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第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0-20 13:4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南县城郊中心学校教学案
学科:语文 学生姓名:
课 题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郭琴 审核 授课年级班级 八年级81班 课时 1
课标解读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及难点 背诵课文。
预 学 导 学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知识。二、合作展示1、桃花源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三个词概括
(一)、感受桃花源的美丽
1.桃花源美在何处?
(二)、感受桃花源的神秘
桃花源神秘在何处?(三)感受桃花源幸福
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 (四).桃花源中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社会理想? (五).文中哪一句话表现了桃花源中人的这种社会理想?
(六)、 文中哪一句话还表现了林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受到干扰的心理?
(七). 深入讨论
1. 桃花源这一人间乐园能找到吗?
2. 陶渊明为何要虚构?联系当时社会现实思考
3. 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自由辩论)
三、对不起,我还有问题四. 我的收获十 自测评估1. 背诵课文。2)默写突出桃花林优美自然景色的句子。 (3)默写表现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4)默写表现桃源社会生活平静的句子。(5)默写突出桃源人热情好客,淳朴友善的句子。(6)默写文中暗示着故事是虚构的句子。 导入新课合作展示解答疑难总结: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应学习的,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更应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民族。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