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撑”,认知多音字“解”,正确读写“不解、踪迹”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理解故事内容。
3朗读古诗,感悟古诗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个生字“撑”,认知多音字“解”,正确读写“不解、踪迹”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话说诗歌。
同学们,我们中国的诗歌发展从《诗经》开始,发展到现在有3000年的历史了,在这其中延伸出了多种诗歌内容,说一说你了解到的诗歌。
学生自由表达。
2.预设:田园诗 边塞诗 山水诗
3.老师介绍:还有一种描写儿童生活的诗。
二、整体感知
1.听老师范读诗歌,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自由朗读三首诗。
出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读出节奏。
(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3)图文对照,想象诗中描绘的生活场景。
3.依次出示诗歌,指导学生读好节奏。
预设: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4.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努力把诗歌读得流利,有感情。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撑
领读生字,注音拼读。给“撑”字组词。
2.你认为哪些词语的意思比较难懂,小组内相互质疑解答。
3.认知“解”的多音。
四、朗读诗歌
1.这三首诗分别描写了什么样的生活场景?
预设:
小朋友钓鱼、小朋友偷采白莲、小朋友在山间和客人说话。
学生根据图片想象情景。
2.小组合作朗读诗歌,读出诗中的美景。
小组同学说一说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读出诗中儿童生活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体会世人对孩子的喜爱之情。
3.根据课后的注释,想一想诗歌的意思,画出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
4.出示图片,配图朗读。
五、背诵诗歌
小组检查背诵诗歌,全都可以背诵的小组展示背诵成果。
六、了解诗意
(一)选择一首你最喜欢的诗歌说一说诗歌的意思。并且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预设:
1.参考课后注释。
2.借助工具书。
3.加入自己的想象。
(二)抓住关键词,理解诗中意。
1.赏析《池上》
(1)《池上》中你看到了哪些场景?
(2)预设: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偷:背着人
(4)不解:不知道
(5)抓住关键词,说说诗中儿童。
预设:
“偷采白莲回”——调皮
“不解藏踪迹”——天真
2.赏析《寻隐者不遇》
(1)《寻隐者不遇》中你看到了哪些场景?
(2)预设: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童子:没有成年的小孩儿。
(4)言:回答,说
(5)处:行踪,所在
(6)抓住关键词,说说诗中儿童。
预设:
“言师采药去”——热情
“云深不知处”——无奈
(三)赏析《小儿垂钓》
(1)《小儿垂钓》中你看到了哪些场景?
(2)预设: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稚子:年龄小的儿童。
(4)映:遮映。
(5)抓住关键词,说说诗中儿童。
预设:
“路人借问遥招手”——专注
“怕得鱼惊不应人”——专注
七、赏析诗歌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中儿童多姿多彩的生活,感受诗人对孩子的喜爱。
2.选择一首诗歌,进行小组研讨,然后派代表展示学习成果。
提示:你能不能说得跟诗一样美呢?注意表述的语言美。
3.我是现代小诗人,我的语言也很美。试着用自己的语言重塑诗歌。
4.把你认为诗中最美的句子写到小本本上。能告诉我你选的佳句吗?我们来分享一下选择的理由吧!
八、主题阅读
1.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说一说,大家来交流一下.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诗歌。
2.老师这里还有几首古诗也是关于美景的,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品一品。
出示诗文《村居》、《清平乐·村居》。
学生自读诗歌,说一说诗中的情,诗中的儿童生活。
九、作业布置
1.抄写本课生字,规范、端正、整洁。
2.小组合作,试着背诵诗歌
十、巩固提高
打开“基础训练/阅读训练——《古诗三首》”,一起来闯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