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透镜和视觉 第2课时》 习题
一、基础练习
1.(2018郴州)回顾眼球结构,找出在功能上类似于显微镜光圈的那一项是( )
A.角膜 B.晶状体 C.瞳孔 D.视网膜
2.为了预防近视,下列习惯不正确的是( )
A.看书时,眼与书本的距离随光线亮暗进行调节
B.经常做眼保健操,注意用眼卫生
C.看书时间不能太长,连续看书1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
D.躺、卧、走路、乘车时不要看书
3.(2018长沙)驾驶员在夜晚会车时应将远光灯转换为近光灯,因为强光照射会影响对面驾驶员观察路况。在眼球结构中,感受光线刺激的是( )
A.角膜 B.瞳孔 C.晶状体 D.视网膜
4.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 )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 B.眼球的前后径可以调节
C.瞳孔可以缩小和放大 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5.晚上,当人们从明亮的屋内走入漆黑的夜幕中时,什么也看不清。但一会儿后,就能看见周围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瞳孔的变化是( )
6.检查视力时,视力表上的 落在被检查者视网膜上的图像是( )
A. B. C. D.
7.照相机成像原理与眼睛成像原理相似,照相机的镜头、光圈、胶卷分别相当于眼睛的( )
A.晶状体瞳孔视网膜 B.晶状体虹膜脉络膜
C.玻璃体瞳孔角膜 D.角膜晶状体视网膜
8.(2014·绍兴)小敏对眼球成像原理进行模拟实验。如图所示,将蜡烛放在A处时,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把此时凸透镜和光屏模拟成正常人眼球模型,光屏相当于眼球的视网膜,在原位置上,换一个凸透镜后,发现要将蜡烛移动到B处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凸透镜和光屏相当于模拟________ (填“近”或“远”)视眼的眼球。
二、提升练习
9.(2018滨州)2018年5月,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教授用动物角膜代替人角膜让万名患者复明,获得了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如图中角膜是( )
A.① B.② C.③ D.⑤
10.(2017邵阳)图是小明同学根据所学知识画的近视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图,其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11.如图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眼睛的自动调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这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 B.这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系统
C.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更薄一些 D.看远处的物体常常需要眯起眼睛看
12.如图是眼球结构及成像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如图表示正常眼成像过程
B.近视眼原因之一是结构[2]过度变凸
C.结构[3]既是成像也是视觉形成的部位
D.远物和近物都能看清是因为结构[1]有调节作用
13.如图是“模拟眼球成像的实验”操作示意图,请观察思考后回答问题:
(1)模拟实验中左边的白纸板相当于眼球中的________,中间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中的________。
(2)在实验中,如果换上凸度较大的透镜,那么蜡烛应向_______移动,才能使纸板上的像清晰。
(3)该实验说明:正常人的眼球是通过调节________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 体的。如果有人患了远视眼,那么应该配戴装有________镜的眼镜来矫正。
14.预防近视,关注用眼卫生.下图是模拟眼球成像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和近视眼成像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模拟实验中左边的白纸板相当于眼球的[ ] ______ ,中间的双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 ] ______ .
(2)在实验中,如果换上凸度较大的透镜,蜡烛应向 ______ 方向移动,才能使纸板上的图象清晰;
(3)该实验说明:正常人的眼球是通过调节[ ] ______ 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
(4)某人眼球结构完整无损,但是看不见周围的物体,则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______ .
15.(2017郴州)如图为眼球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人体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过来的光线,依次经过[3]________、瞳孔、[4]________、玻璃体,在视网膜上获得的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到________的特定区域,才能形成视觉。
(2)当我们夜晚看书突然停电时,眼睛瞳孔的变化是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3)青少年时期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经常长时间看书、看电视、玩手机等容易患近视眼,导致远处的物体在眼球内所形成的图像,落到视网膜的________(填“前方”或“后方”),这样看到的物像就会模糊不清。
《透镜和视觉 第2课时》 习题答案
1.【答案】C
【解析】在眼球结构中,瞳孔是光线的通道。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是变小的;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是变大的,相当于显微镜的光圈。
2.【答案】A
3.【答案】D
【解析】角膜的作用是透过光线;瞳孔是光线的通道;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因而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4.【答案】D
【解析】眼球内的晶状体像双凸透镜 ,有弹性,睫状体内的肌肉通过收缩能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我们不论是看远处还是近处,物像都能落在视网膜上。
5.【答案】B
【解析】当人们在明亮的屋内时,由于光线较强,所以瞳孔缩小,以 避免光线过强;相反,在漆黑的夜幕中 ,由于光线较弱,为了收集更多的光线,瞳孔会变大。因此当人由明亮的室内走向漆黑的夜幕中时,进入瞳孔的光线太少,人无法一下子适应,所以什么也看不清。
6.【答案】D
7.【答案】A
在眼球的结构中,晶状体透明、有弹性,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瞳孔是光线的通道,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是变大的;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是变小的,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视网膜上分布有感光细胞,能够感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相当于照相机的胶卷。
8.【答案】视网膜 远
【解析】眼球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凸透镜,视网膜接收经过晶状体折射的光线,相当于实验中的光屏。换凸透镜后,要将蜡烛移动到B处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与远视眼类似。
9.【答案】C
【解析】图中①晶状体、②虹膜、③角膜、④睫状体、⑤玻璃体,因此图中表示角膜是③。
10.【答案】A
【解析】图甲光线在视网膜前会聚,表示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因此表示近视眼;图乙光线在视网膜上会聚,表示成像在视网膜上,因此表示正常眼;图丙表示用凹透镜矫正近视眼;图丁表示用凸透镜矫正远视眼。所以小明同学根据所学知识画的近视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图,其中正确的是甲和丙。
11.【答案】B
【解析】正常眼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清晰,就是根据晶状体自动调节的原理,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系统,所以图中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睛观察不同物体时的情况;看近处的物体,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该让晶状体会聚能力变强,所以应该变厚;对于正常眼,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是正常看就行,不需要眯眼。
12.【答案】B
【解析】图中的1是角膜,2是晶状体,3是视网膜。图中物体反射的光线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A错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2]晶状体的凸度过大,都会形成近视,B正确;[3]视网膜是成像的部位,而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内形成的,C错误;远物和近物都能看清是因为结构[2]晶状体的调节作用,D错误。
13.【答案】(1)视网膜 晶状体(2)左(3)晶状体 凸透
【解析】(1)白纸的作用是承接蜡烛的像 ,与眼球中的视网膜一样,眼球中的晶状体会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相当于凸透镜。(2)凸度较大的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 强,焦距小,要使像距不变,应缩小物距,即蜡烛左移。(3)改变晶状体的曲度可以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远视眼是成像在视网膜后,需要对光线进一步会聚,要用装有凸透镜的眼镜来矫正。
14.【答案】3;视网膜;2;晶状体;透镜;2;晶状体;视神经或视觉中枢
【解析】(1)从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示意图与模拟眼球成像实验比较,可以看出:白纸板相当于3视网膜,中间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2晶状体.
(2)从下面的图解(注意图中双凸透镜的曲度和光线透过透镜后的折射程度不同),我们可以看到,当凸透镜凸度增大的时候,其折光能力就会增加,其成像点离凸透镜距离就近.如果不改变双凸透镜与白纸板的距离,而只改变双凸透镜凸度的话,要形成清晰的物像,就要缩短蜡烛与双凸透镜的距离,反之亦然.
在该实验中,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晶状体,屏幕相当于眼球的视网膜.因此在实验中,如果换上凸度较大的透镜,蜡烛应向透镜方向移动,才能使纸板上的图象清晰.
(3)该实验说明:眼球在成像的过程中,2晶状体和玻璃体对光线具有折射作用,其中主要起折射作用的是2晶状体,晶状体具有调节作用,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不同远近的物体.
(4)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1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2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3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3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由视觉形成的过程可知,某人眼球结构完整无损,但是看不见周围的物体,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后边的视神经或视觉中枢.
15.【答案】(1)角膜 晶状体 大脑(2)变大 (3)前方
【解析】(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3角膜进入眼球,经4晶状体、6玻璃体等的折射,落在5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其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图像信息后,通过7视神经将信息传递大脑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 (2)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看强光时瞳孔缩小,看弱光时瞳孔扩大;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因此夜晚看书突然停电时,瞳孔的变化是变大。 (3)长时间、近距离地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易恢复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透镜和视觉 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透镜和视觉 第2课时 章 2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年
学习 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眼的结构,知道眼球的结构及其功能 2.知道人类视觉上的限制,了解近视、远视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从而知道如何爱护眼睛和保护视力。 3.概述视觉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眼睛各个部分的作用的分析、凸透镜成象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通过观察示意图、模型,进一步提高观察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日常生活中眼的卫生保健。 2.关爱与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群。
重点 1.眼球的结构及其功能 2.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难点 1.眼球的结构及其功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看到这些著名的眼睛照片你会想到什么? 眼睛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据统计,大脑中约有80%的信息来自于眼睛。 那么,眼睛是如何看见物体的呢? 感受眼睛魅力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四、眼睛 1.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拓展 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的大部分藏在头颅骨的眼眶内,只露出很小一部分,这样有利于保护眼球。 眼球的附属结构主要有使眼球运动的肌肉——眼外肌,保护眼球的眼睑、结膜、泪器等。 ①眼外肌:分布于眼球的周围,牵动眼球自由灵活地转动。 ②眼睑:俗称“眼皮”,分为上眼睑和下眼睑。眼睑能够闭合,可以阻挡强光和灰尘等物质的进入,对眼球起保护作用。 ③结膜:连接眼睑和眼球,是半透明膜,表面光滑、柔软,且有一定弹性,富含血管。 ④泪器:包括泪腺和泪道等结构。泪腺分泌泪液,起湿润和清洁眼球的作用。泪液中还含有一些溶菌酶,可以杀死进入眼球的病菌,对眼球起保护作用。 眼球包括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其中眼球壁的结构(从外向内)分为三层: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包括巩膜和角膜;中膜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内膜是视网膜。眼球的内容物主要是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外膜: 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光通过透明的角膜进入眼里。 巩膜:白色巩膜是眼球的一层坚韧的保护外壳。 中膜: 虹膜:有色素,瞳孔在虹膜的中央,根据环境中光的强弱,可随时调节。 睫状体:内含有平滑肌,可调节晶状体曲度 脉络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给视网膜提供营养,并使眼内形成一个“暗室” 内膜: 视网膜:物体的图像投影在视网膜上,这里分布着许多对光很敏感的感光细胞。 视神经:视神经把感光细胞所产生的信息传入大脑。 内容物: 房水:透明液体,提供营养,维持眼压,对进入眼球内部光线起到折射作用 晶状体: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使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有弹性,对进入眼球内部光线起到主要折射作用 玻璃体:透玻璃体由一种透明的胶状物质组成,它充满着整个眼球的内部。 活动 在光较暗的环境下仔细观察一位同学的瞳孔,然后在他(她)眼前约10 厘米的位置,用小手电筒照向这位同学的右眼睛(或左眼睛),留心观察瞳孔大小的变化。 这位同学眼睛的瞳孔有什么变化? 他(她)的瞳孔变__________(填“大”或“小”)了。这样的变化说明:在光亮的环境中瞳孔能让_____________( 填“较少”或“较多”) 的光进入眼睛。 虹膜可以通过调节__________ 的大小,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的量。 注意:不要长时间用手电筒照射同学的眼睛,以免对眼睛造成伤害。 瞳孔对进光量的调节: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在强光下看物体时瞳孔缩小,在弱光下看物体时瞳孔扩大,这叫作瞳孔对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的意义在于调节进入眼球内的光量。在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球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光线的刺激;在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的眼球内的光量,使视网膜能够得到足够的刺激。 人的眼睛的结构和功能与照相机非常相似。 人的眼睛的结构和功能与照相机非常相似 视频:人眼与照相机的对比。 那么,眼睛是如何观察到物体的呢? 2.视觉的形成 当我们看一个物体时,来自该物体的光线经过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最后到达视网膜。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视网膜上有很多感光细胞,这些细胞受到光刺激后发出信息,信息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而形成视觉,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可简单表示为:光线→眼球折光系统→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3.眼睛的调节 我们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由于眼球中的瞳孔和晶状体具有调节作用。瞳孔可以调节进入眼球内的光量。 (1)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厚,焦距变小,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近处的物体,如图所示。 (2)看远处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薄,焦距变大,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的物体,如图所示。 可见,眼睛是一种精巧的变焦系统。 五、人类视觉上的限制 虽然眼睛能看到很多物体,可是人的视觉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限制。 活动 1. 将课本放在眼睛前方约30 厘米的地方,看着右边的两条平行黑线。 2. 凝视这两条平行黑线。慢慢将眼睛移近,直至你不能再清楚看到这两条线为止。请同学用直尺帮你量一下这时你的眼睛与课本之间的距离。 你能清晰看到的最近距离是_______ 厘米。 如果你是戴眼镜的,现在把眼镜摘下,再重复这个实验,你现在能清晰看到的最近距离是_______ 厘米。 3. 请同学帮你拿着课本,再次凝视这两条平行黑线,把课本慢慢后移,直至这两条线看似变成一条线为止。这时量一下你与课本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 厘米。这就是你眼睛能清晰看到的最远距离。 如果你是戴眼镜的,现在把它摘下,再重复这个实验。你现在眼睛能清晰看到的最远距离是_______ 厘米。 眼部肌肉完全松弛时,晶状体表面弯曲程度最小,也就是晶状体变得最扁时,能够看到的物点叫眼睛的远点。眼部肌肉极度紧张时(使劲看近物时),晶状体变得最凸,表面弯曲程度最大,能看清的物点叫眼睛的近点。在合适的照明条件下,眼部肌肉处于正常状态而能十分仔细地看清物体时,物体离眼睛的距离称为明视距离。 在视神经离开视网膜的地方,也是视网膜上唯一没有任何感光细胞的地方,这个地方叫做盲点。当物体的像落到盲点上时,人眼不能看到物体。 正常眼的远点在无限远处,从无限远处物体射入眼睛的是平行光,像恰好成在视网膜上。 正常眼的近点在离眼睛10厘米~15厘米的地方。 正常眼的明视距离是25厘米。 活动 注视下图,可以定出视觉盲点的位置。 ╋ 1 2 把课本放在离眼睛约25 厘米远的地方,闭上左眼,用右眼盯着“+”看,略微调节眼与课本的距离,你将会发现到某个距离时不能看到2,因为这时2 落在盲点上了。如果你现在把课本移得近一些,2 将重新出现而1 将消失。你也可以用你的左眼来检验,但这时你必须把课本倒过来看。 六、视力缺陷与矫正 1.近视与远视 (1)近视 班级中有部分同学的眼睛已经近视,那么近视患者看物体有什么特点? 【近视患者看远处的物体很吃力,只有把物体拿到离眼睛较近处才能看清楚,其特点是“怕远不怕近”。】 近视特点:患近视的人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假性近视:青少年在读书、写字时,如果姿势不正确,书本放得离眼睛很近,或采光、照光条件不好,或持续用眼时间过长,都会使睫状体内的肌肉持续收缩,晶状体曲度增大。时间久了,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内的肌肉不能放松,变凸的晶状体也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样就造成了假性近视。这时候,只要消除上述不利因素,注意用眼卫生,坚持做眼保健操等,还可以使视力恢复正常。发生假性近视以后,如果仍不注意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会造成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变凸的晶状体不能恢复正常,从而变成真性近视。这时候,视力就不容易恢复正常了。 真性近视 形成原因: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是一个模糊的光斑。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近视患者的视网膜前 矫正方法:配戴凹透镜可矫正近视。 (2)远视 远视特点:患远视的人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形成原因: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来自近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远视患者的视网膜后 矫正方法:配戴凸透镜可矫正远视。 近、远视眼及其矫正口诀: 近视看近不看远,晶厚聚光视网前。凹透镜对光能发散,它能矫正近视眼。睫松晶薄远视眼,物像成在膜后面。凸透镜对光能会聚,它能矫正远视眼。 2.色盲 活动 1. 观看图,并写出你所看到的数字是_27_。 2. 与老师核对结果。如果你看到的数字与答案相同,那么你就没患色盲症。 失去正常人辨别颜色能力的先天性色觉障碍,就是色盲。色盲有红色盲、绿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和全色盲之分。 色盲者不可担任驾驶员或其他需要辨别颜色能力的工作,如果色盲者担任驾驶员,会由于分辨信号错误而酿成事故。 (教材第83页思考与讨论) 色盲者不适宜从事美术、纺织、印染、化工等需色觉敏感的工作,不可担任机动车驾驶员,因为他们不能正确辨别颜色,易造成事故,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眼睛的疾病除了远视、近视、色盲以外,还有斜视、白内障等。 七、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1)读书和写字的姿势要正确;书与眼睛的距离要保持约33厘米;应在光强度适宜的环境下阅读。 (2)连续看书或写字1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或者向远处眺望一会,让眼睛的肌肉得以放松。 (3)使用电脑时,眼睛与屏幕应相距50~70厘米。不要长时间地使用电脑。 (4)定期接受眼睛检查,若眼睛出现不适,应及时治疗或矫正 (5)如有异物进入眼睛,不要用手揉,可用眼药水等冲洗眼睛。 (6)不要躺着或坐车、走路时看书。 (教材第84页思考与讨论) 除教材的方法外,我们还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平时坚持做眼保健操等。 了解眼睛的附属结构及功能 知道眼球的分层 学习眼球的外膜结构及功能 学习眼球的中膜结构及功能 学习眼球的内膜结构及功能 学习眼球的内容物及功能 活动感受瞳孔在不同光下的变化 知道瞳孔对进光量的调节 了解人眼与照相机的比较 知道视觉是如何形成的 了解眼睛的调节过程 活动感知近点和远点 活动测知明视距离 知道什么是近点、远点和视距离 活动:进行盲点测试 知道近视的特点、成因及矫正方法 了解假性近视 知道远视的特点、成因及矫正方法 了解色盲的相关知识 知道如何做到用眼卫生 拓展介绍眼睛的附属结构及功能 概述眼球的分层 图片介绍眼球的外膜结构及功能 图片介绍眼球的中膜结构及功能 图片介绍眼球的内膜结构及功能 图片介绍眼球的内容物及功能 指导活动,感受瞳孔在不同光下的变化 介绍瞳孔对进光量的调节 视频:人眼与照相机的比较 图片视频介绍视觉是如何形成的 介绍眼睛的调节过程 指导学生活动感知近点和远点 指导学生活动测知明视距离 讲解什么是近点、远点和视距离 指导活动:进行盲点测试 介绍近视的特点、成因及矫正方法 拓展假性近视 介绍远视的特点、成因及矫正方法 介绍色盲的相关知识 分析探讨如何做到用眼卫生
课堂练习 1.眼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B ) A.视网膜 B.瞳孔 C.晶状体 D.玻璃体 2.眼球结构中,能感受光刺激的结构是( A ) A.视网膜 B.脉络膜 C.虹膜 D.巩膜 3.足球运动员在看清飞来的足球时,眼睛要如何调节( B ) A.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 B.睫状体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大 C.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小 D.睫状体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大 4.眼球的最主要的折光结构是( A ) A.晶状体 B. 玻璃体 C. 角膜 D. 房水 5.小强的爷爷平时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摘下眼镜;奶奶平时不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戴上眼镜。请判断爷爷和奶奶戴的眼镜分别是( B ) A.凸透镜、凹透镜 B.凹透镜、凸透镜 C.都是凸透镜 D.都是凹透镜 6.外界物体发射过来的光线,依次经过( C )到达视网膜。 A.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 B.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 C.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D.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小结 眼球由眼球壁( 包括角膜、巩膜、虹膜、视网膜等) 及其内容物( 包括晶状体和玻璃体等) 组成。 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共同组成了眼的折光系统。来自物体的光经眼球的折光系统,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经视神经传入大脑,形成视觉。 近视和远视的原因及矫正。 我们通过视频对本节内容进行小结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透镜和视觉
第二课时
科学浙科 七年级下
新知导入
那么,眼睛是如何看见物体的呢?
看到这些著名的眼睛照片你会想到什么?
眼睛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据统计,大脑中约有80% 的信息来自于眼睛。
新知讲解
四、眼睛
1.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眼球大部分藏在眼眶内
眼外肌
眼的附属结构
新知讲解
眼的附属结构
眼睑
睫毛
泪腺
结膜
眼外肌
眼的附属结构
使眼球灵活转动
分泌眼泪,具有清洁、湿润作用
分泌黏液,润滑眼球
保护眼球
防止异物入眼
新知讲解
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新知讲解
眼球壁
角膜
巩膜
外层
白色,是一层坚韧的保护外壳
透明,光进入眼里
角膜
巩膜
“白眼球”
巩膜
新知讲解
中层
有色素,中央有瞳孔,根据光的强弱,可随时调节
黑色,不透光,含毛细血管,使眼球内形成一个暗室
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大小
虹膜
睫状体
脉络膜
眼球壁
虹膜
脉络膜
睫状体
虹膜
“黑眼珠”
新知讲解
视网膜
内层
物体的图像投影在视网膜上,这里分布着许多对光很敏感的感光细胞
眼球壁
视网膜
视神经把感光细胞所产生的信息传入大脑
视神经
新知讲解
晶状体
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使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
由一种透明的胶状物质组成,它充满着整个眼球的内部
内容物
房水
玻璃体
透明液体,提供营养,维持眼压,对进入眼球内部光线起到折射作用
晶状体
房水
玻璃体
新知讲解
活动:瞳孔对进光量的调节
他的瞳孔变_______了
说明:在光亮的环境中瞳孔能让_______的光入眼
虹膜通过调节________的大小,控制进入眼光量
观察虹膜和瞳孔
在光较暗的环境下仔细观察一位同学的瞳孔,然后在他眼前约10厘米的位置,用小手电筒照向这位同学的眼睛,留心观察瞳孔大小的变化
小
较少
瞳孔
新知讲解
瞳孔对进光量的调节
瞳孔
瞳孔
光线强,瞳孔收缩
光线弱,瞳孔扩张
瞳孔对光反射
瞳孔对光反射的意义是什么?
在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球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光线的刺激;在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的眼球内的光量,使视网膜能够得到足够的刺激。
新知讲解
人眼与照相机的对比
人的眼睛的结构和功能与照相机非常相似
新知讲解
2.视觉的形成
新知讲解
分析形成视觉的条件有哪些?
1.有光进入眼球;
2.眼球结构的各部分功能正常;
3.视神经传导功能正常;
4.大脑皮层上的视觉中枢正常
眼球折光系统
成像
视神经
视觉中枢
产生视觉
光线
角膜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兴奋传导
新知讲解
3.眼睛的调节
晶状体具有调节作用
(1)看近处物体
(2)看远处物体
晶状体
睫状肌
晶状体变厚
近处的物体
远处的物体
晶状体变薄
睫状肌
新知讲解
五、人类视觉上的限制
你能清晰看到的最近距离是_______厘米。
如果你是戴眼镜的,现在把眼镜摘下,再重复这个实验,你现在能清晰看到的最近距离是______厘米
近点和远点
活动:检测近点和远点
1. 将课本放在眼睛前方约30厘米的地方,看着两条平行黑线。
2. 凝视这两条平行黑线。慢慢将眼睛移近,直至你不能再清楚看到这两条线为止。
新知讲解
3. 再次凝视这两条平行黑线,把课本慢慢后移,直至这两条线看似变成一条线为止。
这时量一下你与课本之间的距离是______厘米。这就是你眼睛能清晰看到的最远距离。
如果你是戴眼镜的,现在把它摘下,再重复这个实验。你现在眼睛能清晰看到的最远距离是_______厘米。
近点和远点
新知讲解
明视距离
在合适的照明条件下,眼部肌肉处于正常状态而能十分仔细地看清物体时,物体离眼睛的距离
正常眼的明视距离是25厘米
晶状体最凸时,能看到的最近的点(可以成像的最近点)
远点
趋近于无穷远
约为10~15cm
晶状体最扁平时,能看到的最远的点(可以成像的最远点)
近点
新知讲解
活动:检测盲点
╋ 1 2
把课本按课本方法测出自己的盲点
盲点
盲点
在视神经离开视网膜的地方(视神经与视网膜的结合处),也是视网膜上唯一没有任何感光细胞的地方
物体像落到盲点上时,人眼不能看到物体
新知讲解
六、视力缺陷与矫正
近视患者看物体有什么特点?
近视患者看远处的物体很吃力,只有把物体拿到离眼睛较近处才能看清楚,其特点是“怕远不怕近”
(1)近视
患近视的人所看见的影像
1.近视与远视
新知讲解
真性近视
形成原因
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近视患者的视网膜前
矫正方法
配戴凹透镜
新知讲解
(2)远视
远视特点
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患远视的人所看见的影像
新知讲解
形成原因
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来自近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远视患者的视网膜后
矫正方法
配戴凸透镜
新知讲解
2.色盲
活动:观辨色卡
1. 观看图,并写出你所看到的数字是____。
2. 如果你看到的数字与答案相同,那么你就没患色盲症。
色盲
失去正常人辨别颜色能力的先天性色觉障碍
红色盲
绿色盲
红绿色盲
黄蓝色盲
全色盲
色盲
色盲辨色卡
27
新知讲解
第83页思考与讨论
色盲者不适宜从事美术、纺织、印染、化工等需色觉敏感的工作,不可担任机动车驾驶员,因为他们不能正确辨别颜色,易造成事故,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其他眼疾
斜视
结膜炎
白内障
新知讲解
七、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1)读书姿势正确
(2)连续看书要休息
(3)不要长时使用电脑
新知讲解
(4)定期检查眼睛
(5)异物入眼勿揉
(6)不要躺着看书
还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平时坚持做眼保健操等
课堂练习
1.眼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
A.视网膜 B.瞳孔 C.晶状体 D.玻璃体
2.眼球结构中,能感受光刺激的结构是( )
A.视网膜 B.脉络膜 C.虹膜 D.巩膜
3.足球运动员在看清飞来的足球时,眼睛要如何调节( )
A.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 B.睫状体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大
C.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小 D.睫状体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大
B
A
B
拓展提高
4.眼球的最主要的折光结构是( )
A.晶状体 B. 玻璃体 C. 角膜 D. 房水
5.小强的爷爷平时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摘下眼镜;奶奶平时不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戴上眼镜。请判断爷爷和奶奶戴的眼镜分别是( )
A.凸透镜、凹透镜 B.凹透镜、凸透镜 C.都是凸透镜 D.都是凹透镜
6.外界物体发射过来的光线,依次经过( )到达视网膜。
A.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 B.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
C.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D.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
A
B
C
课堂总结
眼球由眼球壁( 包括角膜、巩膜、虹膜、视网膜等) 及其内容物( 包括晶状体和玻璃体等) 组成。
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共同组成了眼的折光系统。来自物体的光经眼球的折光系统,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经视神经传入大脑,形成视觉。
近视和远视的原因及矫正。
本节要点:
板书设计
眼球壁
视觉的形成
近视:成因及矫正
眼球的结构
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外膜:角膜、巩膜
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内膜:视网膜
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成像)→视觉神经→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四、眼睛
五、人类视觉上的限制
六、视力缺陷与矫正
七、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近视:成因及矫正
近点、远点、明视距离、盲点
作业布置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眼睛疾病的症状和预防方法。
2.阅读P79:颜色的分辨。
3.收集角膜移植、角膜捐献和人造角膜的相关知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