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七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
1.二战后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宝座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苏联 C.日本 D.德国
2.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的建立 D.华约的建立
3.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 )
A.冷战开始 B.同苏联抗衡 C.援助西欧各国 D.加强对它国的干涉和控制
4.反映美苏两国剑拔弩张、争霸达到白热化的历史事件是( )
A.两极格局形成 B.古巴导弹危机 C.越南战争 D.朝鲜战争
5.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越南战争 C.朝鲜战争 D.华约的建立
6.20世纪50—80年代世界局势动荡的主要原因是 ( )
A.美苏争霸 B.地区冲突 C.民族矛盾 D.宗教冲突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冷战政策表现的是( )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C.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 D.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8.既能在经济上稳定资本主义,防止西欧各国发生革命又能达到控制对方的一箭双雕之( )
A.冷战政策 B.杜鲁门主义出台 C.马歇尔计划实施 D.北约组织建立
9.两极格局结束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开始的标志是 ( )
A.美国侵略朝鲜战争的失败 B.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C.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失败 D.欧洲联盟的形成
10.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其中的“一超”是指 ( )
A.欧盟 B.日本 C.中国 D.美国
11.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军事集团 B.经济实力 C.外交政策 D.人权问题
12.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 B.新的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一超多强”局面还会较长时间存在 D.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13.1999年5月8日,北约的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了3人死亡,多人受伤和使馆建筑的破坏。这一世界外交史上罕见的大事件发生在下列哪次战争中( )
A.第五次中东战争 B.海湾战争 C.科索沃战争 D.伊拉克战争
14.下面关于科索沃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索沃战争是首次不经过联合国发动的战争 B.科索沃战争以南联盟的胜利而结束
C.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格局多极化受阻 D.美国首次打出“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
15.2003年3月,美英联军绕过联合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表明了( )
A.世界多极化在不断发展 B.民族矛盾异常尖锐
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16.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 )
A.和平与发展 B.反帝和争霸 C.独立与民主 D.合作和交流
17.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 )
①国际投资增长 ②国际贸易增长 ③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④慈善事业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8.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
①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 ②既有利也有弊 ③提供了机遇 ④面临压力和挑战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的时间是( )
A.1945年 B.1947年 C.1995年 D.1999年
20.1991年中国正式成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中国积极参与这两个组织主要是为了( )
A.确立中国在亚洲的领导地位 B.发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
C.扩大中国商品在世界各地的销售 D.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二、非选择题(共1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小题共7分):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长期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控制世界。80年代东欧发生剧变以后,1991年华沙条约组织解散,同年底苏联解体。美苏两大集团军事对峙的局面结束。以东西方“冷战”为特征的旧的世界格局不复存在。
材料二 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美国为争夺世界霸权,针对苏联提出了什么政策?(1分)政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3分)
(2) 材料一中的两大军事集团分别指的是什么军事集团?(1分)
(3)根据材料二回答:导致旧格局不复存在的标志是什么?(1分)
(4)在新旧格局交替过程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对世界和平与安定构成了重大威胁。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什么?(1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本小题共3分):
材料一 1984年,位于印度博帕尔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的一家大型化工厂发生严重的毒气泄漏事件,造成当地居民2500多人死亡。
材料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各种联系也日益紧密,人们关心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例如合理利用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等问题,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领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认为这一思想的确立是帮助人类社会从工业化的弊端中摆脱出来,走向新文明的一个有效途径。
——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教版教材《世界历史》第二册
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何影响 (1分)
(2)材料二中提到“工业化的弊端”,请列举出你身边出现的工业化弊端的两个典型事例。(1分)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对待经济全球化?(1分)
第七部分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部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D 4.B 5.D 6.A 7.D 8.C 9.B 10.D 11.B 12.B 13.C 14.B 15.C 16.A 17.A 18.B 19.C 20.D
二、非选择题
21.
(1)冷战政策; 在政治上提出了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在军事上组建了北约(2) 北约和华约(3)苏联解体(4)和平与发展
22.
(1)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发达国家常常把一些污染大、危险性高的企业全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2)化工厂排放出的污水和废气、汽车的尾气等
(3)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既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和政策,也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