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核能检测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核能检测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3-27 17:4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2第三章核能检测题(含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一质子束入射到静止靶核上,产生如下核反应:,p、n分别为质子和中子,则产生新核的核子数和电荷数分别为  
A.27和12 B.27和14 C.28和13 D.28和15
2.两个原子核可聚变成一个原子核,核反应方程为已知的质量为,的质量为,的质量为关于它们质量间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A.2? B.
C.2? D.2?
3.铀238吸收中子后变成铀239,铀239是不稳定的,经过两次β衰变,变成钚239,则钚239核相比于铀239核( )
A.少2个核子 B.少2个质子
C.少2个中子 D.少2个电子
4.原子弹威力巨大,其主要原料有铀和钚,若有一铀原子核发生了如下的裂变反应:则可能是  
A. B.
C. D.
5.太阳能是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人们正大力推广和使用太阳能。太阳的巨大能量是由于太阳内部所发生的一系列核聚变反应形成的。太阳内部所发生的核反应可能是  
A. B.
C. D.
6.一个原子核经过6次衰变和4次衰变,最后变成稳定的某种原子核,衰变后,原子核中的中子共减少  
A.12个 B.4个 C.10个 D.16个
7.关于、、三种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射线都带电
B.三种射线都是电磁波
C.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D.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8.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放出一个电子,这个电子  
A.原来是原子的外层电子
B.原来是原子的内层电子
C.是在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化为中子时产生的
D.是在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
9.下列有关原子核和量子论初步的内容,正确的是  
A.光的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光的粒子性越明显
B.卢瑟福用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内存在中子
C.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某放射性元素经过3次衰变和2次衰变,变成一种新原子核,新原子核比原来的原子序数减小5
10.重水堆核电站在发电的同时还可以生产出可供研制核武器的钚,这种钚239可由铀经过n次衰变而产生,则n为  
A.2 B.239 C.145 D.92
11.科学家在研究某两个重离子结合成超重元素的反应时,发现生成超重元素的原子核经过6次衰变后的产物是则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为  
A.112、265 B.112、277 C.124、259 D.124、265
12.下列关于原子核的衰变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射性元素一次衰变可同时产生射线和射线
B.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新核的化学性质不变
C.随着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其半衰期也在变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跟它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
13.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粒子组成夸克带电量为,d夸克带电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
B.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
C.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
D.质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
14.为纪念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巨大贡献,联合国将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对于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万能方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
B.根据可以计算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C.中的E表示发生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m是参与核反应的核子的总质量
D.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一个氘核时释放能量,表明此过程出现了质量亏损
15.如图,铅盒A中装有天然放射性物质,放射线从其右端小孔中水平向右射出,在小孔和荧光屏之间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打在图中a、b、c三点的依次是射线、射线和射线
B.射线和射线的轨迹是抛物线
C.射线和射线的轨迹是圆弧
D.如果在铅盒和荧光屏间再加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则屏上的亮斑可能只剩下b
16.在威耳逊云室中,关于放射产生的射线径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于射线的能量大,更容易显示其径迹
B.由于粒子的速度大,其径迹粗而且长
C.由于粒子的速度小,更不易显示其径迹
D.由于粒子的电离作用强,其径迹直而粗
17.关于、、三种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B.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C.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D.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18.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
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有关
C.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
D.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放出、和三种射线
19.在存放放射性元素时,若把放射性元素置于大量水中;密封于铅盒中;与轻核元素结合成化合物则
A.措施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B.措施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C.措施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D.上述措施均无法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20.根据电磁波谱从下列选项中选出电磁波的范围相互交错重叠、且频率顺序由高到低排列的情况
A.伦琴射线、紫外线、可见光 B.伦琴射线、紫外线、红外线
C.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 D.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
评卷人
得分
二、多选题
21.(题文)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一种可能的裂变反应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原子核中含有140个核子
B.X原子核中含有86个中子
C.因为裂变时释放能量,所以裂变后粒子的总质量数增加
D.因为裂变时释放能量,所以裂变后粒子的总质量数减少
22.大量释放核能的过程一定是  
A.由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
B.由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原子核
C.由某些轻核结合为质量较大的原子核
D.由某些重核分裂为中等质量的原子核
23.某原子核的衰变过程是,符号表示放出一个粒子,表示放出一个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C比核B的中子数少2
B.核C比核A的质量数少5
C.原子核为A的中性原子的电子数比原子核为B的中性原子的电子数多1
D.核C比核A的质子数少1
24.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是人们利用原子能的两种主要途径,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聚变和裂变过程都有质量亏损
B.是聚变
C.是裂变
D.是聚变
25.原子核X发生衰变后变成Y核,Y核吸收一个中子后生成Z核并放出一个粒子,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X核比Z核多一个中子
B.X核比Z核多一个质子
C.X核的质量数比Z核质量数大3
D.X核的电荷数比Z核电荷数多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26.用中子轰击锂核反位,产生氖和粒子并放出的能量则该核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上述反应中的质量亏损为______ 电子的电荷量C.真空中的光速,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7.经典相对性原理:________规律在任何________中都是相同的.还可以表述为:在一个________内进行的任何力学实验都不能判断这个________是否相对于另一个惯性系做匀速直线运动;或者说,任何惯性参考系都是________的.
28.核反应堆中的燃料是________.用石墨、重水等作为________,使裂变时产生的中子速度减小,易于被铀核吸收.用镉棒来________,以控制反应的________,再用水等流体在反应堆内外循环流动,传输反应中产生的热量.
29.质子的质量mp , 中子的质量为mn , 它们结合成质量为m的氘核,放出的能量应为________(真空中的光速为c)
30.科学家用质子轰击锂核的实验来验证“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已知质子轰击锂核能产生两个α粒子,mLi=7.016u,mH=1.0078u,mHe=4.0026u,1u相当于931.5MeV,则此核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此核反应释放的核能为________?MeV(保留3位有效数字).
评卷人
得分
四、解答题
31.1926年美国波士顿的内科医生卢姆加特等首次应用放射性氡研究人体动、静脉血管床之间的循环时间,被誉为“临床核医学之父”氡的放射性同位素有27种,其中最常用的是,经过x次衰变和y次衰变后变成稳定的.
求x、y的值;
一个静止的氡核放出一个粒子后变成钋核,已知钋核的速率,试写出该衰变方程,并求出粒子的速率.
32.物理学家们普遍相信太阳发光是由于其内部不断发生从氢核到氦核的核聚变反应根据这一理论,在太阳内部4个氢核转化成一个氦核相两个正电子并放出能量已知质子质量,粒子质量,电子质量其中u为原子质量单位,且lu相当于.
写出该核聚变的反应方程;
一次这样的核反应过程中释放出多少兆电子伏特的能量?保留4位有效数字
33.静止的核俘获一个速度的中子而发生核反应,生成两个新核已知生成物中的一个新核为,它的速度,其方向与反应前中子速度方向相同.
写出上述反应方程;
求另一生成物的速度.
34.太阳现在正处于主序星演化阶段它主要是由电子和H、等原子核组成维持太阳辐射的是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核反应方程是:释放核能,这些核能最后转化为辐射能.
已知质子质量,氦核的质量,电子质量,光速试求每发生一次上述核反应所释放的核能;
用上述辐射中产生的波长为400nm某一单色光去照射逸出功为金属材料铯时,能否产生光电效应?若能,试求出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普朗克常量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质子的电荷数为1,质量数为1,中子的电荷数为0,质量数为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X的质子数为,质量数为.故选:B。
2.B
【解析】
【详解】
有质量亏损,反应前的质量大于反应后的质量,即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C
【解析】
铀239是不稳定的,经过两次衰变,变成钚239,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多2,即质子数多2,可知中子数少2.同位素的电荷数相同,质量数不同,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发生衰变,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多1,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上中子数.
4.A
【解析】
【详解】
根据核反应的特点可知,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和电荷数都守恒;由题,反应前的质量数:,电荷数:
A项:质量数:,电荷数:可知质量数与电荷数都守恒,故A是可能的;
B项:质量数:,质量数不守恒;电荷数:,电荷数也不守恒故B错误;
C项:质量数:,质量数不守恒;电荷数:电荷数守恒,故C错误;
D项:质量数:,电荷数:,电荷数不守恒故D错误;
故应选A。
5.A
【解析】
【详解】
聚变反应是质量较轻的核聚变生成质量较大的核,由题目知A正确,而B是人工转变核反应,C是裂变反应,D是衰变反应,故选:A。
6.D
【解析】
【分析】
α衰变的过程中电荷数少2,质量数少4,β衰变的过程中电荷数多1,质量数不变,质量数等于核子数,等于中子数加上质子数;
【详解】
α衰变的过程中电荷数少2,质量数少4,β衰变的过程中电荷数多1,质量数不变,则质量数少6×4=24个,电荷数少6×2-4=8个,中子数+质子数=质量数,则中子数少16个,故D正确,选项ABC错误。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α衰变、β衰变的实质,知道核子数等于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和。
7.C
【解析】
【分析】
α射线是氦核流,β射线是电子流,γ射线是电磁波,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详解】
A、α射线是氦核流,β射线是电子流,γ射线是电磁波,故AB错误; C、三种射线中,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穿透能力最弱,故C正确; D、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故D错误。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三种射线的实质,以及知道各种射线的穿透能力、电离能力等。
8.D
【解析】
【分析】
本题较简单,根据β衰变的本质来判断即可;
【详解】
在β衰变中,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同时释放一个电子,故ABC错误,D正确。
【点睛】
本类问题要求对原子物理的基础知识能熟练掌握,主要考查β衰变的特点,在β衰变的过程中,质量数不变,核电荷数增加1个的特点。
9.A
【解析】
【分析】
根据公式:即可判断出光子的能量与波长之间的关系;掌握衰变和衰变的衰变实质以及电荷数和质量数之间的关系;
【详解】
A、根据公式:可知,光的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光的粒子性越明显,故A正确; B、卢瑟福用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故BC错误; D、某放射性元素经过3次α衰变和2次β衰变,质子数减小2×3+1×2=4个,变成一种新原子核,新原子核比原来的原子序数减小4.故D错误。
【点睛】
考查光子的能量、α粒子散射实验的作用、α衰变与β衰变,结合这个过程中释放出的α粒子和β粒子,分析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变化即可,注意减少的质子数等于减小的原子的序数。
10.A
【解析】
【分析】
β衰变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并产生一个电子的过程,即发生β衰变时衰变前后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写出衰变方程即可;
【详解】
β衰变的过程中,质量数不变,核电荷数增加1个
所以衰变为的方程为:
所以: 故:,故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β衰变的特点,在β衰变的过程中,质量数不变,核电荷数增加1个的特点,写出衰变方程即可。
11.B
【解析】
【分析】
根据α衰变的特点;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之间关系,正确利用衰变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解决有关问题。
【详解】
每经过一次α衰变质量数少4,质子数少2,经过6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少24,质子数减少12,超重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故B正确,AC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了原子核的组成以及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在衰变方程中的应用,对于这些基础知识,注意平时加强理解与练习。
12.D
【解析】
【分析】
放射性元素一次衰变不可能同时产生α射线和β射线;根据原子序数是否改变判断化学性质是否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跟它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
【详解】
A、放射性元素一次衰变不可能同时产生α射线和β射线,只可能同时产生α射线和γ射线或β射线和γ射线,故A错误; B、放射性元素发生α衰变,电荷数少2,原子序数发生改变,化学性质改变,故B错误; C、半衰期的大小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随着元素的衰变,半衰期不变,故C错误;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跟它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故D正确。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衰变的实质,以及知道影响半衰期的因素。
13.C
【解析】
【详解】
由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设质子中u夸克、d夸克个数分别是x、y,x、y取正整数,则有:,解得:、;设中子中u夸克d夸克个数分别是m、n,m、n取正整数.,解得:、,故选C.
【点睛】
该题属于高科技题,但落点低.明确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是解本题的关键;掌握电荷守恒定律.
14.C
【解析】
【详解】
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方程告诉我们,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故A正确;公式中是亏损质量,是释放的核能,故B正确.公式中的E是物体具有的能量,m是物体的质量,不是参与核反应的核子的总质量,是质量亏损,故C错误.核反应中若质量亏损,就要释放能量,所以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一个氘核时释放能量,表明此过程出现了质量亏损,故D正确.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选C.
15.C
【解析】
【详解】
A、由左手定则知正电荷向上偏,负电荷向下偏,不带电的射线不偏转,所以打在图中a、b、c三点的依次是射线、射线和射线,故A错误;
B、射线和射线受的洛伦兹力与粒子速度方向垂直,轨迹是圆,故B错误;
C、由B知射线和射线轨迹是圆弧,故C正确;
D、再加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射线受到的合力,偏转变小,亮斑不可能只剩下b,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天然放射现象及洛伦兹力的特点,由左手定则判断偏转方向,由洛伦兹力特点判断轨迹.
16.D
【解析】
【详解】
A、射线电离本领小,一般看不到其径迹或只能看到一些细碎的雾滴;故A错误。
B、粒子的速度大,但其电离本领较小,所以其径迹细而且长;故B错误。
C、D、粒子的质量大,不易改变方向,粒子电离本领大,产生的粒子多,故径迹直而粗短;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睛】
该题基于威耳逊云室的工作原理考查三种射线的特点,理解威耳逊云室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
17.B
【解析】
【详解】
A、射线电离本领最大,贯穿本领最小,但不属于电磁波,故A错误;
B、射线是原子核在发生衰变和衰变时产生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释放,是高频电磁波,波长很短,故B正确;
C、射线是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的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同时释放出一个高速电子即粒子,但电离能力没有射线强,故C错误;
D、射线不带电,没有电离能力,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α、β、γ三种射线的实质,以及三种射线的穿透能力强弱和电离能力强弱.
18.C
【解析】
【详解】
A、有些原子核不稳定,可以自发地衰变,但不是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故A错误;
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由原子核决定,与外界的温度无关,故B错误;
C、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与核外电子无关,故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故C正确;
D、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不可能同时放出、和三种射线,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自然界中有些原子核是不稳定的,可以自发地发生衰变,衰变的快慢用半衰期表示,与元素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
19.D
【解析】
【详解】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由原子核本身决定的,不随外界条件改变的改变而改变,即与放射性元素所处的环境、位置、温度,状态、是单质还是化合物等无关,故将放射性物质存放在水中并不能增大它的半衰期故选D.
【点睛】
记住了半衰期的定义和半衰期的决定因素,本题就能顺利解决.故要加强基本知识的积累.
20.A
【解析】
本题考查电磁波谱的问题,由电磁波谱可知A正确
21.AB
【解析】
【详解】
A、B、D项:设X的原子核中含有x个质子,质量数为y,根据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有:,,解得,,所以X的中子数为:,故AB正确,D错误;
C项:裂变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质量数不会增加,裂变过程存在质量有亏损,质量不守恒,故C错误;
故选:AB
22.CD
【解析】
【详解】
在重核裂变或轻核发生聚变时释放出的大量的核能,C属于轻核聚变,D属于重核裂变,而AB不能释放大量核能,故CD正确.故选CD 。
23.AD
【解析】
【分析】
发生一次α衰变,电荷数少2,质量数少4,发生一次β衰变,电荷数多1,质量数不变;
【详解】
A、B到C,电荷数少2,质量数少4,因为电荷数等于质子数,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上中子数,所以核C比核B中子数少2.故A正确; B、A到B,质量数不变,B到C质量数少4,则核C比核A质量数少4,故B错误; C、中性原子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核B比核A电荷数多1,则核A的中性原子的电子数比核B中性原子的电子数少1,故C错误; D、A到B电荷数多1,B到C电荷数少2,则A到C电荷数少1,则核C比核A质子数少1,故D正确。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α衰变和β衰变的实质,以及知道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质子数等于电荷数。
24.AB
【解析】
【分析】
核能分为裂变和聚变两种,裂变分为两种:可控链式反应和不可控链式反应,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都会放出核能,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一定有质量亏损;
【详解】
A、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都会放出核能,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一定有质量亏损,故A正确; B、 是聚变反应,故B正确; C、是β衰变,故C错误; D、 即不是聚变,又不是裂变,故D错误。
【点睛】
本题关键是明确中等大小的原子核最稳定,比结合能最大,然后根据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分析。
25.BC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写出核反应方程,再由质量守恒定律和核电荷数守恒来判断各选项;
【详解】
原子核X发生β衰变后变成Y核,核反应方程为,Y核吸收一个中子后生成Z核并放出一个α粒子,核反应方程为; A、X核的中子数为A-Z,Z核的中子数为A-Z-2,可知X核比Z核多2个中子,故A错误; B、X核的质子数为Z,Z核的质子数为Z-1,可知X核比Z核多一个质子,故B正确; C、X核的质量数为A,Z核的质量数为A-3,可知X核的质量数比Z核质量数大3,故C正确; D、X核的电荷数为Z,Z核的电荷数为Z-1,可知X核的电荷数比Z核电荷数多,故D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了核反应方程中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守恒的知识,属于基础知识,应仔细阅读题目,一步一步向下分析。
26.;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正确书写出该核反应方程;
依据,算出亏损质量。
【详解】
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得:?MeV
依据,
?kg;
【点睛】
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核反应方程、核能计算、动量守恒等基础知识,越是简单基础问题,越要加强理解和应用,为解决复杂问题打下基础。
27. 力学 惯性系 惯性参考系 惯性系 平权
【解析】
【详解】
经典力学的相对性原理是力学规律在任何惯性系中都是相同的。或者说在一个惯性参考系内进行的任何力学实验都不能判断这个惯性系是否相对于另一个惯性系做匀速直线运动;换言之,经典力学定律在任何一个惯性系中数学形式不变,所有惯性系都是等价(平权)的。
28. 铀 慢化剂 吸收中子 速度
【解析】
【详解】
核反应堆中的燃料是铀,用石墨、重水作为慢化剂,使裂变时产生的中子速度减小,易于被铀核吸收。用镉棒来吸收中子,以控制反应速度。
故答案为:铀,慢化剂,吸收中子,速度。
29.(mp+mn﹣m)c2
【解析】
【详解】
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得:
△E=(mp+mn?m)c2
故答案为:(mp+mn?m)c2.
30. 7.3
【解析】
【详解】
(1)根据质量数与电荷数守恒,由题意可知反应方程式是:.
(2)核反应前后发生的静止质量亏损为:△m=mLi+mp-2mα=7.0160u+1.0078u-2×4.0026u=0.0186u;
由质能方程得,核反应释放的能量为:△E=△mc2=0.0186u×931.5MeV≈17.3MeV.
【点睛】
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正确书写出该核反应方程;由各粒子的质量可以求出亏损的质量,由质能方程E=△mc2可以求得释放的核能.
31.,
衰变方程为:,粒子的速率是
【解析】
【分析】
核反应过程质量数与核电荷数守恒,根据质量数与核电荷数守恒求出m、n的值.
核反应过程系统动量守恒,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求出粒子速度
【详解】
核反应过程质量数与核电荷数守恒,由题意可得:

得:
???????
得:?
衰变方程为:,
核反应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粒子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代入数据解得:;
【点睛】
核反应过程质量数与核电荷数守恒,系统动量守恒,应用质量数与核电荷数守恒、动量守恒定律即可正确解题。
32.① ②24.87
【解析】
【分析】
根据核反应方程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守恒列出热核反应方程;应用质能方程△E=△mc2求解热核反应过程中释放能量。
【详解】
(1)根据题意,结合质量数与质子数守恒,则有:

(2) 根据质能方程,则有:
△m=4mP-mα-2me=4×1.0073u-4.0015u-2×0.0005u=0.0267?u
△E=0.0267?u×931.5MeV/u=24.87?MeV。
【点睛】
知道△E=△mc2中△m是亏损质量,△E是释放的核能,知道核反应方程的两数守恒,同时注意有效数字的保留。
33. ;?,方向与氦核相反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书写核反应方程;
俘获中子发生核反应的过程,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求解另一个粒子的速度大小;
【详解】
①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核反应方程为:; ②设中子、氦核、新核的质量分虽为m1,m2,m3,它们的速度分别为v1,v2,v3 根据动量守恒有:,则:,负号说明新核运动方向与氦核相反。
【点睛】
微观粒子的碰撞与宏观物体的碰撞相似,也遵守动量守恒,书写核反应方程是基本功,要熟练掌握。
34.(1)(2)J
【解析】
【分析】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结合质量亏损求出释放的核能;根据光电效应的条件判断能否发生光电效应,通过光电效应方程求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详解】
(1)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得,
(2)单色光的能量为
所以可以产生光电效应最大初动能为:
J.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光电效应方程和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并能灵活运用;注意核反应放出能量时反应物的质量大于生成物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