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二力平衡
1.一个苹果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受到的重力与苹果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苹果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苹果受到的重力小于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
D.?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大于苹果对桌面的压力
2.一个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物体的运动状态(?? )
A.?不断改变????????????????????B.?始终不变???????????????????C.?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D.?无法确定
3.下列与中考体育加试相关的物理知识中,分析正确的是(?? )
A.?抛出去的实心球离开手后继续运动,是由于实心球受到惯性作用
B.?立定跳远时,脚要用力向后蹬地,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抛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到最高点时,机械能最大
D.?人双手握住单杠静止时,人对杠的拉力和杠对人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4.如图所示,小明沿着竖直的杆匀速上爬,所受的摩擦力为f1;后来沿杆匀速下滑,所受的摩擦力为f2。通过受力分析,可以判断出(?? )
A.?匀速上爬时, 的方向竖直向下???????????????????????B.?匀速下滑时, 的方向竖直向上
C.??????????????????????????????????????????????????????????????? D.??
5.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对应的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6.一个建筑工人用50N的水平推力推小车,使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15m,小车受到的阻力为________?N.撤去推力,小车仍然能继续向前运动0.5m,原因是小车具有________.在上述小车前进15m的过程中,建筑工人对小车做的功为________J.
7.“漂移”是一种高难度的汽车表演项目,有一种“漂移”方法如下:当汽车在水平地面上疾驶时,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________?(是/不是)一对平衡力;而车对地面的压力________?车自身的重力(大于/等于/小于/无法确定).此时突然刹车,同时转动方向盘,汽车急转弯,这是摩擦力改变了汽车的________? .
8.壁虎是一种常见的爬行动物,它的脚底有“吸盘”,能在墙上“行走自如”. 当壁虎紧贴在竖直的墙壁上静止不动时,它所受的重力与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
9.一建筑工人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小车,使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1m,小车受到的阻力为________N.撤去推力,小车仍然能继续向前运动0.2m,这是由于小车具有________.在上述小车前进1.2m的过程中,建筑工人对小车做的功为 ________J.
10.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水平路面上,分别以1m/s和0.5m/s的速度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木箱沿直线匀速推动了10m.在此过程中,甲推木箱的力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推木箱的力;________(填“甲”或“乙”)做功的功率更大.
11.如图(a)、(b)所示,某小组同学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该小组同学是在做“探究________实验”。按如图(a)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应在硬纸板处于________状态下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按如图(b)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放开硬纸板前,应使两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两细线对硬纸板拉力的方向________。
12.如图为下雨天同学挂在教室后黑板水平下边沿上的一些折叠伞(伞未碰到墙壁),这些伞的伞柄________(选填“一定是” 、“一定不是” 或“可能是”)竖直向下,伞上的雨水自由下落时,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力对其做功。如果将伞柄收进去一些,它将________(选填“保持”、 “恢复”、“更偏离” 或“更偏向”)竖直方向。
13.下列情境中的两个力符合二力平衡条件的是(??? )
A.?小亮用90N的力水平向左提箱子,箱子受到90N的重力
B.?小亮用80N的力水平向左提箱子,箱子受到160N的重力
C.?汽车受到水平向左1500N的动力和水平向右1500N的阻力
D.?小亮用60N的力水平向左提箱子,箱子受到200N的重力
14.小华同学在科技馆观摩自行车走钢丝表演后回家做了一个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的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自行车和所挂物体总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自行车对钢丝的压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自行车对绳的拉力与钩码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15.下列情况下,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的是(??? )
A.?苹果从树上落下来?????B.?列车减速进站?????C.?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块?????D.?物体在斜坡上匀速直线滑下
16.小丽同学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两条细线的一端挂上相同的钩码(如图所示),观察小卡片在什么情况下处于平衡状态.
?
(1)在小卡片处于平衡状态后,小丽把小卡片偏转一个角度,使小卡片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松手后,小卡片却不能保持平衡.她这样做是为了说明不在________上的两个力不平衡.
(2)实验中,为了说明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也不平衡,小丽应该怎么做?________
(3)事实上,小丽的实验并不是十分严谨的,因为小卡片本身还受重力的作用,这对小丽的实验结论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影响,因为________
17.我国研发的平流层飞艇“圆梦”号(如图)首飞成功.飞艇依靠浮力可升到20km高的平流层,其推进系统有太阳能电池提供能量.推进器产生的推力与气流对飞艇的水平作用力平衡,可使飞艇长时间悬停.
(1)飞艇悬停时,推进器将空气推向后方获得向前的推力,说明________.
(2)当飞艇从近地面升到平流层高空时,其内外气压差将如何变化?________.
(3)若飞艇的气囊体积为3×104m3 , 则飞艇在平流层受到的浮力约为________?N.(平流层空气密度取0.06kg/m3 , g取10N/kg)
18.骑自行车是一种既健身又低碳的出行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B.?用力蹬车是为了增大车的惯性来增大速度
C.?在水平路面上骑行时人与自行车的总重力没有做功??????????
D.?停在路边的自行车,它对地面的压力和所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19.如图,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时间在纸带上打下一个点)与一木块左端相连,木块在弹簧测力计作用下沿水平桌面(纸面)向右运动时,就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图中①和②是打点计时器先后打出的两条纸带,与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 , 木块运动的速度分别为v1、v2 , 那么(???? )
A.?F1v2????????????????D.?F1>F2?? v1>v2
20.同学们在体育活动及测试中涉及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立定跳远时用力向后蹬地,这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投出去的实心球最终落回地面,这是因为它受到重力的作用
C.?测量体重时,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秤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打乒乓球时拉出“弧圈球”,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1.下图是我们在课堂上做过的两个实验:
(1)图甲所示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每次让小车从斜面________(相同/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先后让小车在棉布、木板、玻璃上运动,记录小车运动的________。实验中让小车在不同的表面上运动的目的是改变小车运动时________。进一步推理,如果没有阻力,运动的小车将保持________(匀速直线运动/静止)状态。
(2)用图乙所示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条件:①当卡片平衡时,两边所挂钩码个数________(相等/不等),说明卡片两边所受拉力的大小________(相等/不等).
②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 _,松手后时观察卡片是否保持平衡.
③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________?上.
④在探究同一问题时,有同学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方案,经过讨论后同学们认为图乙的方案优于图丙,图丙方案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
2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刚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___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________(选填“甲”或“乙”)更科学。
(3)在装置乙中,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旋转后又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________(选填“物体”或“直线”上,物体才能平衡。
23.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小卡片容易扭转
参考答案
1.B 2.A 3.B 4. B 5.2;4 6. 50;惯性;750 7. 不是;小于;运动状态8. 摩擦力
9. 100;惯性;100 10.等于;甲 11. 二力平衡的条件;静止;相等;相反 12.一定不是;有;更偏离
13.C 14.B 15. D 16.(1)同一直线(2)用剪刀将小卡片从中间剪成两半
(3)没有;小卡片的重力远小于钩码的拉力,可以忽略不计
17.(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变大(3)1.8×104
三、综合篇
18. A,C 19. B 20.C
21.(1)相同;距离;所受阻力大小;匀速直线运动
(2)相等;相等;扭转一个角度或旋转;同一物体;木块受到摩擦力(或在水平方向上不能探究二力平衡)
22.(1)匀速直线运动
(2)乙
(3)直线
23.(1)相反;钩码个数
(2)不能;一对平衡力在同一直线上
(3)A
第 1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