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复习归纳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考试说明】
1.(识记层次) 知道科索沃战争。
2.(识记层次) 简述杜鲁门主义的史实
3.(识记层次) 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4. (识记层次) 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5. (理解层次) 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二、【知识表解】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 提出者 美国总统杜鲁门
内容 “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
影响 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冷战局面开始的标志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 ●美国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苏联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
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 1991年苏联解体
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表现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一超——美国 ,多强——-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
决定性的作用 经济实力
科索沃战争 事件 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发动科索沃战争,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
影响 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它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世界经济全球化 原因 随着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各国国情不同,要求在经济上寻求国际合作,发挥优势,弥补不足;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表现 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额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国际分工不断加强;世界贸易组织成立(1995年)。
影响 利 (1)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互相竞争,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竞争
弊 (1)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拉大。(2)有些跨国公司将本国不允许生产、又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这是非常不公平的。(3)进一步增加国际经济风险
中国应对 中国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注意保护环境资源;重视科技教育
三、【中考题目链接】
(2009年·江苏省扬州市)25、小聂在学完“冷战 ”内容后,整理笔记如下,请你帮助他找出其中的错误
A.目的:遏制共产主义 B.范围: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展开
C.方式:采取一切手段 D.正式展开的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
(2009年·四川省攀枝花市)21.1945年5月8日,美国有位外交官清醒的指出:“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
A.二战、冷战 B.二战、中东战争 C.一战、二战 D.二战、科索沃战争
(2009年·江苏省盐城市)29.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政策。主要措施出台的先后顺序是
①杜鲁门主义提出 ②马歇尔计划实施 ③北约组织建立
A.②③①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②③
(2009年·武汉市)24.右图是20世纪60年代在东西柏林边界上修筑的“柏林墙”,它是东德人和西德人难以逾越的障碍;20世纪末,德国统一,柏林墙拆除。柏林墙的修建,反映了哪一历史状况
A.美苏冷战
B.欧洲一体化
C.世界多极化
(2009年·山东省东营市)20.小亮准备撰写一篇关于“冷战”的历史小论文。以下哪些词汇应该出现在他的论文当中
A.“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
B.“铁幕”演说 、《北大西洋公约》、朝鲜战争
C.雅尔塔会议、 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
D.雅尔塔会议、马歇尔计划、欧共体
(2009年·四川省宜宾市)15.王涛同学从历史课本中选取了以下一组历史漫画,它们反映的相同主题是( )
A.英国衰落 B.大国争霸 C.两极对峙 D.世界大战
(2009年·江苏省淮安市)35.(7分)结合下列两幅图片及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雅尔塔会议上的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 图二:古巴导弹危机
⑴据图一指出当时的美苏两国之间是何种关系?(1分)结成这种关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关系:联合、合作、联盟 主要原因: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国家
⑵据图二指出当时的美苏两国是何种关系?(1分)这种关系使当时世界形成怎样的政治格局?(1分)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分)
关系:美苏对抗、美苏争霸 政治格局:两极格局 标志:苏联解体
(2009年·湖北省孝感市)38.目前,家乐福、沃尔玛、麦当劳、迪斯尼等跨国公司在全球开设的连锁店已落户中国,这种现象代表了一种什么必然趋势
A.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D.中国人生活的西方化
(2009年·湖南省衡阳市)20.右边为德国欧宝汽车部分零部件生产分布示意图。它反映了
A.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B.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
C.意大利生产总值超过德国
D.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
(2009年·江苏省无锡市)36.小明是一个集邮爱好者,他有一张不小心被污损的邮票(见右图)。根据相关信息推断,邮票上被污损部分的内容应该是
A.世界卫生 B.世界石油 C.世界贸易 D.世界经济
(2009年·河南省)19.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中美合作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下列国际组织中,中美两国都加入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 】
①联合国 ②欧盟 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④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09年·四川省乐山市)35.(11分)整体世界的形成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作为当代重要特征之一的全球化.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越来越深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火车 汽车 飞机 手机和电脑
材料二 1999年全球500强跨国公司总部地点的分布
国家/集团 总部数量 国家/集团 总部数量
美国 179 中国 10
欧盟 148 瑞士 11
日本 107 巴西 3
加拿大 12 澳大利亚 7
韩国 12 其它 11
——戴维·赫尔德《全球化与反全球化》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实在是一把“双刃剑”,好比一台空气净化机,它在促进各国经济加速新陈代谢,推动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的同时,有时还会运转不灵,带来空气的恶化,这需要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挽起手来,齐心协力,打造和谐的全球经济,营造和谐的地球村。
——黄坤《我眼中的经济全球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的因素。(2分)
(2)据材料二指出跨国公司的分布状况。你认为这种状况反映出20世纪末经济全球化有何显著特点?(4分)
(3)经济全球化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精彩,请你举两例生活中的事例说明。并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5分)
35.(11分)(1)因素:科技革命的推动(或新的交通、通讯工具和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2分)(2)状况:主要分布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2分)特点:经济全球化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2分)(3)事例:周游世界、电脑上网、吃麦当劳和肯德基、穿耐克、阿迪达斯鞋……(任答2例2分)认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另一方面拉大了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的差距;(2分)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1分)
(2009年·湖南省耒阳市)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材料二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的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一超多强”指的是什么?
(2)面对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你认为中国应如何积极应对?
(3)经济全球化也带来的负面影响,2008年在美国由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大萧条”。历史上还有一次“大萧条”发生在美国,你知道是谁采取了什么政策来应对金融危机,该政策有什么历史影响?
39.(1)“一超”指美国,“多强”指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2)继续深化改革;制定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加强国际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有理即可)(3)罗斯福;使美国经济得以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范例。
(2009年·山东省烟台市)3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高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整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美国福特汽车零部件产地分布表?
美国 比利时 奥地利 挪威 日本 韩国
阀门 制动器 加热器 排气机 油泵 弹簧
(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世界经济呈现一种什么趋势?这种趋势对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3分)
材料二 1996年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控制比例
世界生产 国际贸易 国际技术贸易 世界科技与开发 国际投资额
40% 50%—60% 60%—70% 80%—90% 90%
(2)上表显示出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中处于怎样的地位?(1分)
(3)面对上述情况,你认为在世界经济大潮中,中国该如何应对?(2分)?
34.(1)趋势:全球化。(1分)积极影响:能促进世界经济的交流与发展;能实现经济互补;丰富了各国人民的生活。(答对任意 2点即得2分) (2)绝对优势地位。(或有利地位、主导地位等)(1分) (3)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符合题意即得2分)?
(2009年·福建省龙岩市)28.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今世界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材料二: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对危机,德国、日本走上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通过战争转嫁危机。
材料三: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于2009年4月2日落下帷幕,与会领导人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增资和加强金融监管等全球携手应对金融经济危机议题达成多项共识。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向何种趋势发展?(2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反映出的处理危机方式各是什么?(4分)
(3)材料一和材料三之间有何联系?(2分)
(4)材料二和材料三处理危机的不同方式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影响?(4分)
28.(1)经济全球化。(2分)
(2)材料二所反映出的是用战争方式处理危机;(2分)
材料三所反映出的是用和平方式(或携手合作)处理危机。(2分)
(3)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的现实中,面对危机,各国正努力通过加强联系与合作,共度危机(只要能揭示出经济全球化与G20峰会的关系即可)。 (2分)
(4)材料二的处理方式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2分)
材料三的处理方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若能答到有利于经济发展或摆脱金融经济危机也可得2分)。(2分)
(2009年·贵州省安顺市)18、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一方面,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请回答: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能感受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请你列举一例。(1分)
(2)1995年成立的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国际组织是什么?(1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原因。(3分)
(4)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类多面临的共同问题有哪些?(至少列举出三个)(3分)
(5)面对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你觉得我国应如何更好地实施对外开放?(4分)
18、(1)评分说明:本题不设具体答案,考生所举事例能反映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即可。(1分)
(2)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或WTO)。(1分)
(3)原因: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或发达国家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加大)。(3分)
(4)共同问题:环境问题、毒品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战争问题、非法移民、恐怖主义、跨国犯罪、武器扩散、疾病蔓延、网络安全等。(列举出3个)(3分)
(5)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要把对内搞活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既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言之有理,即可得分)(4分)
(2009年·辽宁省十二市)31.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与合作日益密切,同时国际经济风险也进一步加大。请结合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大众牌汽车的部件来自四大洲的20多个国家,西门子5万多个产品的部件来自130多个国家。雀巢公司所属的分公司遍及世界五大洲的50多个国家,有8500多种产品在100多个国家出售。
2008年9月中旬以来,世界出现罕见的“金融危机”。危机造成的股市恐慌和损失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
当今世界经济和文明飞速发展,各国在相互依存、激烈竞争、把握机遇、共谋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全球性的挑战。
⑴ 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1分)
⑵ 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哪个国家?为救治危机而采取“新政”的总统是谁?“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是什么?(3分)
⑶ 当今世界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有哪些?(答出两项即可)(2分)
⑷ 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2分)
答案:(1)经济全球化(1分)。
(2)美国(1分);罗斯福(1分);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1分)。
(3)战争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毒品问题、能源问题、国际金融安全、恐怖主义、贫富差距拉大等。(2分)
评分说明:写出两点得2分,多写不加分.如果出现与提示不同的答棠,只要符合 题意,亦可酌情给分。
(4)加强国际合作,提倡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打击恐怖势力:珍爱生命、远离战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能源.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2分)
评分说明:写出一点得l分,多写不加分。如果出现与提示不同的答案,只要符合题意,亦可酌情给分。
(2009年·河南省)26.(6分)在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国与国之间政治交流和经济联系进一步增强。请在下面四个学习板块中,完成学习任务:
发展历程 技术创新 挑战与应对 文化传播
问题: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起始于哪一个重大事件 (1分)回答: 问题:二十世纪日五十年代以来,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1分)回答: 问题:①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共同面临着哪些挑战 请写出两个。(2分)②面对这些挑战,你认为世界各国应该如何应对 请提出一条建议。(1分)回答: 问题:请举出一个事例来说明全球化趋势对你生活和学习的影响。(1分)回答:
26.(6分) 发展历程:新航路的开辟(1分)
技术创新:第三次科技革命(1分)
挑战与应对:①战争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毒品问题、能源问题、国际金融 安全、恐怖主义、贫富差距拉大等。(2分)
评分说明:写出两点得2分,多写不加分.如果出现与提示不同的答棠,只要符合 题意,亦可酌情给分.
②加强国际合作,提倡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打击恐怖势力:珍爱生命、远离战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能源.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1分)
评分说明:写出一点得l分,多写不加分.如果出现与提示不同的答案,只要符合题意,亦可酌情给分.
文化传播:麦当劳快餐盛行、海尔产品畅销世界、使用不同品牌的手机等(1分)
评分说明,写出一点得l分,多写不加分.如果出现与提示不同的答案,只要符合题意,亦可酌情给分.
(2009年·福州市)20、一下面示意图反映出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该趋势是
A、单极化趋势C、多极化趋势B、两级对峙趋势D、全球化趋势
(2009年·湖南省常德市)24.有人评论当今国际局势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A.美、日、欧盟、俄、中的五极格局 B.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
C.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D.美国无力推行霸权政策
(2009年·浙江省义乌市)19.以下图片中,不属于同一主题的是
A美国“9.11”事件 B反战者向枪口插鲜花 C把手雷做成花瓶 D铸剑为犁
(2009年·四川省资阳市)36. (15分)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格局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格局的显著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刘昕同学设计的“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结构示意图。胡老师发现有三处错误,请你在图上标出并在旁边空白处改正。(3分)
(2)对中国能够成为多强队伍中的一员起决定作用的会议是中共何年召开的哪次会议?概括中国成为多强之一的主要原因。(5分)
(3)东西方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结合现实,举例说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6分)
(4)学习历史最终目的之一是获取感悟,启迪今天。面对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你认为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什么?(1分)
36. (15分)(1)“单极格局”改为“两极格局”;“欧盟、日本、中国、苏联”的“苏联”改为“俄罗斯”; “地区冲突、民族矛盾、殖民争夺不断”中的“殖民争夺”改为“宗教纷争” (准确找出每处错误0.5分,正确改正每处错误0.5分,共3分)
(2)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1分)党和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答出其它原因,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4分)
(3)有利影响:发展中国家可根据自己需要,引进先进技术,参与国际竞争,发展本国经济,如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合资经营大型轿车生产。(举出其它正确事例,亦可给分)(2分) 不利影响:国际经济风险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进程,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很快波及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经济遭受严重打击;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和原料赚取高额利润,如日本跨国公司使用印度工人。(答出其它不利影响或相应事例,言之成理,亦可给分)(4分)
(4)发展自身的经济实力(言之成理,亦可给分)(1分)
图5
美苏冷战
“一超多强”
苏联解体
单极格局
一 超 多 强
多极化趋势
美 苏
1991年
苏联解体
美 国
欧盟
日本
中国
苏联
当今主流是和平与发展,但天下并不太平,如科索沃战争
地区冲突、民族矛盾、殖民争夺不断,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直接威胁世界和平
原因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