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2课时(课件+教案+练习+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4.3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2课时(课件+教案+练习+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3-29 14:08:34

文档简介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2课时》 习题
一、基础练习
1.(2018枣庄)一滴血打算去旅行,它从左心室出发,最后又到左心室,用箭头表示血的旅行力向。在这段旅途中,不可能出现的两个相邻站点是( )
A.小肠动脉→毛细血管 B.左心室→左心房
C.毛细血管→肝静脉 D.右心窒→肺动脉
2.(2010乐山)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 )
A.心房→动脉→身体各器官→静脉→心室
B.心室→动脉→身体各器官→静脉→心房
C.心室→静脉→身体各器官→动脉→心房
D.心房→静脉→身件各器官→动脉→心室
3.你探究过心率与运动的关系吗?你由运动状态进入休息状态时,心率的变化是( )
A.由慢变快 B.不变 C.由快变慢 D.难以确定
4.下列对肺动脉中血液分析正确的是( )
A.含氧多,动脉血 B.含氧多,静脉血
C.含氧少,动脉血 D.含氧少,静脉血
5.甲血管与心房相连,流动脉血,乙血管与心室相连,流静脉血。这两条血管分别是( )
A.肺静脉和肺动脉 B.主动脉和上腔静脉
C.上腔静脉和肺动脉 D.肺动脉和主动脉
6.(2010恩施)血液在人体中主要起运输作用,当血液流经某器官时血液的成分往往要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血液流经肺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养料含量不变
B.血液流经小肠后,由含养料多的动脉血变为含养料少的静脉血
C.血液流经肾脏后,由含养料多的动脉血变为含养料少的静脉血
D.血液流经肾小球后,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减少,养料含量不变
7.(2018青岛)如图是人体的血液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虚线表示体循环途径,实线表示肺循环途径
B.当血液流经①时,血红蛋白与氧分离
C.左心房中流的是动脉血,右心房中流的是静脉血
D.当血液流经②后,血液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
8.(2017新疆)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心脏壁主要由__________组织构成。
(2)正常情况下,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是[ ]________和[ ]____________两个腔,另外两个腔则流静脉血。
(3)如某患者从臀部注射药物进行消炎,药物由[ ]________血管流入心脏,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______。
二、提升练习
9.人体内血液经过肺循环,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含养料多的血变成含养料少的血 D.含养料少的血变成含养料多的血
10.(2018临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2、3、4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乙位于小肠,血液流经乙后营养物质含量增多
B.血液流经甲后氧含量减少
C.血管1是上腔静脉,血管3是肺静脉
D.血管2、4中的血液是动脉血
11.如图为人体肺内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a内流静脉血,c内流静脉血
B.a内流动脉血,c内流动脉血
C.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
D.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
12.某同学为验证心输出量与运动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先到一名运动员和一名普通人,在不同状态下测得脉搏如下表:
/
(1)该普通人在运动后的心率是____________次/分.(
(2)该运动员在安静时的心动周期是____________秒.(
(3)若运动前两人的心脏每分输出量5600ml,运动后都达到了14000ml,测普通人运动后的每搏输出量是____________ml,运动员运动后的每搏输出量是____________ml.
(4)通过比较可知运动员主要通过提高____________来提高每分输出量.
13.(2010枣庄)右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
(1)肺泡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________实现的,肺泡中的氧气是通过_____________ 作用进入血液的。
(2)图中血管﹝⑥﹞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⑥﹞中流的是_____________血。
(3)血液由﹝④﹞射出,流经﹝⑦﹞、﹝⑧﹞到﹝①﹞的循环途径叫_____________,﹝④﹞和﹝⑦﹞之间的瓣膜是_____________,它控制血液只能按﹝④﹞→﹝⑦﹞的方向流动。
(4)实验人员测定某人的肺泡气、静脉血、动脉血以及组织细胞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值,结果如下表所示:
A
B
C
D
氧气
40
100
30
102
二氧化碳
46
42
50
40
据此请你判断出代表静脉血和组织细胞的字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静脉注射药物 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时,药物需_________次经过心脏才能到达扁桃体。
14.(2010莱芜)请根据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我叫氧气,一天,我随同二氧化碳、氮气等,利用主人吸气的机会,来到主人的鼻腔丛林,开始了不平凡的旅行。我闯过几道“关卡”后,终于乘上旅游快艇,顺着一条红色河流来到一个叫“细胞”的王国,在这个王国的某一间大房子里,为了主人的需要,我发挥了最大作用,但我也就此消失了。
/
(1)氧气进入的“丛林”指鼻腔中的______________。
(2)文中氧气乘坐的旅游快艇指的是_______,氧气在肺泡处和组织处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______________实现的。
(3)氧气发挥作用的“大房子”指______________,请用箭头在下图中画出氧气在人体内的旅行线路。氧气消耗时产生了______________气体,请用箭头在图中画出该气体在人体内的转移线路(在箭头上标明气体名称)。
15.(2018威海)人体血液循环系统,这一大自然的杰作,几乎将构造之精和效率之高演绎到了极致。下面就以“循环系统为细胞供氧”为例,感知其精密之“一斑”。
(1)氧的进出血管。氧从肺进入血液和从血液到达组织细胞,都需要进出血管。肺和全身各组织处遍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_____________的特点,极大地方便了氧的进出。
(2)氧的运输载体。血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而氧难溶于水。血液中的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具有_____________的持性,从而使氧能够得到运输。
(3)氧的运输动力。人体有肺循环和体循环两条血液循环路线,却只有一个心脏。心脏这一个“发动机”可以同时为两条循环路线提供动力,为肺循环提供动力的是心脏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
(4)氧的持续运输。人体组织细胞吋刻需要氧,血液只有不停流动才能持续运输氧。构成心脏的肌肉能够_____________,从而使心脏不断地将血液泵至全身各处。
(5)其他精密之处。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精密之处还有很多,请你再举一例(要说明通过什么结构,实现了什么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2课时》 习题答案
1.【答案】B
【解析】一滴血打算去“旅行”,它从左心室出发,最后又到左心室,是先体循环再肺循环。经过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B错误,血液不能倒流。
2.【答案】B
3.【答案】C
【解析】心率是指心脏在单位时间(一分钟)内跳动的次数,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平均在75次/分左右(60-100次/分之间).正常人的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是一致的.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它生理情况而不同.正常呼吸是比较均匀、无声、规则且不费力的生理活动.一般是在无意识中进行,但有时可随意识改变深度和频率.正常人每分钟呼吸16~20次,婴儿、儿童频率较快.脉搏与呼吸之比约为4:1,运动、情绪等因素也可影响呼吸频率.每次平静呼吸的气体交换量称为潮气量,正常人约为500~800ml.剧烈运动后呼吸频率加快原因:人在剧烈运动后,肌肉由于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缓冲物质碳酸氢钠与之反应,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经血液进入肺部,使人呼吸频率加快,同时由于大量的二氧化碳需要经血液进入肺部,则血液流动加快,从而使脉搏跳动加速.因此,由运动状态进入休息状态时,心率的变化是由快变慢.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血液循环的知识,明确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是解答的关键。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通过体循环,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的血液送到全身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供细胞利用,同时,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运走。这样,血液就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所以左心室和主动脉里面的血液为动脉血,右心房和上下腔静脉里面的血液为静脉血。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所以右心室和肺动脉里面流动的是静脉血,肺静脉和左心房里面流动的是动脉血。可见D符合题意。故选D。
5.【答案】A
【解析】与心房相连的血管是静脉,即肺静脉,上、下腔静脉;与心室相连的血管是动 脉,即肺动脉、主动脉。其中,肺 静脉和主动脉内流动的是动脉血,肺动脉和上、下腔静脉中流动的是静脉血。所以,本题选A。
6.【答案】C
7.【答案】C
【解析】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因此当血液流经①时,血液中的氧气增多,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而不是分离,B错误;左心房中流的是动脉血,右心房中流的是静脉血,C正确;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当血液流经②时,血液由鲜红色变成暗红色,D错误。
8.【答案】(1)肌肉 (2)② 左心房 ③ 左心室(3)⑦ 下腔静脉 右心房
9.【答案】B
【解析】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因此,人体内血液经过肺循环,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10.【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1是肺静脉流动脉血,2是肺动脉流静脉血,3是上、下腔静脉流静脉血,4是主动脉流动脉血。
11.【答案】C
【解析】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因此a肺动脉内流静脉血,c肺静脉内流动脉血。
12.【答案】140;1;100;140;每搏输出量
【解析】脉搏是心脏射血时血液对动脉血管产生的压力变化造成的,即动脉的波动.心率是指心脏在单位时间(1分钟)内跳动的次数,即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也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心脏跳动快慢的意思.正常人每分钟的脉搏与心率相同.
(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该普通人在运动后的脉搏是140次/分,因此心率是140次/分.
(2)心动周期是指心脏跳动一次需要的时间.该运动员在安静时的心率是60次/分,即心脏每分钟跳动60次,因此心动周期═1分÷60次═60秒÷60次=1秒/次.
(3)心输出量是指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即每分心输出量.通常所称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是指心脏每跳动一次(一次心搏,)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简称每搏出量.若运动前两人的心脏每分输出量5600ml,运动后都达到了14000ml,普通人运动后的每搏输出量═14000÷140═100(ml),运动员运动后的每搏输出量是═14000÷100═140(ml).
(4)普通人运动后的每搏输出量100ml,小于运动员运动后的每搏输出量140ml.通过比较可知运动员主要通过提高每搏输出量来提高每分输出量.
13.【答案】(1)呼吸运动 气体扩散(2)肺静脉 动脉(3)体循环 动脉瓣(4)A C
(5)2
【解析】此图中①和③位于心脏的上方是心房,②和④位于心脏的下方叫心室,①和②位于人体右面,分别是右心房和右心室,③和④位于人体的左方,分别是左心房和左心室;“房连动,室连静”故⑥和⑧是静脉,⑤和⑦是动脉,⑤和⑥都是肺与心脏相连的血管,所以⑤是肺动脉,⑥肺静脉,⑦和⑧都是心脏与全身各处相连的血管,故⑦是体动脉,⑧体静脉.
(1)人体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张使胸廓有节律地扩大或缩小,从而完成呼气和吸气,呼吸运动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在人体由于肺泡处氧的浓度高,而周围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是肺泡中的氧气就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就扩散进入肺泡,从而完成了肺泡里的气体交换.
(2)⑤肺动脉,内流静脉血,经过肺泡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就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就扩散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流入⑥肺静脉.
(3)体循环的起点是④左心室,在④左心室和⑦主动脉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动脉瓣,朝向动脉开,只允许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心室收缩时,④左心室内的血液被压入⑦主动脉,然后流入组织细胞,为组织细胞送去氧气和养料,组织细胞产生的废物进入血液,通过⑧上下腔静脉流回①右心房,结束体循环.
(4)组织细胞和静脉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都高于氧气的含量,特别是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根据吸入氧占20.90%,吸入二氧化碳占0.04%;呼出氧占16.30%,呼出二氧化碳占4.50%,因此静脉血和组织细胞的字母分别是A、C.
(5)静脉注射的药物到达扁桃体的途径是:⑧上腔或下腔静脉→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⑥肺静脉→③左心房→④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扁桃体,经过心脏2次.
14.【答案】( 1)鼻毛 (2)血红蛋白 气体的扩散作用 (3)线粒体 二氧化碳
【解析】(1),外界气体进入呼吸系统,首先进入鼻腔.鼻腔内丛生鼻毛,有阻挡过滤灰尘等作用.因此氧气进入的丛林指鼻腔中的鼻毛.
(2)氧气在血液中主要靠红细胞来运输的,氧气进入红细胞,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实现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因此文中氧气乘坐的旅游快艇指的是红细胞.气体扩散是气体交换的动力,因此氧气在肺泡处和组织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3)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人体吸进的氧气最终进入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的线粒体上被消耗,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氧气发挥作用的“大房子”指线粒体.氧气消耗时产生了二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在人体内的运行路线如图:
/
15.【答案】(1)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2)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又易与氧分离 (3)右心室 (4)有节律的收缩 (5)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收缩力最强的是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路途远
【解析】(1)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2)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又易与氧分离,从而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3)血液循环有肺循环和体循环两条血液循环路线,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4)心脏壁主要是由心肌构成,心肌能够自动地、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产生动力,因此心脏能够强有力的收缩,将血液送到全身。(5)体循环承担的输送血液的路途远,需要较大的压力,需要左心室有较发达的肌肉。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收缩力最强的是左心室。这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2课时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年
学习
目标
知识和技能
1.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2.动脉与动脉血、静脉与静脉血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血液循环途径及其相互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获取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血液循环的发现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2.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发展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重点
1.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及其相互协调的关系
2.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难点
1.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2.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心脏收缩时,左、右心室的血液是同时泵出以及的,血液离开心脏后经过了哪些路径,发生了哪些变化,又是如何流回心脏的叫呢?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二、血液循环的途径
1.观察与思考——观察血液循环模式图
观察教材第63页“血液循环模式图”,认识图中标注的心脏各腔、与心脏各腔相连的血管以及人体主要器官处的毛细血管;根据图中箭头标示的方向,描述血液在体内流动的途径,并根据图中颜色的变化认识血液的变化及发生变化的部位。
2.血液循环的概念
血液在心脏和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血液循环。
3.血液循环的途径
视频:血液循环的途径
根据循环的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与肺循环的途径和血液成分的变化如图:
(1)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经过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腔、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途径。
(2)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进入肺动脉,经过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向左心房的循环途径。
教材第64页“讨论”
①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经血液循环回到心脏时,它经历的路径:左心室→主动脉→小动脉→毛细血管网→小静脉→上腔或下腔静脉→右心房。从右心室出发,经血液循环回到心脏时,它经历的路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规律总结:
血液循环的途径始于心室,终于心房。体循环始于左心室,终于右心房;肺循环始于右心室,终于左心房,即“体左右,肺右左”。体循环和肺循环是相互连通、同时进行、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其途径可归纳为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房。
4.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的变化
(1)动脉血是指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指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2)在体循环中,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即全身毛细血管网)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血液把运来的氧和营养物质供给组织细胞利用,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就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
(3)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这样,血液就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教材第64页“讨论”②
血液从左心室出发,经血液循环回到心脏的过程是体循环。这一过程能将营养物质与氧运送给组织细胞,同时将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血液从右心室出发,经血液循环回到心脏的过程是肺循环。通过这一过程将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运到肺部再经肺部排出,同时将肺泡中丰富的氧运到心脏。
点拨:
①血液循环途径中,各部分结构中流动的血液情况:体循环中,动脉中流动脉血,静脉中流静脉血;肺循环中,动脉中流静脉血,静脉中流动脉血,即“体动动,体静静;肺动静、肺静动”。心脏结构中,左侧为动脉血,右侧为静脉血,可简单记忆为“左动右静”。
②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的依据是血液含量的高低和血液颜色的深浅,而不是血液中所含养料的多少或者血液所在的血管。动脉里流的不一定就动脉血,如肺动脉里流静脉血;静脉里流的不一定是静脉血,如肺静脉里流动脉血。
教材第64页“旁栏思考题”
这种说法不对。动脉血指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静脉血是指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在体循环中,动脉里流的是动脉血,静脉里流的是静脉血,但在肺循环中,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
5.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有血液循环的意义
体循环和肺循环虽然是两条不同的循环路线,但它们是同时进行的,循环的起点都是心脏,心脏把两条循环路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血液在体内的循环过程中为人体各组织细胞不断运来氧和养料,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从而完成体内物质的运输任务。
规律总结:
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及注射药物、口服药物等,总是先经体循环进入心脏的右心房,继而回到右心室;之后经肺循环来到左心房;最后经体循环到达身体相应部位。因此营养物质或药物到达某器官(肺除外)之前;经历心脏两次;经过心脏各大腔的顺序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6.冠脉循环
(1)概念:冠脉循环是指血液由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流向心肌内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
(2)意义:冠脉循环是体循环的一个分支,其意义在于给心脏自身输送氧和营养物质并运走代谢废物。如果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如动脉硬化、管腔变窄等)致使心肌缺血,就会引起冠心病;或心肌暂时性缺血,可能引起心绞痛;如果冠状动脉发生梗塞,就会危及生命。
视频:心肌梗死机制
规律总结:血液流经后成分发生显著变化的毛细血管
①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②小肠绒毛处的毛细管:血液变为含营养丰富的静脉血。
③大脑中组织细胞的毛细血管: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三、技能训练——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1.脉搏与心率
心脏收缩,左心室射血入主动脉,主动脉壁先向外扩张,然后回缩,这种一张一缩的搏动,像波浪一样沿着动脉壁向远处传播,就形成了脉搏。简单地说,脉搏就是动脉的搏动。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脉搏是随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血管壁出现相应的扩张和回缩,在体表浅动脉上可触到搏动,脉搏是由心脏的搏动引起的,因此正常人一分钟内脉搏的次数与心率一致。
2.探究心率与运动的关系
(1)测心率可以用测脉搏来代替。
(2)测量脉搏时,按照先安静状态后运动状态的顺序进行。
注意:测量运动状态下的心率时,要停止运动一分钟后再测。
(3)测量脉搏的方法:被测者取坐姿,将一前臂置于桌上,掌心向上,露出手腕,测量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排放在被测者手腕的外侧,轻轻按住,中指指肚可感觉到脉搏。
(4)运动的项目可随意选取一些简单易行的,如跑步、跳绳等。
(5)采用两种方式记录测得的数据,一种方式是用完整的陈述性语言记录(如“××同学在安静状态下心率为75次/分”),另一种方式是设计如下表格记录数据。
姓名
安静状态(运动前)
运动后1分钟内(跳绳刚结束)
运动结束10分钟后
(6)对两种记录方式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设计表格记录数据既方便记录又便于分析。
(7)分析记录的数据可以发现,心率会随运动状态而改变,一般运动越剧烈,心率越快。
四、课外实践——为你的家人量血压
1.血压
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2.血压的测量
(1)测量部位: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得。
(2)收缩压: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数值叫作收缩压。
(3)舒张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的最低数值叫做舒张压。
(4)表示形式:一般用“收缩压/舒张压”的形式来表示血压。
(5)血压的正常范围及高血压和低血压:健康成年人的收缩压为12~18.6千帕,舒张压为8~11.9千帕。如果一个人的血压达到或高于18.7/12千帕,则认为是高血压;低于12/6.7千帕,则认为是低血压。这两种情况都会危害人体健康。
提示:如16/10.7千帕表示收缩压为16千帕,舒张压为10.7千帕。
(6)测量血压的方法
①需要准备一个血压计和一个听诊器(以水银血压计为例)。
②被测者取坐姿,露出左上臂(或右上臂)。
③测量者先将水银式血压计的袖带缚在被测者的上臂,再戴好听诊器,将听诊器的胸端放在被测者肘窝的动脉搏动处。
④握住血压计气球,不断打气,使血压计汞柱上升,直至听不到动脉搏动声。然后放气降压,使血压计汞柱缓缓下降。当听到“嘭——嘭”声时,记下汞柱高度数值,这是收缩压。继续放气,当听到突然变成“扑——扑”声时,记下汞柱高度的数值,这是舒张压。
观察与识记血液循环模式图
知道血液循环的概念
知道体循环的路径
知道肺循环的路径
完成讨论①
总结识记规律
知道什么是动脉血和静脉血
知道体循环中血液的变化
知道肺循环中血液的变化
完成64页“讨论”②
总结记忆规律
知道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有血液循环的意义
知道冠脉循环概念及意义
了解拓展血液流经后成分发生显著变化的毛细血管
知道脉搏与心率
探究心率与运动的关系
知道血压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知道测量血压的方法
图文介绍指导观察与识记血液循环模式图
介绍血液循环的概念
从图中分析介绍体循环的路径
从图中分析介绍肺循环的路径
指导完成讨论①
指导分析总结识记规律
介绍什么是动脉血和静脉血
介绍体循环中血液的变化
介绍肺循环中血液的变化
指导完成64页“讨论”②
指导分析总结记忆规律
介绍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有血液循环的意义
介绍冠脉循环概念及意义
介绍拓展血液流经后成分发生显著变化的毛细血管
介绍脉搏与心率
指导探究心率与运动的关系
介绍血压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介绍测量血压的方法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体循环与肺循环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A.两者同时进行
B.两者交替进行
C.先进行体循环,再进行肺循环
D.先进行肺循环,再进行体循环
2.体循环中,血液不会流经( D )
A.主动脉 B.下腔静脉
C.左心室 D.左心房
3.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液的变化情况是( A )
A.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B.由含氧气多的血变为含氧气少的血
C.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D.由含二氧化碳少的血变为含二氧化碳多的血
4.为心脏肌肉细胞提供氧气和养料的血管被凝血堵塞,血液不能流通,原因是( A )
A.冠状动脉硬化 B.主动脉硬化
C.心肌发炎 D.肺动脉硬化
5.肌肉注射青霉素后,若做示踪调查,那么最先应在心脏哪一个腔中发现这种药物? ( A )
A.右心房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左心室
6.无论体循环还是肺循环,血流方向都遵循什么规律?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小结
我们通过视频来对本节内容进行小结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板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