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春九年级历史月考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0年春九年级历史月考试卷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4-08 12: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0年春九年级历史月考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1、选择题(把正确答案代号填在下面空格内,第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签字
1.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些发明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有利于人类文化快速、广泛传播和交流的是( )
①火药 ②指南针 ③印刷术 ④造纸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 下列我国古代科技巨著与作者中,搭配错误的是( )
A.《齐民要术》-贾思勰 B.《水经注》-郦道远
C.《本草纲目》-张仲景 D.《开工开物》-宋应星
3. 历史悠久的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若寻找这一文化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4. 河南的名胜古迹登封少林寺,洛阳白马寺,龙门石窟的形成与下列哪一历史现象有密切关系( )
A.佛教的传播 B.道教的形成与发展
C.基督莫高窟 D.麦加大清真寺
5. 一家日本企业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甲午战争后
6. 《辛丑条约》签订后,居住在北京东郊民巷的刘家被迫举家搬迁。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要在此( )
A.开商埠 B.建教堂 C.办工厂 D.设使馆
7. 有人说“辛亥革命在一片欢呼声中失败了”你认为说:“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依据是( )
A.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C.资产阶级太软弱 D.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8. 学完中国近代史,班里开展了一次题为“近代化的探索”的历史小论文活动,下列选项内容不恰当的是( )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9. “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下列不属于“五四运动”口号的是( )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取消“二十一条”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实业救国”
10. “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中华民国的建立
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1.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里的“星星之火”是指( )
A.陕甘根据地 B.井冈山根据地 C.左右江根据地 D.中央根据地
12.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前后坚持了十四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其“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台儿庄战役
13. 一位日本青年手举“向南京市民谢罪”的标语牌参加抗议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历史教科书的活动。其“谢罪”针对的是日本侵略者( )
A.签订的《马关条约》 B.发动的“九一八事变”
C.发动的“七七事变” D.进行的“南京大屠杀”
14. 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由弱变强,短短三年就打败了国民党,其主要原因是( )
A.毛泽东懂军事,蒋介石不懂军事 B.解放军作战勇敢
C.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D.国民党指挥失当
15.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之所以能使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主要是因为这条道路( )
A.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 B.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作为后盾
C.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 D.适合中国国情
16. 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中南海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这一协议的签订和执行意味着( )
A.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实现了祖国大陆统一
C.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D.结束了西藏农奴制
17. 毛泽东曾写诗赞扬一位将军:“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建国初期“彭大将军”指挥并取得胜利的对外战争是( )
A.雅克萨之战 B.渡江战役 C.百团大战 D.抗美援朝战争
18.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新中国成立 B. 三大改造完成 C. 土地改革完成 D. 人民公社成立
19. 我国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会议是( )
A.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D.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20. 中国共产党史上有两次重大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 )
A.七届三中全会 B.八届三中全会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二届三中全会
21. 社会建设新时期,把党中央多年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概括为“一国两制”的领导人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叶剑英
22. 1997年香港回归洗雪了百年耻辱,香港从此摆脱了( )
A.英国的殖民统治 B.法国的殖民统治 C.美国的殖民统治 D.葡萄牙殖民统治
23. 将“弱国无外交”的历史警示昭告后人的历史文献包括( )
①《权利法案》②《南京条约》③《九国公约》④《慕尼黑协定》⑤“双十协定”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 D. ①③⑤
24. 清朝末年有一位状元与众不同,他中了状元却不做官,毅然回乡创办企业,致力于“实业救国”,他是( )
A.荣德生 B.侯德榜 C.张之洞 D.张謇
25. 第29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的优异成绩,第一次名列奥运会金牌榜首位。新中国第一块奥运会金牌获得者是( )
A.容国团 B.许海峰 C.李宁 D.刘国梁
2、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马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材料二: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三项协议,12月15日正式实施。历经近30年磋商与努力,大陆与台湾通邮、通商、通航的直接三通构想由此基本实现。
——新闻报导(2008年12月)
材料三:我想先说明一个事实,台湾与大陆的经济联系十分紧密,可以说到了不可分割的地步,就拿去年来说,尽管遇到金融风波,双边的贸易额还接近1300亿美元。
——温家宝(2009年3月13日)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构想是什么?它是由谁提出的?这一构想在哪些地区已经被成功的实践?
(2) 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3) 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三,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
三、请列举下列信息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 自强求富为口号,开创近代探索路
(2) 变法图强为目标,挽救危亡看康梁
(3) 三民主义为指导,终结帝制树新风
(4) 民主科学为旗帜,思想解放颂马恩
(5) 学生斗争为先锋,民主革命开新端
四、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材料二:“在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进一步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这对于激励广大青年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长春讲话
请回答:
(1)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外争国权“在当时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列举一条)
(2) 在五四运动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准备了思想条件的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3) 90年来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第3 页 共 4 页 第4页 共 4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