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新课标“三合一”特色教案】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特点;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萎缩的原因
难点: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如何得到发展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大的方面、分不同的历史阶段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这些内容一方面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在不同方面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概况,说明商业的繁荣是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另一方面也对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正反两方面的借鉴。
范蠢辅佐越王勾哉灭吴复仇后,颇为自得地说,我为越国献了七条计策,越王只用五条就获得了成功。往后,我想把这些策略用到治家上;他放弃官职,来到货物集散交易中心之地陶①,经营商业,改名朱公。范蠡经商取得了巨大成功,被称为陶朱公。后世商人尊他为祖师。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商人的种类
历史时期 商业发展概况
商朝 商人出现,商业由官府控制
春秋战国 商业繁荣,官府垄断商业局面被打破
秦汉 商业初步发展,后逐渐艰难
隋唐 商业繁荣,有都市商业、农村集市贸易,出现邸店、柜坊、飞钱。
两宋 空前繁荣,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速增,最早纸币交子,商税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元朝 商业繁荣,国内外商品汇集大都。
明清 城镇商业繁荣,“商帮”出现,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贸易发展较快。
中国人很早就懂得经商。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但是,“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商业还是得到了发展。
隋唐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学思之窗
唐朝,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邸店在各大商业城市不断兴办,甚至还开有“波斯②邸店”。邸店是兼营旅店、货栈的场所,利润丰厚。后来,随着商业的发展,又从邸店中分离出柜坊。柜坊专为富商大贾、贵族官僚、高利贷者储存金银财物。飞钱,又称便换。各地商贾将贷款委托给各道设在京城的办事机构进奏院,领取半联票券,持券可游走四方,合券可在京城或回本道取钱。这样,商旅就不用长途携带钱币,各地之间也不用运输税钱。
思考
◎柜坊和飞钱的出现,
对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
①陶,今山东定陶,一说今山东肥城。
②波斯,古国名,相当于今天的伊朗。
两宋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这一时期,商品种类迅速增加,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元朝交通发达,也有利于商业的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国内外各种商品汇聚于此。
明清时期,尽管政府对商人征收沉重的商税;并施行种种压制政策,但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区域性商人团体)
补充资料:徽商和晋商比较表: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徽商 经营盐业致富 经营茶叶木材粮食 典当,走出国门
晋商 经营盐业致富 经营丝绸铁器茶叶棉花木材 票号 走出国门
历史纵横
晋商,指山西商帮,在明初利用地接北部边防之便,为官府运送军粮,将粮食运至边地交纳,获取贩盐的权利,成为富有的大盐商。后来,晋商逐渐扩大经营范围,财力不断壮大。清朝晋商首富亢氏资产多达数千万两。乾隆年间,晋商开始兴办票号。票号经营存款、放贷、汇兑,也可以为官府代解钱粮。晋商的活动范围极为广泛,许多人甚至走出国门,到日本、东南亚、俄罗斯等地去做生意。晋商自豪地说:“凡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
引导学生分析隋唐、宋元、明清几个时期商业发展繁荣的原因。得出一般规律如下:经济发展繁荣的原因一般如下:政治是否稳定;政策是否支持;交通是否发达;货币统一进步;农业手工业是否发展;商业服务设施等。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据说,西汉都城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唐长安城设东西二市,各占两坊①之地,仅东市就有二百二十行。
1 坊,城市里的居民住宅区。
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其中,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最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自主学习填写下表:
时代 市的变迁概况 特点
西汉 长安城东西有九市。 定点定时,严格管理
唐朝 长安城设东西二市,各占两坊之地 同上
宋朝 市分散在城中,草市更加普遍,出现四大商业名镇。 突破了时间地点限制,管理松懈
明清 出现单一的商业城市 无
2、城市的发展: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繁荣的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也催生了一批批城市的兴起与繁荣。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以至出现“扬一益①二”的说法。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自主学习:
历史时期 概况
西汉 开通陆海丝绸之路
唐朝 广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设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海陆交通发达。
两宋 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元朝 泉州是重要对外贸易港口,世界第一港。
明清 中对外贸易萎缩。
中国的对外贸易,历史悠久。西汉时,由于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元朝时,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在此停泊的外国海船经常在百艘以上,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合作探究: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纵横
为了加强对对外贸易的管理,元朝政府起初在南方一些主要港口先后设七个市舶司,后来合并为泉州、庆元②、广州三处。还制定市舶法则,规定由市舶司审批出海贸易的船只、人员、货物,发给公验、公凭。对中国出详商船的货物一律实行抽分,粗货十五分取一,细货十分取一,另纳舶税三十分取一。外国商船载货进口,也依例抽分,返航时由市舶司发给公验、公凭。
①益,益州,这里特指益州治所成都。
2 庆元,今浙江宁波。
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朝贡贸易,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那时候,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的3%左右。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何特点
二、学习延伸
新都(新安),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贾人娶妇数月,则出外或数十年,至有父子邂逅而不相认识者。大贾辄数十万,则有副手而助耳目者数人。其人皆铢两不私,故能以身得幸于大贾而无疑。他日计子母息,大羡,副者始分身而自为贾。故大贾非一人一手足之力也;……青衿土子在家时,走长途而赴京试,则短褐至肝,芒鞋跣足,以一伞自携,而吝舆马之费。问之则皆千万金家也。徽人四民咸朴茂,其起家以资雄闾里,非数十百万不称富也,有自来矣。
顾炎武《肇域志·江南十一·徽州府》
按顾炎武的看法,徽商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请说说你的看法。
古代中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对外开放 海禁和闭关锁国
21世纪教育网
www.
从范蠡身份的转变,你对春秋战国时期商人有什么看法?(商人地位提高)问题二:在范蠡选择陶作为经商地点的原因?(交通中心、经济都会、四方货物等)。“商”是什么意思?(商朝)“商人”名称的起源呢?由此导入课文。
贾:固定在一个地方经营者。 流通的物资叫商品;
商:流动在外进行贸易的人。 从事买卖活叫经商。 自主学习完成下表:
思路引领:柜坊类似于后世的银行,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
答案提示: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它是专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也便于商人筹措资金。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它出现以后,商旅不用长途携带钱币,也不用运输税钱。总之,柜坊和飞钱的出现,使各地之间的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商业的繁荣。
问题:不愿称老板的徽商
“二人山下说诗(丝)文,三炮打进四川城。十月十日来相会,三人牵牛一路行。”这首诗谜的谜底就是“徽州朝奉”。“朝奉”本为官名,宋代朝官有朝奉大夫和翰奉郎。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老板”,代之以“朝奉”的称谓。久而久之,在徽州,朝奉便成了富有商绅的俗称。到了明末,世人通称徽商为“徽州朝奉”。
为什么不愿人们称其“老板”,代之以“朝奉”的称谓?
引出明清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古代,“城”和“市”是 一个意思吗?非也。彼此相互独立。城是统治阶级居住的地方;市是交易的场所。
思维探究:唐朝长安布局有何特点?此布局好吗?为什么?东西二市,市坊分开;不好;不便于商业活动,不便于人们生活。
结合彩图册,对照宋朝东京布局,回答:北宋东京布局与唐长安有何不同?反映了什么?市坊分开,出现夜市、早市、瓦肆,打破时间地点限制,出现四大商业名镇;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思维探究: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
由传统的政治性城市向商业城市发展;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增加,规模扩大;明朝中后期出现资萌;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变化。
朝贡贸易的特点 、目的
概念解释
知识再认:1405~1433年,郑和奉命率领庞大船队七次下西洋的故事,分析其运载的货物、搭乘的人员等资料,以及其结束的原因,加深对朝贡贸易目的的理解。
后果:明代的外贸分民间贸易和官方贸易,官方贸易一直没有中断,而民间贸易则经历了从明初实行“海禁”,禁止民间贸易到明朝中后期重开海禁,允许民间贸易的变化。“海禁”的实行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造成中国落后于世界。总之, “海禁”与“闭关锁国”导致中国对外贸易的萎缩。
重要表现
海禁政策的目的: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是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直接原因,而落后的、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
答案提示:顾炎武认为徽商发达的原因有:徽州人有经商的传统,成年男子结婚不久就外出经商,有的人几十年都不回去。徽州人很团结,注意互相帮助,一个大商人能够得到许多同乡的帮助,在帮助的过程中,这些同乡也学到了经商的本领。徽州人还崇尚节俭,不奢华。
同意。因为顾炎武的看法符合徽州商人的实际,也正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人的真实写照。
以明朝前期为界
古代中国交通特点的变化:
陆路为主
水路为主
水陆并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