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 高三历史备课组
刘亚萍高考选择题
错题解读与应对策略一、立足突破客观题的原因——我校选择题现状分析一是一模考试暴露出学生选择题得分率很低,现状堪忧;二是高考选择题题量与分值;分析:题量少,分值高,风险大。
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得选择题者得天下”。12x4=48二、两点具体做法主要有四类:
1.以12题模式做课堂限时训练;
2.以12+2的模式自编练习卷,作为课后作业。
3.文综整卷限时训练(学校安排)两周一次;
4.文综35道选择题限时训练两周一次;
原则是:求精不求多,求质不求量。(一)是通过练习模式多样化来突破(二)是通过试题讲评来突破 基本步骤:
1.找出错题归类的依据:
2.确定归类的标准:
3.错题演示步骤:原则:试卷讲评、练习讲评一定要有详略,要重组,要错因归类。 典例分析,错因归类,对策整理,变式训练。 依据错误率高低归类;
依据考查目标归类,参见《考试说明》;
依据三维教学目标归类;
或是进行多类型错因的典型例题分析。预判+学生个别交流【2009.江苏高考】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CB(二)是通过试题讲评来突破——错了又错,屡错不改 【2010.3月月考题】伯里克利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下列最能说明这点的是
A.“解负令”的颁布后平民有了充分的自由
B.“四百人会议”成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C.“五百人会议”对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
D.“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错了又错,屡错不改对策:
1.作好选择题错题归类和相关知识点整理。
2.注意错题的变式训练,特别应注重思维过程的重现。【变式·余高练习卷三18】为迎接建国60周年国庆,某摄制组要拍摄中共中央所在地的纪录片,他们在农村的最后一站应选在
A.井冈山 B.西柏坡
C.瑞金 D.延安(一)知识类:1.张冠李戴,识记不实BA具体要求:
1.夯实基础,把握主干知识。
2.在二轮复习中彻底解决历史阶段特征问题。
3.按质按量完成课堂重要知识点听记;
4.自主整理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并揣摩出题角度;
5.把握时间,做必要12+2限时训练。(二)是通过试题讲评来突破—— 选择题错题归类与
应对策略【变式训练】在《德意志史》中记载:“1888年即位的新皇威廉二世说:‘我认识到我身负严峻的任务,来拯救王位摆脱首相的巨大阴影…我把他打翻在地’ 。”
A.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
B.典型的三权分立共和制
C.法律至上的君主立宪制
D.成熟的议会共和制【2009.宁夏高考】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一)知识类:2.囫囵吞枣, 概念不清A
D对策:
学习过程中应重视常用概念的归纳。如
政治概念:“民主革命”、“民族主义”、“代议制度”、“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等。
经济概念:“自然经济”、“精耕细作”、“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计划经济体制” 等。
艺术概念:“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立体主义”等。【2008.广东单科,15】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弄清考查的是概念的内涵还是外延
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
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
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A(一)知识类:2.囫囵吞枣,概念不清(一)知识类:3.体系混乱,阶段不明A具体要求:
1.在二轮复习中彻底解决历史阶段特征问题。【2008上海历史,B组8 】(2008上海历史,B组8) 下图所示是人类历史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这些阶段各有其不同的特征。以下对这些阶段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第①阶段出现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分离
B.第②阶段商品生产占据主导地位
C.第③阶段大量劳动力聚集限制了人口自由流动
D.第④阶段经济结构以服务业为主D【金丽衢.15】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统计,自1850年至2005年,发达国家人均历史累积排放667吨,发展中国家仅52吨。如果按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减半要求计算,发达国家早已超过其应有限额,对发展中国家欠下了巨额的“气候债”。文中的“气候债”开始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工业革命 D.水能和核能利用 (二)思维类:粗枝大叶,思维不全AA具体表现:①忽略时空限定(不能定位阶段特征);
②忽略设问角度(不能把握试题针对性);
③忽略学科特征(凭主观答题);
④理解、分析不透;
⑤归纳、比较不全;
⑥信息解读、知识调动、分析能力较弱;
【变式训练.余高练习卷二22.】某历史人物公开表示:“凡不遵王法而自创邦国者,叛逆所为,岂欲冒此不韪名哉?。奈(何)王加征(税),又非法苦(毒)我,始设新政,自守疆域,非得已也。”这位说话者最有可能是
A.康熙 B.孙中山
C.华盛顿 D.甘地C具体原因:①练的过少,缺乏实战经验;
②文综节奏不平衡,技巧用不上;
③解题技巧欠缺归类,没针对性;
对策:程度类(最佳)——优选法;组合类——直选、排除法联合使用;结论类——史论结合;图标类——信息提取法等。《导与练二轮》高考解题常识专题(三)技巧类:实战欠缺,技巧不娴熟五四爱国运动后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分化,主要原因在于其成员:(2004年广东题)——程度类选择题
A.对文学革命的理解不同
B.对中国传统礼教的认识不同
C.对科学与民主观念的宣传方式不同
D.对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不同【文综参考卷】要制作历史纪实片《改革开放三十年回眸》,下列历史场景最有可能入选的是——组合类选择题
①第一颗试验通讯卫星发射成功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③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④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A①②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③④
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方法选择题的构成题干部分
备选项部分【三审题干 】(2009年浙江卷) 15.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 三审题干 ——明确题目要求一审:时间空间——明确考查的范围
二审:肯定否定——明确考查的方向
三审:关键词——明确考查的内涵、外延【三思选项】(2009年浙江卷) 15.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C 2. 三思选项——确定最后答案 一思:是否符合历史史实;
二思:是否符合题干内容;
三思:是否与题干要求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四)心态类:焦躁不安,信心不足徐超杰 错题归因 主要有四:
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二思维不全,错误连连
三技巧不熟,跌跌撞撞
四心态不稳,前功尽弃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