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2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文档属性

名称 考点32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3-27 11: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考点32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中考大纲解读
1.了解苏联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及其弊端。命题多以选择题、材料题的形式出现。 2.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的解体,命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3.了解匈牙利新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史实,认识和评价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和东欧剧变。命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21世纪教育网
知识模块整合
一、苏联改革和解体
1.赫鲁晓夫的改革
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在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后,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针对苏联经济发展面临的停滞局面,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成果。80年代后期,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戈尔巴乔夫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到政治方面。此后,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其主要表现为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
(2)“八一九”事件21世纪教育网
1991年8月19日,由8名苏联高级官员组成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政变,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但不到三天就失败了。
(3)苏联解体
“八一九”事件后,戈尔巴乔夫实际失去了控制国家权力的能力,叶利钦担任俄罗斯总统,实际掌握国家大权。l991年底,苏联解体。
二、东欧社会主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1.匈牙利的改革
(1)背景
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1956年10月23日,匈牙利人民在布达佩斯举行示威游行,要求实行政治经济改革,发生暴力冲突,苏军应匈牙利工农革命政府要求平息暴乱,这就是“匈牙利事件”。
(2)改革
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政府总结了“匈牙利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教训,对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局部改革和调整。
(3)措施
在政治上,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治局势。在经济上,针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降低积累率,放慢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调整农业政策,废除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国家取消对合作社和国营农场的指令性计划,改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调节;在工业方面也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21世纪教育网
2.东欧剧变
(1)原因
20世纪80年代,东欧各国的经济每况愈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东欧国家普遍外债负担沉重,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面对这种困难局面,有的国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未能取得预期效果;有的国家根本不想进行改革。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与此同时,苏联也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2)剧变
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各国共产党等执政党纷纷丧失了政权,社会制度随之改变。东欧剧变后,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实现了统一。
能力模块突破
三、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曲折发展问题
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是当代世界史的重大事件之一。其中,苏联从走上超级大国到自我解体,欧洲从兴起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国家到东欧剧变是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曲折发展的突出表现。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国家这种曲折发展呢
(1)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不够成熟。(2)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是在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的情况下走上非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基础相对薄弱。(3)社会主义是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社会,它的巩固要比历史上任何革命都困难得多,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才能走向成功。(4)资本主义势力多方面的敌视、围剿、遏制和颠覆,对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无疑带来严重影响。(5)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改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应该同各国的实际相结合,决不应拘泥于睢一的苏联模式。(6)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仅说明苏联模式受挫,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已经探索到正确道路。
四、苏联解体的原因
①戈尔巴乔夫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和“国际政治新思维”是苏联解体最直接的原冈。②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足是苏联解体的深层次的社会历史原冈。高度集中且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丰的实现。致使苏联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③两方国家的干预、压力和“和平演变”战略,也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外部原因。
五、东欧剧变的原因
(1)历史原因。在苏联大国主义的控制下,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东欧各国完全背离了各国的具体国情。推行苏联高度集中的汁划经济体制。
(2)经济原冈。照搬苏联模式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促使东欧各国小问程度上摆脱苏联模式束缚的要求。20世纪5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出现了高潮。但这些改革除了南斯拉夫外,都未涉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弊端,因而没有对旧体制进行根本改革。以致改革成效不大,经济发展日趋缓慢,甚至出现滑坡。
(3)政治原因。由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导致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特权和腐败现象出现。
东欧剧变的外因:
(1)苏联因素。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同时,戈尔巴乔夫的东欧政策“新思维”,即建设“民主社会主义”的纲领,推动了东欧各国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催化了东欧的变化并促使东欧各国的反对派借势突起。
(2)西方因素。“和平演变”战略是以美国为首的两方帝国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战略。利用各种手段和方式,扶植支持东欧国家内部的反对势力。
中考母题揭密
题型1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母题l] (09·徐州)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联曾宣布l952年的谷物产量达到l3000万吨。实际上,这一年只生产了9000多万吨粮食,l953年又降为8250万吨。苏联1953年的人均粮食和肉类的产量只有432公斤和30公斤,比革命前1913年的540公斤和31.4公斤还要低。
材料二“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所谓“民主社会主义”就是十月革命后的社会民主主义,它以伯恩施坦、考茨基的理论为依据.反对暴力革命.提倡“一般民主”反对无产阶级专政。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三2008年8月14日格鲁吉亚议会以ll7票全票通过关于格鲁吉亚退出独联体的决议,宣布格鲁吉亚正式退出1991年12月在独联体框架内签署的关于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当时苏联的发展面临着什么困境 导致这种困境的根源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是苏联哪位领导人的改革措施 这次改革对苏联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独立国家联合体”是在什么背景下成立的 1991年l2月为什么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4)你从上述三则材料所述内容中能得到哪些启示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和通过阅读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一是对苏联农业现状的描述,考查学生的分析材料、整合归纳能力。注意前后知识点的联系。材料二中的“提倡民主”和“反对无产阶级专政”是本题的关键,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第(3)问以时政新闻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历史事件分析理解掌握的情况,材料中“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的时间是本题的揭示内容,第(4)问属于开放性题目,答案言之有理即可。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1)农业落后,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2)戈尔巴乔夫;影响:使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了急剧变化,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加速了苏联的解体。(3)1991年底,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方向,导致思想混乱,苏共垮台;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及苏共的专制特权,严重脱离了人民群众。西方国家对苏联长期实行“和平演变”战略等原因导致各加盟国宣布独立,苏联解体。(4)改革必需结合本国国情,制定恰当的政策;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保证社会主义方向,循序渐进,首先保持稳定,不能盲目变革。
题型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母题2] (09·江西)“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世界各国能否走同一种模式的发展道路取得成功呢 东欧社会主义国作出了回答( )
A.按照列宁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上了强国之路
B.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
C.走东欧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成功演变+
D.走改革开放之路,进行冷战
[解析] 社会主义的出现是世界的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建设模式,各国仿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结果都走了不少的弯路。
[答案] B
典题归类测训
题型1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5年中考精炼,看看以前怎么考
1.(06·濉溪)下列相关内容之间搭配不当的是21世纪教育网( )
A.1991年——苏联解体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领域之一——原子能
C.亚洲“四小龙”之一——印度
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瞎国公司的发展
2.(06·吉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二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因此。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1933年)
(1)材料一中苏联“社会主义”的建立得益于哪次革命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起到了什么作用 “苏联的模式”指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国家当时遇到了什么情况 是怎样“坚持下去”,并获得“新生和繁荣”的
(3)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资本主义,邓小平挽救了社会主义”,你是怎样理解的
3.(06·成都)1991年12月,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11个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标志着 ( )
A.东欧各国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B.独联体成立,苏联解体
C.“八一九事件”结束
D.立陶宛先宣布独立
4.(07·中山)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 )
A.戈尔巴乔夫推行错误路线和政策
B.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C.民族矛盾长久加深
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5.(08·成都)苏联解体的实质是( )
A.经济制度的变化
B.社会制度的变化
C.国家名称的变化
D.国家之间关系的变化
6.(08·江西)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这句话中“改死了”即指苏联解体。从实质上分析,苏联解体是( )
A.国家已经四分五裂
B.国家名称发生变化
C.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D.执政党失去了政权
7.(08·威海)1991尼娜l2月25日晚,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总统职务。这位领导人是(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8.(08·南京)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冲击的是( )
A.赫鲁晓夫改革
B.勃列日涅夫改革
C.戈尔巴乔夫
D.东欧巨变
9.(09·成都)1991年l2月底,俄罗斯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了克里姆林宫上空,苏联正式解体。结束苏联政权的最后一位苏共中央总书记是( )
A.斯大林 B.戈尔巴乔夫
C.叶利钦 D.赫鲁晓夫
2年模拟猜想,预测10考什么
1.(08·威海)导致苏联共产党下台、苏联解体的苏共总书记是( )
A.戈尔巴乔夫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叶利钦
2.(08·河南)戈尔巴乔夫是在什么事件后实际失去了控制国家权力的能力 ( )
A.“八·一三”事变 B.“八·一九”事件
C.十月革命 D.“九·一八”事变
3.(08·中山)导致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政治生活僵化
B.大国沙文主义政策的推行使国家陷入困境
C.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D.没有从根本上改革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4.(09·河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动荡的世界和困难重重的国内环境。有人比喻此时的苏联犹如一艘满载军火的航船,船体锈蚀,方向不明,动转缓慢,必须实行改革,以挽救这艘航船危亡的命运。可是,这名“船长”很不称职,缺乏一个大国领导人应有的胆略和能力,面对种种困难和压力,他仓促应对,在领导改革中出现种种失误和错误的导向,致使整个国家迷失方向,危机骤增,秩序失控。
材料二200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大部分篇幅论及经济,指出中国今年的宏观调控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将被控制在4.8%左右。“坚持稳中求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被确定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需要把握的原则之一。
请回答:
(1)1985年的苏联“犹如一艘满载军火的航船,船体锈蚀,方向不明,运转缓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戈尔巴乔夫“船长”很不称职指什么 “整个国家迷失方向,危机骤增,秩序失控”的表现是什么
(2)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是怎样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现代化建设开辟了道路
(3)结合上述两则材料中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状况,作为其中国家的公民之一,你会有何感想
题型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5年中考精炼,看看以前怎么考
1.(05·六盘水市课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明( )
A.资本主义优越于社会主义
B.苏联模式的失败
C.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已经过时
D.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2.(07·乐山)为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匈牙利积极进行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一度被誉为( )
A.“神奇的港口之国” B.“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C.“惊人的汉江之奇” D.“耀眼的东方之珠”
3.(07·芜湖)阅读下列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欧洲和亚洲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20世纪80年代,东欧各国的经济情况愈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东欧国家普遍外债负担沉重,通货膨胀。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摘自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2)从东欧剧变谈谈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国家的影响。
(3)东欧剧变的性质怎样
(4)东欧剧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4.(08·攀枝花)东欧剧变社会主义运动的暂时挫折。东欧剧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B.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
C.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D.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5.(09·河南)下列主题中,最符合20世纪50~90年代初苏联、匈牙利等国历史的是( )
A.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C.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2年模拟猜想,预测10考什么
1.(08·盐城)20世纪80年代,东欧剧变的客观原因是 ( )
A.长期照搬苏联的模式和管理体制
B.广大人民和党员对政府不满
C.西方国家对东欧实行“和平演变”战略
D.夕h债沉重,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2.(08·山西)20世纪80年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严重社会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
A.严重的经济困难
B.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C.政局动荡
D.外债沉重
3.(08·河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都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改革,走了不少弯路,他们先后进行了推进经济发展的改革,其中较为突出的是( )
A.波兰 B.捷克斯洛伐克
C.匈牙利 D.罗马尼亚
4.(09·青海)2008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发布的社会蓝皮书中指出:2008年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史上的新界标。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与东欧及苏联的剧变最能表明( )
A.社会主义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
B.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C.只有中国才适合走社会主义道路
D.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局部倒退和反复不会改变其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
参考答案
考点32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题型1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21世纪教育网
——5年中考精练——
1.C亚洲经济发展快的“四小龙”指的是新加坡、台湾、香港和韩国。
2.(1)俄国十月革命(或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斯大林模式(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罗斯福实行新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罗斯福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危机的损失;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等。邓小平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等。
3.B 4.D
5.B苏联解体,不是简单的国家的分裂,而是国家性质的变化,使其恢复到资本主义道路上去了。
6.C苏联解体,回复到资本主义道路上去。
7.C 8.A
9.B斯大林、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都是前苏联最高领导人或重要领导人,但苏联的最后的一位领导人是戈尔巴乔夫,他的错误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呢。
——2年模拟猜想——
1.A此题考查考生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BC为苏共解体之前的苏共主要领导人,D为俄罗斯总统,因此选A:
2.B本题考查对客观历史事实的识记能力。A、D都是发生在中国的事件,十月革命发生于l917年。戈尔巴乔夫是1985年才上台执政,1991的“八一九”事件后,戈尔巴乔夫实际失去了控制国家权力的能力。
3.D
4.(1)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僵化,苏联经济发展面临停滞局面;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政治改革使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了急剧变化;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2)政治方面加强民主建设,经济方面加强体制创新,加速发展科技等。(3)改革是国家进行调整的手段之一,但是在改革中必须要创新与发展,改革还要符合各国的实际情况,改革以不动摇国家执政党的领导与国家的社会制度为前提等。
题型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5年中考精练——
1.B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本质认识的理解分析能力。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次挫折,由于东欧、苏联高度集权、僵化的政治经济模式,最终导致政治制度的蜕变。
2.B
3.(1)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2)斯大林模式在二战后初期恢复和发展东欧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了作用,但以后这一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民的需求.导致东欧国家出现经济困难,社会矛盾日益加深,成为东欧剧变最深刻的社会根源。(3)性质:是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次严重挫折。(4)启示:①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③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实行依法治国。④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答出其中3点即可)
4.C 四个选项都是东欧剧变的原因,其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进而出现政治危机。
5.D 20世纪50一90年代,苏联、匈牙利等社会主义国家都在进行改革,但是都没有跳出斯大林模式的圈圈,改革失败后东欧和苏联剧变和解体,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2年模拟猜想——
1.C抓住“客观原因”来审题。
2.A 3.C 4.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8 页 (共 8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