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0张PPT。课堂设问 罗伯特·赖克的这个数学分析题反映了当
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怎样的重要趋势?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 埃菲尔铁塔是1889年举办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高320米、重9000吨、由18000多个钢制构件和数百万个铆钉组装而成。1925年,巴黎准备用电灯装饰铁塔,汽车制造商André Citroën(雪铁龙)出资赞助,条件是要用灯光组成其汽车公司标志。 1889年,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巴黎举办了大型国际博览会以示庆祝。博览会上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便是埃菲尔铁塔。它成为当时席卷世界的工业革命的象征。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走向整体的世界电气时代的来临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大量资本积累、国际货币出现科学突破,技术创新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政治环境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化进程
--提供劳动力成就:西门子 电车
1866 发电机齐柏林1900飞艇本 茨-汽车之父
1885 三轮 汽车诺贝尔1867发
明炸药80年代
改良无烟火药马可尼
1896 无线电报莱特兄弟
1903 飞机福 特
1896
四轮汽车贝尔
1876电话 爱迪生
1877 留声机
1879 电 灯
1889 电影机美国德国瑞典戴姆勒1883汽油内燃机狄塞尔
1897 柴油内燃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西门子(德)发电机爱迪生(美)电灯、留声机、电影放映机世界第一台电机机车福特美国第一辆汽车莱特兄弟飞机贝尔(美)电话机马可尼(意)无线电报诺贝尔(瑞典)炸药美国拖拉机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农机石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以电力的广泛应用最为显著。从19世纪六七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等相继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法拉第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可以产生电流爱迪生与电的应用電影放映機爱迪生在实验室电力的广泛应用:电气时代"Genius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and 99 percent perspiration." 天才就是:一分靈感,九十九分努力 钢铁工业亨利·福特福特于1903年成立工厂后生产的汽车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870年世界石油产量
80万吨,
1900年增加到
2000万吨电话的发明者
贝尔
(1847--1922)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1874--1937制造了第一个无线电系统。
1901年,他成功地横越大西洋发报成功。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美国电话的发明者
贝尔
(1847--1922) “无线电之父”马可尼制造了第一个无线电系统。1901年,他横越大西洋发报成功。80年代从煤炭中提取氨、苯等化学产品塑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使用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80年代改良制造无烟火药的技术石油、化学工业的建立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诺贝尔物理奖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和平奖瑞典---遗嘱:遗产作基金1901年开始
12月10日颁 诺贝尔 诺贝尔化学奖 农业
1917年福特汽车公司建成自动生产流水线1863年纽约股票交易所成立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为真正结合科学、技术和生产真正结合,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的工业革命发展进程相对缓慢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的范围,发展迅速。有些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垄断组织的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企业间竞争加剧垄断组织产生到一定
程度(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垄断的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公司垄断组织的产生 原因生产和资本高度的集中 概况 公司日渐成为工商业组织支配形式 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巨型企业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形式托拉斯、卡特尔、辛迪加美国第一家托拉斯1880年美孚石油公司提炼的石油
占全美的比重
垄断组织发达的两个国家是:美孚石油公司95%美国德国洛克菲勒
美孚石油公司创始人影响生产力:社会关系国际关系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垄断资本家控制着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命脉,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大大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垄断组织的产生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1890年前后,美国画家约瑟夫.克普勒所作的一幅漫画,原名是《参议院的老板们》 木牌上写着:“这是一个为垄断者所有、为垄断者服务的参议院”形如钱袋的肚皮上写着钢材、铜业、食糖、石油等托拉斯瓜分世界的狂潮特点:
世界被瓜分完毕;德、美等后期国家成为英法俄的强大竞争对手瓜分世界的狂潮原因 1.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2.经济实力上升到与亚非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差距增大。3.垄断资本集团大规模向海外扩张,寻求和扩大投资场所 概况1.到1900年为止,世界殖民地面积共计730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5.3亿 2. 到19世纪末,德、美、日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香港新加坡阿富汗埃及新西兰瓜分世界狂潮帝国主义对非洲的瓜分利比里亚埃塞俄比亚法英德意美“门罗主义”19世纪初,拉美独立运动接近胜利时,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提出“门罗主义”,暴露美国对拉美的扩张野心。大棒政策金元政策19世纪末,美国又提出“泛美主义”,建立了“美洲共和国国家联盟”。“泛美主义”马汉提出“海权论” ,美国于1898年4月向西班牙宣战。美国迅速击溃西班牙海军,迫使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此后不久,美国把古巴变成自己的保护国。法德20世纪初,成为西半球霸主3.“保全”中国的行政实体,实行间接统治。美国的对外侵略扩张 早期政策重点门罗主义 泛美同盟 新殖民主义倡导者和设计者 --太平洋商业“帝国”构想 1.目的是追逐商业利润,要求“公平”竞争,不搞歧视和垄断措施和政策“海权论” “美西战争” “门户开放”政策 —建立美洲体系2.“不割让主义”反对分割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美国提出新殖民主义的背景
1.美国完成在北美大陆的扩张
2.美国工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
3.19世纪末,欧洲列强对世界的瓜分,实行排他性的殖民主义政策,对美国利益有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一战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灾难,变的更加贫困和落后亚洲大部分几乎整个非洲整个拉美世界殖民体系帝国主义列强扩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放C.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跨时空联系日趋频繁和便利世界链接为一体(19世纪末20世纪初)(1)原因: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B.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2)标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3)手段: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4)内容: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各种社会形态冲突与选择世界一体化的影响:(1)促进人群大规模流动和融合,也促进动植物广泛交流和世界农业的发展(2)促进国际劳动分工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3)促进全球性思想文化的交流如何评价近代世界一体化?(1)实质:
(2)积极性:
(3)消极性: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或世界体系)的形成客观上是历史的进步,推动世界发展扩大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国际关系日趋复杂:①16至18世纪中期,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下,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世界市场是怎样形成的?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新航路开辟 雏形殖民征服与掠夺 拓展一工 初步形成二工
完全形成生产力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经济萌生
特点:贪婪与扩张手工工场
雇佣关系 工厂制度
资阶、无阶垄断组织形成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市场 第一次: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第二次: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民资的发展;中国人救亡图存运动高涨(或答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启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提高目前我国工业的科技含量。
3、注重培养科技人才。
4、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5、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6、发展工业与注重保护环境并举。
………………两次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市场1.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B.爱迪生发明电灯
C.贝尔发明电话
D.乔治发明电影放映机
2.1898年人们可用最新发明的交通工具
A.飞机 B.汽船 C.火车 D.汽车
3.垄断组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表现为①扩大生产规模②改善经营管理③提高生产效率④加紧瓜分世界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ADB4.美国确立西半球霸权地位是在 A.19世纪初 B.19世纪中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5.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革命的特点是①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②科技含量大为提高③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④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美国早期对外政策的基础是
A.门户开放 B.门罗主义
C.孤立主义 D.泛美主义DAC7.19世纪美国对外侵略扩张的政策在不断调整,其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形势的变化 B.美国经济的发展
C.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D.英国等国家的衰落的
8.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 )
A.经济走向全球化
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
C.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BD9.19世纪晚期垄断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
A.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
B.生产和资本的日益集中
C.社会财富的日益集中
D.生产关系的新变化
10.下列有关世界一体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面对世界一体化潮流,亚非走向了自主型的工业化道路
B.世界一体化促进了全球经济文化交流
C.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促进了世界一体化进程
D.世界一体化在政治领域内主要体现为国际关系的日益复杂AA1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B.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
C.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的加强
D.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12.19世纪70年代以后,导致动力工业发生革命的主要原因是
A.电力的发现及其应用
B.电的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
C.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B.电的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
AB13.19世纪末,德国统治者叫嚣,必须建立起海军力量,以保护商船和商船运输。德国这一举动主要是: A.与英国争夺世界殖民霸权 B.扩大军事力量防止法国的崛起 C.建立海军保持对俄国战略优势 D.为发动世界大战做最后准备
14.在资本主义瓜分非洲的过程中,侵占非洲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1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A.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过渡 B.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 C.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生 D.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6.前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是
A.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
B.以科学实验成果为先导
C.源于技术工人的实践经验
D.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17.1895年,美三百家大公司联合组成“全国制造商协会”。设各种常务委员会研究对内对外政策,并由顾问委员会同政府联系,这表明:
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B.国家加强了对私人生产的干预
C.垄断资本家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D.美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得到完善18.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资本主义是社会的进步,这主要是指:
A.它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它提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
C.它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D.它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19.关于垄断组织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技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B.主要形式有卡特尔.托拉斯.辛迪加
C.促使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侵略扩张
D.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