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4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葡萄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六元醇
B. 因为含醛基—CHO,能发生银镜反应
C. 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D. 能被氧化为CO2和H2O
【答案】C
【解析】葡萄糖含有醛基,可与氢加成能生成己六醇;与银氨溶液反应可生成银镜;可与羧酸反应生成酯;由C,H,O元素组成,能被氧化为CO2和H2O。
2.下面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氨基酸脱水形成多肽长链,经过复杂的盘曲折叠形成蛋白质
B. 生命活动离不开蛋白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所以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者
C. 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取决于其结构的多样性
D. 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唾液淀粉酶,是在附着核糖体上合成的
【答案】B
【解析】对蛋白质概念及其结构性质的理解。
3.下列关于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棉、麻、羊毛秀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B. 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D. 分子式为C10H14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的香烃,其可能的结构有3种
【答案】C
【解析】A.棉、麻、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羊毛是蛋白质含有N、S等元素,燃烧生成CO2和H2O、二氧化硫等物质;有些合成纤维如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含有N等元素,所以完全燃烧不都只生成CO2和H2O,故A错误;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为取代反应,而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不是同一类型的反应,故B错误;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丁烷(C4H10)等;汽油是石油产品之一,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8H18,都是碳氢化合物,故C正确;
D.分子式为C10H14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的芳香烃,为丁基(﹣C4H9)的异构体种类数,应为4种,故D错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淀粉、蔗糖油脂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B. 可以用盐析和变性来分离提纯蛋白质
C. F,Cl,Br,I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弱
D. 酸性氧化物在常温下均为气态
【答案】C
【解析】A.油脂的水解产物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得不到葡萄糖,故A错误;
B.蛋白质变性后,失去生理活性,该过程不可逆,不能用来分离提纯蛋白质,故B错误;
C.F,Cl,Br,I的非金属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弱,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弱,故C正确;
D.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常温下为固体,故D错误。
5.下列关于葡萄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具有多羟基醛结构,是最简单的一种糖类化合物
B. 葡萄糖具有多羟基酮结构,能发生加成反应
C. 因为葡萄糖具有甜味,所以属于糖类化合物
D. 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所以属于醛类化合物
【答案】A
【解析】根据葡萄糖定义及其结构,A对。
6.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 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体析出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B. 向溶液X 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溶液X 中一定含有SO42﹣
C. 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H2SiO3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强
D. 向浓度均为0.1 mol?L﹣1NaCl 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Ksp(AgCl)>Ksp(AgI)
【答案】D
【解析】A.因浓的无机盐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产生沉淀,如饱和硫酸钠溶液、硫酸铵溶液;而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而产生沉淀,如硫酸铜等,故A错误;
B.溶液X 中滴加稀硝酸,生成硫酸根离子,滴加Ba(NO3)2溶液时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则溶液X中含有SO42﹣或SO32﹣,故B错误;
C.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的CO2,反应方程式为:CO2+H2O+Na2SiO3=H2SiO3↓+Na2CO3,H2CO3H的酸性比2SiO3的酸性强,故C错误;
D.同类型的沉淀,溶度积小的沉淀先析出,即Ksp(AgCl)>Ksp(AgI),故D正确。
7.下列关于葡萄糖的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葡萄糖具有醇羟基结构,能跟酸起酯化反应
B. 葡萄糖的还原性能使溴水褪色
C. 葡萄糖的还原性能被硝酸氧化
D. 葡萄糖能水解生成乙醇
【答案】D
【解析】葡萄糖具有多羟基醛结构,能跟酸起酯化反应;能使溴水褪色;能被硝酸氧化。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
B. 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C. 在催化剂存在下,苯可以与硝酸或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D. (NH4)2SO4、CuSO4、C2H5OH都能使蛋白质变性
【答案】C
【解析】A.植物油属于油脂,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故A错误;
B.聚乙烯塑料分子中不存在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
C.苯在浓硫酸做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也可以可液溴在铁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故C正确;
D.硫酸铵不能使蛋白质变性,故D错误。
9.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正确的是( )
A. 福尔马林可用于保存海鲜产品
B.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C. 乙醇、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D. 合成橡胶与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答案】B
【解析】A.甲醛有毒,不能用于食品生产,故A错误;
B.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故B正确;
C.乙醇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故C错误;
D.光导纤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错误。
10.下列关于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棉、麻、羊毛秀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B. 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D. 分子式为C10H14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的香烃,其可能的结构有3种
【答案】C
【解析】A.棉、麻、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羊毛是蛋白质含有N、S等元素,燃烧生成CO2和H2O、二氧化硫等物质;有些合成纤维如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含有N等元素,所以完全燃烧不都只生成CO2和H2O,故A错误;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为取代反应,而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不是同一类型的反应,故B错误;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丁烷(C4H10)等;汽油是石油产品之一,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8H18,都是碳氢化合物,故C正确;
D.分子式为C10H14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的芳香烃,为丁基(﹣C4H9)的异构体种类数,应为4种,故D错误;故选C。
11.有关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油、苯、乙醇都属于烃类物质
B. 油脂皂化后可用盐析的方法使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分离
C. 乙醇能被氧化成乙酸,两者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 煤的干馏可得煤油,甲烷、乙烯和苯能从石油分馏得到
【答案】B
【解析】A.乙醇中含有氧元素,属于烃的衍生物,汽油为烷烃的混合物,和苯都属于烃类物质,故A错误;
B.硬脂酸钠在饱和盐溶液中的溶解度较低,可用盐析的方法使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分离,故B正确;
C.乙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乙醇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故C错误;
D.石油分馏都可获得直溜汽油、煤油、柴油、沥青等;甲烷、乙烯可以通过裂解得到,苯能通过催化重整得到,故D错误。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微热,再加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无红色沉淀,说明淀粉未水解
B. 双氧水不稳定、易分解.遇到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分解会加速
C. 食醋总酸含量测定实验中,用25mL移液管吸取市售食醋25mL于锥形瓶中用氢氧化钠溶液直接测定
D. 将铜锌电极用导线相连分别插入两个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间用盐桥相连构成原电池
【答案】B
【解析】A.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与醛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所以应该先加入碱溶液中和硫酸,再加新制的氢氧化铜,故A错误;
B.双氧水不稳定、易分解.在金属氧化物催化作用下分解会加速,故B正确;
C.用25mL移液管吸取市售食醋25mL于锥形瓶中应加水稀释后再进行中和滴定,故C错误;
D.将铜锌电极用导线相连分别插入盛有硫酸铜和硫酸锌溶液的烧杯中,中间用盐桥相连才能形成原电池,故D错误。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油脂是高分子化台物,水解可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B. 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不属于胶体
C. C3H8和C5H12不一定互为同系物
D. 煤干馏可获得煤中含有的煤焦油
【答案】B
【解析】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达不到高分子的标准,油脂可以在酸性、碱性、酶催化三种条件下发生水解,而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就不是甘油和高级脂肪酸,而是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故A错;
B,在三种分散系中,只有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不属于胶体,应该属于溶液,故B正确;
C,C3H8和C5H12均符合通式CnH2n+2,故均属于烷烃,所有烷烃结构都相似,C3H8和C5H12在分子组成上相差2个CH2,故C3H8和C5H12互为同系物,故C错误;
D,煤通过干馏可以生成煤焦油,属于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而不是煤中本身含有煤焦油,煤焦油是后来反应得到的,故D错误。
14.“地沟油”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地沟油”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B. 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
C. 生物柴油属于化石燃料
D. “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
【答案】C
【解析】A.地沟油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故A正确;
B.依据地沟油与短链醇反应生成的产物可知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故B正确;
C.生物柴油其原料取自可再生的动植物资源,是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
D.“地沟油”中含有动植物油脂,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故D正确。
15.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误食重金属盐可立即喝鲜牛奶或鸡蛋清解毒
B. 高温结构陶瓷及压电陶瓷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 服用Al(OH)3胶囊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无任何副作用
D. 高铁酸钾(K2FeO4)是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既能消毒杀菌又能净水
【答案】C
【解析】A.重金属盐可以是蛋白质变性,所以误食后会中毒,服用大量的蛋清和牛奶后,可以和重金属反应,变为不被吸收的物质,减弱对肠胃的影响,故A正确;
B.高温结构陶瓷及压电陶瓷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正确;
C.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故C错误;
D.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致蛋白质发生氧化而变性,高铁酸钾被还原生成Fe3+,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Fe(OH)3胶体而达到净水作用,故D正确。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糖类物质是有甜味的
B. 凡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都是糖类
C. 糖类物质又叫碳水化合物,其分子式可用通式Cm(H2O)n表示
D. 糖类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产生它们的物质
【答案】D
【解析】深刻理解糖类定义,注意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可知D对。
17.下面各物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中,只含有葡萄糖的是( )
A. 蛋白质
B. 氨基酸
C. 蔗糖
D. 麦芽糖
【答案】D
【解析】对蛋白质、氨基酸、蔗糖、麦芽糖水解产物要牢固掌握
18.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
A. 棉花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水解产物相同
B. 苯和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均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 乙酸乙酯和油脂互为同系物
D. 甲烷和乙醇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D
【解析】A.棉花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所以水解产物不同,故A错误;
B.苯使溴水褪色,产生萃取现象,属于物理变化,乙烯和溴的加成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乙酸乙酯和油脂的结构不同,所以不属于同系物,故C错误;
D.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乙醇能与浓HBr发生取代反应,则甲烷和乙醇均能发生取代反应,故D正确。
19.请用所学有机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用大米酿造的酒在一定条件下密封保存,时间越长越香醇
B. 欲将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可加CuSO4溶液
C. 乙烯使溴水褪色与苯使溴水褪色的原因相同
D. 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高温
【答案】A
【解析】A.大米酿的酒长时间密封保存,会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有香味的酯,因此,时间越长越香醇,故A正确;
B.欲将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可如入饱和Na2SO4溶液;CuSO4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故B错误;
C.苯不含碳碳双键,所以苯和溴水不发生加成反应;苯是非极性分子,溴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溴易溶于苯而使溴水褪色;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所以两种物质使溴水褪色的原因不同,故C错误;
D.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故D错误。
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蔗糖是双糖,没有甜味,不能作调味剂
B. 食用白糖、冰糖以及红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C. 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D. 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A
【解析】牢固掌握蔗糖与麦芽糖性质。食用白糖、冰糖以及红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中都含有醛基,所以都能发生银镜反应,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第Ⅱ卷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10.0分,共40分)
21.肥皂的制备过程如下
肥皂的去污原理:C17H35COONa═C17H35COO﹣+Na+
亲油基团:_________亲水基团:_________洗涤时,硬脂酸根离子一头_________,另一头_________将油污拖下水,从而将衣物洗涤干净。
【答案】﹣C17H35;﹣COO﹣;拉着油;拉着水
【解析】硬脂酸钠在水溶液中电离成钠离子和硬脂酸根离子(C17H35COO﹣).硬脂酸根离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CH3(CH2)16﹣]与油脂的亲和力大,是亲油基团;另一部分[﹣COO﹣]与水的亲和力大,是亲水基团.将沾了油污的衣物擦上肥皂搓洗时硬脂酸根离子一头“拉着油”,另一头“拉着水”,将油污“拖下水”,从而将衣物洗净。
22.在①蛋白质 ②维生素C ③葡萄糖 ④纤维素四种物质中
(1)不能水解的糖类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能水解生成氨基酸的是_________;
(3)在人体中不能直接被消化吸收的是_________;
(4)广泛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称为抗坏血性酸的是_________,其结构简式为,则分子式为_________。
【答案】(1)③ (2)① (3)④ (4)②;C6H8O6
【解析】(1)葡萄糖属于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所以不能水解的糖类是葡萄糖;
(2)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生成氨基酸,所以能水解生成氨基酸的是①;
(3)纤维素在人体中不能水解,即不能被消化吸收,所以在人体中不能直接被消化吸收的是④;
(4)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又被称为抗坏血性酸;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6个C,8个H,6个O,所以其分子式为C6H8O6。
23.人体内蛋白质约占体重的16%,人体丢失体内20%以上的蛋白质,生命活动有可能会被迫停止,蛋白质的生理功能与它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在酶的翠花作用下发生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这些氨基酸部分重新合成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糖或脂类物质,另一部分则发生氧化反应,释放能量;以满足各种生命活动的需要。
(1)蛋白质属于天然_________化合物,是由氨基酸通过_________键构成;(注:(2)、(3)、(4)小题用“变性”、“两性”、或“盐析”填写)
(2)天然蛋白质水解得到的都是α﹣氨基酸,与酸或碱反应都生成盐,所以具有________;
(3)蛋白质溶液遇到浓的硫酸铵等无机盐溶液,会析出沉淀,这个过程称为_________;
(4)蛋白质遇到酸、碱、重金属盐,失去原来的活性,这个变化称为_________;
(5)食物中的蛋白质来源分为两种:植物性蛋白质和动物性蛋白质,下列食物含有植物性蛋白质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鱼肉 B.黄豆 C.羊肉 D.大米
【答案】(1)有机高分子;肽(2)两性(3)盐析(4)变性(5)B
【解析】(1)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构成;
(2)α﹣氨基酸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属于两性化合物;
(3)当滴加浓(NH4)2SO4溶液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称为蛋白质的盐析;
(4)加热、酸、碱、重金属盐等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
(5)黄豆富含植物性蛋白质,鱼肉和羊肉中富含动物性蛋白质,大米中富含淀粉。
24.从A.乙烯 B.乙酸 C.葡萄糖 D.纤维素 E.油脂 F.蛋白质六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字母序号填在空格内:
(1)属于烃类的是_________;
(2)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是_________;
(3)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直接生成的有机物是_________;
(4)肉、蛋、奶等富含_________;
(5)能作为制造肥皂的原料是_________;
(6)棉花、甘蔗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答案】(1)A (2)B (3)C (4)F (5)E (6)D
【解析】(1)因烃是只含C、H两种元素的化合物,故答案为:A;
(2)因酸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故答案为:B;
(3)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的产物为葡萄糖,故答案为:C;
(4)因肉、蛋、奶等富含蛋白质,故答案为:F;
(5)因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肥皂,该反应又称为皂化反应,故答案为:E;
(6)因棉花、甘蔗渣的主要成分是为纤维素,故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