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石榴》[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03-11 10: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石榴》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托物言志的写法。
2、能运用这种方法来颂扬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
3、感受文章生动形象、准确凝练的语言。
4、初步懂得描写事物要形神兼备。
教学重点:
由对石榴外形的分析,引出它的内在品质——神。
教学难点:
借石榴所言之志。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重点是要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所托之物的特点,找准触发点,再由象到意,所言之志和情感,也就自然流露出来了。
这篇作品的语言很见功力,要引导学生细加揣摩,让他们感受到词语的表现力,并学习这种准确凝练地用词方法。
而本课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延伸。要能够使学生从身边的一些事物中,生发出情感和思想。
课前准备:
1、 积累文中的字词,划出文中描写生动的地方。
2、 收集前人赞美各种花草树木的诗文名句。
教学过程:
1、导课
自然界的花花草草历来是文人墨客所钟爱、描摹的对象。同学们能说出多少诗文名句来?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诗文名句。
3、出示教学目标:
(1)学会托物言志的写法。
(2)能运用这种方法来颂扬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
(3)感受文章生动形象、准确凝练的语言。
(4)初步懂得描写事物要形神兼备。
4、学生欣赏有关石榴的图片,使其感受到它的美。
5、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一幅画面进行描述,要能够说出美在何处。(要引导学生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
6、作者及背景介绍。
7、配乐朗读课文。
8、整体感知课文:
(1)速读课文,看看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石榴的?
(2)再读课文,说说文章写出了枝叶、花朵和果实的什么特点?
9、美点赏析:
选择文中一处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进行赏析。比如:描写得美的,用词生动形象的,句子含义深刻的,能激发人思想的等等。
10、作者描写石榴有什么意图呢?请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说说作者所抒发的感情。
石榴,在抗日战争艰苦的年代里,仍然开得红红火火,表达出了正义必胜的信念,歌颂了民族的气节和高尚的情操,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11、小结:
作者就是借在贫瘠的土地上仍生长得红红火火的石榴来抒发自己对民族解放战争的必胜信念。这是一团团燃烧之火,燃烧之后,定会结出鲜美的果实。
12、延伸拓展:
郭沫若由火红的石榴想到了民族解放战争的必胜。那么看了下面的图片后,你想到了什么呢?(修长的身躯,扁平的叶片,屋前屋后,只要有一点点的水份,都能茁壮地成长。开始是尖尖的芽笋,断而成了青嫩的小竹苗,成了高大的随风摇曳的毛竹。风来了,它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一会儿向南,一会儿又向北。因为太长了,所以只能听任风的摆布。看到毛竹,我就会想到那些在艰苦的条件下仍能茁壮成长,不畏严寒,努力向上的人们。)
13、体验感悟:
本文写作一物,形神兼备。请看几幅图片,仔细分析事物的特点,找准触发点,任选一个写一段咏物寓理的话。
14、学生写作交流。
15总结:
自然的花花草草是有生命并且充满活力的,但是它们没有思想没有情感,只有当我们移情寄思于它,它们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和我们精神的食粮。
16、课外练笔:
任选一物,给它附上你的情感和思想。
附:
板书设计
石 榴
爱石榴:最可爱
画石榴
赞石榴:夏天的心脏
枝叶:奇崛、清新
花朵:毫不避易的深红色
果实:锈彩、金罍、破口大笑、皓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