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六:
(一).民族解放运动史国际
(二).共产主义运动史
(三).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
(一).民族解放运动史国际
美洲:
(1)17世纪初,英国人开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殖民地,一百多年以后,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已经有13个。1775——1783年,美国爆发了独立战争,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它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双重性质。
(2)①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侵入拉丁美洲。除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外,其余地区基本上都在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下。②18世纪末19世纪初,受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争取独立的运动在拉丁美洲兴起,主要领导人是玻利瓦尔和圣马丁。
(3)二战后,拉美人民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发展迅速。1959年,古巴通过武装斗争,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卡斯特罗是领导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人民逐步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到1999年底,终于收回运河的全部主权。
亚洲:
(1)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①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活动开始于17世纪,当时,英国东印度公司负责英国对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殖民侵略
②1857——1859年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是这次起义中的杰出女英雄。
③二战后,印度再次出现民族独立运动高潮。领导人是尼赫鲁。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后来,印、分别成立了共和国。注意71的地图(分治前的印度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克什米尔地区)
非洲:
(1)新航路开辟以后,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国和法国等国都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后来,还进行罪恶的“三角贸易”。
(2)①二战后,非洲大陆掀起了民族独立浪潮,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一步步走向瓦解。独立运动最先在北非展开。
②1952年,埃及爆发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武装起义,赢得了真正的独立。
③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取得独立,其中,仅1960年一年就出现了17个独立国家,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④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二).共产主义运动史
本专题主要内容涉及——早期的工人运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及工人运动、人民民主力量的壮大、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史实构成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
1、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1836年——1848年间,英国工人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的运动。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
2、由空想到科学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3、由理想变成现实
1871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并没有在马克思主义的直接指导下,但是在它的影响下的一次无产阶级的运动)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
4、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
随着二战结束,社会主义国家超出一国范围,世界上许多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由一战后的一国,发展到二战后的多国。20世纪50年代,形成了地跨欧亚的12个国家的社会主义阵营。
5、挫折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以至破裂。苏联和东欧改革受挫。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二、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认识
1、世界上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历史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是这样,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也是这样,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出现曲折是正常的。
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而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中国已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道路。
教训
(1)要抓好执政党的建设。
(2)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要结合国情搞好改革,坚持走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要警惕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独立。
(三).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
1、列举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著名思想家:魏源、严复
(1)魏源:主张(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外国的长处,抵抗外国的侵略);时期:鸦片战争;著作:《海国图志》—系统介绍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意义:激发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科技,有利于人们研究现实问题。
(2)严复:主张:效仿西方,推行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时期:戊戌变法;译著:《天演论》;意义: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书的按语里激励人们“自强保种”,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
2、20世纪初中国的新文化运动:
(1)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主要阵地:《新青年》;
(3)口号(旗帜):民主、科学;
(4)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5)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潮流。
(6)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新世纪的曙光的历史事件: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7)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宣传马克思主义。从此,中国的先进分子用马克思主义
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
(8)评价: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也有对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3、列举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及其影响。
(1)戊戌变法的思想启蒙运动(严复):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基础。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辛亥革命的思想解放运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4)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思想理论基础。(背景:主要领导提出“两个凡是”坚持“左”的思想;讨论得出的结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由学习西方的技术——学习、效仿西方的政治制度——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1)19世纪40年代,魏源的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的长处,抵抗外国的侵略;
(2)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
(3)戊戌变法时期,严复译著《天演论》,启发了思想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是社会,主张效仿西方,推行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
(4)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主张“三民主义”,通过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5)1915年兴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李大钊等进步知识分子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了封建思想,启发了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为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5、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这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1)时间:14——16世纪;
(2)开始的国家:意大利;
(3)实质:资产阶级新思想文化的运动。
(4)核心指导思想:人文主义(含义: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要求以人为中心,不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5)评价人文主义: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进步性。但它强调个人意志,其物质基础是私有制,有一定的局限性。
(6)代表人物(“巨人”):①但丁:意大利诗人,著作《神曲》率先批评教会,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②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大师,最大成就绘画代表作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③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
、诗人,代表作有《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
(7)影响: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候充分表达出来。”——意思: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准确的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6、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运动(法国大革命前的思潮)
(1)代表人物: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
(2)核心思想: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3)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②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比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会是“一群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
(4)孟德斯鸠: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
(5)影响:促进了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传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
7、列举14——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反封建思潮(资产阶级思想运动)
14——16世纪意大利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
8、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
(2)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3)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4)《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①内容:它分析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②发表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
(5)伟大实践:巴黎公社是第一次的伟大尝试——失败;俄国十月革命是第一次的成功实践。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共产党宣言》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共产党宣言》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