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经济效益分析表——表格制作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课 经济效益分析表——表格制作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9-03-27 17:2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课 经济效益分析表——表格制作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表格组成的各元素。
学会在word中创建表格并能输入数据;
熟练掌握表格的基本修改:增删行列、合并单元格、绘制斜线表头;
会利用表格对数据进行分析。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中表格应用实例”,学习表格中行、列、单元格的概念;
通过设计不同城市空气质量分析表,学会表格的创建,数据的输入,修改表格的方法;
通过城市空气质量表格数据的分析,了解各个城市的空气质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设计城市空气质量分析表,体验word表格的作用。
通过对不同城市空气质量的分析,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课前
准备
1.多媒体课件制作
2.各城市空气质量数据的搜集、帮助文档的制作、教学课件的制作。
教学策略
1、 任务驱动法
2、 演示法、小组协作等方法
教学
重点
表格的基本修改:增加,删除行列、合并单元格、斜线表头的制作。
教学难点
根据现有数据,设计表格。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一、导入
1.谈话导入,引出话题:
师:大家知道人类生存的三大基本要素吗?
师:三大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哪个?
师:你有没有关注过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呢,你知道我们国家的空气质量的情况吗?
(如学生回答“有”,可让其讲一讲他是如何关注空气质量的。否则进入第二环节)
2.出示“2010年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情况”。
师:老师从网上找到了一些资料,是关与2010年我国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的,通过阅读这份资料你能马上告诉老师宁波的空气质量在五个城市中能排第几名吗?
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表达这些信息呢?
师:今天我们就尝试用表格来展示这些信息。
回答:空气,水,食物。
回答:空气
回答:有或没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学生需要较长阅读时间才能回答或答案有分歧。
回答:表格
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新课导入
一、表格的基本知识
在我们开始制作表格以前老师先来考一考大家,看看大家对表格了解多少。
问题一:平时你都见过那些表格呢?

出示一张表格
问题二:表格是由那些元素组成的?
回答: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列车时刻表。
回答:行,列,单元格
回顾表格知识点,为后续任务做铺垫。
新课教学
二、实践操作
任务一:分析资料,创建表格,输入数据
师:我们一起来阅读材料,想一想要呈现这份资料需要一张几行几列的表格。
问题一:资料中介绍了几个城市啊?
问题二:每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分为几级呢?
问题三:那么我们需要几行几列的表格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行标题,列标题,表头)

师:接下来我们使用word来制作这份表格,请大家根据资料在word中创建表格,并输入行标题,列标题、数据。

师:我们请一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他是如何创建表格的。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任务二:修改表格
师:大家觉得城市空气质量的检测结果会受到监测天数的影响吗?
师: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在表格中加入这项内容呢,请大家修改表格加入“监测天数”。
师:请同学演示。
师:每个城市的监测天数都是一样的,在填写数据的时候我们只需要一个单元格就可以了,那么我们把5个单元格合并成一个吧,这样能提高我们数据输入的效率。

任务二:完善表格
师:行标题和标题我们都已经填写好了,接下来我们来把表头制作好
尝试绘制斜线表头:
方法1:使用表格菜单中的“绘制斜线表头”。
方法2:直接绘制,表头中的文字用文本框输入。
回答:5个
回答:3个
回答的表格行列数
学生实践
学生演示
学生演示
或教师演示。
回答:会
学生实践
学生演示
学生实践
学生自主尝试探究,教师提供帮助文档,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师生共同讨论,学生形成分析表格的意识,突破难点。
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需要来修改表格。引导学生掌握合并单元格方法。
考虑到时间问题将制作斜线表头则作为本节课的附加任务。
新课教学
作业提交
保存作品,文件名为“学号.doc”,上交作业。
作品欣赏
展示学生提交的作品,并点评。
提交作业
欣赏作品
总结
?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到了那些知识?
师:通过表格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各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相信大家最关注的还是宁波的空气情况,从数据对比来看,我们宁波的空气质量只能排在第五位,看来宁波的空气质量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我们当然希望宁波的空气质量会越来越好,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师:大家回答的非常好,要让我们身边的空气越来越好,这就要求我们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时时注意“节约”“,低碳”,为家乡的环境保护出一份力。
回答提问。
回答:节约环保,低碳生活。
归纳总结。深化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