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在哪里》教学设计
锦州市古塔区站二小学 刘水青
【教材简析】
《力在哪里》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的第一课。本单元属于“物质世界”板块中“运动与力”的范畴,本课着重指导学生在对日常生活中力的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和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突出“力对物体运动状态和形状的影响”以及“力有大小和方向”这两个基本要素。这些概念的建立是靠学生的各种活动来实现的。因此,组织、引导学生动手做和在做中思考分析是本课教学活动的重点。只有学生亲身经历了各种活动,才能在具体的感性经验基础上获得力的基本概念。
【学情分析】
力是无形的,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抽象,根据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效果来感受力,又是学生所陌生的。但是他们对生活中、自然界中的各种力的常见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和不同程度的切身体验。若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就会积极参与贴近他们生活的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所以本课把感受力的存在以及力对物体运动、形状的影响作为重点。设计学生伸手可及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清楚感受到力的存在的基础上,认识到力有大小、方向,从而为后面的四课学习降低难度,打好基础。
【设计理念】
自主、合作,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自主探究”、“亲身经历、亲身体验是财富”。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而且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科学民主、情感积极的情境,让学生既能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又能在课下继续实践,去亲身体验“探究过程”中的知识联系、失败的价值和成功的乐趣。同时教师给以同等的参与和适当的点拨提高。
【预期学习结果】
1、能感受到力的普遍存在,能体会到力是物体间的作用。
2、知道力对物体运动状态和形状的影响,力有大小和方向。
3、学中做,做中思,使学生体验和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和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力有大小和方向;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
【教学难点】
体验力是物体间的作用关系以及力的普遍存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乒乓球 橡皮泥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谁愿意和老师比试比试掰手腕?(学生争抢尝试)
师生共同比赛掰手腕。决出胜负后及时追问胜利或失败的原因。引出力并板书。
谈话:力在哪里呢?生活中我找到了几种力?想想看他们都叫做什么力?(课件出示几种力)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力的存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学生互相说)
谈话:你觉得力多不多?那力在哪里呢?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力到底在哪里?引出力的普遍存在(板书:无处不在)
谈话:那这么多的力你看的见吗?(看不见)师随口朗诵诗歌:力,你看不见,我也看不见,当风轻轻吹起落叶的时候,我知道,那里有力…
谈话:谁能像老师这样将这首小诗朗诵给大家听?(指名学生朗诵)
谈话: 好不好?(掌声鼓励)其实你们也能写的更好,谁来试一试,同学发言 。
二、体验力的产生:
谈话:既然力无处不在,而我们又看不见力,力到底是什么?它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课件:问题)
谈话:看来这个问题有点难,不要紧,接下来我们就来体会一下,力到底是怎样产生的?
谈话:老师给每组准备了一个乒乓球,组内的同学互相玩,也可以和其他小组合作,然后交流汇报(课件:要求)
学生:活动、汇报。
谈话:谁来说说力是怎么产生的?大家可以商量商量,(指名学生试说)。
谈话:谁说的更准确一些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出示课件):前面一组是物体,后面一组是物体,中间是动作(作用)。你能总结一下力是什么吗?(课件: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谈话:力是什么啊?(板书: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三、认识力有大小和方向:
谈话:知道了力是什么?怎么产生的?接下来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看看关于力还有什么新的发现?玩什么呢?还是乒乓球,不是打,不是拍,也不是扔,是吹。(出示课件:吹乒乓球)
学生活动
谈话:有什么发现?那说明力有什么?(板书:大小和方向)
四、体验力的作用:
谈话:还想玩吗?再玩个跟乒乓球有关的游戏(出示课件:玩乒乓球)
学生活动并汇报活动过程
谈话:不论你用什么方法都要用到力,说明力能怎样?(让物体运动或静止)运动或静止都叫做运动状态,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板书: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谈话:刚才看到大家都带橡皮泥了,能在一分钟之内将橡皮泥变成自己最喜欢的样子吗?开始-----!
谈话:把自己精美的作品都举起来给大家展示一下。(指名展示,边说方法:握、搓、揉、捏、按……)
谈话:不管是哪种方法,其实都靠什么?(力)
谈话:也就是,都是力让它变成各种形状(课件:改变形状)说一说(板书:形状)
五、总结、质疑:
谈话:现在回过头来总结一下,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教师:学生边说,边完善板书并强调力的定义,力的要素,力的作用并随时板书。
谈话:说的挺好,做起来行不行啊?试试(课件:习题)
谈话:其实像力这样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比如无线电波,它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打开收音机的时候就能听到广播,学习科学就是要让我们在生活中去找寻并探索那些我们不知道的领域,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因为科学无处不在。
六、板书设计:
力无处不在
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定义)
力 有大小和方向 (要素)
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和形状(作用)
球抛的再高,都要落下来。
重 力
球压瘪了,还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弹 力
一捏紧刹车闸时,自行车就能停下来。
摩 擦 力
船浮在水面,气球飞上天。
浮 力
我知道了:
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
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地方有力的存在?
力,你看不见,我也看不见。
当风轻轻吹起落叶时,
我知道
那里有力。
力,你看不见,我也看不见。
当帆船驶过湖面时,
我知道
那里有力。
……
我们知道了力无处不在,但又看不见,那么力到底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
总结交流时要说出:
①你们组做了几个活动,都是怎样做的?
②这时乒乓球上有没有力,是谁使乒乓球受到了力?
推
同学
乒乓球
推力
空气
地球
引力
阻力
吸
阻挡
乒乓球
乒乓球
一个物体
作用
一个物体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桌子
乒乓球
支撑
支撑力
吹乒乓球
想办法把乒乓球吹起来,看看在吹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力有大小和方向
玩乒乓球
和组内的同学合作:
怎样让乒乓球动起来?
怎样让动的乒乓球停下来?
看看谁有惊人的发现?
力能影响物体的( )。
运动状态
力不仅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
态,还能改变物体( )
形 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