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九年级下知识归纳 第二单元

文档属性

名称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知识归纳 第二单元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4-09 12: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复习归纳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一、【考试说明】
1.(识记层次) 知道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2.(识记层次)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3.(识记层次) 了解“产业复兴法”,并知道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二、【知识表解】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 召开时间 1919年1月
操纵者 美、英、法
《凡尔赛和约》内容 领土 法国收回普法战争中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
政治 德国承认奥地利的独立,并不得与其合并;
军事 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不得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人;
莱茵河东岸50公里范围内为非武装区,德国不得设防;
殖民地 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转移给日本;
赔款 另外设立赔款委员会,另行确定德国的赔款总数和方式。
华盛顿会议 召开时间 1921—1922年
主导国 美、英、日
《九国公约》内容 宣称“尊重中国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
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实质 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国际新秩序
经济大危机
时间 1929年—1933年
特点 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影响 人民群众深受其害;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解决危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虽然都是国家干预,但具体措施不一样:美国采用新政和改革的方法;德国采取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的方法。)
罗斯福新政 目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中心措施 加强对工业的调整,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
作用 ●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考题目链接】
(2009年·山西省)13.一战后,在帝国主义国家主导下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这个和约的受益国有
①德国 ②英国 ③法国 ④中国 ( B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09年·江苏省南京市)25.图4中的情景与《凡尔赛和约》中的哪一规定有关
A.不许德国拥有空军
B.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C.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
D.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
(2009年·广东省湛江市)37.《凡尔赛和约》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和约。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规定是
A.德国边界问题 B.赔款问题
C.殖民地问题 D.军备问题
(2009年·辽宁省朝阳市)29.请观察下列两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l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图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
请回答:
(1)图l中主导“三国同盟”的是哪个国家?(1分)(1)德国(德意志帝国)(1分)
(2)与图l相比,图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政治地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出2点即可,2分)
(2)说明:本问有多种答语。可答以下示例中任两点或其它符合图文内容的两点说法即可。每说出一点给1分,共2分。注意:如例答②可看作答出了三点,答出其中二点即给2分;其它类同。
例答:①德国分成两部分(东普鲁士且陆地相隔);②德国将阿尔萨斯、洛林交还法国,莱茵河东岸50千米不设访;③波兰独立;④奥匈帝国瓦解(或具体说:原奥匈帝国范围内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等独立,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罗马利亚、意大利,塞一克一斯成国);⑤原俄国波罗的海沿岸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独立建国;⑥俄国更名苏联,首都迁莫斯科,西部边界东移;⑦爱尔兰脱离英国独立;⑧奥斯曼(帝国)更名土耳其……
(3)分析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
29.
(3)主要原因:①同盟国战败遭处理; ②俄国发生十月革命走上社会主义,并成立苏维埃联盟。(答出以上任一点即给2分)
(2009年·湖南省常德市)4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漫画《争吵与签约》
材料二: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人》一文,沉痛地说:“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高校学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同学更加激愤。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三: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五四传单
材料四:五四运动期间,天津学生联合会贴出一幅对联“振民气合民力万众一心;御国敌除国贼匹夫有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你能说出主宰巴黎和会的是哪几个国家?他们最终争吵的结果怎样?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4)结合材料二和材料四,你认为材料四中的“国敌”指什么?
(5)你从材料中理解到了怎样的五四精神?
42.(1)主宰国;美国、英国、法国;(3分)争吵结果:签订了《凡尔赛和约》。(1分)(2)爆发的原因: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提出的正义要求,还无理的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强占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2分)(3)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1分)(4)“国敌”指日本。(1分)(5)五四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2分)
(2009年·福建省莆田市)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具体表现
从1929年一直延续到1933年
从一个国家开始迅速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
材料二 在美国从来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临到毁灭的边沿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次经济大危机的特点。(3分)
(2)为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采取了什么政策?该政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以前的资本主义政策相比,美国采取的政策最突出特点是什么?说说其实质。(3分)
3.(1)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3分。每点1分)(2)罗斯福新政;(2分)《全国工业复兴法》:(2分)(3)国家(或政府)干预经济;(1分) 罗斯福新政力图拯救资本主义而不是在消灭资本主义。(2分)
(2009年·四川省眉山市)14.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第一次就任演说中鼓励美国人民说:“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你认为当时美国人感到恐惧的是
A.经济危机 B.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C.日本轰炸珍珠港 D.美国宣布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2009年·重庆市)14.美国《政治周刊》评论,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所提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下列有关对罗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
B.彻底根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C.缓和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社会矛盾
D.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成功范例
(2009年·山东省日照市、莱芜市、德州市)14.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惟一连任四届总统的人。下列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
①起草《独立宣言》 ②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③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④参加雅尔塔会议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09年·贵州省贵阳市)38.当前世界经济问题的热点——国际金融风暴
阅读下列材料:
今天“国际金融风暴”一词是同学们在看新闻经常能听到的词汇,它是2008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一场世界经济危机,其烈度不亚于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这场“国际金融风暴”也迅速地蔓延到我国,正如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我国“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已成为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形势严峻”。面对这场危机,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地寻求解决的方法。
请回答:
(1)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首先从什么国家开始?其特点是什么?(4分)
(2)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缓解了这场危机?德国和日本在这场危机的冲击下建立了什么政权?为什么美国与德国、日本面对这场危机走上了不同的解决道路?(3分)
(3)你认为美国缓解经济危机的哪些措施值得我国借鉴(任举一个角度的措施即可)?(4分)
38.(11分)(1)美国(1分);涉及的范围特别广、持续的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3分)。(2)罗斯福新政(1分)法西斯政权(1分);美国因为有比较深厚的民主传统和比较完备的民主制度,所以美国可以通过实施罗斯福新政缓解危机;而德国和日本是具有深厚的军国主义传统、加上存在浓厚的封建残余势力和民主制度的不完备,所以它们则走上了公开的法西斯化的道路(言之有理即可)(1分)。(3)①针对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可以借鉴罗斯福新政中颁布的《国家工业复兴法》,让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等,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②针对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可以借鉴罗斯福新政中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的措施,如:筑路、架桥、植树、兴办水利工程等,以此吸纳失业者。(①、②两点中任答一点4分)
图4 五四爱国运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