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透镜和视觉( 第2课时)试卷(2)

文档属性

名称 2.6 透镜和视觉( 第2课时)试卷(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29 11:1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透镜和视觉 第2课时》 习题
一、基础练习
1.(2018郴州)回顾眼球结构,找出在功能上类似于显微镜光圈的那一项是( )
A.角膜 B.晶状体 C.瞳孔 D.视网膜
2.为了预防近视,下列习惯不正确的是( )
A.看书时,眼与书本的距离随光线亮暗进行调节
B.经常做眼保健操,注意用眼卫生
C.看书时间不能太长,连续看书1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
D.躺、卧、走路、乘车时不要看书
3.(2018长沙)驾驶员在夜晚会车时应将远光灯转换为近光灯,因为强光照射会影响对面驾驶员观察路况。在眼球结构中,感受光线刺激的是( )
A.角膜 B.瞳孔 C.晶状体 D.视网膜
4.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 )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 B.眼球的前后径可以调节
C.瞳孔可以缩小和放大 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5.晚上,当人们从明亮的屋内走入漆黑的夜幕中时,什么也看不清。但一会儿后,就能看见周围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瞳孔的变化是( )

6.检查视力时,视力表上的 落在被检查者视网膜上的图像是( )

A. B. C. D.
7.照相机成像原理与眼睛成像原理相似,照相机的镜头、光圈、胶卷分别相当于眼睛的( )
A.晶状体瞳孔视网膜 B.晶状体虹膜脉络膜
C.玻璃体瞳孔角膜 D.角膜晶状体视网膜
8.(2014·绍兴)小敏对眼球成像原理进行模拟实验。如图所示,将蜡烛放在A处时,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把此时凸透镜和光屏模拟成正常人眼球模型,光屏相当于眼球的视网膜,在原位置上,换一个凸透镜后,发现要将蜡烛移动到B处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凸透镜和光屏相当于模拟________ (填“近”或“远”)视眼的眼球。

二、提升练习
9.(2018滨州)2018年5月,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教授用动物角膜代替人角膜让万名患者复明,获得了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如图中角膜是( )

A.① B.② C.③ D.⑤
10.(2017邵阳)图是小明同学根据所学知识画的近视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图,其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11.如图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眼睛的自动调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这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 B.这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系统
C.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更薄一些 D.看远处的物体常常需要眯起眼睛看
12.如图是眼球结构及成像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如图表示正常眼成像过程
B.近视眼原因之一是结构[2]过度变凸
C.结构[3]既是成像也是视觉形成的部位
D.远物和近物都能看清是因为结构[1]有调节作用
13.如图是“模拟眼球成像的实验”操作示意图,请观察思考后回答问题:

(1)模拟实验中左边的白纸板相当于眼球中的________,中间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中的________。
(2)在实验中,如果换上凸度较大的透镜,那么蜡烛应向_______移动,才能使纸板上的像清晰。
(3)该实验说明:正常人的眼球是通过调节________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 体的。如果有人患了远视眼,那么应该配戴装有________镜的眼镜来矫正。
14.预防近视,关注用眼卫生.下图是模拟眼球成像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和近视眼成像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模拟实验中左边的白纸板相当于眼球的[ ] ______ ,中间的双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 ] ______ .
(2)在实验中,如果换上凸度较大的透镜,蜡烛应向 ______ 方向移动,才能使纸板上的图象清晰;
(3)该实验说明:正常人的眼球是通过调节[ ] ______ 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
(4)某人眼球结构完整无损,但是看不见周围的物体,则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______ .
15.(2017郴州)如图为眼球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人体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过来的光线,依次经过[3]________、瞳孔、[4]________、玻璃体,在视网膜上获得的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到________的特定区域,才能形成视觉。
(2)当我们夜晚看书突然停电时,眼睛瞳孔的变化是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3)青少年时期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经常长时间看书、看电视、玩手机等容易患近视眼,导致远处的物体在眼球内所形成的图像,落到视网膜的________(填“前方”或“后方”),这样看到的物像就会模糊不清。

《透镜和视觉 第2课时》 习题答案
1.【答案】C
【解析】在眼球结构中,瞳孔是光线的通道。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是变小的;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是变大的,相当于显微镜的光圈。
2.【答案】A
3.【答案】D
【解析】角膜的作用是透过光线;瞳孔是光线的通道;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因而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4.【答案】D
【解析】眼球内的晶状体像双凸透镜 ,有弹性,睫状体内的肌肉通过收缩能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我们不论是看远处还是近处,物像都能落在视网膜上。
5.【答案】B
【解析】当人们在明亮的屋内时,由于光线较强,所以瞳孔缩小,以 避免光线过强;相反,在漆黑的夜幕中 ,由于光线较弱,为了收集更多的光线,瞳孔会变大。因此当人由明亮的室内走向漆黑的夜幕中时,进入瞳孔的光线太少,人无法一下子适应,所以什么也看不清。
6.【答案】D
7.【答案】A
在眼球的结构中,晶状体透明、有弹性,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瞳孔是光线的通道,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是变大的;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是变小的,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视网膜上分布有感光细胞,能够感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相当于照相机的胶卷。
8.【答案】视网膜 远
【解析】眼球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凸透镜,视网膜接收经过晶状体折射的光线,相当于实验中的光屏。换凸透镜后,要将蜡烛移动到B处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与远视眼类似。
9.【答案】C
【解析】图中①晶状体、②虹膜、③角膜、④睫状体、⑤玻璃体,因此图中表示角膜是③。
10.【答案】A
【解析】图甲光线在视网膜前会聚,表示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因此表示近视眼;图乙光线在视网膜上会聚,表示成像在视网膜上,因此表示正常眼;图丙表示用凹透镜矫正近视眼;图丁表示用凸透镜矫正远视眼。所以小明同学根据所学知识画的近视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图,其中正确的是甲和丙。
11.【答案】B
【解析】正常眼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清晰,就是根据晶状体自动调节的原理,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系统,所以图中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睛观察不同物体时的情况;看近处的物体,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该让晶状体会聚能力变强,所以应该变厚;对于正常眼,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是正常看就行,不需要眯眼。
12.【答案】B
【解析】图中的1是角膜,2是晶状体,3是视网膜。图中物体反射的光线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A错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2]晶状体的凸度过大,都会形成近视,B正确;[3]视网膜是成像的部位,而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内形成的,C错误;远物和近物都能看清是因为结构[2]晶状体的调节作用,D错误。
13.【答案】(1)视网膜 晶状体(2)左(3)晶状体 凸透
【解析】(1)白纸的作用是承接蜡烛的像 ,与眼球中的视网膜一样,眼球中的晶状体会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相当于凸透镜。(2)凸度较大的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 强,焦距小,要使像距不变,应缩小物距,即蜡烛左移。(3)改变晶状体的曲度可以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远视眼是成像在视网膜后,需要对光线进一步会聚,要用装有凸透镜的眼镜来矫正。
14.【答案】3;视网膜;2;晶状体;透镜;2;晶状体;视神经或视觉中枢
【解析】(1)从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示意图与模拟眼球成像实验比较,可以看出:白纸板相当于3视网膜,中间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2晶状体.
(2)从下面的图解(注意图中双凸透镜的曲度和光线透过透镜后的折射程度不同),我们可以看到,当凸透镜凸度增大的时候,其折光能力就会增加,其成像点离凸透镜距离就近.如果不改变双凸透镜与白纸板的距离,而只改变双凸透镜凸度的话,要形成清晰的物像,就要缩短蜡烛与双凸透镜的距离,反之亦然.

在该实验中,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晶状体,屏幕相当于眼球的视网膜.因此在实验中,如果换上凸度较大的透镜,蜡烛应向透镜方向移动,才能使纸板上的图象清晰.
(3)该实验说明:眼球在成像的过程中,2晶状体和玻璃体对光线具有折射作用,其中主要起折射作用的是2晶状体,晶状体具有调节作用,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不同远近的物体.
(4)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1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2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3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3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由视觉形成的过程可知,某人眼球结构完整无损,但是看不见周围的物体,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后边的视神经或视觉中枢.
15.【答案】(1)角膜 晶状体 大脑(2)变大 (3)前方
【解析】(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3角膜进入眼球,经4晶状体、6玻璃体等的折射,落在5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其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图像信息后,通过7视神经将信息传递大脑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 (2)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看强光时瞳孔缩小,看弱光时瞳孔扩大;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因此夜晚看书突然停电时,瞳孔的变化是变大。 (3)长时间、近距离地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易恢复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