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 太空生命的探索(二)——插入图表和多媒体对象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三课 太空生命的探索(二)——插入图表和多媒体对象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9-03-27 17:27: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太空生命的探索(二)
——插入图表和多媒体对象
一、教材分析
《太空生命的探索(二)》是教材第一册第十三课内容,也是计算机操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完前面PPT基本操作后,是对PPT应用的更进一步学习,其中幻灯片的操作是信息技术中基本的操作,图表和多媒体的应用使观众更具吸引力,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经常用到,也为后面课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在PPT中插入图表和影片操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探索意识,通过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PPT中插入图表、多媒体文件。
难点:图表的设置,支持的多媒体文件格式。
四、教学准备:
软件:PowerPoint 2003
教学环境:多媒体机房
资源:《太空生命的探索》演示文稿 视频文件 音频文件
五、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样例幻灯片《太空生命的探索》
提问:这个幻灯片包含哪些元素?
这个演示文稿看了之后有什么感想?(跟上一节做的幻灯片相比较,有哪些优点)
/
观看样例幻灯片
讨论、思考幻灯片除了可以添加图片和文字外,还可以添加哪些元素让幻灯片更加生动与直观?
通过播放样例幻灯片和讨论,引起激发学生对文稿中电子图表、多媒体对象的应用兴趣。
自主探究与交流协作
一、教师演示:插入图表
打开《太空生命的探索》数据的幻灯片
方法一:“插入”-“图表”,在出现的Excel表格中输入相关数据-关闭Excel表格
方法二:选择图表版式
二、教师演示:插入视频
“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影片”
提示:注意视频文件格式,常用的视频格式:avi,mpg,asf,wmv,不支持Real的rm,ra,rmvb等格式
/合理选择播放方式,合理缩放影片画面大小
三、学生演示:插入声音(可参照书本第66页,类同插入视频操作)
必要时教师可提示
学生看教师演示操作,在自己的幻灯片插入图片和视频。
(思考分析要插入的图表内容、类型等要素,运用EXCEL中插入图表的方法进行知识迁移。
依次分析要插入的视频、音频任务,运用WORD中插入图片的方法进行知识迁移。
通过以上三个操作任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协作的能力,学会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图表、视频、音频及有关设置,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深入探究学习
/
教师打开“自定义动画”对话框:(介绍常用的几个选项卡)
顺序和时间
幻灯片的放映顺序及动画相应模式或时间
多媒体设置
打开新课引入时的2个文件,比较不同的设置出现的不同效果
效果
图表效果
提示:单击“预览”,可以看到设置的动画播放的效果
/
按进展情况做相应的示范指导和学生演示完成,并归纳相应的操作过程。
尝试对自己的幻灯片进行“自定义动画”。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学生学会真正“自定义动画”
作品评价
要求学生上交作业,从中选择几份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按照内容是否到位、结构是否合理,播放是否协调等作为评价标准。先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师生以发展的眼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一一作出合理的评价。
认真评价自己和同班同学的作品,思考作品的闪光点和需改进的地方
通过评价,使学生明白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很成功,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促进其不断进取不断发展。
小结
图表的插入
多媒体文件的插入,注意支持文件的格式
动画设置可以改变演示文稿的放映效果,但要恰当运用,符合人们的观看习惯
学生听教师小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思考自己学会了吗。
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