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答题卡内。)
1、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2、隋朝一位苏州书生,要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走运河水路,下列哪段运河他不必经过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通济渠 D.邗沟
3、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农民战争迫使唐初统治者吸取教训
B.唐的统一与安定为“治”的局面出现创造了条件
C.唐太宗的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创造繁荣的基础
4、谁统治时期,人口增长,边疆巩固开拓,史称有“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到来奠定基础 A.唐高宗 B.唐中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5、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A.《开皇律》 B.《隋律》 C.《唐律疏议》 D.《宋律》
6、开元通宝是唐朝的货币,唐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的唐朝皇帝是
A.唐高祖 B. 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
7、“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诸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出现这种工具是在 A.西汉 B.东汉 C.曹魏 D.唐朝
8、科举制度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它强调以什么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A.才能 B.家世背景 C.人品 D.修养
9、唐蕃“和同为一家”说明
A.吐蕃首领已接受唐政府的册封B.吐蕃与内地的关系不断加强
C.唐对吐蕃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D.吐蕃与汉族长期融合已成“一家”
10、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雕版印刷术的主要作用是
A.促进了《金刚经》的流传 B.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C.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 D.促进了雕刻艺术的发展
12、有关赵州桥描述不正确的是
A.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它不仅是我国而且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巨大石拱桥
B.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可以使水流畅通无阻
C.洞顶左右各有两个拱形小桥洞,以备发大水时减轻水对桥身的压力
D.下面没有桥墩,节省石料,上面有小桥洞减轻了桥身的重量
13、“环境造就人”,以下哪一项不是造就李白的社会环境
A.盛唐大一统局面及多元与开放的社会 B.自由与解放社会环境
C.博大雄伟气魄的时代精神 D.专制黑暗、沉闷的社会环境
14、宋与辽、宋与西夏订立和议后,对双方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双方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B.加速了辽、西夏封建化的进程
C.加强了民族融合 D.加深了北宋的经济负担
15、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长期不息
16、宋朝政府在泉州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蕃市 B.蕃学 C.蕃坊 D.市舶司
17、至今仍存有南宋时的港口、船坞遗迹,伊斯兰教寺院遗址和阿拉伯人的墓碑的重要港口是
A.广州 B.泉州 C.明州 D.杭州
18、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A.北宋前期 B.北宋后期 C.南宋前期 D.南宋后期
19、《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宋代哪个地区商品经济的繁荣?
A.东京 B.杭州 C.广州 D.景德镇
20、下面有关宋代民间传统节日描述正确的是
A.宋代百姓最重视的节日是元旦、寒食、端午三大节日
B.在农闲和节日期间,乡村人可以看戏、舞龙船、听书、游乐等
C.寒食节又称“禁烟节”前后两天家家户户停止烟火,只吃冷食
D.寒食的最后一天为重阳节,百姓纷纷走出家门,扫墓祭祖
二、辨析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18分。其中,第21、22小题各6分,第23、24小题各3分。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例题:甲骨文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对研究夏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3分)
错误:夏朝
理由:甲骨文记录的主要是商朝的历史,它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21、唐朝时出现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唐太宗时期的科举考试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状元和进士。(6分)
(1)错误:
理由:
(2)错误:
理由:
22、“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鄱阳湖流域在宋代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全国的经济重心从淮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6分)
(1)错误:
理由:
(2)错误:
理由:
23、松赞干布作为吐蕃的杰出政治家,他十分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去唐朝求婚,唐太宗答应把金城公主给他。(3分)
错误:
理由:
24、为巩固统治,辽、西夏和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都极力反对汉族文化。(3分)
错误:
理由: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5、材料一: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及于此,不觉惕焉震惧。 ——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二:“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唐太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你认为唐太宗吸取了哪些朝代兴亡的经验教训?(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以避免“一朝而败”。(4分)
(3)、你心目中的唐太宗是一位什么样的皇帝?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26、材料一:南宋时期,福建泉州成为全国第一大港。元朝初期,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游历泉州,认为泉州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港口之一。 ——七年级历史下册P68页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材料三:1、福建泉州出土了南宋的海船。
2、南宋《耕织图》描绘了当时的农耕情况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说明宋代经济发展的情况。(4分)
(2)你认为宋代泉州为什么能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3分)
(3)根据你对农业生产的了解说说《耕织图》中的具体生产活动。(3分)
四、问答题(本题有2小题,第27小题12分,第28小题10分,共22分)
27、读下文:2005年8月央视发起考察活动“玄奘之路”。分为国内国外两个部分:国内主要对西安、玉门关——哈密、天山古驿道、楼兰古道等路段进行探险考察,国外考察重点是唐朝诗人李白的故乡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中亚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商业中心撒马尔罕(乌兹别克斯坦)、玄奘作过详尽记载的巴米扬大佛(阿富汗境内)、健驮罗艺术的发源地白沙瓦(巴基斯坦)、佛陀的诞生地蓝毗尼(尼泊尔)、古印度最重要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印度)等地…… ——重走玄奘之路
完成问题:
(1)玄奘从当时哪座城市出发?目的地是哪里?他西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分)
(2)依据以上内容,玄奘西行要经过现在中南亚的哪些国家?你能结合所学的内容,回答一下玄奘西行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吗?(6分)
(3)你认为央视发起重走“玄奘之路”有什么现实意义?(3分)
28、请根据《清明上河图》全卷画完成以下问题。
(1)《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2分)
A.东晋顾恺之 B.唐朝吴道子 C.北宋张择端 D.清代郑板桥
(2)有人认为《清明上河图》得名是因描绘清明时节,也有人认为是描绘汴京的清明坊,或者指当时政治清明的意思。你的意见呢?请说出理由。(3分)
(3)从图中你可以看出宋代的汴京有哪些运输工具?你能从图中看出汴京是当时全国性的商品集散地吗?为什么?(3分)
(4)宋代的城镇都有哪些娱乐活动?请至少列出两种。(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C C C D D A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D A C D B A A B
二、辨析题:(4小题,第21、22小题各6分,第23、24小题各3分。共18分)
21、唐朝——隋朝;状元——明经
22、鄱阳湖——太湖;淮河——黄河
23、金城——文成
24、反对——推行
三、材料解析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5、(1)秦朝(1分)隋朝(1分)
(2)贞观新政(4分)
(3)杰出政治家(4分)
26、(1)农业发展,手工业兴旺,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兴盛(4分)
(2)(3分)
(3)(3分)
四、问答题:(2小题,第27小题12分,第28小题10分,共22分)
27、(1)长安;天竺;取经(3分)
(2)(6分)
(3)(3分)
28、(1)C(2分)
(2)(3分)
(3)(3分)
(4)(2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