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重涉信息海洋——深入了解因特网
学习目标:
了解因特网的概念、历史和功能
了解因特网的协议、IP地址和域名的含义
创设情景:
讲:网络世界给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方便,不了解网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知道使用网络就没有办法获取对我们有用的东西。甚至不熟练网络技术跟别人交流起来都变得困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了解因特网的有关知识。
板书:重涉信息海洋——深入了解因特网
概念:因特网,英文为internet,它是一个把世界上成千上万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巨大集合体。
主要功能:
利用因特网,我们可以阅读新闻,收发邮件,网上购物,观看电影,甚至还可以坐在家里与大洋彼岸的同学互相交流。
你们知道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吗?有没有想了解因特网的历史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因特网的发展历史进程。
板书:1.因特网的发展历史
讲:因特网起源于1969年,当时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署(ARPA)为了使一些不同地区的计算机能共享数据,以便开展研究工作,因而以一定的方式将这些计算机连接起来,这就形成了因特网的前身—ARPA网(阿帕网)。1980年ARPA又把ARPA网上运行的计算机以新的TCP/IP协议(相当于人们交流的语言,协议不同,语言不同没有办法交流信息)连接起来,这就是因特网的雏形。
ARPA网和TCP/IP技术的成功,使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认识到网络将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为了使科研人员可以共享过去只为军方少数人提供的超级计算机设施,1985年,NSF出资在全美建立了五大超级计算中心,并于1986年建立了一个名为NSFNET的高速信息网络。该网络互联了NSF的所有超级计算机,并接入了ARPA网。这样NSF网络便取代了ARPA网成为因特网的主干网,由于NSFNET面向社会开放,从而使因特网进入了以资源共享为中心的实用服务阶段。
这样,因特网开始迅速发展,很快走向了整个世界,因特网的发展促进了全球信息的快速交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因特网在中国的发展
过了几年直到1994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因特网连接,标志着我国正式加入了因特网。到1996年底,我们已形成了四大主流网络体系,分别是: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和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 )。
因特网的产生为人们提供了很多方便,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那么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什么服务呢?
板书:2.因特网服务
讲:因特网是一个涵盖极广的信息库,它的信息资源非常丰富,信息服务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下面介绍一下其主要服务,其主要服务为以下四种:
(1)万维网服务(WWW)
讲:平时我们所说“上网”“上网”一般指的就是享用“万维网”服务。常用的万维网浏览程序主要有:IE、Firefox、Opera、360、UC、傲游浏览器等等。
万维网是基于超文本(超文本是用超链接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超文本更是一种用户界面范式,用以显示文本及与文本之间相关的内容。)的,可以集合文本、图像、动画、声音等多媒体,而且还具有交互性。
讲:根据网络技术发展所出现的新万维网服务形式,例如:论坛、博客、微客等,这些服务更加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不仅是使用者,而且也是网络资源的创造者。
这是因特网的一种应用模式。下面我们再来看另一种服务模式。
(2)电子邮件(E-mail)伊妹儿
讲:电子邮件是因特网上的一项重要服务。电子邮件又叫电子信箱,它使我们能够跨越时间、空间的间隔,通过网络进行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的快速传递。再下来的服务有:
(3)文件传输服务(FTP)
讲:它可以在因特网上将一台计算机上的文件传送至另一台计算机上,它可以传输各种类型的文件,而且传输速度比较快。
第四种应用服务如下:
(4)远程登录(Telnet)
讲:远程登录是最早出现的因特网应用之一,它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远程计算机资源的共享,它提供了注册远程计算机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像使用本地计算机一样使用远程计算机。
讲:为了进一步了解因特网,我们还要有必要重点了解一下IP地址和域名知识。
板书3.IP地址和域名
讲:为了使世界上的每台计算机相互之间能进行通讯,计算机按照一定的规则挂上号码地址,这个地址就是IP地址。
讲:在因特网上,IP地址一般是由4组数字组成,每组数字介于0~255之间,例如:某台电脑的IP地址可以写成114.114.114.114,但是不能写成256.114.114.114。
讲: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台连上网络的计算机的IP地址都是唯一的,如果2台计算机之间的IP地址相同,则它们会发生冲突,使两台计算机之间没有办法正常联网工作。
(学生任务一:请同学们阅读一下知识体部分,对IPv4与IPv6的知识点进行了解)
讲:IPv4它采用32位地址长度,只有大约43亿个地址可被分配。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资源最终将被耗尽。
讲:为了扩大地址空间,人们发明了IPv6协议。该协议采用128位的地址长度,IP地址资源极其丰富。打个比方:地球上的每平方米可以分配1000多个IP地址。除了扩容地址以外,还有其它方面的利用优点。
讲:问题又来了,IP地址好记吗?有些人对数字是很头痛的。如果让你记一下这些IP地址,容易把他们记下来吗?如果不容易记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替代呢?
讲:由于Ip地址是一长串的数字,不方便人们记忆。所以人们用有意义的英文或者数字的组合(也就是域名地址)来标识计算机,与其IP地址一一对应,并用专门服务器(DNS服务器)来解释IP地址。
讲:域名系统呈层次结构,书写时采用圆点将各层次隔开,每一段都有特定的意义。例如:www.kepu.com.cn,这里www表示WEB服务器,kepu代表科普,com代表公司,cn代表中国。
老师给同学们简单讲解一下DNS服务器工作过程。
从结构上来看,总体可把因特网上的域名分成两类:
a、国际顶级域名;
b、国家代码顶级域名。
国家代码顶级域名列举
国际顶级域名列举
地区代码
国家名称
机构代码
适用机构
CN
中国
AC
科研机构
FR
法国
COM
工、商、金融等企业
UK
英国
ORG
非盈利性组织
JP
日本
NET
互联网络、接入网络的信息中心和运行中心
AU
澳大利亚
EDU
教育及研究机构
CA
加拿大
GOV
政府机关
ZA
南非
MIL
军队系统
(学生任务二:个人用户如何加入到因特网中,接受服务呢?让学生自习如何接入互联网的方式)
主要方式:
拨号入网
专线入网(光纤专线)
总结: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因特网的概念与发展历史,并介绍了因特网提供的四种服务,万维网服务、电子邮件服务、FTP服务、远程登录服务等,还重点讲解了IP地址和域名的相关知识,使我们对因特网有了大概的认识和了解。
练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