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珍爱国宝 秦始皇陵兵马俑 课件(32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20珍爱国宝 秦始皇陵兵马俑 课件(32张幻灯片)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3-27 22:2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教材分析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一课内容虽然抽象,但它并不孤立存在。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它强调的不是对形象的把握,而是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验和观察雕塑作品的点、线、面及色彩。了解古人雕塑的杰出水平,大胆表达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培养学生爱护祖国珍贵文物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具备了初步的造型和色彩基础,感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也正在逐步发展,但在注意力的持续性上还不够,所以鼓励他们在课前收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是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 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2 唤起学生对我国古代珍贵艺术作品的重视。   3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
让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一件雕塑作品。
说教法   本课包含了历史、语文、思想品德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资料,师生共同欣赏,共同合作,共同游戏,建构起自主的平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 由静变动,新颖活泼。   2 激趣引新,变幻无穷。   3 个性发展,启迪创新。
说学法   1 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通过玩、看、想、说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他们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创新。   2 倡导合作,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体会到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相信自己“是可以与秦始皇和他的兵马俑进行对话的”。
俑是古代用来陪葬的塑像,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随葬的陶兵、陶马。
陶俑制作工艺
制作粗胎
二次细塑
装窑烧制
施以彩绘
圆雕
圆雕:是完全立体的、观众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观赏的一种雕塑。
浮雕
浮雕是在平面的底板上塑造或刻制出凸起的形象的一种雕塑。
图片欣赏
写实手法再现
秦兵马俑的发现,使中外美术史专家们瞠目结舌,在这里发现了2000年前东方古典写实主义雕塑艺术的高峰。当时的艺术大师还注意紧紧抓住人物性格,从人物的面部表情、内心活动、精神状态上追求变化,塑造出栩栩如生、神态各异,形神俱备,无一雷同的众多艺术造型,可以说“千人千面”。
将军俑大都身材高大魁梧,头戴双
卷尾冠,足穿方口翘尖履,身穿双重长襦,外披彩色鱼鳞甲,或着长袍不披甲,长髯飘洒,昂首挺胸。有的显得威武大度,雄风逼人,勃发出阳刚之气;有的显得满韬略,气宇轩昂,表现了儒将之风。
军吏俑,头戴长冠,或穿战袍,或披铠甲,手执兵器,目光炯炯,神情严峻,表现出刚毅勇猛的性格。
跪射俑大多数出土于二号坑。二号兵马俑坑是一个多兵种的曲尺形军阵,分阵心和阵表两部分。阵心由八路身穿铠甲的跪射俑组成。他们身穿齐膝长襦,外披铠甲。头绾圆形发髻。双目凝视前方,两手做持弓弩状。
二号兵马俑坑除兵车和骑兵外,在第一单元内,还出土有332个弓弩兵,位于阵表的均为立射俑,此俑为不着铠甲的轻装步兵俑。
  在一个方阵中,要轮番射击而不伤自己人,就会有立姿和跪姿两种射击方式。
骑兵鞍马俑
骑兵鞍马俑,一般立于马前,一手牵缰绳,一手作提弓状。骑兵俑头戴圆形小帽,身穿紧腰窄袖短袍,披短甲,足蹬短皮靴,装束便于骑射。
战袍武士俑,免冠束髻,身穿短袍,挽弓挎箭。这种不戴头盔,不着铠甲的武士,更显示出秦军的英勇善战和大无畏精神。
铠甲武士俑,披甲站立,或免冠,或头戴软帽,腿扎行滕,脑后绾六股宽辩行扁髻,个个神情严肃恭谨。
本课中的铜车马是1980年在秦陵两侧出土的,是用金、银、青铜制造的,显示了精湛的金属加工技艺。被誉为“青铜之冠,国之瑰宝。”
1974年3月,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先后已有200多位国家领导人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达到相辅相成、互想促进的效果,自然、顺理成章,同时让学生模仿兵马俑的动作进行表演也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这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只是需要教师去引导,而教师的引导是建立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的,只有挖掘教材的深层次内容来才能引导学生,吸引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