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3 经济和社会生活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文档属性

名称 考点13 经济和社会生活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56.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3-27 11:2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考点13 经济和社会生活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中考大纲解读
1.知道状元实业家张謇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命题多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 2.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命题多以识图题、选择题形式出现。 3.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命题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4.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命题多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 5.掌握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命题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形式出现。 6.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及作用。命题多以选择题、识图题形式出现。 7.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生的开办为例,了解近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命题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出现。21世纪教育网 8.知道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全题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知识模块整合
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状元实业家张謇
张謇,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他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1905年,他创办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1)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我国出现一些民族工业的萌芽,但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
(2)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
(3)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的压迫,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说来是比较落后的。②从行业看,着重于轻工业的发展。③从地区之间发展看,着重于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的发展。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1.近代交通
19世纪,西方发明了轮船、火车。后来,这两种交通工具相继传人我国。火车、轮船的出现,使人们出行的速度大大加快,也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2.近代通讯
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
3.文化生活的变迁
(1)近代以来,西方发明的照相和电影传人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后人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
(2)中国的新闻报业:l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中文报纸中最著名的。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
(3)中国的出版业: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4.社会习俗的变化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禁止缠足等法令;废除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
在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21世纪教育网
甲午战后,中国出现了以张謇为首的投资设厂、兴办实业的高潮,辛亥革命后特别是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进入短暂的“黄金时期”。30年代随着日寇入侵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折。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也没得到很好地恢复。民族工业在帝、官、封三座大山压迫之间艰难地求生存。
三、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1905年,詹天佑被任命铁路总工程师,他克服资金不足、机器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等困难,设计和施工了中国人的第一条铁路一京张铁路。又设计出“人”字形路轨,减少路线坡度确保行车安全。l909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国工程技术界的光荣。
2.侯德榜与“侯氏制碱法” 21世纪教育网
20世纪加年代,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经过刻苦钻研,终于制出纯碱,并撰写《制碱》一书,将制碱的奥秘,公之于世,后来他的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侯德榜成为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世界制碱工业的权威。21世纪教育网
3.魏源与《海国图志》
魏源是道光、咸丰年间的著名思想家。1842年,他编成《海国图志》一书,系统地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且说明编这部书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他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和枪炮,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练兵之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增设水师科;改革考试制度。魏源的思想,反映了鸦片战争以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里的先进人物,开始面向世界,注重研究现实问题。
4.严复与《天演论》
严复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给严复以很大震动。他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他译述的第一部书《天演论》影响最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观点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理论,在当时的中国,起了打击封建势力,启发中国知识界探索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作用。
5.新式教育的开端
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新式学堂。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了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后来,洋务派大臣张之洞等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普遍兴办学校。清政府追于形势,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l905年,废除了沿用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6.进步的文学家
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华文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成为进步文学艺术家的神圣使命。主要代表人物有:①文学巨匠鲁迅,他创作的《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等小说,取得了很高的文学成就,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革命奠定了基石。②40年代初,为适应抗战需要,沫若创作了《屈原》等历史剧。③解放区的文艺对革命事业的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如赵树《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
7.进步的艺术家
著名的代表人物有:美术大师徐悲鸿,代表作有《愚公移山》等;人民音乐家聂耳和冼星海,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义勇军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
近代中国政治、经济领域受到西方的冲击,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势必会影响到科技、思想文化等领域。在这刍领域近代中国也取得一系列成就出现了詹天佑、魏源、鲁迅等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教育文化领域新式教育也有良好的开端,腐朽的科举制度废除了,新的文学、新的作品不断涌现出来。
对本考点知识点可采用图表形式归纳识记。
附表(1)
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思想成就表
人物 著作 主要成就 身份 备注
詹天佑 21世纪教育网 修建京张铁路 铁路工程师 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侯德榜 《制碱》 发明“侯氏制碱法” 化学家 打破西方对制碱业的垄断
魏源 《海国图志》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师夷长技以制夷” 思想家 成为洋务运动兴起的目的
严复 《天演论》 主张维新改革,救亡图存 思想家翻译家 启发了知识界探索救国真理。
附表(2)
民国时期进步文学艺术家成就简表
类别 人物 作品
文学 鲁迅 《狂人日记》、《孔乙己》等
郭沫若 历史剧《屈原》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艺术 徐悲鸿 《愚公移山》
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
能力模块突破
四、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简表
阶段 特点 原因
洋务运动至清术 民族工业产生、发展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门岸开办,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从l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中国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纷纷投资子新式企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了
一战期间 民族工业出了“短暂的春天” 内因:①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l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保护、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推动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②民众和社会“实业救国”“抵制外货”活动也有力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外因: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一战后至新中成立前夕 民族工业发展艰难,处于崩溃边缘 ①一战以后,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卷土重来。②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民族工业遭到灭顶之灾。③抗战胜利后中国又陷入了内战,美货泛滥,使中国民族工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
五、在近代新思潮形成发展过程中的特点
第一,中国主要的各社会阶层都产生过一些著名的进步思想家魏源和严复只是其中的代表。第二,这些思想家虽然其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但都主张改变现状、学习西方、抵御侵略都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在当时是积极进步的,是一批先进的中国人。第三,近代思想家们还积极地参加实践活动,在理论和实践上为后来者留下了经验及教训,都参与和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这是应该肯定的事实。
六、科举制度的兴起、发展、废除
科举制度是一种人才选拔与管理制度,曾经是中国古代文明或先进文化的标志与骄傲。它形成于l300多年前的隋朝,在隋唐时期盛极一时,成为中国政治管理与教育体制成熟的表现。但是,由于科举制度的目的、内容和形式长期一成不变,特别是在明清以来日益加强的封建专制主义色彩,科举制度越来越不适应中国教育的需要。进入近代史以来,随着新思潮和西学的兴起,特别是随着中国近代化的逐渐发展,出现了新式学堂和新的教育教学内容,传统的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教育的进步和人才的培养,引发了社会上有识之士的猛烈抨击,并引发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最终迫使清政府于l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它的的存在和消亡,均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对应结果。
中考母题揭密
题型1 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母题l] (09·青海)历史学习中,常常需要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民族工业得到短暂发展的主要原因有21世纪教育网( )
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②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③北洋军阀的分裂④帝国主义入侵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本题从多个知识点因果关系的理解入手,考查了学生结合基础知识综合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属于因果式组合型选择题,中等难度,可以采取排除法做。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是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北洋军阀的分裂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由此可知,②、③表述错误。一战前的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所以C为正确选项。
[答案] C
题型2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母题2] (09·黄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
A.鸦片战争时人们就使用上了电话
B.清末人们就可以照相留作纪念
C.辛亥革命后禁止缠足
D.民国时期的人们可以看上电影
[解析] 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所以在鸦片战争时人们是无法使用电话。其他表述都是正确的。
[答案]A
题型3 近代科学技术
[母题3] (09·黄冈)仔细观察下列图片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
(1)图一人物是谁 他曾出任哪一条铁路的总工程师
(2)图一人物自幼留学美国,学成归来报效祖国,得益于下列哪一次重大历史事件(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图三是这一铁路完工后举行的盛大通车典礼。你知道这一铁路是何时完工的吗
(4)图二轨道的设计彰显了近代科学家怎样的精神风貌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仔细观察图一、图二、图三,并阅读下面的问题,就能判断出上面图片中历史人物是谁,结合教材内容,回答考查基础知识的第(1)、(3)小题就很容易了;第(2)问是联系前面所学的知识来综合考查;第(4)问属于情感态度方面的考查,有一定的难度,但属于开放性的问题.通过詹天佑的创造性设计,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综合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詹天佑;京张铁路。(2)A(3)1909年9月24日。 (4)彰显了近代科学家不迷信外国权威和勇于挑战困难、大胆创新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题型4 近代思想
[母题4] (09·武汉)归类学习法是我们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人物归于一类的标准是( )
严复 林则徐 魏源
A.都是近代著名的科学家
B.奢一技之长代爱国进步的思想家
C.都是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家
D.都是激发中华民族抗战意志的人民音乐家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随着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的加深,中国涌现出一批向西方学习、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爱国进步思想家。林则徐、魏源和严复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B
题型5 近代教育
[母题5] (08·南宁)1998年是北京大学的百年诞辰,这所大学的前身是百日维新时创办的( )
A.京师大学堂 B.两江师范
C.商务印书馆 D.北洋水师学堂一
[解析] 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戊戌变法期间,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
[答案] A
题型6 近代文学与艺术
[母题6] (08·潍坊)冼星海被周恩来誉为“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他的代表作是21世纪教育网( )
A.《义勇军进行曲》 B.《毕业歌》
C.《黄河大合唱》 D.《铁蹄下的歌女》
[解析] 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以气势宏伟的旋律,发出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怒吼,震撼了一代中国人的心扉。
[答案] C
典题归类测训
题型1 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5年中考精炼,看看以前怎么考
1.(05·鄂州)身为清末状元,提出“实业救国”口号,创办近代企业的是( )
A.范旭东 B.荣宗敬 C.张謇 D.荣德生
2.(05·黄石)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短暂发展的原因是( )
①帝国主义的贷款②军阀政府的支持③辛亥革命的刺激④帝国主义无暇东顾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6·江西)下列人物,被称为“状元实业家”的是( )
A.张之洞 8.詹天佑 C.侯德榜 D.张謇
4.(05·甘肃)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开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21世纪教育网( )
①纺织业②冶铁业③轮船制造业④面粉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5.(05·青海)列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5.(06·荆州)欣赏中国近代两副火花图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片一石龙火柴社火花之一(1913年) 图片二石龙火柴社火花之二(1913年)
注:图片一两边文字为“口吞宇宙足踏环球”,中间图案为公鸡口衔红、黄、蓝、白、黑五色旗帜;图片二上端文字为“振兴国货挽回利权”,中间文字为“光亚”。
回答:
(1)透过两幅火花图片,可以了解到哪些历史信息
(2)两幅火花图案表现了当时近代中国的什么民族精神
(3)欣赏两幅火花图片,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7.(08·广安)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其原因不包括( )
A.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推动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保护、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张謇等爱国实业家致力于实业救国
8.(09·南京)19世纪末,身为状元的张謇弃官从商,选择了创办实业的道路.“状元办厂”的故事流传一时。下列由张状元创办的企业是21世纪教育网( )
A.汉阳铁厂 B.江南制造总局
C.大生纱厂 D.上海轮船招商局
2年模拟猜想,预测10考什么
1.(08·孝感)识图题:
图(1)大生纱厂 图(2)南通博物苑
回答:
(1)图中经济实体为一人所创办,他是谁
(2)怎样认识该企业家
2.(08·青海)阅读下面材料:
1912年至l919年,中国民族工业新建厂矿600多家……这八年的投资超过了以往的40多年。……1911年,全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办的纱厂有20家,纱锭约50万枚,资本1700万元;1919年增至35家,纱锭65万多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l914年面粉出口不足7万担,1918年,已超过200万担……改变了过去洋面充斥国内市场的状况。
请回答:21世纪教育网
(1)从上述材料你能获得哪些重要信息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的内部原因。
(3)依据材料,说说为什么中国面粉十分畅销 并指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题型2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5年中考精炼,看看以前怎么考
1.(05·随州)近代文化生活的变化是由于21世纪教育网( )
①照相②电视③电影④报纸的传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5·甘肃)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21世纪教育网( )
A.《定军山》 B.《歌女红牡丹》
C.《风云儿女》 D.《渔光曲》
3.(05·河北)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代旧有的跪拜礼,是在( )
A.洋务运动后 B.戊戌变法后
C.辛亥革命后 D.五四运动后
4.(06·肇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衣食住行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自鸦片战争起,西方文明抉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扑面而来,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不断出现.近代中国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材料二 近年来,春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淡,不少时尚的中国人热衷于过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节日。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三据报道,韩国已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祭”为他们的民俗文化遗产。
清朝穿长袍马褂的男子 民国初年穿西服的青年 民国时期穿旗袍的女寻
中国传统婚礼 新潮的西式婚礼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要归纳,清末民初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至少列举四项)
(2)你是如何看待这些变化的?
(3)在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受到冲击的今天,你认为该如何对其进行保护和继承
5.(07·潍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废除了“大人”“老爷”等前清朝官场的称呼,规定民国政府职员相互之间一律称职务,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这体现了( )
A.自由的思想 B.平等的思想
C.博爱的思想 D.互助的思想
6.(07·荆州)1913年,实业家张謇的大生纱厂要了解江汉平原的棉花等级、棉花价格等相关信息,最快捷的方式是21世纪教育网( )
A.乘轮船到湖北实地考察
B.在《申报》刊登有关广告
C.拍电报了解行情
D.邮寄信件了解行情
7.(07·湘潭)在近代,随着国门被打开,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目睹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他们可能看到中国人( )
①乘火车探亲访友②坐轮船出国留学③陪朋友看电影④陪家人看电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07·滨洲)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历史为背景的电视剧中不可能出现的情景是( )
A.看电影 B.穿西装
C.男子留长辫 D.拍照片
9.(07·徐州)随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的打破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人中国。欧风东渐,中国社会发生巨变。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古老的传统,悄然改变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①詹天佑 ②中国最早使用 ③ ④
的电活机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礼节、称呼变化简表
时间/内容 辛亥革命前 辛亥革命后
礼节变化 叩头 点头、鞠躬、握手
称呼变化 大人、老爷 先生、君、同志
(1)据图①,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是 。世界上第一辆火车“旅行者”号的发明者是 。
(2)图②电话机首先在中国哪个城市使用 电话发明于哪次工业革命时期
(3)随着清王朝被推翻,体现封建等级的服装一律废止。式样活泼、色彩绚丽的新式服装逐渐流行起来。服饰的变化,使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图③、图④是两款新式服装,请分别写出其名称。
(4)表格中,辛亥革命前后这些礼节、称呼的变化表明了什么
10.(08·雅安)电视剧《闯关东》中曾有传武兄弟剪辫子的情节,请问民国政府颁布剪辫令是在( )
A.洋务运动期间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戊戌变法期间 D.辛亥革命后
11.(09·南京)图中这一场景最早出现在( )
A.辛亥革命后
B.新文化运动后
C.五四运动后
D.新中国成立后
军警为行人剪辫子
2年模拟猜想,预测10考什么
1.(08·浙江)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在下列哪个城市创办的( )
A.上海 B.北京 C.天津D.武汉
2.(08·鄂州)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报纸是1872年创办于上海的21世纪教育网( )
A.《民报》 B.《苏报》
C.《申报》 D.《文汇报》
3.(09.黄石)某校八年级同学要准备一期“近代中国摄影作品集”,你认为不可能收集到的历史照片是( )
A.慈禧太后的宫廷生活照片
B.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时的留影
C.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开幕典礼留影
D.重庆谈判国共双方代表的合影
4.(09·成宁)曾亲切地和一位八十多岁的盐商说“总统就是国民的公仆,是为全国人民服务的”的总统是( )
A.孙中山 B.袁世凯 C.蒋介石 D.李宗仁
5.(09·郴州)“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斗争发生于( )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民国时期
6.(09·福州)下列行为中,违反了国民政府规定的是( )
A.禁止缠足 B.两人见面互称“君”
C.见面鞠躬问好 D.见面时行跪拜礼
题型3 近代科学技术
5年中考精炼,看看以前怎么考
1.(05·安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系列记录片《幼童》,追述了清政府派出詹天佑等第一批留学生的求学生涯。他们出洋留学是在( )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维新变法运动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2.(05·贵港市钦州市来宾市)由中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
A.京哈铁路 B.京广铁路
C.京张铁路 D.京沪铁路
3.(06·福州)下图邮票中的人物是福州籍科学家侯德榜,他的主要成就是( )
A.研制“两弹一星”
B.发明“联合制碱法”
C.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D.译述《天演论》
4.(06·河北)结束了我国完全依赖进口纯碱的历史,使中国制碱工业跃居世界前列的是( )
A.张謇 B.詹天佑 C.侯德榜 D.邓稼先
5.(06·岳阳)为了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顽强的探索。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严复——“红三角”纯碱
C.詹天佑——京张铁路
D.侯德榜——师夷长技以制夷
6.(07·郧县)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 )
A.唐胥铁路 B.淞沪铁路
C.滇越铁路 D.京张铁路
7.(08·福建)福州地灵人杰,名人辈出。揭开制碱奥秘的是( )
A.林则徐 B.王审知 C.严复 D.侯德榜
8.(08·汕头)与下图所描绘的内容有关的人物是21世纪教育网(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张謇 B.魏源 C.詹天佑 D.侯德榜
9.(08·山西)研制出世界先进的制碱工艺,打破西方国家对咸业的垄断,为我国制碱工业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A.侯德榜 B.张謇 C.詹天佑 D.茅以升
10.(09·福州)打破西方国家对碱业的垄断,为我国的制碱工业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A.侯德榜 B.严复 C.林觉民 D.陈景润
2年模拟猜想,预测10考什么
1.(09·鄂州)在京张铁路建设中,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詹天佑设计出了( )
A.“人”字形路轨 B.“井”字形路轨
C.“十”字形路轨 D.“八”字形路轨
2.(09·南京)1926年,中国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与这一成就有关的科学家是( )
A.詹天佑 B.侯德榜 C.茅以异 D.邓稼先
3.(08·滨州)在日常生活中,从吃的馒头、糕点,到穿的衣服、用的纸张、服用的药品、洗涤用的肥皂,到处可见纯碱的踪影。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初,纯碱还被国人习惯地称作“洋碱”,一直到l926年,这个帽子才被甩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甩掉这个洋帽子的人是( )
A.张謇 B.詹天佑 C.侯德榜 D.严复
题型4 近代思想
5年中考精炼,看看以前怎么考
1.(05·荆州)康有为称严复为“中国西学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
A.编著《海国图志》,介绍外国史地
B.管韶“公空卜书”.鼓吹蛮法
C.译著《天演论》,系统介绍西学
D.创办《新青年》,倡导民主与科学
2.(06·山东)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 )
A.介绍西方的政治制度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介绍西方教育思想
D.阐述“微积分”的初步概念
3.(07·南阳)著名思想家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试图把其主张由理论变为理论现实的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4.(08·河南)人类的进步不仅表现为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而且也表现为推动社会前进的思想和理论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中外历史上,一批又一批伟大的思想家以其深刻的理论成果推动人类社会前进。请举出中外近代思想家各一位,并写出其观点或主张。
(2)从你写出的思想家中选择一位,说明他的主张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通过上述学习探究,你有什么心得和体会
5.(08·汕头)有感于民族危机的到来,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对于这一主张的看法不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
A.“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当时先进中国人的救国主张
B.“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当时中国人所能达到的先进认识
C.“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唤醒了不少中国人,在挽救民族危机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D.当时国人应认识到既学西方的技术,又学西方的制度,中国才不会屡战屡败
6.(08·江西)“它是1898年中国最轰动的出版物,它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这部著作是21世纪教育网( )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严复的译著《天演论》
C.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D.鲁迅的《狂人日记》
7.(09·烟台)“是书何以作 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而作。”材料中的“书”是指( )
A.《中外纪闻》 B.《天演论》
C.《新青年》 D.《海国图志》
2年模拟猜想,预测10考什么21世纪教育网
1.(08·河北)被毛泽东称为“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是( )
A.詹天佑 B.侯德榜 C.徐悲鸿 D.严复
2.(08·山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是书何以作 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摘自《海国图志》
(1)《海国图志》的作者是谁 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2)“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意思是什么
(3)“师夷长技”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4)上述观点反映了当时中国哪类人什么样的思想
3.(08·肇庆)识图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B C D
(1)以上四人分别是谁:A B C D ,各自突出成就是什么
(2)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4.(09·资阳)某校举办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图片展,结合下面展出的三幅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在空格处对应图片下面的字母符号。
思想主张 著作或报刊名称
师夷长技以制夷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2)图B是谁翻译的著作 他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其他哪几幅图片也宣传了这种思想
(3)图片C的著作是谁 它与图B作者有哪些相同的主张
题型5 近代教育、文化、艺术
5年中考精炼,看看以前怎么考
1.(05·鄂州)近代后期,进步文化成为文化的主流,其根本原因是( )
A.由当时经济基础决定的
B.国民政府的文化政策有利于进步文化的发展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D.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2.(04·随州)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
A.京师同文馆 B.万木草堂
C.京师大学堂 D.时务学堂
3.(05·资阳)高三学生徐蓝立志报考与右图有着历史渊源的中国名校。她报考的名牌大学的前身是( )
A.福州船政学堂
B.两湖学院
C.长沙时务学堂
D.京师大学堂
4.(06·汕头)中国近代有一所奇特的学校:该校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是开荒劳动,学生不发文凭。创办这所学校的( )
A.蔡元培 B.李大钊 C.陶行知 D.鲁迅
5.(06.株州)被周恩来称为“为抗战发出的怒吼和为大众谱出的呼声”的著名歌曲是( )
A.《义勇军进行曲》 B.《黄河大合唱》
C.《松花江上》 D.《大刀进行曲》
6.(07.河北)关于近代开展新式教育的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巩固了清朝统治 B.推动了社会进步
C.培养了实用人才 D.顺应了时代潮流
7.(07.福州)人民音乐家聂耳的代表作是( )
A.《英雄交响曲》 B.《义勇军进行曲》
C.《国际歌》 D.《黄河大合唱》
8.(08.河南)你见过老照片吗 那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承载着历史遗迹,记录着历史,能给人带来无限的回忆和遐想。下图是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在轮船招商总局门前的合影,它拍摄的时期是(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
9.(08.广安)下列有关中国近代教育和科学技术成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洋务派派遣留学生,培养了詹天佑等爱国科学家
B.维新派改革科举制度,开中国高等教育的先河
C.1917年,历时l300多年的科举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D.中国化学家侯德榜在制碱领域赢得了国际声誉
10.(09·衡阳)湖南的第一所近代化学校是21世纪教育网( )
A.京师大学堂 B.岳麓书院
C.长沙时务学堂 D.石鼓书院
2年模拟猜想,预测10考什么
1.(08.武汉)洋务派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北京大学 D.清华大学
2.(08·资兴)科举考试被废除于( )
A.1903年 B.1905年 C.1911年D.1912年
3.(08.福州)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是( )
A.聂耳 B.冼星海 C.田汉 D.徐悲鸿
4.(09.珠海)下图为“科举考生看榜图”,这样的场景最终消失于(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末
5.(09.汕头)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这样由隋朝创立的延续了l000多的科举制度被废除,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请回答:
(1)科举制始于何时 谈谈你对清末废除科举制的看法。
(2)现在我们学校设置的课程,哪些是清末新学制课程中有的,哪些是没有的。你对现在课程改革有什么看法
(3)为什么说“清政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效仿西方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是不可能的”
(4)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继2007年免除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内的学杂费后,2008年全国又有不少地区开始实施免除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内的课本费。试分析这一举措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考点l3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题型1 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5年中考精练——
1.C考查对历史基础知识再现再认能力。《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末状元张謇感到要挽回中国利益,必须发展本国工业商业,于是提出“实业救国”口号,并身体力行,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
2.D这是一道组合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历史事件的原因可从内因、外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等角度思考,回顾所学知识可知,③、④分别是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因、外因。 21世纪教育网
3.D张謇为清末状元,为救国救民兴办实业。
4.D此题旨在考察对历史知识的辨析能力。这里易误选B项。由于洋务运动兴办一批近代军事,民用重工业,而中国民族工业在帝、官、封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比较落后,且集中在纺织、面粉等轻工业部门。
5.①比较落后;②主要是轻工业;③地区发展不平衡。解答列举题时,要点应全面,不要有疏漏,同时答题必须规范。21世纪教育网
6.(1)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实业救国思潮的出现。 (2)爱国,自强,抵御外侮精神 (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不可能实现救国梦想的。在国家最危难时刻,中华民族子孙是会团结起来实现救国、强国梦想的。
7.A
8.C汉阳铁厂、江南制造总局、上海轮船招商局都是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大生纱厂是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的。
——2年模拟猜想——
1.(1)张謇 (2)张謇是状元实业家,是“实业救国”的身体力行者,由于帝国主义的压迫,最终他的企业被吞并。此题旨在考察以图说史能力,读图时,既要注意图示,也不要遗漏图标,同时结合题干要求,回归课本,分析归纳时,语言要简洁。
2.(1)1912年至l919年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显著发展;其中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2)辛亥革命后,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有所提高。刺激了兴办民族工业的积极性。(3)面粉大量出口。主要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和日本都卷入大战之中,其生产能力锐减而消耗增加,所以需大量进口生活必需品,同时,欧洲国家原来控制的东南亚面粉市场面粉短缺,使中国有机会取代欧洲国家成为东南亚国家的面粉供应者。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严重人超地位;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壮大了无产阶级的队伍。(学生答出其中任一项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题型2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21世纪教育网
——5年中考精练一
1.C这是一道组合式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来解答,电视传入中国时间要比照相、电影、报纸的传入晚几十年,因此含②的A、B、D三项均被排除。
2.A这是一道判断型选择题。容易出错的原因是把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和无声电影弄混淆B是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D是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只有“定军山”是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
3.C辛亥革命后,政府在社会礼仪、风俗作出了很多规定。体现自由平等等。人们见面后不行跪拜札,而代之以握手,这体现了平等。
4.(1)日常生活方面:照相、电影开始传人并流行;发式上:由留长辫到剪短发;人际称谓上:由原来的称“大人”、“老爷”,改为称“先生”、“君”;服饰上:由原来的长袍马褂改为穿西服、中山装、高领服装(现代旗袍)。如有其它答案切合问题也可。例如:交通方面:铁路、轮船的出现;通讯方面:电报、电话的使用;饮食:西餐的传人;住宅:西式洋房的涌现等等。(2)可以从以上几个角度作答:A.说明了西方文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它促使中国走向现代化,与世界接轨,同时亦使中国文化遭遇严峻的挑战。B.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例如:列强入侵带来疆方文明的传人,辛亥革命的成功,国人眼界的逐渐开阔,时代的发展带来的社会进步。C.对这种变化持什么态度。D.其他切合问题的角度。按与问题的相关程度、答案论述的深刻程度,适当赋分。 (3)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分层赋分:A.应当从思想上重视和珍惜它(例如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我们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征);B.行动上如何保护和继承。21世纪教育网
5.B这样的称呼没有贵贱之分,高低之别,体现的是平等。
6.C l913年前轮船、《申报》、电报都在中国出现,但最快捷的方式是拍电报。
7.A有电视看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的事情。
8.C辛亥革命后不许男子留辫子。
9.(1)京张铁路史蒂芬孙 (2)上海;第二次工业革命。(3)新式旗袍,中山装。(4)国民的人格平等观念已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封建等级观念。(符合题意即可)
10.D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剪发令。
11.A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发、废除跪拜礼等法令,这是一个观念的变化,文明的进步。
——-2年模拟猜想——
1.A l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此题考查历史知识再现再认能力。
2.C注意题干两个条件,时间应为1872年,创刊地点应为上海,符合上述两条件只有C选项。
3.B照相机传人中国是在1846年,A、C、D等历史事件俱发生在1846年之后,因此有可能出现上述历史事件的照片,而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发生在1839年,即发生在照相机传入中国之前,因此不可能出现虎门销烟的照片。
4.A此题旨在考查近代中国社仪习俗的变化,回顾课本知识可知正确答案为A项。
5.D民国时期,对社会习俗作了一些改革,如男子再不得留长辫子。
6.D
题型3 近代科学技术
——5年中考精练——
1.B詹天佑留学于美国是在1871—1882年,这正是洋务运动期间。
2.C在京张铁路修建之前的铁路主干线是外国人设计和施工的。注意审题“铁路主干线”。
3.B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识记能力。A、C、D说明对象分别是邓稼先、詹天佑、严复,只有B项是侯德榜的发明。
4.C侯德榜是我国著名化学家,他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5.C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的译著《天演论》中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侯德榜制造的纯碱的商标为 “红三角”。
6.A
7.D侯德榜是我国近现代著名化学家,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打破了帝国主义对制碱的封锁,促进了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
8.C注意图中信息:京张铁路。
9.A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10.A严复是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林觉民l900年入福建高等学堂,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l91 1年参加黄花岗起义,失败被俘壮烈牺牲。陈景润是现代著名数学家。因此排除B、c、D三项。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打破了西方对我国碱业的垄断,为我国制碱工业作出了贡献的科学家。
——-2年模拟猜想一—
题型4 近代思想
——5年中考精练——
1.C 2.B 3.B
4.(1)中国:严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外国:伏尔泰(或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2)严复的主张:启发了知识界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 伏尔泰等的主张: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或这一思想影响下发生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 (3)思想解放促进了社会进步;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前进。
5.D“师夷长技”就是指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而没提及西方的制度。
6.B
7.D“是书何以作 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而作。”这是魏源为《海国图志》所作的序言,表明写这本书的目的。
——2年模拟猜想——
1.D
2.(1)魏源。《海国图志》是部介绍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的书籍。
(2)意思是学习外国的长处,用来抵御外国的侵略。
(3)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
(4)反映了鸦片战争以来,一些爱国思想家开始面向世界,注意研究现实问题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
此题考查阅读理解,分析归纳概括能力。材料最后一句点明主张,标题点明出处,依此可答①问,回顾课本知识,可回答②③④问。
3.(1)A詹天佑B魏源C侯德榜D严复詹天佑:设计施工中国自己的铁路,京张铁路。魏源:著《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侯德榜:探索出制碱新工艺“侯氏制碱法”。严复:译著《天演论》提倡维新变法。共同点:具有崇高的爱国精神,强烈的创新意识,良好的道德品质,都接触了西方先进的文化。不同点:他们研究活动的领域不同;虽都生活在近代,但所处时期不同;虽都接触西方先进文化,但接触方式及深度、广度不同。
这是一道以图定人,以人说史的综合题。第一步十分关键,应该注意人物特征,第(2)问应找出可比较点合理展开回答。
4.(1)
思想主张 著作或报刊名称
师夷长技以制夷 C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A
(2)严复;他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图A。(3)魏源;面对列强入侵,国家危难,都主张爱国、救国;都主张学习西方。
题型5 近代教育、文化艺术
——5年中考精练——
1.D抓住本题题眼“根本原因”。经济基础虽能决定文化等上层建筑,但中国当时的半殖民半封建经济是不能决定先进文化的,B项本身观点错误,C项是主要原因不是根本原因,D项是正确的,进步文化是由其性质决定的。
2.C注意限制条件“近代”“第一所最高学府”回顾课本知识可知正确选项为“京师大学堂”。
3.D我国由近代创办保留至今的名牌大学是北京大学,北大前身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它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4.C 5.B 6.A
7.B《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为拿破仑所作;《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3月,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原为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是聂耳作品中影响最大的一首群众歌曲。《国际歌》词作者欧仁·鲍狄埃。
8.B
9.C科举制废除于l905年。
10.C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留下的唯一的成果,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唐末五代(公元958年)智睿等二僧办学。几经变化,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至今。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196年的历史。长沙时务学堂的创立是湖南旧式书院制度向近化学堂制度转变的肇始。沙时务学堂开始筹办于l897年初。由此可知,时务学堂在湖南的第一所近代化学校。
——-2年模拟猜想——
1.A注意区分京师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这分别创办于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期间。
2.B科举制度创立于隋、完善于唐僵化于明清于1905年被废除。
3.A此题考查学生历史知识辨析能力。D项是画家,C项其代表作是《黄河大合唱》,C项是词作者,因此选D。
4.D
5.(1)隋朝。科举制的创立,使选官的范围更广,使一些平民子弟有机会做官。但到了明清时代却发展为八股取士。从四书五经中选题,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考中的人只懂儒家经典,没有实际学问,培养出来的都是忠实的奴仆,与社会发展也极不相称。因而,l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2)现在学校设置的课程中,语文、外语、历史、地理、数学、生物、物理、化学、美术、体育等绝大多数的课程在清末新式学堂中已有设置,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近些年发展起来的计算机、心理学等学科则没有。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也不开设讲经读经等课。对课程改革的看法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认识来谈。(3)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经济十分落后,文化教育事业也很落后,因此,没有实行义务教育的条件。(4)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全面提高国民文化素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5 页 (共 2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