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童年的泥巴》名师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童年的泥巴》名师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27 17:2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童年的泥巴》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汉字,会写14个字, 能正确读写“往昔、无忧无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热爱生活。
3.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理解“风一样的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
1.认识13个汉字,会写14个字, 能正确读写“往昔、无忧无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热爱生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理解“风一样的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玩泥巴”的相关图片。
2.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愿望。
3.齐读课题《童年的泥巴》,观看图片。你觉得自己的童年生活快乐吗?有趣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作者的童年趣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读读课文,说说泥巴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哪些快乐。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本课的生字较多,而且有些还比较复杂,你能够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读:
昔 捏 盼 撒 丫 辫 袍 笨 眯 俏 媳 鲤 闸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辫 撒
5.小汉字们躲到词语中去了,你能找到它们吗?进行读词训练。
6.形近字组词练习:瓣 辫 辨 辩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导学: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走进作者的童年泥巴里。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泥巴写了孩子们的哪些活动?
预设:
捏泥人 赏泥物 泥烧烤 运河泥 唱童谣等
2.美美的读一读第三个自然段,说一说你喜欢这里的生活吗?
出示句子:
天蓝蓝,水蓝蓝,风轻轻,我们这些无忧无虑的乡下孩子终于盼来了放秋假的日子,三五成群撒欢儿奔向那片白亮亮的河滩。(读出孩子们欢快愉悦的心情。)
3.童谣:就是在儿童中间流行的歌谣,形式比较简短。
出示童谣:
(1)
捏呀捏,
捏个小巴狗,
摇摇尾巴跟娘走;
捏呀捏,
捏只大花猫,
捉了老鼠喵喵喵……
(2)
捏个金冠子,
穿上大红袍;
太阳出来早早早……
(3)
捏呀捏,
捏个大的你看看。
这个家伙力气足,帮助阿爸把田犁……
(读出童谣的韵律感!)
4. 朗读课文中赏泥人、赏泥物的部分看看应该怎样读通顺呢?
出示句子:
我们一帮小小子、小丫头尽兴地捏呀捏,没多久,活灵活现的泥人,泥物就摆满了一大片河滩:有笨头笨脑的大胖猪、温和顺从的小绵羊、机灵乖乖的长耳兔,有笑眯眯的老爷爷、瘪瘪嘴的老奶奶、俊俏的新媳妇。我们一个个咧着嘴,欣赏着自己的杰作,乐得直蹦高。(孩子们捏的泥人真是活灵活现,读一读它们的“美”)
5.朗读课文中泥烧烤的部分,读出扎进小河捉鱼的快意感受。
出示句子:饿了,累了,我们这些孩子自由妙法对付:“扑通扑通”扎进小河,在水草丛中随便抓摸几把,总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不是金闪闪的红鲤,就是黑亮亮的胡子鲇,要么捉了稻田里样的正肥的闸蟹、黄鳝。开膛破肚冲洗干净,把事先带来的食盐均匀地撒上,才来碧绿的荷叶裹了,挖了干净的红泥密封,然后投入一堆旺旺的野火中烧烤。时候差不多了,一缕缕奇异的香气直往鼻子眼儿里钻。这时,那边一伙送来了泥烤的鲜花生、老地瓜、青皮玉米棒子。在河滩上摆下野餐,我们一个个狼吞虎咽,吃得爽口舒心……
6.读好两句话。
(1)这风一样的日子哟!
(2)啊,童年的泥巴,那风一样的日子哟!
比较两个句子,看怎样才能读好。
预设:比喻句的修辞描写,写出了“玩泥巴”给孩子们带来的欢乐、感受童年时光的短暂与美好。
7.看一看爸爸妈妈的童年吧!
五、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流利。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我们在书写时一定要先把坐姿规范一下。请拿起你的钢笔跟老师一起写字吧!
观察结构要认真,
书写结构要正确,
正确占格很重要,
笔画正确不能少。
1.出示生字:梦、娘、材等14个生字。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小组合作,研究书写这些生字的注意事项。
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左窄右宽的字:娘、材、猪、媳、付、烤、狼、踩
左右相等的字:欣、鲤
上下结构的字:梦、犁、盐。
4、学生临习生字。教师巡回指导。预设:指导“踩”的偏旁;“辫”的左中右结构;“鲤、烤”的结构和笔画注意。
七、巩固练习
1、打开“基础训练-《童年的泥巴》”,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好多生字,有些要求会写的生字还比较难。你都记住了吗?让我们来看拼音写汉字吧!写得正确还不够哦,一定要写得端正、美观哦!
2.出示拼音,学习写词语。
小组评价书写情况。
3.出示认读汉字:要求试着组成词语记住它!
4.识字组词:踩、采、菜、彩
二、课文赏读
1.认真读一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泥巴写了孩子们的哪些活动?
2.学生讨论完成。
预设:捏泥人 赏泥物 泥烧烤 运河泥 唱童谣等
(一)唱童谣
1.找一找文中的“童谣”,想一想这些童谣唱出了什么内容呢?
2.你还会唱哪些童谣呢?
预设:白龙马、两只老虎等
(二)踩河泥、运河泥
1.美美的读一读“踩河泥”的内容,体会“踩河泥”的乐趣。
2.出示句子:天蓝蓝,水蓝蓝,风轻轻,我们这些无忧无虑的乡下孩子终于盼来了放秋假的日子,三五成群撒欢儿奔向那片白亮亮的河滩。
(1)“天蓝蓝,水蓝蓝,风轻轻”写出了什么:
预设:孩子们玩得环境优美。
(2)这一部分写出了孩子们的欢乐。
(3)专项词语:无忧无虑 自由自在 若隐若现
(4)白亮亮 白花花 黑乎乎 红通通
3.出示句子:河床大片大片裸露出来,积着一层层油汪汪的黑泥、红泥,这些泥巴黏性极好,是我们捏泥人、做泥哨的绝好材料。
(1)想一想:我们用踩好的河泥做什么呢?
4. 出示句子:我们光着小脚丫,在滑腻、舒适的泥里踩呀踩,踩出积在底下更黏的泥巴,一捧一捧运到河滩上。这一堆,那一堆,我们这些乡下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一双灵巧的小手捏过来捏过去,一边还咿咿呀呀地唱着脆生生的童谣……
(1)这些河泥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2)滑腻、舒适写出了孩子们的舒适和开心。
(3)“踩呀踩”是我们捏泥人之前的准备找工作。
(4)专项词语:咿咿呀呀 哗哗啦啦 淅淅沥沥
(5)脆生生 喜滋滋 乐呵呵
(三)捏泥人赏泥物
1.赏析课文中捏泥人、赏泥物的部分,看看小朋友们玩得多么开心啊!
出示句子:我们一帮小小子、小丫头尽兴地捏呀捏,没多久,活灵活现的泥人,泥物就摆满了一大片河滩:……
(1)“尽兴”写出了什么?“活灵活现”呢?
2.出示句子:有笨头笨脑的大胖猪、温和顺从的小绵羊、机灵乖乖的长耳兔,有笑眯眯的老爷爷、瘪瘪嘴的老奶奶、俊俏的新媳妇。我们一个个咧着嘴,欣赏着自己的杰作,乐得直蹦高。
(1)我们捏了什么泥人,什么泥物呢?
(2)它们是什么样的?
(3)“没多久”的意思是时间不长。
(4)还有那些词语也有这个意思呢,在文中找一找。预设:不长时间 眨眼功夫
(四)泥烧烤
1.赏析课文中泥烧烤的部分,读出扎进小河捉鱼的快意感受。
出示句子:饿了,累了,我们这些孩子自由妙法对付:“扑通扑通”扎进小河,在水草丛中随便随便抓摸几把,总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
(1)体会“破折号”的作用。预设:解释说明
2.出示句子:不是金闪闪的红鲤,就是黑亮亮的胡子鲇,要么捉了稻田里样的正肥的闸蟹、黄鳝。
(1)我们做“泥烧烤”的食材是什么?是怎样得来的?
3.出示句子:开膛破肚冲洗干净,把事先带来的食盐均匀地撒上,采来碧绿的荷叶裹了,挖了干净的红泥密封,然后投入一堆旺旺的野火中烧烤。
(1)我们做“泥烧烤”的准备过程是什么?具体的烧烤过程是怎样的?
4.出示句子:时候差不多了,一缕缕奇异的香气直往鼻子眼儿里钻。这时,那边一伙送来了泥烤的鲜花生、老地瓜、青皮玉米棒子。在河滩上摆下野餐,我们一个个狼吞虎咽,吃得爽口舒心……
(1)我们做好的“泥烧烤”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样知道的?预设:狼吞虎咽 爽口舒心等词语可以体会到。
(五)句子赏析
1.出示句子:顿时,满河道回想起清亮亮、脆生生的童谣,为秋日沉寂的田野平添了无限生机。
2.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3.美美的读一读这个自然段,你还读到了哪些“美”。
预设:色彩之美 声音之美 和谐之美
4.出示句子:这风一样的日子哟!
观察句子特点,进行句子仿写。
5.体会最后以自然段的作用:
预设:照应题目
呼应开头第二段
抒发对童年的眷恋之情
三、拓展延伸
1.讨论:泥巴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哪些欢乐?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2.同学们,在生活中你喜欢怎样的活动呢?说一说这项活动是怎样玩的?
3.你还记得自己学唱过得童谣吗?和同学交流交流。
4.“那风一样的日子”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童年的泥巴》”,一起来闯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