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舞》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课以学跳竹竿舞为主线,让学生乐于参与民俗文化体验活动。为更好地掌握跳竹竿的动作要领,采取先分工、再合作的教学步骤。先从“打竹竿”入手,再练习“跳竹竿”,最后合作集体舞表演。让学生们在聆听、演唱、集体舞等音乐活动中,受到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激发学生探索我国民族音乐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竹竿舞》是根据苗族民歌《栀子开花白又白》改编而成的一首乐曲,适合于学生进行“跳竹竿”的集体舞活动。歌曲为四四拍子,旋律简短清晰。 “跳竹竿”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中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舞蹈之一,每逢过年过节,彝族同胞便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欢聚在广场上,跳起“打竹舞”来。跳竹竿时,8根长竹竿平行排放成四行,竹竿一开一合,随着音乐鼓点的节奏,不断地变换着图案,男女青年随着或快或慢的节奏,在交叉的竹竿中,灵巧、机智、自由地跳跃,舞出愉快的心情、跳出美好的生活。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跳竹竿舞,能感受欢乐的情绪,培养节奏韵律感。
2、能在跳竹竿舞表演中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创新意识。
3、能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对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和文化习俗产生浓厚兴趣。
四、教学重点
如何树立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增强节奏韵律感。
五、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运用声势、律动等方式参与音乐、表现音乐。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跳绳、竹竿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音乐殿堂,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共度美好音乐时光。
瞧,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
今天请几位同学跳绳、要求你们必须边听音乐边跳绳,其他同学观察一下哪位同学跳得最好?为什么?
认真倾听刚才的音乐,节奏和速度有什么特点
二、体验旋律 拍手游戏
1、拍手游戏 体验旋律
师:老师要教大家玩《拍拍手》游戏,请大家模仿老师动作
X X X X X X X X
师:你能试着跟随音乐创编其他动作么?
师:还可以用踏脚的方式跟着音乐跳一跳
2、师生接龙,感受音乐
【设计意图:在律动中学生熟悉旋律,体验恒拍,体验乐句的划分。在律动活动中掌握竹竿舞基本舞步“右脚 左脚 原地拍手 右脚左脚 原地拍手”的基本步法,为后面的集体舞教学做准备。】
三、欢快的竹竿舞
1、欣赏《竹竿舞》视频
我们听的音乐是苗族人们最喜爱的一项活动——跳竹竿。每逢过年过节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们便身着艳丽的民族盛装,欢聚在广场上,跳起竹竿舞来。他们敲打竹子,发出的有节奏有规律的声音,在竹子开合之间跳跃,并作各种优美的舞蹈动作。你们想不想来学一学呀?(生:想。)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视频一起去感受他们边歌边舞的热闹场面吧。(课件播放彝族“跳竹竿”视频片段。)
2、学习“跳竹竿”。
(1)练习“打竹竿”基本动作
师:跳竹竿时,人们分成两组,一组人敲打竹竿,另一组人单脚、双脚跳。有哪位同学仔细观察了,竹竿是怎么敲打的?你们能从身边寻找、发现“乐器”吗?
教师示范,学生总结。二拍一组,开开合合。
A、用拍凳子或其他声势模仿打竹竿的动作。
师:我们先用声势律动来学一学,请跟老师来模仿动作。
2/4 X X X X X X X X
开 合 开 合 开 开 合 合
B、教师讲解,个别学生体验示范。
请四名同学上台,两两一组面对面蹲下拿好竹竿,跟随老师的口令体验“打竹竿”,其他同学用刚才的声势律动模仿。
C、全班参与,随乐模仿打竹竿的动作。
(2)练习“跳竹竿”基本舞步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打竹竿的基本动作,下面请看老师表演跳竹竿,请你们找一找跳竹竿时舞步的规律。
2/4 X X X X X X X X
进 出 进 出 进 出 拍 拍
学生示范。请六位同学上台,四人面对面打竹竿,另外两人双手叉腰跳竹竿。
创编表演。如:两人一组手拉手或肩搭肩跳过竹竿,对拍手。
3、表演“跳竹竿”
全班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学生上台表演跳竹竿;另一部分用声势律动和伴奏。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交换体验“跳竹竿”。最后全班同学排成一个圆圈,接龙跳竹竿。
【设计意图:美妙的旋律、鲜明的节奏引起学生不由自主的用舞蹈去表现音乐。在分组练习并掌握动作要领后,学生分组、声势律动、打击乐器、舞蹈等多种方式表演《竹竿舞》,体验合作的快乐。】
3、发扬“跳竹竿”
师:这节课我们不仅学跳了《竹竿舞》,掌握了竹竿舞的基本舞步,还在集体舞表演中,体会了合作的乐趣。希望热爱生活、喜爱音乐的你能向小伙伴们介绍竹竿舞,发扬有趣的竹竿舞,多多探索少数民族宝贵文化,老师期待与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