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试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4-13 20:5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八年级历史(华师大版)上册期末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图是镌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幅著名浮雕,它表现的中国近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1839年虎门销烟 B.1911年武昌起义 C.1919年五四运动 D.1949年渡江战役
2.“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这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示。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逼迫同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 《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C.《南京条约》 D.《望厦条约》
3.2009年2月26日,圆明园被盗文物鼠首、兔首铜像以2800万欧元在法国高价拍卖。鼠首、兔首铜像被盗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诗中描写的历史事件应是
A.曾国藩镇压太平军 B.冯子材镇南关大捷C.左宝贵英勇抗敌 D.左宗棠收复新疆
5.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中“割地求和”是指清政府
A.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B.与俄国签订《北京条约》
C.与法国签订《天津条约》 D.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6.一家日本企业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 B.甲午战争后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洋务运动中
7.在《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朝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内容是
A.赔款白银4.5亿两B.严禁中国人民反帝C.拆毁大沽炮台D.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使馆
8.下列不属于洋务派为“自强”而创办的近代工业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福州船政局 C.汉阳铁厂 D.江南制造总局
9.19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爱国的仁人志士奔走呼号,称“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掀起了救亡图存的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0.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它的领导者是
A.洪秀全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11.近代中国,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传进步思想,在下图所示刊物上提出的著名口号是:
A.“自强”、“求富” B.“师夷长技以制夷”C.“民主和科学”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12.张研同学是在今年的“青年节”那天光荣加人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你知道“青年节”是为了纪念哪一历史事件
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中共成立 D.南昌起义
13.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
A.中华民国成立 B. 蒋家王朝的灭亡
C.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D. 中共“一大”召开
14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井冈山会师
1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这条道路的开辟始于
A.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
C.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16.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是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遵义会议 D.中国七大
17.回顾长征之路,追寻红色记忆,当年中央红军巧妙地渡过金沙江,从此
A.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B.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粉碎了敌人消灭红军的企图 D.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18.“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这一历史现象曾经发生在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台湾地区
19.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国共关系由分裂.对峙走向再次合作的转折点是
A. 重庆谈判 B.七七事变 C.百团大战 D. 西安事变
20.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你不可能经历:
A.乘轮船.火车出行 B.使用无线电话与亲友联系
C.翻阅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 D.阅读<<申报>>了解国内外大事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8分)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4分)
(2)根据提示信息,写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争与探索的“他”是谁?(4分)
“他”主张禁烟并公开在虎门销烟——
“他”领导太平军进行反封建反侵略斗争——
“他”领导辛亥革命并建立了中华民国一—
“他”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一—
22.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清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举行谈判。日本诱逼李鸿章在早已拟定的条约文本上签字,蛮横地表示“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日本限定必须在一个月内办理割让台湾的手续,李鸿章请求放宽期限,说:“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经过二十多天的谈判,日本下了最后通牒,限四天内答复,否则北京必不可保。清政府被迫全部接受了日方提出的条件。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情况?该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是什么?(2分)
(2)近代以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经历了两次分离,这两次分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分)
(3)材料反映了旧中国怎样的外交历史?你有何感想?(2分)
23.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列举出洋务派的两个代表人物。(2分)
(2)洋务运动前期和后期各打出什么旗号?(2分)列举洋务派所兴办的近代著名企业。(2分)
(3)我们今天对外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与洋务运动中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有什么区别?(4分)
24.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 1895年,《马关条约》签署的消息传到北京后,举国激愤,人人思变,雪耻强国之声陡然放大。时值18省1300多名举子在京会试,37岁的广东南海考生康有为在一夜之间赶写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强烈要求光绪帝“下诏故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材料二 (1898年)光绪下旨:“商务为富强要图,自应及时举办,……著各省督抚。督率员绅认真讲求,妥速筹办”。“富强至计,首在鼓励人才,各省士民著有新书,及创行新法,制成新器,果系堪资实用者,允宜悬赏以为之劝,或量其材能,试以实职,……给以特赏以昭激励”。
材料三 图6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其中的万言书提出的主张是什么?(2分)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戊戌新政的内容。(3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谁英勇就义的情境?为什么他说自己 “死得其所”?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3分)
25.材料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国贼曹汝霖等人。
━━“五四”口号
材料二:“在‘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进一步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这对于激励广大青年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长春讲话
请回答:(12分)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外争主权”在当时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列举一条)(3分)
(2)在“五四”运动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准备了思想条件的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大诞生有何历史意义?(2分)
(3)90年来“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2分)
26.探究与实践(12分)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 长征》
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八荣八耻”。
(1)红军为什么要“远征”?(1分)红军长征途中克服了哪些困难?(3分)
(2)长征精神,是艰苦奋斗革命精神的体现。请你围绕“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写出能体现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古训(可以是诗句、成语、对联、谚语、俗语等形式。至少两条,共4分)。
(3)为在全社会倡导学习、践行“八荣八耻”,你校开展“知荣明耻,从我先行”倡议活动。请你完成倡议书提纲的相关内容。(写出两条,共4分)
我们倡议:
第一:
第二:
第三: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B D D B B C B C C A D A B C D A D B
21.(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林则徐;洪秀全;孙中山;陈独秀。
22.(1)《马关条约》(1分)该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分)(或大大加深了中国半列民地化程度也可得2分)
(2)本质区别:第一次分离是国家主权受破坏(或是帝国主义侵占)(1)第二次分离是中国内政(或国共内部矛盾所致)。(1分)
(3)屈辱的外交。(1分)感想: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等。(答对其中一项即可,其它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价值观正确都可给2分
23.(1)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代表有:李鸿章、曾国藩等。
(2)前期和后期的旗号分别是:“自强”、“求富”;如安庆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
(3)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是为了维护腐朽的清王朝,不改革内政;单纯引进,缺乏创新,最终失败。今天的改革开放的引进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注意把引进技术同国内消化、吸收、运用、创造结合起来。
24.(1)事件:公车上书;(1分)
主张:拒和、迁都、变法。(1分)(拒和、迁都、变法、练兵四点答其一给1分。)
(2)兴办商务;重用人才;鼓励创造发明。(3分)(得分点:商务,人才,新书、新法、新器。)
(3)谭嗣同;(1分)他为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亡而献出自己的生命,所以他说自己“死得其所”;(1分)(围绕变法的积极作用任其一点作答给1分。)我们应该学习他为了民族的振兴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1分)(突出其不怕牺牲精神或奉献精神之类给1分。
25.(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2分)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分)
外争主权: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3分)
(2)五四运动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分)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2分)
(3)五四精神:①忧国民、不屈不扰、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 义精神;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精神;③斗争到底、不怕牺牲的民族主义精神等。(3分)(要求:)①突出爱国主义或民族精神②能对其加以适当阐述即可)
26.(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分)突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摆脱敌人围追堵截(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爬雪山、过草地);不畏路途遥远,行程两万五千里;协调各种矛盾等。(答出一点给1分,共3分)
(2)如《锄禾》;居安思危、戒奢从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等。(能反映为什么、怎么样做到艰苦奋斗、戒除骄奢淫逸均可。两条4分)
(3)(只要考生能围绕“八荣八耻”向全社会成员或青少年学生发出倡议,且有一定逻辑层次,填写两空即可得4分。可以涉及“八荣八耻”具体内容,可以涉及倡导的意义,可以涉及具体要求或做法,不作统一规定。本题只提供参考思路。)
第一、从我做起,认真学习,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二、从小做起,面向未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三、从现在做起,移风易俗,积极投身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新旗帜。
第四、从本职做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实现宿迁突破的新动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