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二轮 微专题 太阳能发电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高考地理二轮 微专题 太阳能发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3-29 08:1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光伏发电,清洁能源,为何还要弃光限电?
西北地区太阳能丰富的原因
地处黄河上游龙羊峡地区的铁盖乡,由于人类过度开发,土地沙漠化严重。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瞄准这片荒地建立了光伏电站。光伏电站建成后,光伏板需要不定期清洗。几年后光伏产业园的草地植被得到了缓慢恢复,光伏板清洗次数减少,光伏发电量大增。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光伏板清洗频率最高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草场恢复促使该产业园区光伏发电量大增的最主要原因是
A.植被增多,光合作用增强????
B.地表比热增大,地温提升
C.空气湿度减小,云量减少????
D.沙尘减少,大气质量变好
3.近年我国使用独立运行光伏的一些地区出现了拉闸限电的现象,原因是光伏发电
A.电费贵??? B.不稳定????
C.占地广??? D.维护难
【答案】
1.A? 2.D? 3.B
【解析】
1.光伏板上的污渍灰尘来自于风沙吹来的沉积物,其多少与大气质量有关。夏秋季节降水稍多,且地表植被覆盖率较高,大气中的灰尘较少,大气质量好;冬季地表封冻,风中的尘土相对较少,但春季风沙大,且地表植被少,大气中的灰尘较多,此季节清洗次数最多,选A。
2.根据材料,清洗次数直接影响到发电量。草场恢复后,地表植被增多,沙尘减少,大气质量变好,清洗次数减少,发电日数增多看,会促使该产业园区光伏发电量大增,植被增多加强光合作用与发电量无关,植被增多会导致生态调节功能增强,低温升降幅度减小,空气湿度增加,据此选C。
3.拉闸限电说明电力供应不充裕,这是因为光伏发电与天气有关,由于天气变化的多边性导致了光伏发电的不稳定,光伏发电占地广、电费较低、维护不难,这些都与拉闸限电关系不大。据此分析选B。
太阳能的特点
优点:可再生、清洁能源,发展前景广阔;
缺点:能量比较分散,受天气状况影响大,投资大、效益低、占地广、储能难;
中国太阳能资源的分布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光伏发电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光伏应用于农业生产
光伏农业是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棚顶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型光伏系统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图a为我国某地光伏农业大棚结构示意图,图b为其实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表形态??? B.风速大小????
C.天气状况??? D.土壤性质
8.光伏农业大棚内太阳能LED灯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大棚夜间温度????
B.延长农作物受光时间
C.捕杀棚内农作物害虫????
D.方便农民夜间劳动
9.与传统农业大棚相比,光伏农业大棚的主要优势是
A.提高作物产量????
B.提高土壤肥力
C.扩大就业机会????
D.发电自给并网
【答案】
7.C? 8.B? 9.D
【解析】
7.光伏农业大棚是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现代农业新模式,光伏发电主要是利用太阳能产生电能,大棚农作物的生长也要依托太阳能,二者都与太阳能密切相关,故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天气状况。
8.光伏农业大棚内使用太阳能LED补光灯,可以在夜间对农作物实施照明,延长农作物受光时间,缩短作物生长周期,促进大棚内农作物提前上市。
9.传统农业大棚主要以提高反季节农作物产量,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而光伏农业大棚不仪可以通过提高反季节农作物的产量,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还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达到自给自足的目的,把剩余的电能并入国家电网,增加农民收入。
点睛:本题以我国某地光伏农业大棚结构示意图及其实景图为载体,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林光互补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种太阳”被认为是光伏发电的形象比喻。近年来,河北省秦皇岛市加快发展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工程建设,利用荒山建设光伏电站,不占用耕地和林地,并开发建设“林光互补”等项目。2017年,该市荒山光伏发电已并网装机容量达79.3兆瓦,预计到2018年底,该市荒山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将达到190兆瓦。
试分析该地区荒山光伏发电的生态环境效益。
【答案】
电池板有遮阳作用,对土壤有保墒效果(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有利于植被恢复;减轻雨季降水对荒山的侵蚀,减轻水土流失;
调整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矿物燃料使用,减少粉尘污染;减少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降低酸雨的危害;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等。
渔光互补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十三五”期间,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将由西北的一域独大变成全国各地全面开花。2016年12月31日,位于浙江省杭州湾南侧慈溪市的周巷水库、长河水库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一期100兆瓦并网发电,年发电2.2亿千瓦时,相当于7.04万吨标准煤的发电量,所发电全部并入国家电网。
“渔光互补”项目在水面上架设的光伏板对水面遮光,既能调控水温又能抑制有害藻类、促进有益藻类生长;研发团队创造的“藻菌调控技术”“精准投喂组合”“底排污技术”等,解决了传统养鱼排污难、鱼类交叉感染的难题,实现了水面上架设光伏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面下养殖鲻鱼等高端水产品的企农双赢。下图为我国2015年光伏发电地区分布及慈溪市水库“渔光互补”光伏发电景观。
(1)与浙江相比,说明西北地区发展光伏发电的条件。
(2)“渔光互补”模式是一场能源与养殖的“绿色革命”,请分析说明。
(3)指出慈溪“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运营需克服的自然灾害。
【答案】(1)优势:纬度较高,夏季白昼长,降水少,大气对太阳削弱作用弱,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地价低;不足:经济相对落后,电力需求小,就地消纳能力弱,与东部市场距离远,电网输送能力有限,外送成本高。
(2)能源:太阳能发电并入国家电网,缓解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紧张问题;是清洁能源,能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燃煤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减轻环境污染;光伏板架设在水面,节省土地资源;养殖:光伏板遮光能抑制有害藻类、促进有益藻类生长,优化水生态环境,使水质变好;“藻菌调控”等技术,解决了传统养鱼排污、鱼类交叉感染等难题,减少了鱼类病害,提高了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3)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形成洪涝灾害;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易受台风的影响。
漂浮式光伏电站——实现土地的综合利用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是太阳能发电的一种。漂浮式水上光伏是指在水塘、湖泊、水库、蓄水池等水体上建立的漂浮式光伏电站,硬件组成部分主要为光伏面板、汇流箱、逆变设备、变压器、集电线路、聚乙烯浮体架台等。漂浮式光伏电站在日本、美国、英国、挪威等国家早已经有了成功案例,但与陆地光伏相比,发展甚是缓慢。
材料二 2017年12月10日,全球最大的水面漂浮光伏电站——安徽淮南150兆瓦水面漂浮光伏项目正式并网发电。淮南市由于地下开采造成的塌陷面积占全市面积的7.9%,该项目在淮南市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上建设,计划2018年5月实现全部并网发电。
(1)与陆地光伏相比,漂浮式水上光伏发电效率更高,试分析原因。
(2)说明淮南市水面漂浮光伏项目的建设产生的效益。
(3)与陆地光伏相比,简述漂浮式水上光伏发展缓慢的原因。
【答案】(1)水体对光伏组件有冷却作用,可以抑制组件表面温度上升;水面灰尘少,位于水面的光伏面板受影响小;水面相对开阔,有效避免山体、树林等对组件的遮挡,太阳照射面积均匀且光照时间长。
(2)生态效益:利用太阳能发电,节约煤炭资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大气环境;利用釆沉陷区的水面发电,节约土地资源,实现土地的综合利用;光伏面板覆盖在水面上,减少水面蒸发,抑制水中藻类繁殖,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社会经济效益:租赁闲置水面,出售电力,产生持续的经济收益;项目建设、日常维护和组件清洗大量利用当地闲置劳动力,增加当地就业机会。
(3)水上作业,施工难度大;设备要求高,技术难度大;选址要求高,场址宜选在面积较广无大规模航运、生态非敏感区等水域;不稳定因素多,大风、水位变化、光照等因素对其影响较大;工程造价高,投入资金多,发电成本高。
为何出现“弃光限电”
我国光伏发电规模发展迅速,但目前却面临“弃光限电”现象。所谓“弃光限电”是指在光伏发电机组设备状态正常、光照良好的情况下,由于种种原因光伏电场被迫暂停一些机组发电的现象。读2014年7月~2015年5月我国8省区“弃光限电”情况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弃光限电”比重最高的省份,发展光伏发电的优势是(   )
A.太阳高度大,光照强
B.土地面积大,可利用空间大
C.劳动力资源充足,价格低
D.常规能源短缺,光电成本低
5.我国8省区出现“弃光限电”的根本原因是(   )
A.我国光伏电能资源开发时间短
B.我国能源资源储量大、种类多
C.8省区所在地用电需求量小
D.发电量与用电量存在时空差异
6.可以缓解“弃光限电”现象的措施是(   )
A.让8省区能源全部转入光电
B.畅通电能向外输送通道
C.将光电厂向东南沿海转移
D.改光伏发电为风力发电
【答案】
4.??? B??? 5.??? D??? 6.??? B???
【解析】
4.“弃光限电”比重最高的省份是甘肃。甘肃纬度较高,太阳高度小;甘肃人口稀少,土地面积大,可利用空间大;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甘肃地区常规能源对光伏发电影响较小。
5.我国8省区发电量与用电量存在时空差异,造成电能过剩,由于电量还不能大量储存,所以“弃光限电”的根本原因是发电量与用电量存在时空差异。
6.结合上题可知,加大对当地光电的向外输送可以缓解“弃光限电”现象。东南沿海地区光能资源并不丰富,故将光电企业向东南沿海转移不合适。
总结
西北地区太阳能开发的优势与劣势
太阳能的优缺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