西夏形势图>可知,与北宋并立的北方政权是辽。金灭辽和北宋,曾与南宋并立,蒙古灭金,西夏与南宋有短暂的并立。
3.C 4.A 5.D
6.(1)1127年,北宋被金所灭。女真族。(2)感受到了岳飞借此词抒发他扫荡敌寇、还我河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努力:多次抵抗金军的进攻,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后又在郾城大捷中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3)秦桧。原因是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他们的统治,就向金求和。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4)不能。因为南宋与金的战争属于我国内部民族之间的战争。岳飞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英雄。
题型2 经济重心的南移
——5年中考精练——
1.C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C魏晋南北朝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
3.B
4.A仔细读图,从图中提取信息。
5.A要注意分析“主要原因”,除B项外,其他都是原因,但主要原因是A项。
6.A 7.B 8.C
9.D宋朝怎么会有明朝的物品呢
10.D D项是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而不是原因。
11.、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用金属货币极不方便,这样纸币交子在北宋的四川诞生了。
12.B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的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外贸所得,在财政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年模拟猜想——
1.A改“南宋”为“北宋”。
2.D
3.(1)(√)(2)(×)(3)(√)(4)(√)(5)(√)(6)(√)
题型3 万千气象的古代社会风貌
——5年中考精练——
1.西汉:长安(今陕西西安)
东汉:洛阳(今河南洛阳)
西晋:洛阳(今河南洛阳)
东晋:建康(今江苏南京)
北宋:东京(今河南开封)
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
历史复习时,同类知识的整理识记有助于知识系统化。
2.C此题考查学生对宋代食文化知识再现分析能力。由于北宋与辽、西夏几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民族政权并立,并且互相贸易往来,因此北宋肉食品中以少数民族主要产品羊肉居多,正确答案为C。
3.C此题考查北宋娱乐方面知识,北宋主要娱乐场所是“瓦子”,里面有唱曲、说书、演杂剧的,A是可能的。东京食品繁多。夏季有冷饮,B是可能的。宋朝缺马,人们出行多用牛车,D也是可能的,只有C项不可能,因为交子是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一种纸币。
4.C 京剧形成于清代,所以在宋朝时不可能在瓦子里看京剧。
5.D由于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形成,为了满足人们的娱乐的需要出现了“瓦子”。
6.D瓦子是北宋时出现的娱乐兼商业场所。瓦子里专供舞台演出的地方叫做勾栏。
7.D郑和是明朝人,而不是宋朝人。
8.C宋朝的元旦即今天的春节,今天的元旦即为1月1日。
9.D宋朝的元旦即为今天的春节,王安石诗中描述的是春节景象。
10.B玉米是美洲的农作物,至少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传向其他大洲的,所以宋朝人是不会吃到玉米的。
——2年模拟猜想——
1.D此题考查宋朝关于服饰方面的知识。北宋初年,崇尚节俭,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衣服,同时各级官员服色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分。只是后来,奢侈之风才盛行。注意题干限制为“北宋初期”。
2.A
3.D此题为逆向思维题,棉布成为人们主要衣料是在明朝,而不是出现在宋代。
4.(1)春节;元宵节;中秋节;(2)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受重视。
(3)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大街上搭彩棚,摆满各色货物。人们都出来游玩等。(言之有理即可)
题型4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5年中考精练——
1.(1)边境贸易、迁徙杂居 (2)民族融合(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2.C从图中看,这个王朝设立了行省和宣政院辖地,由此可以判断这是元朝的疆域图。
3.B 4.C
5.D元朝中央设置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6.B 7.D 8.C 9.C l0.C
11.c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几个主要朝代建立者的了解,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唐高宗李渊建立了唐朝,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朱元璋建立了明朝。
12.A宣政院是管理佛教和西藏军政事务的机构,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喇嘛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由此可知宣政院和驻藏大臣的共同之处。
——2年模拟猜想——
1.C 2.B 3.C 4.A
题型5 灿烂的宋元文化
——6年中考精练——
1.C
2.C
3.A罗盘针后改良为指南针,可用于辨别方向。
4.C
5.C司南在战国时就已经发明了,但制成指南针是在宋朝时,因此排除A、B两项。因为三国和唐朝在宋朝之前,郑和下西洋开始于l405年,而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开始于1519年,晚于郑和下西洋,所以选择c项。
6.(1)指南针(2)亚洲、欧洲、美洲(3)4个世纪(4)战争。或:暴力(5)①南宋时,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人欧洲。②中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亚训东部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后经由阿拉伯人传人欧洲。(6)造纸术、印刷术。
3.D有关《资治通鉴>的正确表述应为: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叙述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由司马光主持编写的。
4.D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的能力。苏轼对词有突出的贡献,主要是因为,他扩展了词内容,着重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给词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
5.辛弃疾的词大都写得慷慨激昂,气势雄壮。
6.(1)隋唐时。佛经、日历和诗集。《金刚经>。(2)北宋时毕升发明的。雕版印刷费工、费时,一次印刷后,雕版又派不上用场,很不经济,而活字印刷突出两个“变”,变死字变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3)印刷业的变革,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7 页 (共 1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