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6课 当人类还是野蛮人的时候
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讲述该亚与厄瑞思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公社与父系氏族公社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预习检测】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85-----P87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
1.人类起源于哺乳动物中的______。许多人类学家认为,约5万——100万年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_________是人类的始祖。距今约三四万年前的________,已经是现代意义上的人类。
2.目前世界上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人种。
3._________是人类早期出现的社会组织,在这种社会组织中,亲戚关系以_____计算,_____在生活中拥有较高地位。古代希腊神话中的______的故事,反映了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社会状况。大约距今一万年前农业出现以后,母系氏族公社开始向__________过渡,希腊神话中的__________的故事,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社会状况。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仔细观察上图,说说原始人的生活有什么特征?为什么具备这样的特征?
2.学习小组疑点、难点:
【归纳整理】学习本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请你列出本课知识结构。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一)选择题
1.根据人类学研究成果,目前已知的现代意义上的人类出现在 ( )
A.500万年前 B.170万年前 C.三四万年前 D.18000年前
2.目前世界上主要有黄种人、黑种人和白种人。人们划分不同人种的主要依据是 ( )
A.生活区域 B.婚姻状况 C.体貌特征 D.生活习惯
3.下列神话传说,能够说明人类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的是 ( )
A.该亚的故事 B.厄瑞斯忒的故事 C.亚当的故事 D.女娲造人的故事
4.古希腊神话中厄瑞思忒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的生活时期是 ( )
A.原始群居时期 B.母系氏族时期
C.父系氏族时期 D.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
5.2005年8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报道:研究人员使用一种新的显微镜分析技术,研
究了两种早期人类,其中一种就是南方古猿。他们生活的地区在今天的 ( )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美洲
6.两个白人、一个黑人、一个黄种人在辩论,主要有四种观点,你认为哪种是正确的 ( )
A.不同人种基因绝不相同 B.相同人种语言相同
C.相同人种居住在同一地区 D.不同人种智力和社会等级没有区别
(二)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史前人类进行了第一次大迁徙,人类学家们认为最早的人类从非洲走向世界,如从非洲向欧洲迁移,从非经西亚向东亚迁移,从亚洲向美洲迁移等。
材料二:15——16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开始第二次大规模的迁徙,从欧洲往美洲、大洋洲,从非洲往美洲迁移。这一时期,混血人种开始在美洲大量出现。
材料三:两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开始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迁徙,各大洲之间、大洲内部的迁移一直没有停止过。不同人种之间正在逐渐融合。
请回答:
(1) 世界不同的人种是怎样形成的?你认为人种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2)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你认为人们能否改变自己的肤色?请说明理由。
第17课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莫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佛教的产生和传播。
【预习检测】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90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
古埃及的母亲河是_________ ;古埃及文明大约形成于________ 年,其最著名的历史遗
产是______ ,它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2.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91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
两河流域,即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孕育了古代西亚的文明;大约在公元前1894
年,来自叙利亚草原的阿摩利人建立起________ 王国;其第六代国王_________ 在位期间
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即《_____________》。
3.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92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
古代印度的母亲河是___________ ;雅利安人在印度建立奴隶制国家以后,在社会上建立了界限森严的等级制度,即________ , 它把全社会成员以此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 属于统治阶级,_______ 、_______ 属于被统治阶级。
4.佛教的创始人是_________ ,时间是 _____ 。他反对_______ ,主张 __________ ;佛教后来成为世界性宗教,在___ 朝时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胡夫金字塔高146.5米,大约相当于40层摩天大楼的高度。塔基每边长230米,占地5.29万平方米。塔身用每块重约2.5吨的巨大石块砌成,据估算大约用了230万—250万块巨石。巨石在垒砌前可能经过研磨,十分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严丝合缝,连锋利的刀片也插不进去。……根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估算,修建胡夫金字塔一共用了30年时间,每年用工10万人。
材料二:佛教认为,神与人及众生都是平等的,社会上的不同种姓只是由于不同的职业分工形成的,而不是天生如此。佛教教义的核心是:人生一切皆苦,而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佛教的任务就是教导人们如何消除欲望而避免苦的因果。
请思考:
(1)根据材料一,谈谈你的认识?
(2)佛教主张与种姓制度有和不同?佛教为什么能够广泛传播?
2.学习小组疑点、难点:
【归纳整理】学习本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请你完成本课知识要点。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一)选择题
1.人们通常把孕育当地文明的河流比喻为“母亲河”。从这个意义上讲,古代埃及的“母
亲河”是 ( )
A.幼发拉底河 B.尼罗河 C.印度河 D.底格里斯河
2.“彻底消除和根绝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伤、苦难、不幸和绝望就一扫而光”,该教义出自 (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
3.当讲解员说:“他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时,我们能够知道“它”是 ( )
A.《罗马民法大全》 B.《查士丁尼法典》 C.《法理概要》 D.《汉谟拉比法典》
4.2009年5月9日,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举行了隆重的佛指舍利安奉大典,世界惟一的释迎牟尼真身指骨舍利,被永久供奉在刚刚落成的高达148米的合十舍利塔地下“大金塔”中。这里已成为世界亿万佛教信众心中的圣地。佛教的起源地是 ( )
A.耶路撒冷 B.古希腊 C.古印度 D.麦加
5.在古老的印度,人们传说诸神分割原始巨人普鲁沙是,他的口、手臂、腿、脚分别产生不同的人,在这些人中,地位最高的是 ( )
A.刹帝利 B.婆罗门 C.首陀罗 D.吠舍
(二)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在古代印度的城市里,经常会听到一阵阵的敲击瓦罐的声音,路上行人就会像要避开瘟疫一样纷纷躲在路旁。同样是人,他们却被看成是不可接触的“贱民”。就连死了,也要埋到人迹不到的地方。
材料二:第一九六条 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二00条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第二0五条 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汉谟拉比法典》
读后思考: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 它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告诉我们《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什么?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约相当于现在的伊拉克共和国所处的位置,你知道这个地方战争频发与地理位置有什么关系吗?
第18课 蓝色的地中海文明
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了解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情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2.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预习检测】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94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
西方文明的摇篮是_____。希腊的地理环境,使其粮食供给只能依赖_______ ,用自己生产的葡萄酒和橄榄油换回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城邦狭小,使希腊人经常向海外_____ 。发达的_______ ,频繁的_______ 和_______ ,使希腊人一开始就不同于古代东方的农业民族。
作为希腊文明的继承者_____ 基本保持了希腊文明的特点,具有更多的_______ 成分和拥有____ 的政治体制。
2.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95-----P96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
在希腊一百多个城邦中,最著名的是_____ ,因为有比较健全的______,故被誉为“___________”。在_______时代,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极盛。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其中,最高权力机关是_______。雅典民主政治积极性表现在____________,消极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96-----P98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
公元前___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在向地中海扩张的过程中,罗马与商业强国迦太基爆发_________,结果胜利,使罗马变得空前强大和繁荣,但是同时也为后来的衰败埋下了隐患。公元前___年,罗马的_____建立了罗马帝国。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材料:近海,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文化学术发达,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自由、平等的观念;好奇多思,渴求知识,善于批判的民族精神。
(1)上述材料反应的哪一古代文明?
(2)请说出该文明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特点。
(3)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风貌,孕育了众多的思想文化巨人。请说出你知道的该古代文明中的著名思想家、科学家和他们的成就。
(4)创设情境是我们学习历史体验历史的有效方法。上述材料用了哪种创设情境的方法?还可以有哪些方法,说说看。
2.学习小组疑点、难点:
【归纳整理】学习本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请你列出本课知识结构 。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一)选择题
1. 有人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 )
A.古代埃及 B.古代雅典 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
2. 下列关于伯里克利当政时期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B.伯里克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
C.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D.雅典所有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3.下列标题,不符合“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选题的是 ( )
A.金字塔的国度 B.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峰
C.种姓制度的产生 D.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4. 伯里克利时代的公民巴斯塔和妻女居住在雅典的一个小山村,作为一家之主的巴斯塔 ( )
A.因家庭贫困被禁止参加公民大会
B.妻子参与国家议事期间,在家照顾女儿
C.因担任政府公职获得补贴
D.与妻子一起参与国家议事时,把女儿托付他人
(二)材料解析题:
长时间以来,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褒贬不一,下面是几个同学的不同看法,谈谈你的见解。
生1: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制度。比如,陪审法庭制度就很先进,可以使法律的实施更公平。
生2:还有,任何人都有担任议员的机会,参与国家管理。
生3:不对,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享有这些权利,只有少部分公民才可以享有。
生4:我觉得,古代的典章制度未必能适合现在的社会。
第19课 “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
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了解伊斯兰教的产生与传播。
【预习检测】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101“善于模仿的民族”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关于
日本大化改新的表格:
内容 意义
政治 中央
地方
经济
2.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101——102“‘安拉’的使者”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________ ,创立地点是______ ,宣扬________为宇宙间唯一真神,并宣称__________ 是其使者,信仰伊斯兰教者被称________ ,其经典是__________ 。伊斯兰教的创立对于统一阿拉伯各部落,建立阿拉伯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3.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102——103“大漠中的帝国”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穆罕默德率领信徒打败了麦加贵族,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___ 。公元632年,穆罕默德病逝,其继承者将其创立的阿拉伯国家扩张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_________ 。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阅读下列材料:
据中学历史在线事实新闻频道消息:关塔那摩美军亵渎《古兰经》行为已在多个国家引发示威,示威者纷纷谴责美军对《古兰经》的亵渎行为,并要求美国向所有穆斯林道歉。2005
年5月13日,巴勒斯坦穆斯林参加在加沙地带北部城镇贾巴利亚举行的抗议活动。
请回答:
(1)“穆斯林“指哪个群体?其含义是什么?《古兰经》主要记述谁的话语和思想?
(2)美军亵渎《古兰经》的行为,为什么会在多个国家引发示威活动?你如何评价美军行为?
2.学习小组疑点、难点:
【归纳整理】学习本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请你列出本课知识结构。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一)选择题
1.善于模仿是日本民族的特点,日本大化改新仿照的中国制度是 ( )
A.秦汉制度 B.隋唐制度 C.宋元制度 D.晚清制度
2.在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中,起到“旗帜”作用的是 ( )
A.伊斯兰教 B.道教 C.佛教 D.基督教
3. 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 ( )
A.幕府政治统治的建立 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C.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D.天皇制度的建立
4.下列关于穆罕默德的活动,表述正确的是 ( )
①创立伊斯兰教 ②打败麦加贵族
③建立第一个阿拉伯国家 ④建立阿拉伯帝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公元6世纪下半叶,圣德太子派遣大量使节出使中国,全面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646年,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一系列改革,改革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隋唐政治经济制度的模仿。
材料二: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日本是怎样对待先进的外国文化的?日本对外国文化的这种态度对日本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的大帝国是指哪一个国家?它是如何对待外国先进文化的?导致了什么后果?
(3)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外国文化?
第20课 西欧的基督教文明
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2.了解基督教的产生和传播。
3.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预习检测】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106-----P107“公爵与骑士的由来”内容,思考并
完成下列题目:
____是法兰克王国著名的一个宫相,他进行了一次著名的改革,史称____________。改革内容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西欧的____
____________,核心是_________。在________的基础上,西欧形成了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____是第一等级,之后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在西欧______ 是一个男人的梦想和最高荣耀。
2.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107-----P108“欧洲的精神领袖”内容,思考并完成关于基督教的表格内容:
时间 地点 创始人 教义 经典 影响 教皇国由来
3.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108-----P109“中世纪的花朵”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
1112年,为了维护城市自治权 ,法国_____人民发动起义,最终胜利。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有:在经济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政治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观察会下面两组图片:
唐都长安城市平面图 意大利著名城市佛罗伦萨
请回答:
(1)从职能来看,中古西欧封建城市与古代中国城市有何不同?
(2)想一想,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有什么历史意义?
2.学习小组疑点、难点:
【归纳整理】学习本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请你列出本课知识结构。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一)选择题
1.构筑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典型事件是 ( )
A.日耳曼人入侵 B.查理·马特改革 C.矮子丕平献土 D.罗马教廷建立
2. 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是 ( )
A.封建君主 B.大封建主 C.罗马教廷 D.当时最富裕的商人
3.截至2005年4月,联合国共有会员国191个。另外,又2个常驻联合国观察员国:
梵蒂冈和巴勒斯坦。梵蒂冈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国家,得益于 ( )
A.梭伦改革 B.基督教产生 C.查理·马特改革 D.丕平献土
4.2005年5月,加拿大《星岛日报》报道:19名华裔青年获加拿大安大略省爱丁堡公
爵青年挑战奖。这则报道中提到的“公爵”,在古代西欧封建贵族制度中属 ( )
A第一等级 B第二等级 C第三等级 D第四等级
5. “圣诞节”、“复活节”是西方纪念耶稣的传统节日。他们与下列哪种宗教有关( )
A.佛教 B.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道教
(二)材料解析题:
观察下面三幅图片
(1)请说出三幅图所反映的宗教派别及其创始人和主要教义。
(2)学习三大宗教以后,有的同学说“宗教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是一面旗帜”;有的同学说“宗教阻碍了社会发展,是麻痹人民的精神工具”。据此,谈谈你对中宗教的认识。
第21课 古老帝国的悲剧
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_____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了解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产生与传播。
【预习检测】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111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
公元____ 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因其首都旧名为拜占廷,故称“__________”。 1453年,土耳其攻占_______ ,古老的千年帝国灭亡。
2.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112-----P113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
拜占庭帝国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仍然保持着他的繁荣,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世纪,古老的拜占廷帝国却轰然倒掉,其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拜占庭帝国的兴衰给我们留下许多重要启示,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由于拜占廷帝国地处亚、欧、非三大洲的交界,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以西方古典文明的保存者姿态,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然而,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无视西欧城市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廷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最终把拜占廷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请思考:
(1)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拜占廷帝国为什么会依然“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后来为什么“湮灭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中”?
(2)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命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你觉得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4)本课学习所得对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我们的自身全面发展分别有何启示?
2.学习小组疑点、难点:
【归纳整理】学习本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试着构建本课的知识结构。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一)选择题
1.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其首都在 ( )
A.巴格达 B.君士坦丁堡
C.罗马 D.曼彻斯特
2.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三面环水,背靠大陆,地势十分险要;加上帝国多年来的构筑经营,城防工事十分坚固,真可以说是铜墙铁壁,固若金汤。然而,就在_____ 年,他竟然出乎意料的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攻破。
A.395 B.476
C.1453 D.1500
3.下列不是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 ( )
A.开放宽容 B.内部矛盾重重
C.国力衰弱 D.狭隘保守
5.拜占庭帝国的灭亡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是( )
A.国家分裂必然导致灭亡
B.固步自封必然会被历史淘汰
C.过节要发展必须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D.封建制度必然会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
(二)材料解析题:
6.拜占廷帝国灭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陶醉在过去的辉煌当中,闭关自守,无视其他优秀文明的发展而导致落后。对此,你想说点什么?
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
_________(大河)——________(古国)——__________(标志)
__________(大河)——________(古国)——______________(标志)
_____________(大河)——_________(古国)——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古中国_________________(标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