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4-16 15:15:00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没有先例的天才创造,为香港特殊的历史环境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答案。” 董建华评述说“‘一国两制’方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和思维,是代表12亿中国人对当代世界作出的伟大贡献之一。 邓小平说“根据中国自己的实践,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个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一国两制”构想“一国两制”构想【一国两制】的内涵萌芽: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
1981年叶剑英关于台湾问题的谈话。提出: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确立:1982年新宪法第31条。(宪法保证)1984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雏形: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就曾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形成过程“一国两制”构想 “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历史意义:“一国两制”构想香港澳门回归 香港地处珠江三角洲南部,北与深圳相连,西与澳门隔海相望,南濒南海,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本土及离岛四部分。香港是著名的自由港,是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维多利亚港被称为世界三大良港之一。香港地区的史前文化与广东大陆以及中原地区的史前文化属于同一文化系统。早在六千多年前,使用新石器和陶器的中国先民就已在香港地区生活。春秋战国时期,香港地区属于楚国的领地;秦时,隶属于南海郡番禹县。鸦片战争后,通过《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三个不平等条约,英国将香港地区纳入了自己的统治范围。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提出了归还租界和租借地等要求,但未能实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香港人民和大陆人民并肩战斗。建国初期至20世纪7邓0年代未,中国政府实行了“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在收回香港主权时机未成熟之前,暂时维持原状。在饮用水、粮食、蔬菜、肉类等方面,大陆始终给予大量的供应,有力地保障了香港地区人民的正常生活。随着香港与内地经贸归往来日益密切,香港与内地更加唇齿相依。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运用“一国两制”,通过和平谈判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看完这段文字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近代被英国占领。香港澳门回归香港澳门回归香港澳门回归香港澳门回归香港澳门回归海峡两岸关系 台湾的古人类化石“左镇人”与北京的“山顶洞人”同属于3万年以前的古人类。台湾最早的居民直接来自中国大陆的东南沿海地区。根据对两三千年前台湾先民遗物的鉴定和文化特质的研究,确认他们和我国古代南方的越仆族祖相似。在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禹的中,就记载了当时的台湾先氏“岛夷”的生活状况以及向大陆进贯的情况。《三国志》中记载了公元230年,孙权派大将卫温到达台湾。《隋书》记载,隋炀帝三次派人前往台湾。唐以后,东南沿海人民为了逃避战乱,纷纷移居澎湖和台湾。1335年,元朝在澎湖设立“巡检司”,隶属福建泉州同安县(今厦门),管理澎湖和台湾的民政。明末,曾向台湾有计划大规模地进行移民,大陆移民已遍及台湾南北。钳制。16世纪中期后,葡萄牙、荷兰等相继入侵台湾,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1683年,清朝政府进军台湾。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省。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强占了台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英三国发表的《开罗宣言》中,明确指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我国恢复了在台湾的主权。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海峡两岸由此被分隔至今。海峡两岸关系台湾海峡两岸交往原则:互相尊重、互补互利海峡两岸交往任务: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为国家和平统一创造条件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海峡两岸关系海峡两岸关系统一的的两大障碍去年的《反分裂国家法》高票通过说明了什么?“九二共识”
一九九一年十一月,海协、海基两会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海基会向海协会表示“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海协会向海基会表示“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这次握手,是时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 海峡两岸关系海峡两岸关系海峡两岸关系海峡两岸关系去台湾的四川卧龙大熊猫“团团” “圆圆”课件50张PPT。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没有先例的天才创造,为香港特殊的历史环境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答案。” 董建华评述说“‘一国两制’方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和思维,是代表12亿中国人对当代世界作出的伟大贡献之一。 邓小平说“根据中国自己的实践,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个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一国两制”构想“一国两制”构想【一国两制】的内涵一国:
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前提 核心)两制:
两种制度,即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主体),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萌芽: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
1981年叶剑英关于台湾问题的谈话。提出: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确立:1982年新宪法第31条。(宪法保证)1984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雏形: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就曾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形成过程“一国两制”构想 “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历史意义:“一国两制”构想香港澳门回归 香港地处珠江三角洲南部,北与深圳相连,西与澳门隔海相望,南濒南海,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本土及离岛四部分。香港是著名的自由港,是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维多利亚港被称为世界三大良港之一。香港地区的史前文化与广东大陆以及中原地区的史前文化属于同一文化系统。早在六千多年前,使用新石器和陶器的中国先民就已在香港地区生活。春秋战国时期,香港地区属于楚国的领地;秦时,隶属于南海郡番禹县。鸦片战争后,通过《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三个不平等条约,英国将香港地区纳入了自己的统治范围。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提出了归还租界和租借地等要求,但未能实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香港人民和大陆人民并肩战斗。建国初期至20世纪7邓0年代未,中国政府实行了“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在收回香港主权时机未成熟之前,暂时维持原状。在饮用水、粮食、蔬菜、肉类等方面,大陆始终给予大量的供应,有力地保障了香港地区人民的正常生活。随着香港与内地经贸归往来日益密切,香港与内地更加唇齿相依。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运用“一国两制”,通过和平谈判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看完这段文字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近代被英国占领。香港澳门回归香港澳门回归香港澳门回归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啊,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咬着我的骨肉,嚼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进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香港1842《南京条约》新 界香港岛历史回眸九龙1898《展拓香港界址专条》1860《北京条约》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0年,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7年,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回归历程: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香港政权交接仪式(1997年7月1日零点)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含义。
香港特别行政的区旗是五星花蕊的紫荆花红旗。红旗代表祖国,紫荆花是香港市花,代表香港,寓意香港是中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在祖国的怀抱中兴旺发达。花蕊上的五颗星象征着香港同胞心中热爱祖国,花、旗分别用红白两色,体现了“一国两制”的精神。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母亲! 我要回来,
母亲!母亲!
《七子之歌·澳门》 澳门政权交接仪式(1999年12月20日零点)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人长官:何厚铧A.开创了港澳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B.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C.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新范例。港、澳回归的意义一、追根溯源1、历史上海峡两岸的交往,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台湾问题的由来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历史回眸: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三国时,孙权派卫温到夷洲
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设置台湾府。
1895年被迫割让给日本
1945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1949年,蒋介石败走台湾。
为什么说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海峡两岸交往原则:互相尊重、互补互利海峡两岸交往任务: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为国家和平统一创造条件D、2002.8陈水扁首次明确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
E、2003.9.28陈水扁在民进党十七周年党庆晚会上第一次亮出“台独”时间表,声称要在二00四年“完成历史性首次‘公投’”,……于二00七年实施“新宪法”。
A、1990.9李登辉声称“台湾早已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
B、1994.4李登辉公开否认“一个中国”原则;
C、1999.7李登辉提出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是“国与国”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的“两国论”去年的《反分裂国家法》高票通过说明了什么?臭小子,我看你是欠扁!三、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想一想,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他们说的对吗?还有更重要的吗?
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传统文化
都是中华民族… …
历年两岸贸易统计表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 单位:亿美元
年份 贸易总额 增长率% 对台出口 增长率% 自台进口 增长率%
1978 0.46 ── 0.46 ── 0 ──
0.77 67.4 0.56 21.7 0.21 
3.11 303.9 0.76 35.7 2.35 1019.1
1991 57.93 43.26 11.26 47.11 46.67 42.36
2002 446.6 38.1 65.9 31.7 380.3 39.3从表中可以看出台湾与大陆的经贸关系,
谁处于顺差地位?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这次握手,是时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 去台湾的四川卧龙大熊猫“团团” “圆圆”从诗中你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诗中最后一句“一湾浅浅的海峡”指的是什么呢?
诗中反映了海峡两岸“现在”处于一种怎么样的状况呢?以诗读史美国承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讨论: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他们的解决方式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蒋经国和继任“总统”李登辉 “九二共识”
一九九一年十一月,海协、海基两会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海基会向海协会表示“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海协会向海基会表示“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骨肉情深圆满结束大陆之行 连战离沪返台
发布时间:06-04-26 ???????

今天下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一行结束了为期13天的大陆之行, 离开上海经香港返台.   下午1点,连战一行在浦东机场搭乘东航班机经由香港返回台湾。中共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上海市委副书记罗世谦到机场送行,连战与大家一一拥抱,深情话别。(国民党荣誉主席 连战:非常感谢大家 非常成功的一个旅行 我祝福大家[来上海三次 第四次准备什么时候来]下一次啊 希望很快)临行前,连战在机场发表了简短谈话。对于一年之内三次大陆之行,他评价很圆满、很成功。(记者出镜:一年之内连战三次访问大陆,如此频繁地造访为两岸政党机制化、常态化的对话与交流开启了大门。海峡两岸的交流与合作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双赢互利的方向发展。记者严玮骊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