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阶段试题参考答案
2019.3
1—5 ACACB 6—10 CBCAB 11—15 BCABC 16—20 ACAAD
21. (8分)
(1)戊戌变法。(1分)触碰了封建统治阶层核心利益和统治体制(1分)。
(2)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1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分)
(3)粮食产量迅速增长趋势;(1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4)1992年 (1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
22.(7分)
(1)洋务运动。(1分)当时风气未开,学西学为人鄙视。(1分)
(2)甲午中日战争。(1分)辛亥革命(1分)
(3)陈独秀领导新文化运动。(1分) 邓稼先领导研制原子弹、导弹或两弹元勋。(任一) (1分)
(4)改革开放(1分)
23.(8分)
(1)1921年。(1分)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1分)
(2)遵义会议。(1分)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分)
(3)中共七大。(1分)毛泽东思想。(1分)
(4)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1分)邓小平。(1分)
24.(7分)
(1)第二次鸦片战争。(1分)福州船政局(1分)
(2)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1分)
(3)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1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分)
(4)培育了杂交水稻。(1分)屠呦呦。(1分)
泰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联盟)
初三历史阶段试题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20分)
1.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今大皇帝准将香港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这一规定使中国丧失了( )
A.领土主权 B.贸易主权 C.司法主权 D.关税主权
2.陈旭麓说:“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因此,中国民族的觉醒由1300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宣告于世是一点都不奇怪的。”“公车上书”的历史背景是( )
A.鸦片战争的炮声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右图所示刊物创办的地点是:( )
A.上海 B.北京 C.天津 D.武汉
4.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退位诏书中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它( )
A.标志着中华民国的成立 B.反映了辛亥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C.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D.意味着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完成
5.1919年在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道:“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条陈中说的“罢学风潮”“政治问题”分别指( )
A.上海学生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和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C.五四运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D.上海学生运动和中共成立
6.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B.孙中山创立中国同盟会
C.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D.黄埔军校的创办
7.“红军在所经过的许多地区,帮助各民族群众建立了革命政权,组织了革命武装,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红色政权。这些民族自治政府有许多都建立了革命武装,在红军走后仍然坚持斗争。”上述材料说明长征 ( )
A.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B.广泛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C.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D.是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8.下图所示的军人佩戴的臂章最早出现在( )
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全民族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9.美国《时代》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其粉碎了日本侵华时间表的是(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台儿庄大捷 D.百团大战
10.右图所反映的事件标志着( )
A.国民党的全面进攻被粉碎 B.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
C.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 D.国民党的统治被彻底推翻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新”在( )
A.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建立
B.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C.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D.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12.右图1951年毛泽东与阿沛·阿旺晋美愉快用餐、亲切交谈,
阿沛·阿旺晋美这次入京作出的重大历史贡献是( )
A.欢迎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B.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统一
C.促成西藏和平解放 D.实现了西藏民主改革
1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
A.实行赎买政策 B.廉价收购 C.实行股份制 D.自愿互利
14.下面三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三大改造 D.第一个五年计划
15.中国共产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的开端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6.周恩来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据此判断当时中国代表团出席的会议是( )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联合国大会 D.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17.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制度是( )
A.多党合作制度 B.政治协商会议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度
18.习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妥善应对台湾局势变化,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根本前提是(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实现直接“三通”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传承中华文明
19.从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从1.37 万亿港元增长到2.49 万亿港元,年均实际增长3.2%,在发达经济体中位居前列,连续23年被众多国际机构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这充分说明了( )
A.“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正确 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香港进入“港人治港”新时代 D.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完成
20.某同学搜集了“政企分开”“经营责任制”“按劳分配”等资料。与此相关的学习内容是( )
A.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3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资产阶级上层改良运动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却)以下跪的方式祈求改良,最终由于触碰了封建统治阶层核心利益和统治体制而夭折。以孙中山为首的下层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派,夺取了国家政权,却以袁世凯称帝断送了建立共和国的伟大主张。
——摘编自《浅论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
(1) 材料一中的““改良运动”指哪一具体事件?材料认为“改良运动”夭折的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所以我们始终认为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正确的。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11月25日)
(2) 材料二中“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是指什么?由此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正确道路?(2分)
材料三: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3) 依据材料三回答,凤阳县农业生产呈现什么趋势?其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四:初春,88岁高龄的邓小平从1月17日离开北京……对这次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当时很多人不理解市场究竟是白猫还是黑猫,……(但这次“南巡”)完全是客观形势使然。南巡之后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解决了市场究竟是白猫还是黑猫的问题。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邓小平的“南巡”谈话是哪一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2分)
22.中国近现代留学史的变迁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中国的留学运动起源于清政府的自强运动。当时风气未开,学西学为人鄙视,虽然所有费用由政府支付,但愿意送儿子出洋的家长也寥寥无几。几经周折,1872 年第一批少年赴美留学,他们的学习集中于采矿、冶金、造船、航海等实用科目。
(1)“自强运动”指哪一次探索活动?依据材料回答留学生招学受阻的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1896年中国出现留日热潮,此前中国战败于日本的事实极大的刺激了国人,他们希望从这个东邻身上学到现代化的经验与知识。此时相当一部分留日学生接受了西方的先进思想,他们不仅传播西方政治理论,还积极参与推翻清王朝的斗争。
(2)中国战败于日本的事实指哪一历史事件?“推翻清王朝的斗争”指什么事件?(2分)
材料三:中国近现代史上,不少留学生学成归国后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陈独秀、李大钊、周恩来、邓稼先……都为中国的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4) 举例说明陈独秀、邓稼先的重要贡献?(2分)
材料四:1937-1977年期间中国的留学教育受到极大的冲击,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留学人数总计不过数万人。1978 — 2011年为留学鼎盛期,中国共送出了 224.51万留学生,留学地域遍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留学专业几乎涵盖所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门类材料五。
(4)1978年迎来留学鼎盛期是受到国家哪一政策的影响?(1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诞生于南湖游船/犹如天际升起的朝阳/历经沧桑的祖国/如同沉睡的雄狮/在您耀眼的光芒下/猛然睁开了双眼。 ——选自歌曲《党在我心中》
(1) 材料一中党诞生于南湖游船的会议是哪一年?这次会议有何意义?(2分)
材料二:这次会议……让博古下了台,这样全党终于在毛主席的路线下团结起来,顺利完成了长征。——陈毅《三年游击战争回忆》(摘编)
(2) 材料二中这次会议是指哪次会议?这次会议在我党历史上有何重大影响(2分)
材料三:这次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这次大会使全党在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形成了我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做了准备。
(3) 材料三中,这次大会是哪一次会议?党在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统一的思想指什么?(2分)
材料四:1978年,全会实现了思想、政治、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最根本的拨乱反正。党的八大是个良好的开端。这以后我们的失误,归根到底,就是背离了八大路线。这次全会这是对八大正确路线的恢复和发展。
(4) 材料中,“这是对八大正确路线的恢复和发展”指的全会上作出的什么决策?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指确立了谁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2分)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战争结束后不久,在清朝统治集团中,一些头脑比较清楚的当权者,如曾国藩 (?https:?/??/?baike.so.com?/?doc?/?482670-511119.html" \t "https:?/??/?baike.so.com?/?doc?/?_blank?)、李鸿章 (?https:?/??/?baike.so.com?/?doc?/?5367749-5603520.html" \t "https:?/??/?baike.so.com?/?doc?/?_blank?)、左宗棠 (?https:?/??/?baike.so.com?/?doc?/?5369257-5605107.html" \t "https:?/??/?baike.so.com?/?doc?/?_blank?)亲眼看到了外国侵略者坚船利炮的巨大威力,从而感受到一种潜在的长远威胁。他们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付诸于实践。
(1) 材料中所说的战争是哪次战争?请写出左宗棠 (?https:?/??/?baike.so.com?/?doc?/?5369257-5605107.html" \t "https:?/??/?baike.so.com?/?doc?/?_blank?)付诸于实践的典型例子一例。(2分)
材料二:一五期间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对重工业和轻工业进行技术改造,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的有怎样的作用?(1分)
材料三:
(3) 图一、图二反映的分别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
材料四: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https:?/??/?baike.so.com?/?doc?/?7621979-7896074.html" \t "https:?/??/?baike.so.com?/?doc?/?_blank?),2018年11月18日,袁隆平获未来科学大奖。她2015年10月,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首次授予女性科学家。
(4)袁隆平获未来科学大奖主要是因为他作出什么杰出贡献?写出材料中女性科学家的名字?(2分)
1980年产粮 5.02亿千克
1981年产粮 6.70亿千克
1982年产粮 7.15亿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