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1课时
教材分析
(一)认读本课的13个会认字。
(二)书写9个会写字,并结合《语文园地六》中“字词句运用”的第一题,写字时注意观察间架结构,不要多写或少写笔画,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三)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
(四)鼓励学生主动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如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反义词等,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生动,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五)培养学生多种渠道地采集资料的能力和兴趣,在疑惑中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在阅读中了解自然现象,在寻找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学情分析
(一)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辨别方向的办法?可以请教周围的人。
(二)请将下面的字写在田字格中,争取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语言目标
(1)认读课文后面的13个会认字,能在课文中熟练读出来。
(2)书写9个会写字,并结合《语文园地六》中“字词句运用”的第一题,强调写字时注意观察间架结构,不要多写或少写笔画,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如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反义词等,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生动,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2.思维目标
培养学生多种渠道地采集资料的能力和兴趣,在疑惑中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在阅读中了解自然现象,在寻找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3.价值目标
学习多种渠道地采集资料,在疑惑中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在阅读中想象自然美景,了解自然现象,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
1.识读《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中的13个会认字。
2.书写9个会写字,并结合《语文园地六》中“字词句运用”的第一题,强调写字时注意观察间架结构,不要多写或少写笔画,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如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反义词等,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生动,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4. 理清文章脉络,提取相关信息。积累生活经验。
(三)教学难点
1.鼓励学生主动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如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反义词等,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生动,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2.理清文章脉络,提取相关信息。积累生活经验。
教学流程
环节一:出示课题,激趣导入。(预设时间:5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大自然四季风光流转,有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色,我们流连大自然的美,渴望在大自然奔跑;但是如果你在野外迷路了,会怎样想?怎样做?(板书:慌张,理解词语的意思。)
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学了之后,就是迷了路你也不会害怕。大自然会给我们指引方向。
大自然是怎样为迷路的我们指引方向呢?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二)学生活动设计
1.用完整的句式说说自己迷路之后怎么办?
2.学会向大自然发问——大自然怎样给我们指引方向?
(三)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直接向大自然发问。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预设时间:20分钟)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要求:
??? 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不重复;标出小节序号。
?2.我会读生字。(多媒体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bānɡ zhù? dǎo yǒnɡ luàn chuǎnɡ
帮?? 助??? 导? 永?? 乱?? 闯
?pènɡ tè? jī xū
?碰?? 特 积 需
(1)读第一行生字:同桌互读。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师生共同订正:
“乱”三拼音节、前鼻音,“助、闯”是翘舌音,“帮、永、碰”为后鼻音。
出示:
huānɡ biàn zhōnɡ? shí zhǎn chóu
慌??? 辨?? 忠?? 实? 盏?? 稠
xī qú?
稀 渠?
(2)指名读第二行生字,纠正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 “忠、实、盏、稠”是翘舌音,“辨”是前鼻音,“慌”是后鼻音。
(3)这些生字,你们是怎么记住的?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①加一加:“邦+巾”就是“帮”,“且+力”就是“助”,“舌+乚”?? 是“乱”,“门+马”是“闯”;“牛+寺”是“特”;“禾+只”是“积”,“?+而”是“需”。
②换一换:“异”去掉“廾”,换成“寸”,就是“导”。
③?? 猜谜语:“一弯曲水浮玉珠”,是“永”。
3.请你读一读,记一记。(课后第二题)
你发现了什么?
4.再读课文,初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义内容,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2)自由读文,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师总结。
?课文写了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大自然有很多指南针为你指引方向。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由读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然后交流整体感知的内容。
2.学习生字词
(1)带拼音,自由拼读。
(2)去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
(3)学生介绍自己的识记方法,如加一加、换一换等。
3.读生字词语,发现每组词意思相近。
4.回到课文中,在读课文中再次巩固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三)设计意图
字词的学习不离情境,将诗与画相结合,创设诗歌描绘的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儿童诗的兴趣。
环节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预设时间:10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读一读生字,并扩词。
指 针 帮? 助? 导? 永 ?碰? 特 积?
2.自由组合学习生字,观察上面的生字,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正确、美观。
3.让学生相互交流分析生字字形,生自由说,师适当补充。
出示生字的田字格课件:帮? 助? 导? 指 针 碰 导 永? 特 积
“永”;注意第二笔是横折钩,第三笔是横撇。
“导”上面是“巳”字,要堵死口。
??? 另外,“助、积、特、乱”左右结构,左右等宽。“碰”左窄右宽。
5.当小老师教,说说生字的笔顺,教师范写。
??? 6.学生书写生字。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 7.交流反馈,展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说说好在哪里。
??? 8.游戏巩固识字。
(1)“找朋友”。出示形旁和声旁,学生根据形旁和声旁组成生字。
(2)“我指你认”。一个学生指生字,一个学生在文中找含生字的词或句子。
(三)设计意图
本单元的重点在于知道学生注意结构和笔画不要多一笔少一笔。让学生自己组合观察,可以通过语境学词识字。
环节四:课堂回顾,教师小结(5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我们在野外学习很多生词新字,要向多学更多有关自然野外的知识我们还需要多看书呢。这世界上最大的“书”就是大自然。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书也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二)学生学习活动
读一读《最大的书》
(三)设计意图
链接“我爱阅读”,使学生继续保持好奇的心
课后作业
继续阅读《最大的书》,说说这本“书”告诉了你什么,画一画。
板书设计
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2课时
教材分析
(一)认读本课的13个会认字。
(二)书写9个会写字,并结合《语文园地六》中“字词句运用”的第一题,写字时注意观察间架结构,不要多写或少写笔画,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三)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
(四)鼓励学生主动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如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反义词等,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生动,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五)培养学生多种渠道地采集资料的能力和兴趣,在疑惑中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在阅读中了解自然现象,在寻找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学情分析
(一)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辨别方向的办法?可以请教周围的人。
(二)请将下面的字写在田字格中,争取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复习巩固,揭示课题(预设时间:5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课件出示迷宫图,学生认读词语,通过迷宫。(PPT)
2.揭示课题
??我们一起成功的闯过了迷宫。现在,准备出发!呀!老师忘记带指南针,不过没关系,大自然中有许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我们辨别方向。只要我们仔细地读大自然这本“书”,即便我们在野外迷了路,也不用慌张。这些密码,就藏在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小诗中,这首诗是——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课件出示课题,生读课题)
3.板书课题
伸出你的手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生书空课题,并齐读课题。)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认读生字,口头组词。
2.在语境中写字,然后集体订正。
(三)设计意图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课堂教学中注重这项标志性能力的发展。
环节二:自读自悟(预设时间:10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它们是怎样准确地指明方向的?请同学们翻开书本,轻声读课文2~5小节,你在文中发现了什么?用“____”画一画。
2.学生自读自悟。
3.小组交流。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由读文,边读圈画重点。提取信息要完整。
2.小组合作学习,读一读,说一说。
(三)设计意图
阅读教学向中年级过度,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环节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预设时间:20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师: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自己的发现。随学生的回答教师点拨相关段落。
1.学习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二小节。
(2)说说自己的发现。
课件演示:
(3)做实验:
手电筒、笔杆让学生用手势指出方向。
(1)互动游戏:
老师迷了路,你们来当太阳,帮我指明方向。
(2)质疑:这段话里有疑问吗?
比如:太阳中午的时候为什么在南边?(课件演示)
拓展:如果是早上的太阳,你能辨别方向吗?(学习词语:旭日东升)傍晚的太阳呢?(夕阳西下)
比如:太阳为什么是忠实的向导?
理解“向导”、“忠实”。
2.学习第三小节
(1)指名读第三小节。
(2)你有什么疑问?
比如:怎样找到北极星?(PPT)
为什么是指路灯?(理解“永远”)
(3)游戏互动:
师戴上星星头饰作“北极星”,走到教室的各个地方,学生用手势指出“东、南、西、北”。
?(4)朗读展示
用你的声音来展示北极星的乐于助人。
4.教学第四小节
(1)指名读第四小节
(2)“大树”自述指点方向的方法:
戴上树枝帽,上台把自己的方法介绍大家。
(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问“大树”吗?
比如:为什么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的北方?“教学词语:南稠北稀”
5.教学第五第五小节。
(1)齐读课文第五小节。
(2)课文没给我们答案,谁来解决这个疑问?
理解“沟渠”,课件演示。
(3)把“北”“南”代进课文读一读。
6.小结。对全文进行梳理,提取主要信息。(课件出示填空题)
7.朗读比赛
今天喜欢怎样比赛?
(1)自由准备
(2)朗读挑战赛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主学习。
2.小组交流
3.班级汇报。
4.拓展:
我有一个真正的朋友,我高兴时他会跟我分享快乐,我遇到困难他会伸出援助之手,可以把他称作(忠实)的朋友。
祖国的卫士,不管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下雪,都保卫着祖国,可以称作(忠实)卫士。
你也能举几个例子吗?班级汇报。
5.学习第三小节: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班级汇报。
6.齐读第三小节。
7. 学习第四小节: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班级汇报。
8.学生自由练,同桌互说,指名说,齐读。
9. 学习第五小节:先齐读课文,再理解“沟渠”,理解沟渠里的积雪怎样指点方向。?
10.理清脉络,提取全文信息,完成表格。
11.朗读比赛。
(三)设计意图
凭借童诗作品中的语言框架写话、写诗,减少习作起步阶段的畏惧感,满足儿童用文字表达内心世界的需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环节四:拓展延伸(预设时间:5分钟)
1.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还知道大自然中有那些天然的指南针吗?(生自由交流)
2.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天然指南针,教给学生辨认方法。(课件,实物出示。如:苹果、树桩、大雁、向日葵等。)(PPT)
3.根据所学各种天然指南针的辨认方法,并完成小诗。(PPT)
苹果是个忠实的向导,?树桩是个天然的指南针,
? 它在____指引方向。????它在_____指引方向。
? 红的一面是____,??????____的一面是____,
? 黄的一面是_____。?????_____的一面是_____。??
4.教师总结
今天,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其实,在大自然中处处充满了神奇与奥秘。我们一定要细细观察,多多思考,还要通过看书,上网等多种方法搜集各种资料,这样我们才能在科学的世界里遨游,飞翔。
(二)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根据交流的收获,完成小诗。
苹果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颜色上指引方向。红的一面是南,?黄的一面是北。??
树桩是个天然的指南针。它在年轮上指引方向。密的一面是北,稀的一面是南。
(三)设计意图
拓展内容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大自然中的各种指南针的认识。
课下作业
拓展阅读《鸟类如何辨识方向》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