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2000年俄国十月革命83周年?
图一为群众向列宁墓敬献花圈图二为一位老人在列宁墓前以自己的方式缅怀列宁2007.10Z D H1单元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
------列宁2007.10Z D H1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
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
等于是慢性自杀。
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
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宁要好梨一个,不要烂梨一筐。
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心。
欺骗友谊是痛苦的创伤,虚伪的同情是锐利的毒箭。
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对自己的看
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
……【感受列宁名言】2007.10Z D H1一、少年:年轻的反叛者(自主阅读)1.革命理想的确立(少年时代)⑴原因:①受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
②对其哥哥革命悲剧的反思
③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⑵主张:从根本上推翻旧制度,建立平等的新社会2.早期革命活动①参加反对沙皇专制政府的学生运动
②1893年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发动……
③1895年会晤劳动解放社领导人普列汉诺夫结合列宁的生平和他早期的革命活动,说说你得到的启示 从小树立起为国家、民族的发展振兴而学习工
作的人生理想。2007.10Z D H1 列宁说:“一个党是不是真正的工人政党,不仅要看它是不是由工人组成的,而且要看是谁领导它以及它的行动和政治策略的内容如何。只有根据后者,才能确定这个党是不是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请思考:列宁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作了怎样的准备?俄国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是在哪年建立的?建立的标志是什么?2007.10Z D H1二、壮年:组建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1.建党的准备工作⑴组织准备:⑵理论准备:创建“圣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创办《火星报》宣传革命理论2.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1903年)⑴成立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⑵主要内容:①制定党纲: ②中央机关: ③指导思想:⑶意义: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知识比较:中共成立的标志、党纲制定的时间和内容?2007.10Z D H1思考探究:列宁是如何从理论上、实践上来
指导十月革命的?三、中年:领导十月革命2007.10Z D H1三、中年:领导十月革命1.理论指导:①战争策略:一战爆发后,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
国内战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十月革命的理论指导:“一国胜利”理论
③夺权和建设的理论:《四月提纲》
④指导武装起义: 1917年《国家与革命》系统论述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a背景…… b内容…… c意义……2.实践指导:①敦促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立即组织武装起义
② 1917年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
国家中外联系:十月革命走的是什么道路?中国共产党下的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的又是什么道路?为什么两国的革命道路会有所不同?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2007.10Z D H1结合必修1、2说说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处境?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政权?课后思考题:这与建国初期中国巩固政权斗争有何异同?内部: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白卫军的反革命叛乱外部: 战争还没有结束、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措施:
《和平法令》,与德国、奥匈帝国议和,推出一战
《土地法令》,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普遍建立起苏维埃政权
召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七大,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
反对国内叛乱和帝国主义武装干涉,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3.巩固新生政权(1918-1920):2007.10Z D H1四、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直接过渡”政策失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探索之一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哪些探索? 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探索
现代化
民族问题的探索
政权、政党建设的探索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
期苏俄采取的经济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
苏俄国内战争爆发后,苏俄的粮食、煤炭、石油和
钢铁的主要产地陷入敌手,苏维埃国家处境十分困
难。为了把仅有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用于战胜敌人,苏维埃政府实行一些临时性政策,这些政策统称为战时共产主义。主要内容包括:实行战时总动员;实行粮食等农产品的征购制度;实行全部工商业的国有化,禁止私人贸易;实行义务劳动制和食堂免费就餐。
①原因:急于求成,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当作过渡捷径
②内容:
实行余粮征集制、将全部企业没收为国有、实行国内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
③结果: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失败2007.10Z D H1阅读材料:
材料一、“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材料二、“满足农民有关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愿望、、、农民在本地范围内自由支配余粮等项要求。”
材料三、“我们的机关实质上是从沙皇和资产阶级那里过来的机关”,“是资产阶级和沙皇制度的大杂烩。”
1、材料一中所说的办法是什么?列宁为什么说它错了?
2、材料二与材料一比较在农业方面政策有何变化?有什么作用?
3、依据教材,分析列宁是如何设想改变材料三中问题的?2007.10Z D H12、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1925)
1)原因:
解决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寻找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内容:
A、粮食税代替余梁收集制;
B、自由贸易,开放市场取代贸易国有化;
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代替企业收归国有
D、按劳分配代替实物配给制等
3)特点:根据国情,利用市场,发展商品经济
4)影响:经济恢复,政权巩固
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探索之二2007.10Z D H1探索之三3.晚年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全面建设道路:
①经济建设:
1920年,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著名公式。
②民族建设:
苏联成立后,阐述共产党执政条件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原则。
③政治建设:
晚年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改善国家机关工作作风、反对官僚主义等问题都有论述。
4.列宁逝世(1924年)2007.10Z D H1 “对于一个人数不多的共产党来说,对于一个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来领导一个大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产党来说,最重要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执政党要不脱离群众,就要“联系群众,深入群众,了解情绪,了解一切。理解群众,善于接近群众,赢得群众的绝对信任”。
——列宁2007.10Z D H1 列宁还非常注意深入基层和深入群众。他经常在群众大会上直接想普通工人、市民发表演说,多的时候一天演讲五到六次。据不完全统计,从1918年3月到1922年底的四年零九个月时间内,列宁在莫斯科一地就演讲了250次。当那些衣裳褴褛、面色苍白的工人们看到自己敬爱的领袖来到他们中间,倾听他们的声音,亲自回答他们的问题时,所有的饥饿和劳累都忘记了。列宁的足迹踏遍了莫斯科所有主要的工厂。而反动分子也正是利用列宁下工厂演讲的机会行刺了他。2007.10Z D H1五、对列宁的贡献和评价1. 列宁的贡献:
①一个政党:
②一个国家:
③一个主义:
④一大政策:
①缔造俄国共产党——
布尔什维克党
②领导十月革命,创立
社会主义俄国
③发展马克思主义,形
成列宁主义
④实行新经济政策,探
索俄国发展道路2. 评价:2007.10Z D H1评价列宁 列宁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是世界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缔造者。
1 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列宁主义,创立布尔什维克党;2他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3大胆地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4并对民族问题、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改善国家机关工作作风、反对官僚主义等问题深入思考。
列宁把自己一生献给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他用自己的智慧、果敢和革命的灵活性为俄国、为世界人民开创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2007.10Z D H1列宁生平社会主义少年壮年中年晚年孕育革命民主主义思想萌芽《资本论》建党活动 诞生列宁主义、十月革命成长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2007.10Z D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