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文档属性

名称 12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4-15 12:1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 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建立的过程,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的情况
掌握 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崇高气节、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大都的繁荣、频繁的中外往来、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 思考概括综合归纳 通过思考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哲学分析 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由此训练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人物评价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抗元,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崇高的气节
唯物主义历史观 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的管辖都是有效的,还促进了民族融合;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外交往频繁。元朝的历史地位应予肯定。
  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民族融合
  教学难点:理清复杂的头绪,避免知识混淆;全面理解行省制度(目的、内容、作用——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过哪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契丹的辽、党项的西夏、女真的金。)
  过渡讲解:就在金与南宋对峙时,北方又兴起了蒙古族。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学生阅读61-62页“导入框”以及本目的图文,根据教师的提问思考回答:
  1.成吉思汗的民族和名字是什么?(蒙古,铁木真。)
  2.他为什么会那么坚强和机敏?(他从小经历过重重困境的磨练,吃得苦中苦。)
  3.毛泽东为什么说成吉思汗是“一代天骄”?可根据62页“动脑筋”回答:它反映了什么情景?(它反映了当时蒙古各部互相混战、动荡不安的情景。)后来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后来铁木真统一各部,结束了内部混战局面,使蒙古迅速强大起来,贡献很大。)
  过渡讲解:在成吉思汗的后代中,忽必烈与祖父一样,也是杰出的历史人物。
  忽必烈建立元朝
  学生阅读62-64页本目的图文,根据教师的提问思考回答:
  1.请说出元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1271年,忽必烈,大都。)
  2.元朝在哪一年灭南宋?(1276年)
  3.指导学生根据63页的“动脑筋”,结合66页“自由阅读卡·浩气长存的文天祥祠”讨论回答:这是谁的诗?(文天祥)
  过渡讲解:其中“汗青”是竹简的别称,意为史册,表达了文天祥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元世祖忽必烈起先很赏识文天祥的才华,后来因为劝降不成,下令杀了文天祥。这是元世祖在天下初定时,为了巩固政权而采取的暴力段,有着残忍的一面。但他的另外一些措施对历史的发展却有着正面的作用。
  4.元世祖统治时期,社会经济和对外交往有何发展?(北方农业有所恢复和发展——禁止圈田放牧,治理黄河,推广植棉;水路交通运输业发达——开凿会通河、通惠河,开辟海运;商业繁荣——大都闻名世界;中外交往频繁——《马可·波罗行纪》。)
  5.元世祖为什么要实行新的行政制度?(对空前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管辖。)
  6.这种制度有什么特点?(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7.这种制度在我国历代上产生了哪些影响?(开创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划制度,加强了对西藏、台湾等地的管辖。)
  过渡讲解:这种制度就叫作“行省制度”。它是秦朝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使得当时的各个民族之间进一步融合起来。
  民族融合的发展
  学生浏览64-65页本目的图文,根据教师的提问思考回答:“阅读文字”。
  1.元朝民族融合表现在哪四个方面?(汉人到边疆,少数民族到内地,有些民族与汉族区别消失,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2.结合65页“文献资料·元末诗句”,说说元朝民族融合的历史作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3.元朝在我国历史上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它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的管辖都是有效的,还促进了民族融合,一直沿用到今天;当时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外交往十分频繁,影响深远。元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
  巩固小结
  1.完成65页“练一练”: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什么?(B——统一蒙古。)
  2.根据66页“活动与探究2·看图分析”:蒙古族官员与汉族官员有什么共同点?(生活豪奢。)
  3.根据66页“活动与探究3·议一议”:
  A.元朝运河与隋朝运河有什么不同点?(截弯取直,不再绕过洛阳。)
  B.今天“南水北调”工程的走向如何?(请参考地理或政治学科相关课文。)
  4.完成新学案46页“自我测评”的“一、选择题”和“二、读图题”。
  5.完成新学案90页“自我测评”的“一、选择题”3、9、12、14小题。
  6.完成新学案91页“自我测评”的“三、想一想”。
  7.提醒学生预习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典型例题
  例1.元朝漕运、海运的交汇处是:( )
  A.杭州  B.刘家港  C.大都  D.直沽
  答案:D
  分析:元代漕运从杭州出发,沿运河北上,经直沽到达大都。海运从刘家港出发,沿海北上,到达直沽,再经运河转运大都。可见,漕运、海运的交汇处是直沽。
  例2.下列关于元朝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松江是元朝的棉纺织业中心
  B.黄道婆向黎族人民学习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C.元代海运从杭州出发,到达直沽
  D.泉州是元朝最大的港口
  答案:C
  分析:元代海运规模空前,运粮船从刘家港出发,沿海北上,到达直沽,再转运大都。题目中海运出发点不对。
  例3.契丹族在中国历史上消失是在:( )
  A.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B
  分析:契丹族在金与南宋对峙时期,大量进入黄河流域,与汉族、女真族等杂居在一起,机关国长期的交往、融合,到元朝时,他们已经同汉族人没有什么差别了而被称为“汉人”了。
  例4.由分裂走向大统一的朝代不包括:( )
  A.秦朝 B.隋朝 C.元朝 D.宋朝
  答案:D
  分析:历史上的分裂与统一是交替出现的。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元朝结束了五代十国辽、宋、夏、金的分裂局面。宋朝时,全国并未统一。
  例5.下列各项活动属于成吉思汗的业绩的是:( )
  ①统一蒙古各部②建立蒙古政权③发动大规模扩张战争④定国号为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分析:成吉思汗是蒙古族的杰出首领,他经过多年战争,统一蒙古各部,1206年又建立了蒙古政权,之后,又发动了大规模扩张战争,而定国号为元的是忽必烈。
探究活动
文天祥抗元和元朝的统一
  任务:
  1.搜集有关文天相抗元和元朝统一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故事会: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讨论:文天祥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对现实社会的影响。
  3.辩论会:
  正方:文天祥抗元和元朝统一是矛盾的
  反方:文天祥抗元和元朝统一并不矛盾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诗句?( )
  A. 铁木真  B. 忽必烈    C. 文天祥   D. 王安石
  2.回族开始形成于:( )
  A. 五代   B. 北宋    C. 南宋    D. 元朝
  3.元朝直接管辖台湾的机构是:( )
  A. 中书省  B. 行中书省 C. 澎湖巡检司 D. 宣政院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元朝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②元朝最高行政机构是中书省 ③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④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二、填空题
  1.蒙古族长期以来生活在 上,12世纪时,开始使用 工具和 ,促进了蒙古各部社会的发展。
  2.1271年, 正式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 。
  3.元朝时,原先生活在 的契丹、女真等族,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被称为“ ”。
  三、识图题
  (1)他是谁?
  (2)他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C 4.B
  二、填空题 1.蒙古高原 铁制 兵器 2.忽必烈 大都 3.黄河流域 汉人
  三、识图题 (1)成吉思汗(铁木真)
  (2)蒙古族的杰出首领铁木真,经过多年战争,统一了蒙古各部。1206年,被推举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正式建立蒙古政权。成吉思汗不断进行扩张战争,蒙古政权日益强盛,为以后元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