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40页)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40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29 14:2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 三打白骨精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以“三变”——“三打”——“二责”为主线,条理、生动地复述课文。
2.品读课文,关注人物。抓住重点词语或句子感悟白骨精、唐僧和孙悟空的性格特点,感受文章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等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体会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对比阅读,关注情节。比较三次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体会文章反衬和反复叙事的写法,感受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张弛有度的表达特点。
4.用本课习得的读书方法阅读名著《西游记》,关注人物和情节,开展赏读名著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在理清文脉的基础上复述课文。感受文章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等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体会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感受文章反衬和反复叙事的写作手法。
难点:比较三次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体会作者反复叙事的写法,感受文章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张弛有度的表达特点。
三、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
教师:
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名著引路,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2.师引导:《三打白骨精》是一个故事,知道这个故事的出处吗?(《西游记》)《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留下了什么印象?
——看来《西游记》里的人物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里有哪些人物,这些生动的人物形象作者吴承恩又是如何刻画出来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三打白骨精》。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默写生字:
引导学生从正确、规范、美观三个层面对默写情况进行评价。重点指导学生注意本课左右结构的字均为左窄右宽,“斋”字要注意把“文”的一撇一捺写舒展。
2.检查朗读课文情况,推进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懂。
指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在朗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读好文言词语“造化”、“不胜欢喜”、“径直”、“不由分说”“喝道”,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同时指导学生读好第六自然段中的人物对话,注意人物的语气,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3.抓六要素,概括课文内容。
(1)故事是围绕课题中的“打”展开的,写故事都少不了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引导学生交流——时间:去西天取经路上的一天
地点:一座高山中
人物:唐僧师徒四人及白骨精
起因:白骨精要吃唐僧肉
经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结果:白骨精被打死
(3)根据六要素,引导学生简单、条理、完整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理清文脉,复述课文。
1.借助人物关系,理清文脉。
(1)师引导:故事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起因、经过、结果。试着划分段落。(文章既可以分为两部分,也可以分为四部分。教师要顺学而引,只要理由充分即可,不必强求一致。)
(2)重点写了哪几个人物?(孙悟空、白骨精、唐僧)他们三人有什么关系呢?
引导学生交流:白骨精三次变化迷惑唐僧,孙悟空为保护唐僧三打白骨精,唐僧受白骨精迷惑二次责罚孙悟空。(根据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理清人物关系和文章脉络)
孙悟空


三打 二 责

白骨精 唐僧
三变(骗)
2.以“三打”、“三变”、“二责”为线索,感知文本内容。
(1)师引导:白骨精三次变化都变作了什么?悟空是如何打白骨精的?唐僧又是如何责怪悟空的?默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标画出来,再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完成下表。
(2)学生默读课文,完成表格。
(3)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以“三打”为主线提炼文本内容:白骨精一变(美貌的村姑),悟空一打(劈脸一棒),白骨精化作一缕青烟逃走了,唐僧一责(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白骨精二变(八旬老妇人),悟空二打(当头一棒),白骨精用法术脱了身,丢了具假尸首在路上,唐僧二责(受惊念紧箍咒,要赶悟空走);白骨精三变(白发老公公),孙悟空三打(叫来众神作证,一棒打死白骨精),白骨精化作一堆骷髅,唐僧相信了悟空。(汇报白骨精“三变”时,学生有可能只说“村姑”、“老妇人”、“老公公”,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前面的修饰语补充完整,为第二课时体会白骨精的诡计多端作铺垫;而在汇报悟空“三打”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简单区分打得不同,最后一次最为详实,为复述课文作铺垫。)
3.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以“三变”、“三打”、“二责”为线索,复述课文内容。
(1)再读课文,根据上面表格,练习复述课文。
(2)小组内练习复述课文。
(3)指名复述课文。
(4)师生评价。(引导学生从复述课文时是否故事情节完整、条理,能做到具体生动会更好。)
4.总结提升。
这节课,我们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以白骨精想吃唐僧肉“三变”骗唐僧,孙悟空为救师父“三打”白骨精,唐僧被白骨精蒙骗“二责”孙悟空,理清了文章脉络,弄清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并复述了课文内容。下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人物,走进情节,感受名著的魅力。
(四)作业
根据文脉,抓住描写人物的词句反复练读课文,争取把故事讲得有滋有味、声情并茂。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复习导入
1.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说说故事的内容。
2.过渡:上节课大家了解了这个故事,白骨精、孙悟空、唐僧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故事,看看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些人物形象的。
(二)感悟人物形象,体会写法。
1.故事围绕白骨精三变,悟空三打,唐僧二责展开,为我们呈现出了生动的人物形象,那么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呢?下面请同学们潜心默读课文2——7小节,标画出体现人物特点的词句,透过这些词句你感受到孙悟空、白骨精、唐僧怎样的人物形象,批注出来。
2.学生默读课文2——7小节,标画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1)感受作者对“白骨精”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
为了吃到唐僧肉,白骨精是三次变化不同的身份来欺骗唐僧。咱们先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刻画白骨精这一人物形象的。
①引导学生交流:
预设1:一变:
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
抓语言:抓住“不胜欢喜”、“自言自语”指导学生朗读读出白骨精贪婪的吃人本性。
抓动作:从“摇身变作、拎斋饭、径直、特地”动词中体会白骨精变化速度快,妖术高,阴险狡诈的特点。
预设2:二变:
抓动作:“闪”闪代表了一个敏捷、很突然的动作,一个年满八旬且拄着拐杖的老妇人能做出这种动作吗?说明了什么?一个“闪”字准确地表现了白骨精狡猾贪婪的性格特征。
抓神情: 哭——伪装,装可怜,阴险狡诈
预设3:三变:
抓心理: 不甘心的心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三番两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②刚才我们抓住了白骨精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感悟到一个阴险狡诈、诡计多端的白骨精。我们再看白骨精的三变,它们之间有联系吗?它为什么要这样变呢?
引导学生抓住白骨精三次变化的不同:“一变”美貌的村姑使得是美人计,用美丽的外表掩盖它罪恶的心理;“二变”八旬老妇人来寻找失踪的女儿使得是苦肉计,扮演了一个悲苦的母亲身份,其目的是进一步欺骗有菩萨心肠的唐僧;“三变”白发老公公,来寻找老伴和妻子, 使得前面的计谋连成套,这叫连环计。进一步体会白骨精的阴险狡诈、诡计多端。为后面体会文章反复写法,感受文章跌宕起伏、环环相扣、张弛有度的表达特点做好铺垫。
小结:为了吃到唐僧肉,白骨精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使得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在曲折的故事情节的推动中,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塑造了一个贪婪狡诈、诡计多端的白骨精形象。
78③感情朗读描写白骨精三变的句子,再次感受白骨精的狡诈贪婪、诡计多端。
(2)感受作者对“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
虽然白骨精诡计多端三次变化不同的身份,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孙悟空凭着自己高超的本领,三次与白骨精交锋,最终打死了白骨精。作者又是如何刻画孙悟空这一形象的呢?
①引导交流:
预设1:一打:
抓语言:“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体会悟空的火眼金睛,善于识别妖魔诡计的本领。
抓动作:指导学生抓住悟空的动作(举起、当头就打、劈脸一棒)来体会,感受孙悟打得狠、打得猛,嫉恶如仇的特点。
预设2:二打:
抓动作:“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为什么“也不说话”?体会孙悟空打得急。 孙悟空嫉恶如仇,除恶务尽。再不快点,妖精就要逃跑了。
预设3:三打:
抓动作(“藏、迎、笑”和“抽出、暗中叫来、抡起、一棒打死”)。
“藏”:想得周详。瞒过师父和妖精。“迎”:装给唐僧看的,机智之举。“笑”:这是友好的笑吗?这一笑意味深长,有迷惑,有警告,还有自信。“抽出、暗中叫来、抡起、一棒打死”:抽出金箍棒,却不急着打下去,而是暗中叫来众神作证,之后方才抡起金箍棒狠恨地打死白骨精,与前两次相比,你发现了什么?(没有仓促出手,考虑问题周密了,名副其实地智打。)
总结:我们通过潜心会文,抓住描写孙悟空的动作、语言的词句,感受到了一个机智勇敢,武功高强,有妖必除,除妖必净的悟空形象。
②再比较悟空“三打”的不同,再次感悟孙悟空形象和情节起伏。
——白骨精三次变化,各不相同,环环相扣。那悟空三次棒打是否一样呢?对比阅读“三打”的句子,看看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抓住三打的不同,体会第一次悟空“劈脸一棒”是猛打;第二次“当头一棒”,是急打;而第三打智打,作者描写最为详实,是课文的重点。在进一步体会孙悟空的机智、勇敢、坚定形象的基础上,感受文章的写作特点。正因为这三变不一样,所以这三打也不一样,这样人物的形象才愈加丰满。
③为什么“第三次打”写得具体?链接“唐僧”这一人物形象。
(3)感受作者对“唐僧”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
作者又是怎样刻画唐僧这一人物形象的?默读、批注。
①交流。
一责:
二责:
引导学生抓住唐僧动作“摔”,体会唐僧胆小。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唐僧语言,尤其是提示语“喝道”、“非常生气”、“大惊”、“无奈”生动地表现了唐僧说话时的神态、心理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朗读品味,体会人物语言特色,感受唐僧人妖不分、善良糊涂、胆小怕事的性格特点。
② 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自然段,关注提示语,读出人物的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③链接悟空第三打,初步感受反衬写法。
引导学生明白:正是唐僧的人妖不分、善良糊涂、胆小怕事的性格特点,对悟空的不断责怪才反衬出孙悟空的机智勇敢、疾恶如仇的性格特点。所以悟空的“第三次打”刻画得具体、形象。
小结:用心读,设身处地地去想,我们就走进了人物内心,感受到孙悟空、白骨精、唐僧鲜活的人物形象。如果我们以后在写一个人的时候,也像作者一样,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写,我相信你们笔下的人物形象一定更鲜活,更生动。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三)回归整体,总结写法。
1.对比人物形象,体会反衬的表达方法。
教师引导:文章重点写孙悟空,为什么作者还要用那么多笔墨来写白骨精和唐僧呢?不写白骨精和唐僧行吗?
引导学生把白骨精、唐僧的形象和孙悟空作对比。唐僧是非不明,人妖不分,忠愚不辨,一再冤枉悟空,让人气愤;白骨精阴险狡诈、诡计多端,让人愤怒;白骨精“三变”、唐僧“二责”,更能反衬出孙悟空火眼金睛、机智勇敢、神通广大、坚定不移、忠心耿耿的性格特点。
2.体会文章反复叙事的写法,感受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环环相扣、跌宕起伏。
教师引导:悟空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为什么作者不让他一次就打死白骨精,而要三次呢?如果让孙悟空一次就打死白骨精,你觉得和打了三次才打死有什么不同?
引导浏览全文,透过“三变”、“三打”、“二责”这条主线,感受作者在组织材料时的别具匠心,体会反复叙事的写法,感受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总结:作者通过“三打”来展开情节,使故事跌宕起伏、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更能体现出孙悟空降妖除魔的艰苦不易,这种写法叫做反复叙事。像这样以三为题的文章还有很多,像《三顾茅庐》、《三打祝家庄》等,反复叙事既是情节的需要,又是内容的需要,更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以后我们在阅读小说的时候,不仅要关注人物形象,还要关注情节的变化。
3.今天我们品读了故事《三打白骨精》,对你读故事有什么启发?你认为该怎样读好一个故事呢?
小组交流,组织汇报。
教师随机引导:
(1)读懂故事——读故事时首先了解故事梗概:既可以通过弄清人物间的关系,也可以抓住故事的线索。
(2)读透故事——抓住感受深的地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读一读、品一品,走进人物内心,想一想作者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3)走出故事——读了故事,想一想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启发,写在摘抄本上。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原著中还有更多精彩的故事,更加生动的形象,更加曲折的情节。课下同学可以借来原著读一读,相信那生动的人物,曲折的情节一定会让你着迷。
必做题:
1.以“三打”、“三变”、“二责”为主线,生动形象地复述《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
2.阅读原著《三打白骨精》。
选做题:
用本课习得的读书方法(关注人物形象和情节变化)阅读名著《西游记》,如果有困难也可阅读儿童版的,为下个月的“西游故事会”做准备。
六、板书设计:
8 三打白骨精

孙悟空(坚定、机智、勇敢)
关注人物

三打 二 责
关注情节
白骨精 唐僧
(诡计多端) 三变(骗) (善良、人妖不分)
七、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2011版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选自经典名著《西游记》,老师在实施教学时,充分挖掘文本这个例子在语言文字运用上的价值,结合小说这一体裁特点,把“凭借语言材料感悟人物形象,体会写法,复述故事”作为本课教学重点;把“透过情节一波三折的变化,体会反复叙事这种表达方法的作用”作为教学难点。在组织教学时,教师紧扣重难点,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去体会、品味、感悟的同时,走出文本积累、内化、迁移、运用。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积累语言,学会表达,习得方法,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凭借语言材料感悟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时所用的表达方法。在精读感悟环节,教师紧扣“作者是如何围绕‘三变’、‘三打’、‘二责’这条主线来刻画孙悟空、白骨精、唐僧这三个人物形象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标画批注后,抓住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词句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生动准确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2.以“三变”、“三打”、“二责”为主线,感受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体会文章反复叙事的写法。“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以白骨精“三变”,孙悟空“三打”,唐僧“二责”为线索,对比阅读,体会故事叙述内容的变化,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并以此为线索复述课文,体会反复叙事的好处。学生在品读感悟的同时积累内化,表达能力得到增强,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3.以读《三打白骨精》这篇文章为引子,习得读故事的方法,学以致用,为学生读故事做好铺垫。
不足之处:教师在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时,扶得过多。六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教师应放手让学生概括,概括不到位的地方,教师再进行引导完善,顺学而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建议:课文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又是学生所熟悉的题材,适合学生阅读理解和进行简要的复述训练。作为教师,在解读这篇课文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它的文学价值,二是它的教学价值,而在解读过程中始终不能忽视的是要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只有心中始终具有生本意识,把握文本特点,坚守语文本位,增强文化浸润意识,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如编者所期望的那样,通过学习本课习得读故事的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西游记》,然后在“我读书,我快乐”的栏目中简介全书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增加读书兴趣,把课标中提出的“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落到实处。??
附:预习单
8 三打白骨精
一、自主识字
1.我能读正确。
妖怪 拎斋饭 癞蛤蟆 紧箍咒 隐瞒
2.我能写美观。(先描红课后生字,再仿写,注意对比字的间架结构并尝试默写。)


3. 词语我理解。( 通过查词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课文言词语,把理解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二、 自主阅读理解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细读课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过,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试着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3.借助网络或书籍了解《西游记》的作者、主要人物、精彩故事。

三、阅读质疑
通过预习,你产生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你已经解决了?你是如何解决的?还有哪些问题你没有解决?把没解决的问题写在横线上。

9 词两首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藕”,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能用打节拍读、配乐吟诵等多种方式读词,感受词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并熟读成诵。
2. 能在“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桃花流水”“斜风细雨”等这些词语的引领下联想画面。从两首词中任选一首,想象它所描绘的景象,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3.抓住文眼“沉醉”、“不须归”,品味两首词描写的优美意境,揣摩“沉醉、兴尽、误入、争渡、桃花流水、白鹭飞”等词语在传递词的情趣上所起到的作用。领悟作者对美好生活情趣的热爱。
4.拓展另一首《如梦令》,通过比照阅读感受《如梦令》这种词牌的语言特点,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感受词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诵读与想象相结合,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把词所描绘的内容转化为画面,任选一首写下来。
2. 抓住文眼“沉醉”、“不须归”, 尝试让自己的感觉动起来,把“词中画”转化为 “动画”来品味词中优美的意境,揣摩“沉醉、兴尽、误入、争渡、桃花流水、白鹭飞”等词语在传递词的情趣上所起到的作用。领悟作者对美好生活情趣的热爱。
教学难点:
抓住文眼“沉醉”、“不须归”, 尝试让自己的感觉动起来,把“词中画”转化为 “动画”来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揣摩“沉醉、兴尽、误入、争渡、桃花流水、白鹭飞”等词语在传递词的情趣上所起到的作用。体会本文“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写作达特色,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魅力。
三、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搜集资料,了解词的特点及词人李清照、张志和,完成预习单。
教师:教学课件、音乐、课文相关插图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单元导入,揭示课题。
1.单元导入,揭示课题。
导入:本单元第一课《三打白骨精》,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把个机智勇敢、勇于降妖除魔的孙悟空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让我们领略了我国古典名著的无穷魅力,本节课我们再来感受我国另一古典文化的精髓——词的艺术魅力。
教师板书题目:《词两首》,学生齐读课题。
2.回顾背诵所学过的词,说说词的特点,积累
(1)学生背诵《忆江南》、《清平乐·村居》等词。
(2)学生说说对词的了解。
(3)师小结过渡:诵读词,了解词,我们才会走近词,我们学过的《忆江南》、《清平乐》是词的词牌名,这节课的《如梦令》、《渔歌子》也是词牌名,(板书《如梦令》、《渔歌子》,齐读课题)不同的词牌规定了词的总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试着列举几个词牌名。
(如:浣溪沙、蝶恋花 念奴娇 、虞美人 、水调歌头、八声甘州 、雨霖铃、 钗头凤 、沁园春、 点绛唇、 满江红、 菩萨蛮 、清平乐、西江月 、一剪梅、 鹧鸪天……)
(二)借助预习单,整体感知
1. 检查生字词的识、写。
(1)出示预习单,读准字音。
溪亭 日暮 沉醉 兴尽 误入 藕花
西塞山 白鹭 鳜鱼 箬笠 蓑衣 斜风细雨 不须归
指名读词语,强调多音字“兴”与“塞”在这里读xìng、sài;“藕”与“鸥”读音相近,声调不同。)
②齐读词语。
(2)指导书写生字“藕”。
①展示个别学生的预习单上的书写。
②学生从是否正确、规范、美观等方面作以评价。
③师生交流在书写本课生字时需要注意或容易出错的地方并再练写两遍。
(“藕”是上下结构,上面的草字头写得宽、扁一些,下面的左半部分最后是点,不要写成捺,右下部分要注意笔顺,左右要紧凑,上下要协调。)
④小学生再练写两遍。
2.初读课文,感受词韵
(1)检查学生朗读,做到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指导学生读好停顿,读出词的节奏,感受词的韵律美。
出示:

(3)指名朗读,说说停顿的方法与押韵。(按构成句子的词或词组,读出词的节奏美,体会押韵构成的声音回环之美,读出韵律美。)
(4)指名展示读。
3.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词意
(1)《如梦令》:
① 自由朗读。
②画出《如梦令》中的哪些词语交代了这次郊游的地点、时间、季节?(地点:溪亭 时间:日暮 季节:夏季 藕花 ,随机理解:溪亭、日暮、藕花)
③说说词的大意。
(2)《渔歌子》:
①自由朗读。
②结合预习单说说《渔歌子》描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色?哪里的景色? 描写了那些景物( 学生交流回答)
③说说词的大意。
(三)美读全词,想象画面,进一步整体感知
古诗词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咱们自己再来读读这两首词,你能读出哪些画面?
A.《如梦令》三个画面:(溪亭日暮 藕花深处 一滩鸥鹭)
B.《渔歌子》两个画面:(江南美景 渔翁垂钓)
1. 《如梦令》
画面1:“溪亭日暮”
①什么事儿让李清照常常想起、念念不忘?(交流:呼朋唤友,命舟备酒,赏景畅游,美酒作伴。)
②看到“溪亭日暮”这个词,你脑海当中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想象描述暮霭中的溪亭)
③媒体播放黄昏情景,配乐
(“黄昏时候,太阳慢慢地从山的后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处的山,近处的水,还有小亭子,都笼罩在晚霞的余辉当中。水面上波光粼粼的,使我们想起这样的诗句来“一道残阳扑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样的情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
④让我们把这种美通过朗读传递出来。
⑤在这时、这地,词人他们会在干什么?(学生交流:喝酒、谈心、吟诗、赏景……)
李清照大醉成了何样呢?
讨论交流“不知归路”的原因。(景美、酒美,沉浸美好生活情趣其中)
品着美酒,赏着美景,酒不醉人,人自醉。再读这两句,让我们也深深地陶醉一次。
(学生朗读,指导重读词语:常记、沉醉,韵脚“路”声音延长。)
画面2:藕花深处
①“藕花深处”我们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你会想到了那句诗?
(交流想象到的画面,背诵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②)能找出与“误入”相照应的词语吗。(日暮、沉醉、晚)
③体会“兴尽”的意境。(尽兴而归竟不知日已夕,体会作者的愉快。)
画面3:一滩鸥鹭
①朦朦胧胧的“藕花深处”,清香流四溢、碧叶红花,词人醉意更浓,急促的桨声“惊起一滩鸥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描绘美丽荷塘、鸥鹭齐飞的醉人景象。)
②齐声诵读此句。(指导读出“争渡,争渡”读时语速要快,突出着急;“惊起一滩鸥鹭”读出惊喜。)
2. 《渔歌子》
画面1:江南美景
①作者笔下的江南在你的脑海里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诵读全诗,然后讨论交流)
A.美景多。文中写了哪些景物?(学生交流美景之多)
B.色彩艳。(山青、鹭白、桃红、水碧、箬笠青、蓑衣绿)
C.动态美。(白鹭飞、流水、斜风、细雨)
②让学生说出这是一幅怎样的风景画?
(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一幅迷人的风景画;一幅春意盎然的风景画;一幅令人如痴如醉的风景画;一幅美妙绝伦的风景画……)
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画面,展开想象,学会用上排比、拟人、比喻等手法,说一说词中描绘的画面
画面2:渔翁垂钓
“渔翁垂钓”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四)体会情感,寻找文眼。
(1)你从这两首词中分别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① 分别说说两首词表达的情感。
② 教师随机板书:欢快愉悦
悠闲自得
(2)画出两首词中分别由哪个词语表达出作者的这种情感?
① 学生标画出词语。
② 教师板书:沉醉
不须归
③学生说说词语的意思。(沉醉:大醉 不须归:不要回去、不想回。)
(五)想像还原出词的画面。
1.闭上眼背诵词,想象两首词分别描绘了什么景色,在脑海中形成画面。
2.指名分别说说两首词所描写的景色。
3. 从两首词中任选一首写下来,注意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理清写作顺序。
4.学生练写。
5.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复习导入:
1.检查背诵
2.这两首词主要写了什么?作者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两首词中分别由哪个词语表达出作者的这种情感?
过渡:作者是怎样在词中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的?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作者,走进这两首词。
(二)抓文眼“沉醉”,品味《如梦令》
过渡: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但一代才女李清照却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被称为“一代词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她《如梦令》,同词人一起沉醉一回吧。
(一)结合“预习单五”简介李清照
(二)抓文眼“沉醉”,品味《如梦令》的优美意境。
1.轻声读读《如梦令》这首词,思考作者“沉醉”于什么之中?
交流:A.沉醉于“溪亭日暮” B.沉醉于“藕花深处” C.沉醉于“一滩鸥鹭”
2.过渡:《如梦令》,优美的意境,使词人沉醉其间,她尽兴的享受着沉醉,用准确传神的语言描写着沉醉,请再用心地读词,品味作者李清照是怎样表达出“沉醉”之意的?
(1)学生自由读词。
(2)学生交流。(围绕词所描绘的画面,抓重点词“沉醉、兴尽、误入、争渡”谈作者的沉醉,领悟这些词语在传递词的情趣上所起到的作用。)
★赏析作者用准确的词语描绘意境,表达出沉醉之意。
① 直抒“沉醉”之意。
a.“常记”: 揣摩“常记”与“常忆”表达效果的不同。(少女时令人沉醉的美酒、美景、美好生活一直铭刻在心,从不曾忘怀,才有这精美的《如梦令》)
b. “不知归路”:为何不知归路?(因美酒而大醉,因美景而沉醉忘返。)
c. 探讨、理解”兴尽”。(尽兴、兴致未尽欣赏美景、品尝美酒、闻着花香、开怀畅谈……玩了个尽兴,玩了个酣畅淋漓。因“兴尽”而“沉醉”。)
② 衬托沉醉之深。
a。“误入”: 是何原因令一群成人“误入”藕花深处。(结合“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交流,因为景美、因为尽兴、因为天晚而误入,衬托出沉醉之深。)
“误入”的又是一番怎样的境地?(感受藕花深处的令人沉醉的景色。
b. “争渡,争渡”:作者连用两个“争渡”想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天色已晚急切寻找出路的焦急心情。)
连用两个“争渡”仅仅是想表达急于出去的心情吗?(体会伙伴们百舸争流的欢闹情景,感受作者沉醉这种充满生机、充满情趣的生活的情怀。)
c.感受“惊起”创造的意外之美。
争渡的结果又有怎样的惊喜?(惊起一滩鸥鹭。)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藕花深处,欢笑声、船桨拍水声、鸥鹭的叫声、拍打翅膀声,这意外的美好也令人沉醉。)
(3)教师总结表达方法:作者一是用准确的词语描绘出精彩的瞬间,二是用“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融情于景的写法,表达出令人沉醉的意境。(板书:准确的词语描绘精彩瞬间 词中有画 融情于景)
★串联画面,体会作者融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①“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 有景有人,有声有色,有静有动,作者沉醉其间,想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感?
② 尝试让自己的感觉动起来,把“词中画”转化为 “动画”。
按词的写作顺序说说三幅画面的逻辑关系,进一步感受作者如何借令人沉醉的美好情趣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因为观赏“溪亭日暮”所以沉醉,“兴尽”忘归,因为沉醉,所以才会“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
教师总结:《如梦令》整首词就是一幅流动的画,多年过去,这些画面还时常在作者的心中、梦中浮现,才会写出这让人千般沉醉,万般想像的《如梦令》。
(三)拓展诵读。感受《如梦令》这种词牌的语言特点。
过渡: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少女时的李清照无忧无虑,生活富有情趣,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她同样是早期之作的另一首《如梦令》。
出示《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1.指名诵读。
2.与本课《如梦令》比照,发现这一词牌的语言特点。(题目、句数、句式、字数、标点、韵律等方面的特点)
3.再读本课《如梦令》,进一步体会词人早期生活的美好。
4.吟唱《如梦令》。
①播放蔡琴的《如梦令》,体会词人的快乐情怀,升华词的意境,受到诗词的美的熏陶。
②学生试着吟唱。
5.背诵词。
小结:酒美、景美,生活美,醉了词人,多年以后依旧常常记起那份欢快愉悦;那词、那画也醉了我们,这就是《如梦令》的美丽,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三)抓住文眼“不须归”,品味《渔歌子》中的作者的情趣。
过渡:用品读《如梦令》的方法学习《渔歌子》,品味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的词语来描写景物,表达自己“不须归”的意境与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1.自读《渔歌子》,画出描写景物的词语,领悟作者怎样表达“不须归”的意境的。
(1)学生自读词。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江南美景,留连忘返。
①出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②学生根据描写景物的词语交流体会如画的美景。
★揣摩作者选景用词的准确。
①江南春色秀丽,为何作者不写春的使者“燕子”而 要选择“白鹭”来写?
学生猜想,发表看法。
(播放“白鹭飞”的视频)白鹭给你什么感觉?(漂亮、优雅、舒展、自由自在,像极了自由自在、悠闲垂钓的作者。)
②在古代文人的眼中,白鹭所代表的意象就是高雅、自由,“桃花流水”又有什么特殊的意思呢?
出示:
b.桃花流水之境,不是人间,是什么?(仙境、世外桃源,作者热爱大自然的美景。)
③ 有此景作伴,谁会愿意回去呢?带着对景物的理解,对作者的理解,再读这句,体会作者的情趣。(学生朗读)
④教师小结:词人仅用14个字,就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景物丰富,色彩鲜明,动静结合的《江南春景图》,难怪颜真卿赞张志和的词是“词中有画,画中有词。”
★悠闲垂钓,融情于景,乐而不归。
①结合“预习单五”简介作者,为理解“不须归”了解背景。
②出示: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③学生读读《和答弟志和渔父歌》,谈谈自己的理解。(作者淡泊名利,喜爱留恋山水之间,热爱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④学生齐读《渔歌子》,体会渔翁悠然自得的生活,领悟作者悠闲的心境。
2.指导背诵。
看着插图,试着背诵整首词;闭眼,边想象边背诵;配乐吟诵
教师总结:?是啊,张志和留恋山水之间,他钓的是悠闲自在,钓的是淡泊宁静。也只有这样清闲飘逸的心,才会写出这样的千古绝唱。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一)回归整体,梳理词的意境。
1.辨析两首诗的异同:这两首词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1)根据内容、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谈谈自己对两首词的赏析。
①内容:准确用词描绘美丽景色,情景交融、融情于景。
②情感:一个欢快愉悦,一个悠然自得,都表现了对美好生活情趣的向往,对自然景色的热爱。(板书:向往美好生活 热爱美丽自然)
(2)教师总结:两首词“词中有画,画中有词”都通过描绘美丽景色,表达对美好生活趣的热爱,这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我们要在在写作中学会运用。
2.男、女生分别读两首词。
(二) 作业布置
张志和的《渔歌子》共有五首,请收集其他四首,并背诵其中一首。
六、板书设计
9.词两首
《如梦令 》 沉醉 欢快愉悦 向往 美好生活
《渔歌子》 不须归 悠然自得 热爱 美丽自然
准确的词语描绘精彩瞬间 词中有画 融情于景
七、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词中有画”、“画中有词”再现画面。本课教学能在“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桃花流水”“斜风细雨”等这些词语的引领下联想画面,感受到词所描写的美丽意境。
2.抓住文眼、揣摩表达、融情于景。抓住文眼“沉醉”、“不须归”, 尝试让自己的感觉动起来,并把“词中画”转化为 “动画”来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揣摩“沉醉、兴尽、误入、争渡、桃花流水、白鹭飞”等词语在传递词的情趣上所起到的作用。学生学到了作者用准确的词语描绘精彩瞬间及融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3.拓展阅读、感悟魅力、传承经典。拓展诵读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学生通过比照阅读,感受《如梦令》这种词牌的语言特点,主动发现《如梦令》这种词牌字数、句式、韵律等方面的特点,感悟到词的魅力,提高了学生古诗词的诵读与鉴赏能力,培养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传承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
不足之处:
1.精读感悟环节,引领学生从语言表达上赏析诗词是个难点,学生不能很好的运用准确的语言去揣摩、描述词的意境,并根据融情于景的写法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去体会作者的词作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在引领小学生赏析诗词的方法上还要继续探索。
2. 学生在“两首词中任选一首,想象它所描绘的景象,先说一说,再写下来”环节,部分同学只是紧扣词意,不能放开了大胆想象词所描绘的景色,内容过于统一。教师在细节上的指导还欠缺,如景物的特点、景物的动静等。
教学建议:
教学古诗词应以诵读、欣赏为主,在此基础上感悟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韵律美,领悟古诗词的魅力,还要学习作者“词中有画,画中有词”情景交融, 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附:预习单
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髓,常吟古诗词,可以我们的丰富想象,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让我们一起走进《词两首》,领略诗词的无穷魅力吧!
一、我要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本课只有一个生字,正确、美观的多写几个吧。

二、能准确地认读词语。
溪亭 日暮 沉醉 兴尽 误入 藕花
西塞山 白鹭 鳜鱼 箬笠 蓑衣 不须归
三、我诵读诗词。
1.课我读了( ) 遍, 能读正确、读流利,我(会 不会)背诵。
2图文结合理解词语。
①我会在相应的景物下面填写:藕花、鸥鹭
②我会在景物下面填写: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青箬笠、绿蓑衣
四、我收集积累了许多词牌名。
本课的《如梦令》、《渔歌子》是词牌名,我还知道的词牌名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了作者与写作背景。
10 螳螂捕蝉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3.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学会前后比较阅读,弄明白为什么少年能够使吴王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从而认识到劝说别人应讲究方法。
4. 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明白不能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体会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难点:
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三、教与学的准备
教的准备:有关螳螂和蝉的短片
学的准备:完成预习单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悠久,光辉灿烂,是世界文化的一大瑰宝。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节选自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欣赏了词《如梦令》、《渔歌子》,今天我们继续接触中国古代寓言《螳螂捕蝉》,看从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又能收获些什么。
板书课题,指导学习生字“螳”、“螂”注意两个字都是“虫字旁”,要写的略小,右边是它们的声旁,分别是“堂”和“郎”。
2.补充课题,明白出处。
(1)这是一个八字成语。你能将它补充完整吗?
课件出示:
螳螂捕蝉,( )。
(指名说,并尝试说说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及认识。)
(2)指明出处。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自《韩诗外传》,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它原文:
课件出示
“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3)指生读句子,指导学生理解,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的精确与简练。齐读。
(4)你还能说一个来自寓言故事的八字成语吗?(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 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3. 小故事,大道理。
“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寓言就是通过一个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相信通过大家的进一步学习,一定会弄明白。
(二)初读课文,理清故事内容。
1.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明确标准:① 正确、流利、有感情。② 鼓励大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2)检查自读情况:
先指名分小节试读课文,注意正音 诸侯 :(注意侯与候的区别要讲清,理解“诸侯”的意思。) 沾 拱 禀bǐng报(禀的读音和字形要注意。)乘虚而入 侍奉
(3)理解词语: 毫不介意 不堪设想 乘虚而入 恍然大悟
2. 学生自由读课文,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在书中做上记号。
在划分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的分段理由。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寻求一种较为合理且被大多数学生认可的划分方式。
(交流:第一段(1)写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固执得不听任何人的劝阻。
第二段(2-11)写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讲述“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地劝说吴王。
第三段(12)写吴王听后,终于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3. 指名说说故事内容,用上自己的话来概括课文。(学生依据划分的段落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研读故事的前因后果,把握课文重点,感悟少年形象。
1. 默读课文思考:面对吴王伐楚,大臣们的意见和少年的意见一致吗?结果分别是怎样的?
(他们的意见一致,都想劝吴王放弃攻打楚国。但大臣们劝说失败了,而少年却成功了。)
(1)你从哪看出来的?
(我从第一自然段看出大臣们劝说吴王,结果是失败。从第十二自然段中看出少年劝说成了。)
(2)指名同学来有感情朗读第1节。思考:本节的三句话写了什么?从每句话里,你们读懂了什么?
① 指名交流:从“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看出大臣看问题比较全面;弊大于利;
② 不堪设想的后果是什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大臣说这句话的原因。
③ 如果吴王是个理智的、开明的、民主的君王,他可能会怎么做?会怎么想?
(畅饮美酒;重奖群臣)(同座讨论,全班交流。)
④可事实上吴王是怎么说的?你从中看到了什么?
出示相关句子:
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想象众臣劝说的场景,感受吴王的固执和暴戾)。
⑤ 理解: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和“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理解两个“死”的不同含义。
(从死字里感受出吴王的霸道、专制、固执和暴戾)
⑥ 我来采访一下,如果你们是吴王?为什么非要攻打楚国呢?
(预设:攻打楚国取胜的希望很大,可以扩大自己的地盘……)
⑦ 老师总结,进一步补充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一方,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时期,谁厉害谁就称霸一方。既然吴国攻打楚国取胜的希望很大,为什么到嘴边的肉不吃呢?所以吴王说“谁敢来劝阻我,就处死他”体会出吴王的霸道、专横、固执。面对如此暴戾的吴王,大臣束手无策。他们散朝之后会私下议论什么呢?生交流。
(3)(出示课文12节)
指名同学读第12小节。
① 这一段话是这个故事的结局,从这个结局中你们读懂了些什么?
(恍然大悟;太有道理了!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② 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
③ 现在请同学们将故事的前后对照起来看,然后提出自己最想弄清楚的问题。
(重点筛选出问题:吴王为什么突然由原来的固执变得恍然大悟呢?或为什么大臣没有奏效, 孩子的话却有效。)
④ 他究竟用了什么样的妙招让吴王回心转意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研讨故事的经过,把握课文重点,感悟少年形象。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少年劝说究竟妙在何处,他说了哪些话?可以圈圈画画,并简单地写上你的感受。
2.交流:
(1)妙在少年用了一个螳螂捕蝉的故事让吴王懂得了道理。
① 出示课文挂图,指导学生观察。板书:螳螂捕蝉
② 出示:9、11节——
指名同学来读
③ 这些话对于蝉、螳螂、黄雀的动作、神态描写得非常形象,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相信你会有很深的感受。指名同学再来读,师生评析。
预设交流:
(“蝉”:高高在上,悠闲、自由自在;蝉的心情如何,练读体现蝉的心情
“螳螂”: “拱”、“举”;螳螂心里怎样想,读一读。
“黄雀”:“伸长”,黄雀心里怎样想,读一读 )
④ 现在,我们再读读少年的话,你觉得他的哪句话最关键?
(交流出示: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⑤ 说说它们的利益分别是什么?祸患又是哪些?
⑥ 连起来读读这段话,体会这些动物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心理。那么“蝉、螳螂、黄雀”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谁来读读书上的话?谁能用简短的话来概括一下蝉、螳螂、黄雀三者的关系?(板书)
蝉 螳螂 黄雀 少年
在这种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描绘出楚国、吴国和其他诸侯国之间的关系。
楚国 吴国 其他诸侯
⑦ 师小结:其实少年讲的这个就是著名的寓言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补上:“黄雀在后”)
(2)师: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12节:(出示课文12节)生读,谈领悟。
① 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说说你的收获吧!(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不要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伏的祸患,考虑事情要全面。
要瞻前顾后,不要见利忘义,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就是全盘考虑问题。)
② 师:看来,大家是真正读懂了这则寓言故事。老师还有个问题? 你们说,吴王听了少年的话,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而之前他已下了死命令了,那么,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他会对大臣们怎样解释这一新决定呢?来,四人一小组,讨论讨论,为吴王设计一个讲话稿,待会儿每组推荐一位吴王上早朝,看哪位吴王得到的掌声最热烈。
如果不知道怎么开头,可以借鉴老师给你的方式:
出示:
③ 师:(待学生讨论差不多了。)差不多了吧?哪位吴王愿意先声夺人,第一个早朝?
④ 师:大王英明!(掌声,笑声。)大王是领导者他肯定会教训人如果以后开会他还会提起此事,作为反省他会说什么啊?
(一个人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做任何事情也要考虑身后的隐患)
(大王我还要送一句名言给你们------人在幸福之中,不可忘记跟在后面的灾害或痛苦。)
3. 小结:这位吴王把改变决定的过程说得很具体。还用上了书上的许多词语,还是一位很有文采的大王啊!来!掌声欢迎第二位吴王闪亮登场!
4. 学生分角色朗读吴王和少年的对话一部分。
(五)评价少年
1.你认为这位少年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并说出理由来。这一遍我建议大家默读,边读边划一划,思考一下。
   2. 生默读课文,圈划批注
(1)谁先来读一读?先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再说一说少年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然后说说理由。
(预设:① “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我觉得少年是一个非常勇敢、善于思考想对策的人。
② 读“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少年是为了引起吴王的注意。少年是一个做事很讲究方法的人。
③ 读“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少年确实是足智多谋。)
(2)螳螂捕蝉的确是少年那三天中看到的趣事吗?
(学生合作探究,探究这样的一道题,本身的真实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让学生见微知著,从多侧面分析。)
(预设: ① 从少年一开始就拿弹弓来花园,他早就在心里想好了这个故事,弹弓只是一个道具而已,王宫花园、早晨的时间与弹弓一样,都只是为了增加故事的可信度儿虚构的。
② 少年这样做只是为了在一个愉快的早晨能与吴王相遇,然后抓住时机委婉的向吴王提出劝谏,少年恰好看见“螳螂捕蝉”这一幕,于是机灵一动,借题发挥。
③ 这是少年早年经历的真实的一幕,当吴王做出不成熟的决定后,少年在冥思苦想如何巧劝吴王时,忽然想起曾经经历的一幕,于是用于巧谏……)
3. 师小结: 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
环节三:回归整体——总结课文。
(六)总结课文:原来少年表面是在讲故事,实际上是——(生接: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所以少年的劝和大臣们的劝有所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那少年的劝就是——(生接:“巧劝”“智劝”)
(七)拓展延伸。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
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1.在课文内容教学完成后我会让学生阅读文言文《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1)自由读,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意思。
(2)理解三个“其”。
(3)找找哪句话生命了其中蕴涵的道理,齐读。
(4)今天所学的课文中哪句话也表达了这个意思,齐读。
2. 总结课文,引出话题:生活中、学习中,你有没有发现“螳螂捕蝉”的事情存在呢?指名交流。
(如人们只顾开矿挣钱,不注重环保,山体植被被严重破坏;盲目引进化工项目,周边环境被污染,给老百姓的生活造成困扰;学习时贪玩,一知半解,留下学习的隐患等。有的同学整天不学习,沉迷网络游戏;有的企业老板为了自己利益,掺假造假……)
3. 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伏的祸患!俗话说得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4. 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继续积累成语。
(八)作业
学生复述课文
1.指名复述,师出示复述用的关键词语。
2.结合对学生的评议,指导学生掌握复述的基本要求,既要把起因、经过和结果简明扼要地交代清楚,又要能把关键的地方讲生动。
六、板书设计
10 螳螂捕蝉

(蝉 螳螂 黄雀 少年 眼前利益 身后祸患

楚国 吴国 其他诸侯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七、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即将被身后的黄雀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为“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成功之处:这节课在教学设计和环节的安排上打破了常规,有独具匠心之处,整个课堂教学环节安排新颖独特,虽然改变了课文的“序”,但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科学合理的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朗读、想象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了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对于螳螂捕蝉的故事也就不再停留在一开始的表面认识上了,而是能够联系吴王要攻打楚国这件事,分析其利弊,并能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透彻理解,深入体会少年的智勇双全。在教学的巩固练习中,教师有意识地训练了学生从多角度去总结课文,这实际上又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要有自己独特的思维,要从多角度看问题。课后的拓展练习也可以认为是这节课的另一创新之处,教师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学习中,你有没有发现“螳螂捕蝉”的事情存在呢?和上文帮助吴王自圆其说,设计一篇讲话稿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使整个课堂教学成为有效、和谐的课堂。
不足之处:本课最大的遗憾就是拓展延伸的环节设置过于草率。“从中我们能看出少年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这个问题限制住了学生思考的角度,前一个问题他们已悟出了少年的机智,因此很多学生被我引进了误区,紧紧抓住“机智”不放,在课文中到处搜罗。如果将问题改为“你觉得少年还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呢?”更有利于孩子们发散思维。
在学生分角色朗读吴王和少年的对话一部分,我面向了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但学生个体展示的机会少了,我还看见很多学生都高高地举着手,那种踊跃积极的劲头儿让我心里倍感温暖,最起码孩子们愿意,可我却没有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实在愧疚。
教学建议:教师在引导学生在感悟人物形象是要收放自如,通过引发学生对少年的品质的感悟。深入理解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深意。
附:预习单
10 螳螂捕蝉
班级: 姓名:
认真完成预习任务,并自我评价。完成以后,可以在相应的评价栏里打“√”。
一、我会识
认读生字并描红仿写。在教材上描红,然后在下面的田字格里仿写三个,看谁能做到正确、规范。

纠正写错的字: 把不满意的字再写一个:
二、我会读
1.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可要多读几遍哟。
摘抄你认为值得积累的词语并读一读。比如:
诸侯 沾湿 禀报 祸患
螳螂捕蝉 乘虚而入 不堪设想 恍然大悟
如果课文中有不理解的词语要联系课文或查字(词)典尝试理解;自己不能解决的还可以和同伴交流。

三、我会思考
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面对吴王伐楚,大臣们的意见和少年的
意见一致吗?结果分别是怎样的?听了少年的话,吴王为什么就打
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你还能说一个来自寓言故事的八字成语吗?
习作3
一、教学目标
1.作前学生运用喜欢的读书方法,有选择地阅读自己喜欢课外读物(包括必读书目:《海伦·凯勒传》),完成“读书记录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习作内容。
2.读懂例文,感知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引-议-联-结”),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紧扣印象最深的部分为“感”的触发点,联系实际,叙议结合,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独特的见解,做到“感由读来,情由心生”。
3.正确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并给作品取一个新颖的题目。
4.围绕训练重点“感由读来,情由心生”,运用自改、互改、师生同改等不同形式,有针对性的进行组织评改,层层完善作品。
二、重点难点
重点:选取自己最喜欢的读物,以印象最深的部分为“感”的触发点,联系实际,表达真实的感受和独特的见解,做到“感由读来,情由心生”。
难点: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落实“感由读来,情由心生”。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组织学生开展专项读书活动(包括必读书目:《海伦·凯勒传》)
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做读书笔记,完成“读书记录卡”。
四、教学课时: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 激活愿望
(一)以法导读,深化作前读书活动
(课前组织学生结合学校开展的“争做书香小博士”的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读书,开展“读我最喜欢的书”专项读书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进一步深化读书活动。)
1.重温读书方法。
(1)结合《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精读和略读》、《读书要有选择》三篇课文及“我读书,我快乐”的栏目,重温好的读书方法。
(2)学生交流好的读书经验。
(3)教师相机点拨:
(读书时,边读边做批注;精读与略读相结合;根据需要,有选择地阅读……)
2.深入开展读书活动
明确读书要求: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书籍阅读(包括必读书目《海伦·凯勒传》)
(2)边读边做好读书笔记。
(3)完成“读书记录卡”
3.学生自主读书,做好读书笔记,完成读书记录卡。
(二)谈“感“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读书。
同学们,你最喜欢读哪类书?在这类书的领域中,你又读了哪些书?这些书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2.说感受。
在读书的过程中,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你能用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来描述一下你读书的感受吗?
预设: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3.于丹说,读书能滋养自己,内化心智。可以说读书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快乐之事,每一次的读书,都是在进行美妙的心灵之旅,在这个旅程中,我们的情感常常会随着书中的情节起起伏伏,或喜,或怒,或哀,或乐……
4.如果把我们读书时的的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感受、领悟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 板书:读后感 )
(三)说“感”明法,深化认知
1.重识读后感。
你对“读后感”这种体裁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教师归纳)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2.从“读后感”的字面上,不难看出,记写这种体裁的文章应该把重点放在“感”字上,那么“感”的源头在哪儿?“感”的切入点应该放在哪儿?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巡视指导,再展示交流。
教师归纳:
“感”是由“读”而生发的,源头在所读的书中,所以写前要把书读好。(板书:读好书)
“感”的切入点可放在由书而“引”出的故事背景、故事情节、主人翁、感兴趣的一段话、蕴含的道理……(板书:印象最深)
怎样才能把自己由读书而引发的真实感受与独特的见解表达出来呢?结合我们读过的《海伦·凯勒传》这本书,一起走进张佳星同学的记写的《从<海伦·凯勒传>想到的》这篇优秀的读后感。
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四)解析例文,感知写法
1.自主感知:学生自由读例文,边读边想,例文主要写了什么?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2.组织交流:你从中了解了哪些关于写读后感的知识?学生交流说。
(读是基础,感由读而生)
3.研读例文,解析写法。
(引导学生一遍遍的细细品读例文,步步解析写法)
(1)“由面到点”,认识“读”与“感”的内容。
自由朗读例文,标画出哪些是作者从读物中所读出的内容?哪些是作者由读所产生的感想?(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掌握学情)
交流展示:
---作者是怎样描述《海伦·凯勒传》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的?(读)
点拨:这是作者从读物的“面”感知读的内容,即读物的主要内容。
---作者真实感受是什么?(感)
点拨:这是作者结合读物的“点”,联系实际,表达自己内心独特的感受。
(2)研读例文,理清“读与感”的关系。
---作者的“感”源自何处?(读)
——“感”的切入点是什么?(印象最深)
---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学生交流时,教师相机点拨板书:感由读来,情由心生
---你读了之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想再次阅读这本书)
---你认为,读后感这种体裁应该重点放在“读”上还是“感”上?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归纳)
小结: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才能达到“情由心生”的效果。
先“读”而后“感”, “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虽然是对读物进行深入“读”,但在读后感中不可将过多的“读”到的内容都记写出来,而应该把重点放在“感”上。
---你也读了这本书,有怎样的想法?你印象最深的点在哪里?为什么?
(3)紧扣例文,深悟“感”的写法。
学生逐段品读,作者是怎样展现对海伦·凯勒这个人物的认知的?
---交流展示:
第一自然段:主要写海伦·凯勒的悲惨遭遇,即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凸显了一个“简”字。
点拨:这是作者在围绕感点(海伦·凯勒这个人物),引述材料(板书:引)
第二自然段:主要介绍海伦·凯勒创造的肓聋人学会五种世界语言及获得的各类奖项作品的奇迹。
点拨:作者结合原文内容,边叙边议,引发感悟。(板书:议)
第三自然段:主要是作者联系实际,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升华认知。
点拨:这是作者在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总结全文,升华感点,(板书:联 总)
总结写法并板书:引---议---联---总
(五)扣“感”构思,运用写法。
1.你最喜欢哪类书?
这类书中的哪本书是你的最爱?这本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部分是什么?
(学生结合《读书要有选择》一课对读物进行分类分组交流,教师巡视,针对学困生、学困组给予指导。)
2.展示交流时,教师重点指导。
(1)重点指导由“感”的切入点,落实“感由读来”。
依托不同类型的读物,就“感”的切入点进行分类指导,展现独特的见解。
第一类: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古今中外名著。
预设:我读《西游记》时,书中孙悟空这个人物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三借芭蕉扇”时,描写孙悟空变成牛魔王的样子去借扇的片断至今浮现于我的脑海,片断中主要抓住人物的心理、神态、动作,如“故意捶胸”“笑”“大喜过望”“连忙”等,通过生动的语言,如“可惜,可惜,怎么就把那宝贝给了猢狲?”等,形象地给我们展示了孙悟空的机智,一个“智”字贯穿始终,使借扇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这是把“感”字的切入点放在了“精彩片断”)的感知上。
第二类:名人传记,如领袖人物,爱国先贤和科学家的传记。
预设:我从《林肯传记》中林肯的人生经历,让我久久不能释怀,他是美国历史上伟大的总统,但是人生却不是一帆风顺,22岁时生意失败,23岁竞选州议员失败,47岁时竞选副总统失败,49岁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在这些过程中,林肯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当他51岁竞选总统时,面对强大的对手,他没有退缩,而是非常巧妙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凭借着精彩的演讲赢得了广大市民的支持。林肯的成功,正是靠他拥有战胜挫折的信念,让挫折变成了成功的动力。所以,不要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灰心丧气,要凭借心中所拥有的信念,寻找新的起点,实现自己的梦想。
(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这是把“感”的切入点放在了“故事情节”上。)
(板书:故事情节)
……
(2)重点指导联系实际,落实“情由心生”。
结合优秀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真情的流露要联系生活实际,这样表达出的情感真实,厚重,让人读后难忘。
如一学生在读了《最后一分钟》这本书后这样感叹道:我真没想到,当时的清政府是这样的腐败无能,的确,旗人的马上功夫是很好,包括射箭,但这又有什么用呢?总抵不过侵略者的长枪大炮,一枪一个,一轰一群,只能当活靶子。所以,我们必须要发展,必须要学习,提高科学技术,邓爷爷不是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吗,落后肯定要挨打。令人欣喜的是,现在的中国不再是几十年前、几百年前落后贫穷的中国,现在的我们科技发达、社会进步,国家欣欣向荣,六十周年大阅兵上所展示的国威、军威,使我们昂首阔步地迈步前进,骄傲地在全世界面前展示。
点拨:这是小作者在读了作品后,运用旗人的射箭、马上功夫虽好,但抵不过侵略者的长枪大炮,进行对比,而引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展现现在国力的强大,流露出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3)由例文题目,指导拟题目。
建议:《XXX》读后感 从《XXX》里想到的 主题下加“《XXX》读后感”的副标题等。
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六)由感而发,动笔习作。
学生依托读书笔记和读书记录卡,进行自主写作,教师巡视,提供帮助。
(学生写作时,教师可以在教室巡视,了解学生写作情况,为“二次指导”搜集反馈信息,也可对确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第二课时
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六)学生继续记录读书中的“感”。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共性问题随机点拨,对习作困难的学生帮他们梳理、开拓一下思路。并关注优等、中等生的习作表达,从“读”与“感”的关系处理、及“感”的落脚点、到“引—议—联—总”的结构运用、书写时的姿势及规范等方面选择典型,尽享个别评价,为下一环节的指导修改搜集教学素材
环节三、作后展评———展示作品,评改提高
(七)“感”后修改习作。
过渡: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不要急于写作,不要讨厌修改,而要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二十遍”,而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的说法,王安石为了一个“绿”字,反复推敲,先后修改了“入”、“到”、“满”等十几次,可见修改的重要性。
那么怎样进行修改,才能让我们的故事更鲜活呢?
1.常规修改。
学生运用修改符号,从常规的修改方面进行自主修改,如是否有错别字;字、词是否使用恰当、准确;句子是否通顺等方面。
2. 教师出示升级版的评价标准,学生再次自主修改,而后合作互改。
(1)读给自己听,自己修改。
写好后,自己先放声朗读,再根据升级版的评价标准,将不合适的地方自己试着改过来。
(2)读给同学听,合作互改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对照升级版的评价标准,重点评一评谁的作品做到了“感从读来,情由心生”的效果,也可互相交换改一改。
(3)赏评佳作
谁想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全班同学听?指名读后评价。
互相评一评,文中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还有什么建议?
(引导学生评价,重点关注从“读”与“感”的关系处理及“感从读来,情由心生”的效果等不同方面的评价,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4)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针对刚才的赏析,看一看,你还应该从哪些方面修改习作?学生默读修改。
过渡:有人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所以说精彩的作品,更要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你能说说作品的名字,与大家共享吗?
3.展示作品题目,再次完善作品。
4.整理收获,定型方法。
谁来说一说,怎样写好读后感?
(鼓励学生充分发言,教师正确引导,根据板书进行总结。)
(八)誊抄作文,规范书写
1.师出示要求:书写端正,注意格式,不写错别字。重点指导行款整齐。(每个字大小一致,书写均匀)
2.师巡视指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坐姿、握姿,鼓励学生把字写工整规范。
(九)评选“读书小学士”、“读书小硕士”、“读书小博士”,并颁发证书。
六、板书设计
习作3:读后感
感源:读好书
感点:印象最深
脉络:引---议---联---总
重点:感由读来,情由心生。
七、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读好书,让“感”水到渠成。
读是感的前提,感是读后的体会。要想写好读后感,就必须把书读好,所以课前结合学校开展的“争做读书小博士”活动,组织学生分类阅读自己最喜爱的读物,其中包括《海伦·凯勒传》,为更深入地从例文中感知写作方法做好铺垫,在读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对原作的准确理解,引导他们把握住要点,为“感”的水到渠成打下坚实基础。
二、读好例文,让“感”有章可循
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写读后感的任务,紧扣住例文进行剖析,从例文中找到写好读后感的方法,让“感”的表达有章可循。如从整体上感知例文,让学生明白读后感重在“感”字,重在对“感”的表达,而“感”的表达则是穿插于叙述中的,所以依托例文,进行层层剖析,让学生感知到读后感,要在读好书的基础上,通过“引-议-联-结”,紧扣对读物中“印象最深的部分”进行感悟,流露真情,这样让学生的“感”有章可循,习作起来就容易多了。
三、找准切入点,让“感”集体展现
读一部作品,所受到的启发和产生的感想往往是多方面的,但在有限的篇幅中,把所有的感受都写出来,那样的感想什么都说不透,犹如蜻蜓点水,泛泛而谈,不易深入,显得肤浅,与其因面面俱到而面面俱不到,教学中我把这点作为难点进行突破,引导学生寻找“感”的切入点,让学生抓住原作中的精华,突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着手挥洒,更容易写得充实而深入。
不足之处:
读后感觉要“联系实际,言之有物”, 从活生生的现实出发,阐述人们所思考的和关心的问题,这样的感想才有意义,才能对广大读者的心灵有所触动,在这点上,还应该加强引导。
教学建议:因习作的体裁是“读后感”,所以作前应该引导学生把喜欢的读物读通、读懂、读好。
读书记录卡:
书目
主要内容
印象深刻部分
好词好句
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